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國投集團電力板塊整體上市

國投集團電力板塊整體上市

發布時間:2021-10-20 16:34:41

A. 國投集團是個什麼性質的單位

國投集團為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性質的單位。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投」)成立於1995年5月5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企業中唯一的投資控股公司,是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單位。

2018年11月23日,社科院發布2018企業社會責任排名,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位居第8位。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77位。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63位。




(1)國投集團電力板塊整體上市擴展閱讀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行母子公司管理體制,黨組書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國投總部設有9個職能部門、國投直屬黨委、中國投資協會國有投資委員會辦公室;全資及控股子公司17家。

擁有三級以上全資和控股投資企業145家,其中7家控股上市公司:國投電力、國投中魯、國投資本、中成股份、亞普股份、華聯國際、中新果業,形成了在資本市場有一定影響力的「國投」品牌。

B. 中國五大發電集團的四小豪門

華潤電力、國華電力、國投電力、中廣核
在經營效益方面,「四小豪門」已經超過五大電力集團。 按收入衡量,華潤電力已經是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第四大電力公司。具體排名是,華能國際為在港上市的大陸最大電力公司,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大唐國際和華電國際。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位居華潤電力之後,排在第五。目前,旗下發電項目投資區域覆蓋1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於2010年12月31日,本公司總資產達1400億港元(約1134億RMB),旗下共有51間運營電廠,運營權益裝機容量為19358 兆瓦,其中45%位於華東地區,19%位於華南地區,19%位於華中地區,12%位於華北地區,以及5%位於中國東北地區。
華潤電力下屬:
1.廣東廣合電力有限公司2.華潤電力(常熟)有限公司3.浙江溫州特魯萊發電有限責任公司4.湖南華潤電力鯉魚江有限公司5.湖南華潤電力鯉魚江有限公司6.河北衡豐發電有限責任公司7.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二期8.華潤電力登封有限公司9.徐州華潤電力有限公司10.衡水恆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1.華潤電力湖北有限公司12.焦作華潤熱電有限公司13.唐山華潤熱電有限公司14.洛陽華潤熱電有限公司 15.宜興華潤熱電有限公司 神華北京國華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9年3月11日,作為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全面負責集團電力業務的經營管理。主要經營:電力項目投資、開發及經營管理;發電生產;能源與環保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業務。2005年2月25日,按照集團改制重組方案,將電力板塊的大部分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並設立了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國華電力分公司,對納入上市范圍的電力資產進行統一管理。
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國家產業政策及市場需求,國華電力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託集團煤炭、電力、運輸一體化資源優勢,按照「點、線、面」相結合的發展戰略布局,重點建設坑口、港口、路口和負荷中心的電源項目,建設高效率、高參數、大容量火電機組,形成了規模適度、資產優良、競爭力強的電力產業格局,已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跨地區、跨電網的全國性發電企業,並被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授予「全國電力行業優秀企業」稱號。
截止2008年底,國華電力管控全資、控股、參股企業33家,業務發展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區域,資產總額977億元,運營裝機容量為1853萬千瓦。規劃到2010年,運營裝機容量將超過300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5000萬千瓦。 是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對獨立發電公司進行控股參股經營的投資控股公司。公司成立於2000年8月,注冊資本金30億元人民幣。截至到2008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總額555億元,其中國投電力公司本部為38億元。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及母公司的發展戰略,國投電力公司主要從事電力項目的投資、建設和經營業務,並按照控股公司摸式對控股參股投資項目進行經營管理。截至2008年底,國投電力公司已投資建設7個發電項目,其中水電站4個,火電站3個,分布在全國5個省(區),投產裝機總容量585萬千瓦,其中,火電120萬千瓦,水電465萬千瓦。 其中包括中外聞名的特大型水電站--四川二灘水電站,以及國投雲南大朝山水電站、天津北疆電廠、國投宣城電廠等大型水火電站。 不斷延伸產業鏈,通過控制並購煤炭、金融資源,積極發展的上下游產業,逐步向綜合性能源集團邁進。
五大發電集團都堅持以電為主,積極發展電力上下游產業,形成合理的相輔相成的產業鏈條,以服務於公司的發展戰略。華能集團提出了「以電為核心、煤為基礎、電煤路港運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戰略;華電集團提出了「堅持電為核心,上下延伸,內外並舉,大力發展電力、煤炭、金融、電力工程技術、境外產業」;中電投集團堅持「以電為核心,煤為基礎,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戰略。
在上游產業方面,控制煤炭資源,確保煤炭供應,已經成為五大發電集團資本運作的重要目標。由於受煤炭資源、供求關系、利益機制等方面的影響,五大發電集團對煤炭資源的並購難度日益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一步加大對國內擬或已上市煤炭資源的投資、收購、開發、供應的力度,實現「煤炭資源控制權、煤炭專業化管理團隊、通向資本市場融資窗口、經濟效益增長點」的綜合目標將成為五大發電集團的重要課題。同時,拓寬視野,積極探索並購煤炭海外資源(如在外蒙、越南、印尼、俄羅斯等國家)的可能性。
在金融產業投資方面,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出台,貨幣政策從緊以及利率的不斷提高,五大發電集團都進一步加大了對金融機構的投資力度,加強對金融資源的控制,以聚集更多的社會資源服務於自身的發展需要。
在其他產業的發展方面,如熱力供應、電力工程技術、科技環保產業、交通設施投資以及港口建設等與電力相關的產業,也將成為五大發電集團今後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充分發揮集團總部資本運作中心和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平台作用,實現集團總部與上市公司的良性互動。
五大發電集團資本運作的實踐證明,把資本運作中心放在集團總部具有以下優勢:一是總體協調的優勢;二是對外談判的優勢;三是資源動員的優勢。目前五大發電集團大部分都將系統內資本運作中心放在總部,下一步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
在上市公司管理方面,為充分發揮上市公司的積極性,避免同業競爭,五大發電集團都對上市公司的發展區域和產業范圍進行了較為明確的劃分,並確定了各自的核心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大唐發電、華電國際、國電電力、中國電力分別成為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集團的核心上市公司。從目前趨勢看,在國資委鼓勵實施整體上市、做強做大央企的背景下,五大發電集團都加強對核心上市公司的運作,通過優質資產注入等手段進一步做強做大所管理的上市公司,努力把上市公司打造為業績優良、國內一流的發電類上市公司。
2008年,各發電集團核心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工作已陸續啟動。華能國際在1月份完成了60億元公司債券的發行工作;大唐發電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再融資工作;華電國際將發行53億元的可分離交易債券;國電電力39.85億元可分離交易債券的融資工作已經通過了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的審核;中國電力已經明確提出2008年底前回歸A股。可見,上市公司已成為各發電集團發展壯大的主力軍。 隨著國內電力投資和建設的競爭加劇,五大發電集團都在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自身在電力建設和運營方面的經驗,實現在國外市場擴張,以達到在國際市場進行優化配置資源的目的。
華能集團是五大發電集團最早實施「走出去」戰略的發電集團公司。早在2003年,華能集團就通過競標收購方式,完成了澳大利亞兩個發電廠50%股權的收購工作,並在2005年收購了澳大利亞蒙托煤礦25.5%的權益,2008年3月份剛剛出資30億美元全資收購了新加坡大士能源有限公司。
其他發電集團也不甘落後,境外投資並購的工作力度也將逐步加大,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境外產業發展戰略。如華電集團公司已經明確將「境外煤電項目」列為重要發展的產業之一,當前正在積極推進印尼阿薩漢水電項目、拉法基項目的建設工作,並積極加大俄羅斯、東南亞等周邊國家電力相關項目的開發力度。

C. 國投集團是個什麼性質的單位

是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投」)成立於1995年5月5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企業中唯一的投資控股公司,是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單位。2018年11月23日,社科院發布2018企業社會責任排名,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位居第8位。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以來,不斷完善發展戰略,優化資產結構,逐步構建基礎產業,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金融及服務業和國際業務四大戰略業務單元。

(3)國投集團電力板塊整體上市擴展閱讀:

國投集團是國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1997年10月經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國家體改委批准成立。截至2017年底,集團資產總計4941億元。

國投集團以資本為紐帶,由母公司、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經集團管理委員會批准確認的投資控股企業組成。集團母公司是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集團成員為50餘家大型企業。

國投集團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帶動力、控制力和影響力,在國民經濟發展和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D. 「國投電力公司」與「國投華靖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什麼關系

國投華靖電力簡稱國投電力,而你說的國投電力公司是原來國投旗下除了華靖電力以外的非上市的電力資產,去年已經定向增發整體注入了國投華靖電力這家上市公司了.

E. 國投電力公司的發展之路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我國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的產物,擔負著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原則,保證國家重點建設、發揮中央投資導向作用、提高投資效益等重要使命。投資控股公司發展沒有先例可循。公司成立伊始,就走上了一條不斷改革探索的發展道路,逐步完成了從一個計劃經濟下政策性投資機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化運作的投資控股公司的轉變,其間經歷了幾次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重大的改革。
1、調整組織結構,構築母子公司的基本框架和管理制度
1996年,公司明確了發展戰略,即「按照國家賦予公司的任務,堅持改革,艱苦創業,培育優勢產業,實現資本經營,在本世紀內辦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投資公司」。隨後公司進行了業務重組和機構調整。撤消了公司成立之初設立的業務交叉、沒有明確經營方向的6個業務部和9個全資子公司,重新組建了10個全資專業子公司和總部職能部門,構築了以資本為紐帶,職責不同又有機聯系的決策層、管理層和經營層的母子公司框架體系。初步明確公司發展方向和主業,並開始大力收縮戰線,培育主業。隨後公司及時建立了以經營計劃為中心的經營管理責任制,初步建立了以財務監督、審計監督、法律監督、紀檢監察為主要內容的監督約束體系,形成了基本適應公司實際的內部管理框架。對於投資項目,公司大力推行公司制改造,建立起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
通過這次改革,理順了關系,強化了管理和監督,調動了子公司的積極性,促進了新業務的開發,為實現公司發展戰略提供了組織保證。
2、調整用人機制,建立以項目經理責任制為核心的經營責任制
1999年,公司總部進行內部機構改革,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建立和完善崗位責任制,同時還加大了對分配製度的改革力度,大力推進以用人機制為核心的經營機制的改革。隨後,子公司進行了建立以項目經理責任制為核心的經營機制改革,項目經理按照本公司的經營意圖和有關決策,在項目法人治理結構的框架內開展工作,管理責任更加清晰,使投資項目管理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通過這次改革,進一步強化了總部職能作用和崗位責任制,強化了對投資企業的管理,為建立適應公司發展的幹部管理體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創造了條件,推動了公司經營工作的落腳點從單純維護權益向提高效益轉變,資源配置方式從局部向整體最優化轉變。
3、重塑科學管理體系,培育戰略管理型投資控股公司
2002年,公司在系統分析公司管理和業務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以提高效率為中心,面向市場,面向競爭,著眼發展的比較系統全面的改革方案。這個方案回答了公司今後走什麼路、實現什麼目標和怎樣實現這個目標等公司發展的重大問題,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的定位、願景和業務選擇;設計了適應業務發展的組織結構、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初步建立了具有控股公司特點的監管體系和員工職業生涯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激勵機制。
通過這次改革,以戰略規劃與戰略回顧為主要內容的戰略管理開始發揮重要作用;三個層次決策體系使公司的投資決策更加民主、科學,極大規避了各種投資風險;通過業務序列和管理序列兩條通道的設立打通了員工職業發展的通道,立體考核體系使員工的發展與個人能力和貢獻掛鉤。
4、創新發展模式,改革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適應國資管理要求
2003年公司作出了「二次創業,振興國投,加快發展」的決議,隨後的幾年中,為配合公司在新的形勢下的快速發展,公司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措施。
(1)創新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發展模式,提出實業、金融服務業和國有資產經營「三足鼎立」業務框架。通過強化投資控股公司在國民經濟年和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中的獨特作用,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的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的理論,使公司的發展走向了一個更高層次。
(2)推行集團化、專業化、差異化管理。通過資金統一調配、人才跨區域和行業流動、經驗信息共享等措施,使國投集團內部資源在更大范圍內進行科學配置,極大促進了協同效應的發揮,提高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同時,加強專業化管理建設,強化專業子公司對投資企業的專業化管理和精細化管理責任,提高專業化管理水平。並且針對各專業子公司的行業特徵,在不同子公司之間實行有差別的差異化管理,使管理更加符合不同行業管理和發展需要。
(3)提出「為出資人、為社會、為員工」的企業宗旨。豐富了以人為本的內涵,完善了員工職業生涯管理體系,強化了人力資源規劃和培訓,使人才的引進、使用、考核、激勵進一步向市場化邁進,員工隊伍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學歷結構進一步優化,員工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4)組織機構改革。根據國資監管要求和業務發展需要,公司不斷優化和調整組織機構。強化了公司在安全生產、風險控制、對外宣傳、產業研究、資產經營、資本運營及內部改革等方面的專業化職能與管理。子公司層面,提出了將各業務板塊逐步改造成上市公司的組織模式構想。
(5)不斷引入科學管理手段,先後建立了信息化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基建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推行要素管理,對標管理和6S管理,使公司管理水平和效率進一步提高。
5、加強「集團化、專業化、差異化」管理, 全面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水平
2010年初,公司再次進行全面改革,以加強集團化、專業化和差異化管理為核心,對集團的主要管理制度和流程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優化。主要改革內容:一是在項目經理責任制的基礎上,逐步推行責任董事制度,發揮專業部門的作用,完善了對投資項目的管理體制;二是強化子公司對投資項目的專業管理職能,完善和優化管控體系,理清了總部、子公司和投資項目之間的管理關系,明確了各自責任;三是優化完善了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更加突出以人為本,促進員工與企業的和諧發展;四是梳理和調整了職能部門和子公司的機構、崗位和職責,以更加適應公司業務發展和管理要求;五是對市場化程度高、行業管理特點鮮明的業務板塊逐步實行更加貼近市場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促進各項資源和要素的優化配置。
國投公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的歷史。在每一個歷史發展時期,都能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公司內部發展及管理的需要,進行相應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改革,使之不斷適應公司發展需要,為公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根據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精神,國投公司於1994年開始組建,1995年正式成立,回顧公司的發展歷史,大體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即一次創業階段和二次創業階段。
一次創業階段(1995年—2002年),也是打基礎的階段。公司成立之初,注冊資本58億元,業務基礎主要是承接了原國家六大專業投資公司540個劃轉項目,面對資產「多、小、散、差」以及員工觀念尚不適應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需要的不利局面,公司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公司首先確定了創建階段的發展戰略,初步確立了公司的性質、作用和地位,適時、果斷地對公司管理模式和業務方向作出了戰略性選擇;在組織層面,公司成功搭建母子公司管理框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項目經理責任制等經營機制,使公司經營從粗放走向集約,從追求局部利益轉向追求整體利益最大化,員工的觀念和素質也有了明顯提高;在業務層面,集中精力清理資產和債權債務,明晰產權,對投資項目進行公司制改造,收縮戰線,突出主業,特別是2001年資產管理公司的成立,有效地加快了這一進程;當公司生存基礎基本牢固,業務選擇和運營模式也進一步清晰,提出了公司的戰略目標。經過8年的艱苦創業,公司規模和利潤有了較快的增長,公司資產規模從組建初期的70億元,逐年提高,到2002年底資產規模達到733億元。利潤從初期的虧損1500萬元,經過一年的調整,1997年實現扭虧,隨後逐年上升,到2002年達到8.55億元。
回顧一次創業的8年歷史,公司搭建了投資控股公司的基本框架、經營理念和運營模式,管理日益規范。通過整合,把主要投資領域控制在幾個戰略方向上,資源配置效率得以優化。在行業內,成功發起成立中國投資協會,使投資業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所有這一切都為第二次創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次創業階段(2003年至今),公司開拓奮進,進入規模、效益和影響力快速提升階段。2003年初,公司深入分析所面臨的內外部形式,抓住機遇,果斷提出「二次創業,振興國投,加快公司發展」的決定,提出了公司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目標和主要業務定位。逐步探索並確立了實業投資、金融服務業和資產經營業務「三足鼎立」的業務框架,完善了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的職能和手段,使之更符合國資委的管理理念和需求。在實業領域,堅持把基礎性和資源性大項目作為公司實業投資的主要方向,同時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循環經濟,發揮業務間的協同效應,經過幾年的努力,投資了一大批電力、煤炭、港口、化肥和高科技等實業項目;以收購信託公司為標志,公司開始探索金融業務,在直接融資、信託融資、銀團貸款、基金管理、財務性投資等方面都做了積極嘗試;成立中投咨詢公司,開展工程咨詢、投資咨詢和管理咨詢業務,在很短時間內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委託投資咨詢的資質;在國務院國資委大力推進國有資產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公司成為國資委確定的國有資產經營試點單位之一,公司發揮自身優勢,託管中國包裝總公司和中國高新投資集團公司;經國務院批准,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中國紡織物資(集團)總公司、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和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四家中央企業先後整體並入國投公司,促進了中央企業的重組整合和國有經濟結構的調整,也擴大了國投公司的規模和實力。經過調整,公司業務框架日漸清晰,主業突出,行業集中度提高,實業投資與金融服務業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效應開始顯現,有力地推動了公司的發展。
2009年,集團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55億元,實現利稅122億元,其中利潤總額56億元。截止2009年底,國投員工總數72043人,資產總額達到2101億元,所有者權益657億元。在國資委業績考核中,連續五年均被評為A級,並成為任期考核「業績優秀企業」。
2006年,公司成為「全國國有企業典型」在政府、社會和行業內的影響力獲得巨大提升。2010年,公司被中宣部、國資委確定為重點宣傳的15家央企之一,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二次創業以來,公司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的發展方向,堅持改革創新,切實加強經營管理,堅持「三為」宗旨,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不斷完善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發展理論,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公司實力和影響力空前提高。
展望未來,公司將在鞏固調整提高現有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節能環保和「走出去」業務,力爭早日實現國際一流投資控股公司的目標。 公司宗旨:為出資人、為社會、為員工。
公司願景:打造一流投資控股公司。
公司發展戰略:鞏固夯實實業、金融服務業、國有資產經營「三足鼎立」的業務框架,堅持基礎性、資源性投資方向,重點推進實施五大戰略:
1、「一流」戰略:擁有一流投資企業、一流管理團隊、一流管理手段。
2、區域發展戰略:優化整合區域資源,形成產業集群,培育區域內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3、協同發展戰略:通過業務板塊間、項目間、區域間業務、資源、管理的協同,提高公司整體競爭力。
4、節能環保新能源戰略:在節能環保新能源領域加大投資,培育產業優勢,拓展新的增長點。
5、「走出去」戰略:按照國際貿易、國際合作、海外直接投資的業務組合,推進國際化進程。
公司發展基本原則:
1、一致性原則。公司的性質要求公司的發展方向必須與國有經濟改革和發展方向相一致,各項業務要在公司整體戰略的指引下發展,要與創建一流投資控股公司的戰略目標相適應,局部利益服從公司整體利益。
2、戰略協同原則。公司按「有限、相關、多元」的業務選擇原則進行投資,注重發揮各業務領域之間的協同效應,體現投資控股公司的特點。
3、協調發展原則。既要重視戰略性投資,保證公司長遠目標的實現,又要合理安排有良好收益的中、短期投資,保持公司良好的財務狀況,長、中、短結合,協同發展。
4、規模與效益相統一原則。公司重點投資的行業,要實現規模與效益並重,提高行業影響力;單個投資項目要有一定的規模。
5、速度與質量相匹配原則。公司在保持較高發展速度的同時,注重提高資產質量,通過優化投資布局、調整資產結構、加強對投資項目的管理,做到發展速度與資產質量相匹配。
6、企業發展與環境和諧原則。公司主要投資於基礎性、資源性產業,在項目開發建設中注重節能環保,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危害,做到企業發展與環境的相和諧。
公司發展思路
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三為」宗旨,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發展;強化公司的業務布局,優化公司的資產結構;深化公司改革,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用人機制,全面提升公司專業化管理水平;大力提倡節能環保的投資理念,不斷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努力創建一流的投資控股公司。
——強化公司的業務布局。公司已初步形成實業、金融服務業和資產經營業務「三足鼎立」的業務格局。 公司將採用開發與並購並重的投資方式,加大對能源、交通運輸、化肥的投資力度,保證重點建設項目順利建成投產,不斷壯大實業板塊的規模和盈利水平;緊緊抓住中國金融業快速發展機遇,擇機控股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盡快構建公司金融控股平台;建立適應高科技業務發展規律的經營模式,提高公司高科技業務的資產流動性,積極投資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業務;進一步完善資產管理公司功能,提高市場化水平,擴大業務規模;咨詢業務在做強做大工程咨詢的前提下,積極介入管理咨詢服務領域;資產經營業務通過不斷實踐,建立起科學、高效的運作模式和管理平台,充分發揮國資委國有資產經營平台的作用;積極開展國際業務,與國際一流公司合作,實施公司「走出去」戰略。
——進一步深化公司改革。公司將大力推進實業資產的改制與整體上市工作,積極打造公司在資本市場的旗艦企業;不斷梳理業務發展思路,優化業務布局,加強集團化、專業化、差異化管理,控制風險、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優化組織結構和人才結構,進一步完善公司管理體制和機制,培育公司核心競爭力。
——堅持綠色投資理念。公司在能源領域優先發展水電,特別是加快雅礱江流域的整體滾動開發;積極投資核電,優化發展火電,推進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項目建設;提高煤炭回採率,實行煤電聯營,建設坑口電廠,跟蹤關注現代煤化工發展動態;在其它投資領域,高度重視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建成一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重點項目。
2010年,公司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做好應對困難和挑戰的准備,鞏固成果,狠抓落實;加強管理,降本增效;改革創新,適應環境;改進作風,創建一流;履行責任,共建和諧。

F. 電力改革股票受益股有哪些

五大發電集團上市公司:
1、中國華能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內蒙華電、華能新能源(00958)。
2、中國大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大唐發電。
3、中國華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金山股份、華電能源、華電國際、黔源電力、國電南自。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簡稱「中國華電」)是2002年底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時組建的五家全國性國有獨資發電企業集團之一。注冊資本120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為:電力生產、熱力生產和供應;與電力相關的煤炭等一次能源開發;相關專業技術服務。
4、中國國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國電電力、長源電力、英力特、平庄能源、龍源技術等。
5、中國電力投資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簡稱中電投):上海電力、國投電力、吉電股份、漳澤電力等。
發電集團四小豪門:華潤電力、國華電力、國投電力、中廣核

G.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下屬有哪些上市公司

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中魯果汁股份有限公司、中成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中紡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

1、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06-18,法定代表人為胡剛。

經營范圍:投資建設、經營管理以電力生產為主的能源項目;開發及經營新能源項目、高新技術、環保產業;開發和經營電力配套產品及信息、咨詢服務。

2、中成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中成股份,即中成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3月1日,是由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公司、浙江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公司。

公司經營范圍:對外派遣實施境外工程所需的勞務人員;保險兼業代理,進出口業務;承擔中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項目和對外提供一般物資援助項目等。

3、中紡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紡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在1996 年,經中國紡織總會以紡生(1996)第60 號文批准同意,國家體改委以國家體改委體改生(1997)22 號文批准設立其為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5 月13 日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4、國投中魯果汁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中魯果汁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控股的股份制企業,主要從事濃縮果蔬汁、飲料生產和銷售。

主導產品為濃縮蘋果汁。公司擁有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先後開發出蘋果濁汁、脫色果汁等多種產品,攻克了國際公認的蘋果汁加工難題,現已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濃縮蘋果汁生產企業。

5、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SDIC Xinji Energy Co.,Ltd.)是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華能源有限公司、安徽新集煤電(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是以煤炭采選為主、煤電並舉的國家大型煤炭企業。

H. 中國最大的國有電力上市公司是什麼

上市公司中最大的電力公司包括:長電
華能
國投
國電四家公司。也是電力板塊里質地最好的四家了,其中水電龍頭長江電力、火電龍頭華能國際
目前市值最大的是長江電力600900
總股本165億股
總市值1260億元
流通市值562億元

I. 新電改概念股龍頭股有哪些

新電改相關龍頭概念股:
國電電力(4.14 +0.00%,咨詢):控股股東為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控股股東堅持整體上市戰略,將國電電力作為常規發電業務整合平台,逐步將火電及水電業務資產注入國電電力。2014年7月承諾每年財務決算後核查相關資產,滿足條件後3年內注入。
華電國際(7.10 +0.00%,咨詢):大股東為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華電確定華電國際作為中國華電整合常規能源發電資產的最終整合平台和發展常規能源發電業務的核心企業。中國華電2014年3月承諾用3年左右時間,將相關符合條件的資產在符合上市條件時注入華電國際,並給予華電國際常規能源發電項目開發、收購的優先選擇權,以支持華電國際持續、穩定發展。
華能國際(9.24 -0.32%,咨詢):大股東是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大股東2014年6月承諾,對於華能集團位於山東省的常規能源業務資產,華能集團承諾在2016年年底前,將該等資產在盈利能力改善且符合注入上市公司條件時注入華能國際。
長江電力(14.35 停牌,咨詢):控股股東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在金沙江流域開發四座巨型水電站。溪洛渡、向家壩兩座大型電站已經投產,總裝機容量2026萬千瓦,接近三峽電站裝機容量,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曾承諾在一定時期注入相關資產到上市公司。
大唐發電(5.55 -0.72%,咨詢):大股東為中國大唐集團公司,2014年6月承諾,對於大唐集團位於河北省的火電業務資產,大唐集團不遲於2015年10月左右在該等資產盈利能力改善並且符合相關條件時注入本公司;對於大唐集團非上市公司的火電資產(除河北省的火電業務資產以外),大唐集團不遲於2018年10月左右在該等資產盈利能力改善並且符合相關條件時注入本公司。
皖能電力(13.63 -0.80%,咨詢):公司目前權益裝機容量331.77萬千瓦,控股裝機容量555萬千瓦。控股股東皖能集團在2013年承諾用5年時間內分兩步將剩餘的符合條件的優質發電資產全部注入公司。集團目前所擁有的投產和在建權益裝機容量637萬千瓦,是公司權益裝機總量的2.15倍。
福能股份(14.98 -0.99%,咨詢):公司總裝機容量為318萬千瓦,在2014年借殼上市時,控股股東福能集團承諾將剩餘的451萬千瓦的電力資產注入公司,是目前公司裝機容量的1.42倍。
浙能電力(7.75 +0.78%,咨詢):公司控股裝機容量為2253萬千瓦,控股股東浙能集團還剩餘控股裝機443萬千瓦,占公司目前裝機總量的20%。此外浙能集團還擁有潛在的625萬千瓦的籌建核電資產,未來有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粵電力:大股東是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其曾在2011年11月承諾,粵電集團將在未5年內,通過資產並購、重組等方式逐步將符合上市條件的資產注入粵電力,最終實現粵電集團境內發電資產整體上市。
甘肅電投(13.82 -0.29%,咨詢):大股東為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曾在2012年12月承諾,在未來5年內,將所擁有的符合上市條件的優質風電及太陽能發電等清潔發電業務板塊全部注入上市公司。
國投電力(9.10 +0.66%,咨詢):在今年4月份,通過股票收購的市場運作手段,成功成為贛能股份(11.34 +0.00%,咨詢)的戰略二股東,與控股股東的股權僅差5%。國投電力方面變項目投資為股權投資,不僅享受牛市溢價,而且一舉進入江西,將電力業務發展到川、津、桂、閩、隴、滇、贛。可以預見國投電力後續會繼續通過市場投資手段,不斷擴張自己的經營范圍和提高裝機規模。

閱讀全文

與國投集團電力板塊整體上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產證券化金融服務 瀏覽:25
北京銀行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49
控股股東減持可轉債注意事項 瀏覽:169
蕪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8
倫敦交易所開戶 瀏覽:448
重慶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瀏覽:81
民間借貸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599
金融公司與二級經銷商協議模板 瀏覽:970
快鴿按揭融資 瀏覽:84
興業證券審批通過何時配股 瀏覽:558
2018酒店投融資分析 瀏覽:922
銀行行長在股東大會上的報告 瀏覽:731
中恆集團有子公司嗎 瀏覽:260
牡丹江國華集團 瀏覽:318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
2019年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 瀏覽: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