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鴻海,富士康,鴻富錦的關系
鴻海集團,富士康集團,鴻富錦精密工業有限公司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富士康集團是鴻海集團旗下的公司,鴻富錦公司是富士康集團旗下的公司,鴻富錦公司是鴻海集團的孫公司。
拓展資料
郭台銘,男,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中國台灣,企業家,台灣企業鴻海精密(下屬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
1966年郭台銘進入台灣「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服完兵役後,郭台銘在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1971年,台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台灣前三大船 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當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工作。1985年,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2014年9月3日,第二屆晉商大會召開,台灣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總裁郭台銘衣錦還鄉並出席致辭。2015年6月郭台銘不滿被指捐3億台幣政治獻金 ,郭台銘控告周玉蔻涉嫌妨害名譽,郭台銘出庭親戰對手,提告求償1000萬元,並要求登報道歉,出庭後郭台銘在雙手寫下忍字,台媒算成本郭台銘出庭一趟200萬;8月3日,郭台銘砸600萬登廣告,限台北市長柯文哲48小時內還鴻海清白;11月14日,郭台銘砸280億在鄭州造手機面板。2016年4月2日,郭台銘與夏普公司正式簽訂收購協議,富士康將收購夏普公司66%的股份。2018年2月郭台銘參投全球首個數字貨幣商業銀行。
參考資料 郭台銘㈡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郭台銘,台灣著名企業家,祖籍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現屬晉城市)南嶺鄉葛萬村,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華人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1971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1985年創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開辦只有百來人的工廠,之後發展成為富士康龍華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國相對成熟的基地已超過13個。2001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㈢ 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
靠著媽媽跟親戚借的七萬人民幣左右
白手起家,
七萬人民幣,現在變成約四千億人民幣年營業額的公司
㈣ 富士康是哪國公司老闆是誰有簡介嗎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中國台灣鴻海精密集團的高新科技企業,1974年成立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總裁郭台銘。現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客戶群。
郭台銘,祖籍晉城市南嶺鄉葛萬村,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畢業於台北市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
2010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富士康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與環境責任,倡導綠色經營。集團成立了許多環保機構,為響應國家的號召及滿足國際客戶的環保要求,圍繞集團總裁郭台銘提出的「節能、減排、綠化、循環」環保目標,在企業經營中開展積極廣泛的環保實踐。
中國證監會2018年5月11日晚間發布公告 ,按法定程序核准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富士康及其承銷商將與上交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刊登招股文件。
㈤ 富士康的老總是誰哪裡的人
郭台銘,1950年生,祖籍山西省澤州縣南嶺鄉葛萬村人,1974年在台灣創辦"鴻海企業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公司已連續9年入選全球信息技術公司100強,現排名第二;連續四年穩居中國內地企業出口第一名,2006年出口額達270多億美元;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2006年居第206位。富士康公司憑借其獨特的代工模式,為戴爾、惠普、索尼、諾基亞、摩托羅拉、蘋果、思科、IBM、西門子、阿爾卡特等世界知名企業生產電腦、手機、數碼相機和顯示器等電子產品,2006年營業收入達370多億美元。
2006年全球福布斯富豪榜,郭台銘以43億美元身家排台灣第二富豪。所控股的鴻海精密也成為新加坡偉創力國際之後,全球最大的電子專業合同製造商。
郭台銘1950年出生於台北,1966年考入「中國海專」,後進入復興航運公司上班,但他不甘心永遠靠海為生。1974年,郭台銘向岳父借錢與朋友合資成立了「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由於沒什麼經驗,一年後賠了個精光,股東們一一退出。但郭台銘不願輕言放棄,他看到黑白電視機開始在台灣興起,於是著手生產電視機旋鈕。1977年,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郭台銘並未買房置地,而是從日本購買模具設備,建立了模具廠。事實證明,此舉極有遠見。當20世紀80年代電腦工業起飛時,鴻海以成熟的模具技術迅速進入連接器領域。1982年,他把公司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鴻海集團的營業額首次突破100億元新台幣,1999年突破500億,2001年達到近1500億。
鴻海是靠什麼迅速崛起的呢?郭台銘稱,鴻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鴻海能做大,最關鍵是選客戶。在他看來,只有把產品賣給世界級客戶,才能提升企業競爭力,「要是先賣給台灣小廠,他們的要求比較低,我們就無法進步」。為了拿到美國一家大公司的訂單,郭台銘曾住在一家簡陋的小旅館里,每天只吃兩個漢堡包。等了5天,客戶才給他5分鍾見面時間。1987年,郭台銘為贏得康柏這個大客戶,乾脆在康柏總部旁建了一個成型機廠,康柏只要有新設計,當天就能看到模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雙方的生意大門最終開啟,而且一做就是十幾年。索尼游戲機在和鴻海合作之前,開出兩個條件:必須在45天內完成所有模具的設計;4周內生產100萬台。結果鴻海提前兩周完成訂單,最終成為索尼游戲機最重要的供應商。
㈥ 郭台銘的創業史
1971年,台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台灣前三大船 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當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工作。
1973年2月,郭台銘出資10萬元新台幣,與朋友在台北縣創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不到一年時間,企業成為郭台銘的全資公司。黑白電視機剛剛在台灣地區興起,郭台銘就從製造黑白電視機選台的按鈕做起。這時的鴻海規模只有30萬元新台幣,僅有15名員工。
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1977年,公司開始扭虧為盈,郭台銘立即從日本購買設備建立模具廠,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其後他又陸續投資建立了電鍍部門與沖壓廠。
20世紀80年代,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郭台銘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佔領市場。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郭繼續投資1600萬元進入計算機線纜裝配領域。
1985年,郭台銘在美國成立分公司,開始在台灣之外開拓市場,並創出「FOXCONN」品牌。 1988年,郭台銘在深圳成立了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件廠,生產電腦周邊接插件。2001年,鴻海以1442億元台幣營收,名列《天下雜志》台灣1000大民營企業龍頭。
2002年,郭台銘的鴻海集團營業收入突破3450億元(台幣),高居台灣民營製造業第一。2008年4月,郭台銘宣布退休。7月23日,郭台銘與曾馨瑩訂婚,訂婚宴上宣布,將捐出四百多億人民幣的九成個人名下財產作為公益之用。
(6)郭台銘股份擴展閱讀
郭台銘稱鴻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他要做的首先是選客戶。為了達成目標,他曾經在美國自己開車,住12美元一天的汽車旅館,跑了美國52州中的32個,跟世界大廠商做生意。自進入個人電腦領域,鴻海的客戶就鎖定了戴爾,康柏,英特爾等國際一流大廠。
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訂單,郭台銘索性在康柏總部旁投資建了一個成型機廠,康柏只要有新設計,當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終獲得了康柏的長期訂單。為鞏固與這些大廠商的關系,郭台銘堅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應商。
在企業管理方面,郭台銘治廠如治軍,重視紀律,講究細節。郭台銘用人方面的口頭禪是:「不管高科技還是低科技,會賺錢的就是好科技」。為了獲得高回報率,他用人唯才,獎懲分明。對表現優異的員工與技術骨幹,郭台銘從不吝嗇,給予巨額獎金。
㈦ 郭台銘造車記
無論是郭台銘,還是許家印,他們都深知造車有風險,謹慎的郭台銘應該更為甚之,因此他們自然也不會像大多數造車新勢力一般賭上全部身家性命去追夢,但如此跨界汽車行業到底是真誠造車還是力求轉型?界限或許並不明確,大概率二者兼有,可滿腔熱血、全情投入的追夢人都尚且未能圓夢,而不那麼「投入」的郭台銘又可以圓夢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孫正義現在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
截止2019年6月,孫正義(軟銀)占阿里巴巴26%的股份。
日本軟銀集團2019年6月4日發布消息稱,因出售所持阿里巴巴集團2.8%的股份,其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至6月)合並將計入約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68億元)利潤。此番交易後,軟銀仍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
(8)郭台銘股份擴展閱讀:
2016年軟銀通過衍生品交易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份,為收購英國晶元設計公司ARM籌集資金。同年10月,軟銀宣布和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設立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的科技基金「願景基金」。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軟銀集團日前發布的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36%,達到1.41萬億日元。軟銀尚未公布2019財年的盈利預期。軟銀會長兼社長孫正義宣布,將於近期成立「願景基金」的第2號基金。願景基金在成立約2年的時間里已對全球82家獨角獸企業進行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