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個人獨資企業有隱藏股東,企業法人以獨資企業名義去借款,隱藏股東需不需要負責
要看隱藏股東與企業法人是否有約定。根據合同相對性,外部借款人原則上不能直接向隱藏股東主張借款,而只能向獨資企業和企業法人主張。企業法人承擔責任後,根據其和隱藏股東的約定和具體借款原因、用途判斷隱藏股東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② 上市公司十大股東可以選擇隱藏不對外公示嗎
不行,根據交易所規定必須公布上市公司十大股東和十大流通股股東。但是投資者可以用私募賬戶,機構戶購買隱藏真正的實控人。
③ 企業公示信息如何隱藏股東名字
企業公示信息不能隱藏股東名字。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九條規定,企業年度報告內容包括:
(一)企業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二)企業開業、歇業、清算等存續狀態信息;
(三)企業投資設立企業、購買股權信息;
(四)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東或者發起人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等信息;
(五)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等股權變更信息;
(六)企業網站以及從事網路經營的網店的名稱、網址等信息;
(七)企業從業人數、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對外提供保證擔保、所有者權益合計、營業總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納稅總額信息。
前款第一項至第六項規定的信息應當向社會公示,第七項規定的信息由企業選擇是否向社會公示。
根據該條款的規定,股東信息屬於應當公示的內容,不得隱藏。
(3)隱藏股東擴展閱讀: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第十條企業應當自下列信息形成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一)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等信息;
(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等股權變更信息;
(三)行政許可取得、變更、延續信息;
(四)知識產權出質登記信息;
(五)受到行政處罰的信息;
(六)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信息。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企業未依照前款規定履行公示義務的,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
④ 律師支招:如何保護隱名股東的股東權益
1、《公司法》對隱名股東沒有規定。
2、公司中的隱名投資是指一方實際出資,但公司章程、股東名冊或其他工商登記材料記載的投資人卻為他人的法律現象。
3、其中實際出資人為隱名股東,公司章程等材料中記載的股東為顯名股東。如果隱名投資人未直接以股東的名義行使權利的,則以顯名投資人為股東。
4、至於隱名投資人與顯名投資人的關系,則依一般民法原則解決。公司法律關系要求具有穩定性,若以隱名投資人為股東,則會導致以顯名投資人的名義所形成的所有法律關系的效力被全盤否定,從而使與公司有關的法律關系變得不穩定。
5、而且符合保護善意股東和第三人的需要。如果公司還有其他股東,則他們會善意地相信公司登記材料的顯示投資人為出資人,則確定隱名投資人為股東會損害這些善意股東的合理信賴。
⑤ 隱形股東受不受法律保護
受到法律的保護。
隱形股東就是指投資人實際出資獲取了公司的股份,但其名字並沒有登記在工商登記的股東名冊中。
是否依法享有正式股東的權利和義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與顯形的一方(也就是其股權代表人)是否有書面協議(或有合法證人的口頭協議)。
如果有就受法律保護,如果沒有就比較麻煩。
另外資金投入的渠道也最好有據可查,有些投資人錢來路不明,直接用現金就很難保護自己的利益了。
(5)隱藏股東擴展閱讀:
身份認定
隱名股東是否會被確認為實際出資人,主要取決於以下方面:
與顯名股東間有協議
雖然這個協議對於公司不具有約束力,但是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依然有效。
它不僅是隱名股東用來約束顯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於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
根據上海市高院的規定,如果雙方在協議中未約定隱名股東為股東或者承擔投資風險。
並且隱名股東也沒有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者未實際享受股東權利的,雙方之間隱名投資關系將不會被認定,而是按債權債務關系處理。
不實際參加公司經營
在實踐中,有的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完全由顯名股東行負責,有的則以自己名義行使股東權利。由於公司的社團性,公司的其他股東有權知道公司的投資人是誰。
隱名股東以自己名義參與公司經營,行使股東權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東知道並且認可隱名投資行為存在的證據。
因此,許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隱名股東是否實際參加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
無違法行為
中國法律、法規對於某些行業、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了限制。
比如,中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某些人就採取隱名投資的方式參股合資企業。
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如果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將不會受到法院的認可,對於隱名股東以及顯名股東雙方而言,都將承擔較大的風險。
⑥ 天眼查怎麼不讓別人看到股東的金額
先來說一下,絕大多數情況下,天眼查是不能刪除公司信息的。極特殊情況,後面詳細說明。
首先,強調一下,天眼查的數據來源於政府網站的公開數據,來源為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國家知識產權、商標局、版權局。也就是說在天眼查能查到的公司信息,在這些政府網站上均可查詢。
所以,即使天眼查刪除了公司信息,作為數據源頭的政府網站依舊可查。如果您不希望競爭對手或其他人看到您公司的信息,只刪除天眼查上的信息也是於事無補的。
再再再強調,網上說花錢能刪天眼查信息的,堅決不要相信,都是騙人的!騙人的!騙人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