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鼓浪嶼著名建築
黃家花園,晃岩路25號,別墅評價黃奕住,為愛國華僑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印尼四大糖王之一。該別墅是由中樓、南樓、北樓構成的西歐式建築,大氣又精美,簡單卻華麗。
2、海天堂構,福建路42號,別墅主人黃秀、黃念憶,菲律賓富商。該別墅門樓是典型中國傳統式樣,門前橫匾「海天堂構」,古希臘柱式,西洋風格窗飾,中西結合。
3、黃榮遠堂,福建路32號,別墅主人黃仲訓,越南華僑,曾在此創辦「黃榮遠堂」房地產公司,別墅以歐陸風格為主,通體有許多大小廊柱,用整條花崗岩琢成,一派古羅馬風韻,是鼓浪嶼別墅中的精品。
4、許家園,鹿礁路36-38號,菲律賓華僑許椿生的故居,西式高樓,體量甚大。兩根通高廊柱支撐著三樓寬敞的陽台,柱頭為科林斯柱風格,是頗具特色的大家庭住宅。
5、天主堂,鹿礁路34號,建於1917年,為哥特式建築,其特點是目光所及均為尖形。室內天花為彩藍色珠綱結構,繁辱華麗,這是廈門僅有的一座哥特式教堂。
6、金瓜樓,泉州路99號,別墅主人黃賜敏,菲律賓華僑富商。該樓是一座用中國傳統裝飾工藝裝修的別墅洋樓,因樓頂有兩個「金瓜」而得名,即有鄉土氣息,又有洛可可的韻味。
7、三一堂,安海路69號,建於1934年,至1945年底才竣工。取名「三一堂」,即寓意三個教學聯合興建之意,又寓意聖堂、聖子、聖靈三們一體的教義。
8、番婆樓,安海路36號,別墅主人許經權,菲律賓華僑。該別墅是為孝敬供養許母所建,因許母衣著華麗,街坊稱其為「番婆」,樓名因此而來。藤製吊頂,街巷呈現近乎完美的斑駁,剝落層層古老的故事。
9、八卦樓,鼓新路43號,所說原主人為台灣板橋林家三房林鶴壽。有八道棱線,置於八邊形的平台上,頂窗呈現四面八方二十四向,「八卦樓」,是廈門近代建築的代表,現為鼓浪嶼風琴博物館。
10、春草堂,筆山路17號,由許春草親自設計,臨崖而築,外觀似西式養樓,實為中國民居。建築選花崗岩作牆基和廊柱,加以清水紅磚勾縫,有自然粗獷厚實之感,又具閩南建築天然美感。
11、亦足山莊,筆山路9號,為同安籍越南華僑許漢所建,這是一幢個性突出,藝術性強的歐式建築,它有鼓浪嶼最大最美的門樓和石階,外觀雄偉挺拔。如今已被富商認養。
12、安獻樓,雞山路18號,美籍丹麥人安理純牧師於1934年建造。安理純夫婦在鼓浪嶼創辦美華三育研究社,建農場和牛奶場。為安牧師夫婦把這座樓命名「安獻樓」。現為健康養生度假中心。
13、林氏府,鹿礁路11-19號,由「大樓「和」小樓「及稍後興專家的、連接此二樓的「八角樓」組成。
14、船屋,鼓新路48號,呈長三角形。建於1920年,由美籍荷蘭人郁約翰設計。他利用地塊形狀把別墅設計成待航的輪船,可謂匠心獨具。
❷ 廈門鼓浪嶼歷史
在歷史上,鼓浪嶼曾長期是一座人煙稀少的荒島。直至宋元時期,才有「圓沙洲」的名稱,明時始用「鼓浪嶼」名稱。島上多為半漁半農經濟,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簡陋的民房。閩南三角區的原始民居形式,自然影響鼓浪嶼的民房形式。因而,在外國人進入鼓浪嶼以前,島上的房屋與大陸本土——閩南沿海金三角(廈門、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沒有差別。這種形式,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莊中依然可見。即使在現代化的鼓浪嶼島上,也還有二進、四進的古老民居建築群存在。
1843-1902年西方建築的涌現
明末清初直至鴉片戰爭,鼓浪嶼的建築開始發生變化。在廈門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外國殖民主義者紛紛來鼓浪嶼定居或暫居。鼓浪嶼成了他們擇地發展的首選地點。鼓浪嶼有優越的地理、氣候和風景條件,非常適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為止,鼓浪嶼建築的90%都是居住建築。外國人染指鼓浪嶼,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學校、醫院等權力,至實力發展、能站穩腳跟以後,才陸續建造教會學校、教會醫院、教堂、聖教書局、領事館。當然,最大量建造的還是公館、別墅等居住建築。大量早期出國謀生的華僑在事業有成之後也紛紛回到閩南祖籍,選中了鼓浪嶼為最佳的落腳點,紛紛投資鼓浪嶼,興建了很多離宮別館。有很多建築的規模是十分巨大的,超出了外國人,耗資也是十分昂貴的,往往選擇最為上等的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在鼓浪嶼島上,這些規模宏大的離宮別館目前許多已由政府改作公共性建築使用。
本世紀二三十年代
在鼓浪嶼島上,密密麻麻遍布著各類建築。這中間有70%左右是本世紀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除外國人及華僑建築外,本地軍民也紛紛造屋蓋房。有些本地的名人、富戶,往往請外國的設計師設計圖紙,或者套用現成的圖紙,或者模仿周圍的房屋形式,建造的住宅往往規模宏大,裝修艷麗,做工亦很講究。除居住建築外,一些華僑也投資興建了很多公用事業類建築,創辦了建築公司,組建了一些施工隊伍,開發建設了很多道路街區和店面。比較著名的華僑實業家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人,在鼓浪嶼投以巨款,發展房地產業,建設開發出售住宅,創辦電話、電報公司及自來水廠、碼頭等公共事業。抗戰前,鼓浪嶼樓房錯落有致、造型迥異。抗戰時期與解放戰爭時期,一些建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毀壞。
解放後,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嶼區政府接管了部分大型建築,經過改造、裝修,部分公共性場所。例如,原來巨大無比的「白宮式」建築——林鶴壽的「八卦樓」改為鼓浪嶼風琴博物館。很多較大型公館、別墅的不經意創造出來的造型經過幾次經意的裝修、改造,已經改作合其造型、功能的建築物並且成為鼓浪嶼上有意義、有標志性的建築。
❸ 鼓浪嶼150個中國之最是什麼
鼓浪嶼這座面積僅1.8平方公里的彈丸小島上,先後創造了150個「中國之最」乃至世界之最,:第一個引進攝影術、第一個引進足球、創辦第一座幼兒園等。知道的幾個先填上,大家續吧!
1)「新中國最健康的人」:馬約翰教授,1882年出生於鼓浪嶼,以76歲高齡獲得北京市網球雙打冠軍,被毛澤東主席尊為「新中國最健康的人」。
2)中國歷史上最早成立的足球隊:英華足球隊,早在19世紀末,英華書院(廈門二中前身)創辦不久,就成立英華足球隊,深得英倫足球之精髓,球隊遠征台灣及東南亞,屢戰不敗,威風八面。
3)鋼琴密度為全中國之最,鼓浪嶼因此也有「琴島」的美譽,在一萬多人的的小島上曾有500架以上的鋼琴,素有「鋼琴之島」、「音樂之鄉」的美譽。(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晃岩路45號)
4)中國館藏歐美古鋼琴最多的鋼琴博物館:該館坐落於廈門鼓浪嶼菽庄花園聽濤軒里,收藏來自世界各國的古鋼琴近百架,配上近百盞百餘年前歐洲出品的「歐式燈具」,歐洲古典韻味十足,一起融入鼓浪嶼深刻的文化內涵之中。令人欽佩的是這些珍貴的古鋼琴均為出生於鼓浪嶼的旅澳華人胡友義老先生捐贈。
5)世界最具特色的風琴博物館,位於鼓浪嶼八卦樓,創辦人也是旅澳華人胡友義先生,目前館藏幾十部管風琴和風琴,中國惟一、世界最大的風琴博物館:鼓浪嶼風琴博物館。(風琴博物館:八卦樓一樓,鼓新路43號)。
6)中國最神奇的的花崗岩巨雕:鄭成功石雕像,該雕像以1985年落成,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塊"泉州白"花崗石精雕組合而成,屹立在覆鼎岩上,該岩海拔29.5米,向海中延伸30米,地形險峻,氣勢磅礴。
7)中國最早創立的幼兒園:鼓浪嶼日光幼兒園(永春路83號),原名懷德幼稚園,創辦於清朝光緒24年(1898年),著名的婦科大夫林巧稚、鋼琴家殷承宗、許斐平等幼年時都在該園受過啟蒙教育,
8)中國婦產科先驅林巧稚博士,1901年出生於鼓浪嶼,
9)中國民國初年最富傳奇色彩的愛國華僑企業家:黃奕住,在鼓浪嶼建房160座,其中的「黃家花園」號稱「中國第一別墅」。
10)最早出生在中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沃爾特.布拉頓 (Walter H. Brattain),美國物理學家,1902年出生於鼓浪嶼,幼年在廈門鼓浪嶼度過,1929年進入貝爾實驗室當研究員,因為開發晶體管和研究半導體的特性而在1956年與威廉·肖克利、約翰·巴丁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11)鼓浪嶼號稱"萬國建築博物館",是全中國別墅洋樓最密集的島嶼,在面積不到二平方公里的島上有大大小小一千多幢新老別墅。
12)中國唯一沒有車輛的地方,
13)中國遊客最多的島嶼。再015年「第三屆旅遊業融合與創新(延邊)論壇被評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城區之一。
14)一項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進行的中國旅遊景點評選,在最受外國遊客歡迎的6個中國旅遊景點中,鼓浪嶼榜上有名,且排名僅在北京故宮之後。2006年獲評「外國人最值得去的50個地方」金獎。
15)2005年鼓浪嶼在《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評選中榮登「中國最美城區」榜首;
16)中國第一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島嶼。2017年夏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對鼓浪嶼進行審議。
17)中國唯一在非城市建有13座舊時外國大使館,5家國際銀行、4家跨國石油公司,
18-29)世界上最大的章魚銅雕:位於廈門海底世界,廈門海底世界共擁有2項世界之最,10項全國之最(地址:鼓浪嶼龍頭路2號)。
30)廈門鼓浪嶼人林針是中國最早掌握攝影技法的人,1847年春,林針受在廈美國洋行的聘請,前往美國教習中文,接觸到避雷針、自來水、電報、溫度計等,還有剛問世不久的「神鏡」(照相機)。1849年3月,結束使命返回廈門時,他已經掌握了攝影技法,還帶回了一台「神鏡」。這一年4月,他把在美國的所見所聞寫成《西海紀游草》,成為近代第一部中國人游歷西方世界的游記(注:《西海紀游草》由林氏後人所藏)。他在《西海紀游草》中寫下了中國人對照相術最早的認知:「煉葯能借日光以照花鳥人物,頃刻留模,余詳其法。」著名的英國傳記作家貝瑞特,也在著作《中國攝影史》中承認林針是掌握攝影技法的第一位中國人。」鼓浪嶼也因此成為中國最早引進、實踐攝影術的城市。
31)、每平方米名人之最:在小島上生活過的名人有:鄭成功、秋瑾、林語堂、馬約翰、林爾嘉、黃弈住、卓一龍、林巧稚、儲耀武、周淑安、陳佐煌、許斐平、盧嘉錫、殷承宗、鄭小瑛、舒婷…是全國每平方米生活過的名人最多的地方。
32)租界之最:解放前,共有英、美、法、德、日本、西班牙、荷蘭、菲律賓、比利時、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典等14個國家在鼓浪嶼上有租界,比同期的上海還多。島上留下了各國不同類型的建築,因此又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
33)全國唯一一座大雄寶殿和彌勒殿對合而設的寺廟:日光岩寺(地址:日光岩)
34) 近代最早接觸西洋樂器的中國人:鼓浪嶼林針,他是近代中國赴美第一人,在《西海紀游草》一書中介紹了很多西洋新鮮事物,其中就有風琴
35)、我國第一首花腔歌曲:周淑安創作的搖籃曲《安眠曲》,詞用廈門的方言童謠「呵呵困(睡),一暝大一寸;呵呵惜,一瞑大一尺」反復吟唱八遍,配上鋼琴伴奏,是我國第一首花腔歌曲。
36)、中國最大的歷史人物雕像:鄭成功雕像。(地址:皓月園覆鼎岩)。
37-48)、鼓浪嶼的古樹多,在全國城市建成區中密度最高,其中11株享有國內(或大陸)之最、世界之最的美譽。珍貴樹種之最:國內僅有的大果紅心木、國內最粗的印度紫檀(廈門華僑亞熱帶引種園:雞山路西側);世界上最高的台灣棗椰:152歲(在海關宿舍樓旁),國內最粗的五棱大戟:152歲(在內厝澳57號),國內最高、最粗的紫檀:107歲(在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高28米,胸徑1.3米),國內最高、最粗的大葉桃花心木:107歲(高23米,胸徑1米),大陸最早引種的火焰樹:104歲,大陸最早引種、最高的圓葉蒲葵(2株):102歲高18米,是鼓浪嶼建築明信片上的「明星」樹,大陸最早引種的非洲棗椰:102歲,國內唯一的柱狀南洋杉:32歲(當年鄧穎超為紀念著名婦產科醫生林巧稚大夫親手所植),國內最高的加勒比合歡樹(2株)52歲(兩株加勒比合歡大樹一樣高,都是29米),二級古樹(樹齡為300-499年)有16株,都是榕樹。鼓浪嶼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205株,佔比最高的是古榕樹140株,二級16株,最老的榕樹467歲,(頑石山房旁的);最美的古樟樹(分為三叉,擁有美好的寓意——青年伴侶與之合影,象徵愛情天長地久,老年伴侶與之合影,象徵健康長壽。位於雞母山,樹圍5.5米。全島古樟樹14株);龍眼(桂圓)2株100年,洋蒲桃(蓮霧) 100年。
❹ 廈門鼓浪嶼景區的管理體制
《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遊客進入鼓浪嶼需要購買景區門票,遊客違反規定進入景區未購門票的,由管理機構責令補票,並處以50元的罰款。為了加強門票管理,《管理辦法》對鼓浪嶼碼頭周邊停靠船舶等作了規定,要求客運碼頭與貨運碼頭應嚴格區分,不得混合經營;載客船舶需經、停鼓浪嶼的,應在鼓浪嶼管理機構指定的碼頭停靠,對違反規定的個人處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為防止各級相關行政部門在風景名勝區各自為政,令出多門,《管理辦法》規定,廈門市政府設立的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根據法律、法規和本辦法對鼓浪嶼風景名勝區實施統一管理。
目前,票改各項前期工作現已基本准備就緒,3月1日開始試行,主要是檢驗各種相關程序,先將不同旅客進行分流,但暫不收取大門
❺ 鼓浪嶼的資料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餘科。
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獲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鼓浪嶼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光熱條件優越。四季季相變化頗有規律:春季季風由東北轉偏南,由冷轉暖,雨水增多; 夏季有台風和雷雨的調劑,給熱天帶來涼意, 時有台風;
秋季少雨多晴; 冬季有東北季風,冷而不寒。海陸風極為明顯,往往半夜起至中午吹西至西北風,午後起至半夜前吹南至東南風。
年平均溫度為21.2℃。年平均最高溫度為24.5℃,年平均最低溫度為18.7℃,年極端最高溫度38.4℃,年極端最低溫度2℃。
❻ 廈門市鼔浪嶼管委會是什麼級別
廈門市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廳級),作為廈門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主要負責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的規劃、保護、建設、管理工作。管委會內設6個職能部門:辦公室、市場處、規劃處、管理處、財務處、監察室;有9個直屬單位,其中,機關單位1個:鼓浪嶼房屋管理所;參公事業單位2個:鼓浪嶼行政綜合執法大隊、鼓浪嶼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事業單位3個:鼓浪嶼游覽區管理處、鼓浪嶼市政環境衛生管理處、鼓浪嶼風景區信息中心;企業3個:廈門輪渡公司、鼓浪嶼風景區建設開發公司、鼓浪嶼景區龍珠建設有限公司。
❼ 廈門鼓浪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廈門鼓浪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是2015-07-28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廈門市思明區環島東路1699號建發國際大廈40樓G單元。
廈門鼓浪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200M0000R7U44,企業法人庄學謙,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廈門鼓浪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廈門鼓浪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