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中的每股收益和每股攤薄收益有什麼區別
每股攤薄收益是每股送配分紅除權後 收益
⑵ 怎樣股權攤薄
通過定向增發,以較優惠條件面向特定人群非公開增發股票。
沒有資金用來買進或者無權增持的原有投資者,所持股份就會被人為攤薄。
⑶ 什麼叫攤薄利潤
攤薄
形象的說就是--少了的意思
股票及其他經濟活動通用詞
如:例1,增資擴股盡管是國內大多保險公司的選擇,但增資擴股意味這更多的人或機構擁有某上市公司的股權,該上市公司的股份就與原來自己擁有的股份相比少了,也就是該上市公司的股本被攤薄了。
例2,任何新興行業初期都屬於暴利行業,成本低,利潤高,競爭對手少。一旦這個市場被其他商人發現,都想來切一塊蛋糕,行業入門門檻就會變高,成本就會上升,利潤就會下降。由於後來的商人進入的時候還是暴利階段後期,所以他們的期望值很高,一旦他們進入,利潤就少了。這就是利潤攤薄了。事實上利潤攤薄應該說是利潤合理化。
攤薄期
形象的說就是股本或其他經濟活動的利潤逐步縮水或變少的一段時期
如:例1,網路游戲目前的階段就是大量廠商一擁而入後的一個正常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就是利潤攤薄期
例2,以海外股--大唐為例:大唐 ( 991),將進行國有股股權改革,中央計劃向大唐的所有海外股東發行認購權證,每持有10股大唐股份,可獲送7 股認股證,而行使價大約是大唐每股資產凈值加10% 左右,中央派送大唐認股權證,其行使價約為3 . 6元,當所有股東行使後,國家持有大唐的股權將攤薄至5 成幾。
中央派送到所有股東行使這個階段就是攤薄期
⑷ 非公開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什麼意思
非公開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及填補回報措施並不是利好和利空,而是一直企業的內部機制的調整,基本不影響股票的估值,特點如下:
1、非公開發行股票攤薄可以調整股東之間的股份份額,
2、降低企業的股東股票的成本。
3、加速股東股票的內部輪轉。
⑸ 股票攤薄是什麼意思
攤薄定義: 由於增發新股等使得分攤到每一股的利潤相應減少。發行更多普通股或可轉換證券被轉換均會造成攤薄或減損。
攤薄在證券市場指由於增發新股等使得分攤到每一股的利潤相應減少。每股收益(攤薄)=凈利潤/平均股本{平均股本簡單計算為(年初+年末)/2;還有按股本的時間加權平均的,如年初數的時間權數為12個月。}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年末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攤薄)=凈利潤/年度平均凈資產。
(5)股份攤薄擴展閱讀:
凈資產收益率(攤薄):凈資產收益率也叫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該指標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另一種是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同的計算方法得出不同凈資產收益率指標結果,那麼如何選擇計算凈資產收益率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期末凈資產 ―――――(1)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2)
在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1)中,分子是時期數列,分母是時點數列。很顯然分子分母是兩個性質不同但有一定聯系的總量指標,比較得出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應該是個強度指標,用來反映現象的強度,說明期末單位凈資產對經營凈利潤的分享。
在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2)中,分子凈利潤是由分母凈資產提供,凈資產的增加或減少將引起凈利潤的增加或減少。根據平均指標的特徵可以判斷通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2)中計算出的結果是個平均指標,說明單位凈資產創造凈利潤的一般水平。
⑹ 基本每股收益和攤薄每股收益,有啥區別嗎
每股收益和攤薄每股收益區別是攤薄每股收益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每股收益.
普通股每股利潤=(稅後利潤-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數,企業應當按照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除以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基本每股收益(Primary Earnings Per Share)。
非經常性損益包括政府補貼,資產減值損益等等臨時出現的業績.一般來說攤薄收益比基本每股收益高好.因為攤薄收益反映了企業的真實運營收益,而不是因為外界因素造成的業績.
很多ST類的股票通過政府大量的補貼導致非經常性損益大幅增加使得基本收益轉正,規避退市風險.
而在實踐中上市公司常常存在一些潛在的可能轉化成上市公司股權的工具,例如可轉債、認股權證或股票期權等,這些工具就有可能在將來某一時點轉化成普通股,從而攤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所以攤薄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
假設公司存在的上述可轉化工具在當期全部轉換為普通股股份後計算的每股收益。相對於每股收益,攤薄每股收益充分考慮了潛在普通股對每股收益的稀釋作用,以反映公司在未來股本結構下的資本盈利水平。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報告期內公積金轉增及股利增股+(當期新股及債轉股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回購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每股未分配利潤=企業未分配利潤總額/總股數量未分配利潤是企業未作分配的利潤。它在以後年度可繼續進行分配,在未進行分配之前,屬於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從數量上來看,未分配利潤是期初未分配利潤加上本期實現的凈利潤,減去提取的各種盈餘公積和分出的利潤後的余額每股未分利潤與每股收益有哪些不同?每股未分配利潤=企業當期未分配利潤總額/總股本未分配利潤是企業留待以後年度進行分配的結存利潤,未分配利潤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留待以後年度分配的利潤;二是尚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潤。資產負債表中的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了企業期末在歷年結存的尚未分配的利潤數額,若為負數則為尚未彌補的虧損。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造的稅後利潤。比率越高,表明所創造的利潤越多。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時,凈收益是稅後凈利,股份數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如果公司還有優先股,應從稅後凈利中扣除分派給優先股東的股利。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凈收益與普通股份總數的比值,根據股數取值的不同,有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全面攤薄每股收益是指計算時取年度末的普通股份總數,理由是新發行的股份一般是溢價發行的,新老股東共同分享公司發行新股前的收益。加權平均每股收益是指計算時股份數用按月對總股數加權計算的數據,理由是由於公司投入的資本和資產不同,收益產生的基礎也不同。每股未分配利潤比較高對公司好嗎?每股未分配利潤高代表股票潛在的分紅能力高,可以對外來高分紅有較好預期;另一個側面也說明股票的盈利能力較強,因此這樣的股票基本面較好,值得關注,逢低配置。
⑺ 小股東股份被攤薄的話是不是沒法賺錢了
總股本擴大了,當然會攤薄每股收益,但最重要的是要看定向增發的價格與二紀尚雌伏的價格比較,如果折讓不大,一般來說對企業對原來的投資者是有利的,如果折讓很大,那自然是在掠奪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再者還要看定向增發的募集資金的投向,如果前景比較好,就是折讓大一點,也能了解,比較還是可以補回來的。所以對定向增發的判斷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⑻ 什麼是攤薄
你好,「攤薄」,打個簡單形象的比喻,就像你用碾棒來碾餃子皮一樣,其實這塊面團就那麼大,但是看上去,皮越來越大,豈不知面團越來越薄了。攤薄用在上市公司的股本擴張中也就是這個意思,只要上市公司股份增多了,對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等都會起到攤薄的作用。因為,公司的凈利潤或者凈資產等不會突然增加。
舉個例子說明,如果一家公司去年年報實現凈利潤1億元,凈資產3億元,但公司通過送轉股等方式,總股本從1億股擴大到1.5億股,那公司的每股收益就從1元降為0.67元(1億元/1.5億股),每股凈資產也從3元減為2元。如果公司的股價為30元,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凈率都因此出現了大幅上升,市盈率從30倍升為45倍,市凈率從10倍漲為15倍,公司的估值也上去了。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公開增發、轉股、送股等,公司的總股本都會擴大,必然會攤薄公司的凈利潤和資產等。上市公司10轉10,市場為什麼這么熱捧呢?股本擴大,股價除權後降低,在行情好的時候會吸引機構做一把填權行情而填權行情一來,機會自然就有。原來,人們都是沖著二級市場上可能有的填權行情而買有大比例送轉股題材股票的。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⑼ 請教:假設公司已經整體上市,做定向增發,定增的股權從哪裡來的難不成直接把全部股東的股份直接攤薄
已經上市的公司,定向增發的話就是向特定的人發行股票,結果就是股票的數目增加了。以前持有公司股票的人的股份佔有的比例下降了。
可以說是以前的股東的權利給攤薄了,但是會增加公司的總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