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恆隆地產有限公司的簡介
公司在香港注冊,主席為陳啟宗。恆隆地產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1)是恆隆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的地產業務機構,除了香港多元化的地產業務外,並在1990年代,於內地主要城市建造、持有及管理世界級商業綜合項目。恆隆地產是香港數一數二的大型企業,屬於香港恆生指數及恆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成份股之一,以市值計算,是全球最大的純地產企業之一。
恆隆地產的母公司恆隆集團由陳曾熙先生於1960年9月13日創辦,瞬即發展為香港大型地產發展商之一。恆隆地產其後亦因建造港鐵沿線多個大型屋苑而建立名聲,80年代初,香港受到主權問題困擾,樓市一度一蹶不振,猶幸管理層處事謹慎英明,公司盡管一如董事長其後所指,業務「一度沉寂」,仍能順利過度。恆隆的業務至此大都專注於香港發展。
1991年1月1 日,陳啟宗先生接任董事長一職,預見內地經濟高速增長將帶來發展的黃金機會。在其目光遠大的領導下,公司開展內地拓展策略,並明智地集中在「人口龐大城市的最佳地段」發展商業地產項目,於1992年率先進軍上海。另一方面,在香港市場,公司亦看準時機,於1990年代補充土地儲備,並購入投資物業,從而重整香港的物業組合,為日後的擴展鞏固實力。
憑借多年在港發展及管理物業的經驗和成就,恆隆地產在上海打造了兩項地標式物業,分別是恆隆廣場及港匯恆隆廣場。這兩項物業所產生的稅收為上海以至全國的商業物業之冠,成就無出其右。此外,恆隆廣場匯集世界頂尖時尚產品及高級消費品牌,在內地已是家喻戶曉的品牌。
上海項目的成功成為公司率先在內地其他城市打造優質商業綜合項目的踏腳石。公司其後貫徹獨特的策略,在經濟活躍的城市最優越的地段購置大型地塊,與頂尖的建築師行合作,打造包含先進可持續發展設施的世界級商業綜合項目,並集中發展購物商場,以及提供卓越的管理服務。
公司旗下的新項目遍及沈陽、濟南、無錫、天津及大連,全部均以「恆隆廣場」命名。位於沈陽的皇城恆隆廣場於2010年6月盛大開幕,是公司在上海以外的首個世界級投資物業,而下一個於2011年推出市場的世界級投資項目為濟南的恆隆廣場。恆隆地產的營運亦由雙城模式逐步演化至多城市模式,並隨著未來數年進一步拓展,逐步轉型為一家全國性企業。
恆隆地產備受國際認同為全球頂尖地產發展商,其內地的成就已清楚讓其傲視同儕,更獲資深投資者譽為抗逆能力最高的企業。憑借其高瞻遠矚的董事局領導層、穩健的財務狀況、最高標準的企業管治水平,以及卓越和專業的管理層,恆隆地產必定能掌握瞬息萬變的全球化經濟環境所帶來的種種機遇。正如董事長陳啟宗所言,恆隆地產正昂然邁向其「黃金時代」。
恆隆地產在香港建立穩固根基後,逐步拓展內地市場,並以出類拔萃的建築設計、服務及可持續發展的設施贏得多項國際榮譽。此外,恆隆地產恪守企業管治的最高標准,獲譽為香港營運最佳的公司之一,持續為股東爭取最高回報。
陳啟宗先生
董事長
陳先生現年六十歲,於一九七二年加盟集團,一九八六年獲委任加入恆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局並於一九九一年出任董事長。彼亦為恆隆集團有限公司之董事長。陳先生為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亞洲協會副主席兼其香港分會主席,及中國國務院相關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會顧問。陳先生亦為多個國際智庫和大學的董事局或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及美國南加州大學等。陳先生持有美國南加州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
殷尚賢先生
副董事長(獨立非執行董事)
殷先生現年七十八歲,於一九七零年加盟恆隆,一九八零年獲委任加入恆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局,自一九九二年卸任董事總經理後出任副董事長。殷先生在物業投資及發展方面積逾二十年經驗,且為資深銀行家,並於英國倫敦獲英國銀行學會頒授銀行學文憑。彼亦兼任恆隆集團有限公司之副董事長。
袁偉良先生
董事總經理
袁先生現年五十九歲,於一九七八年加盟集團之控股公司 ─ 恆隆集團有限公司出任財務總監。一九八零年當恆隆地產有限公司成為恆隆集團之附屬公司時,袁先生開始協助處理恆隆地產有限公司各類業務。彼於一九八六年出任執行董事,並於一九九二年獲委任為本公司及其控股公司之董事總經理。加盟恆隆集團前,袁先生在英國及香港之執業會計師行任職共四年。彼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為英格蘭及韋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亦為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袁先生亦為香港地產建設商會董事及執行委員會委員。
夏佳理先生CVO、金紫荊星章、OBE、太平紳士
獨立非執行董事
夏先生現年七十一歲,於一九八零年加入董事局。夏先生為執業律師,並自一九八八年起至二零零零年止擔任香港立法局議員,於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零年期間代表地產及建造界功能組別,彼曾於二零零五年十一月首次被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亦曾擔任多個政府委員會及咨詢團體成員,社會事務工作傑出。夏先生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主席、 SCMP集團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香港興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和記港陸有限公司、信和酒店(集團)有限公司、信和置業有限公司及尖沙咀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之非執行董事。彼亦曾為上海世紀創投有限公司(於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鄭漢鈞博士金紫荊星章、OBE、太平紳士
獨立非執行董事
鄭博士現年八十三歲,於一九九三年加盟本集團。鄭博士持有天津大學工程學學士學位及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深造文憑,並為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資深院士。彼為香港工程師學會之前會長及該會榮譽資深會員及金獎章獲得者,亦為香港工程科學院資深會員、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前副會長、該會資深會員及金獎章獲得者、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資深會員、澳洲工程師學會榮譽資深會員,以及香港建築物條例之認可人士及香港注冊結構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資格。鄭博士曾為行政及立法兩局議員以及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鄭博士為永亨銀行有限公司、雅居樂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及天津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彼亦為恆隆集團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陳樂怡女士
獨立非執行董事
陳女士現年六十一歲,於一九九七年加盟恆隆。在本港及美國之銀行、地產及金融服務行業工作逾二十年,自一九九三年起出任私人投資企業常興集團之董事,管理環球資本市場之投資組合,尤其是新興市場及高息產品。過往數年,彼之職責轉變為發展及管理慈善團體之計劃及活動。陳女士為香港擇善基金會之執行主席。私人方面,彼亦為中美中心(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南京大學之合作計劃)、亞洲協會(香港分會)、以及多個非牟利機構之顧問委員會成員。陳女士為美國首都華盛頓喬治華盛頓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碩士,並持有美國維珍尼亞大學國際銀行學深造證書。彼亦為恆隆集團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廖柏偉教授銀紫荊星章、太平紳士
獨立非執行董事
廖教授現年六十二歲,於一九九八年加入董事局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廖教授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及史丹福大學接受教育,為前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現為經濟學系講座教授。彼出任多項經濟研究要職,包括擔任香港亞太研究所香港及亞太經濟研究計劃主任以及於二零零零至零一年年度獲委任為美國富布賴特(Fulbright)傑出訪問學人。廖教授服務多個政府咨詢機構,現為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員薪津獨立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議會議員薪津獨立委員會、航空發展咨詢委員會、以及策略發展委員會之委員,並為香港金融研究中心之董事以及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非執行董事。彼於一九九九年獲授勛銀紫荊星章,並於二零零六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
何潮輝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何先生現年五十九歲,於二零零八年四月加入董事局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何先生曾任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主席,並於二零零七年三月三十一日退休。何先生在美國休斯敦大學取得學位,為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及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何先生現擔任香港廉政公署防止貪污咨詢委員會成員,以及香港保險業咨詢委員會成員等公職。何先生亦為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imited 之非執行及獨立董事。
吳士元先生
執行董事
吳先生現年五十歲,於二零零一年加盟集團出任執行董事,現負責本集團兩方面之運作。作為財務及行政董事,彼掌管本集團之策略及企業規劃、財務投資,以及投資者關系,因而同時負責管理本集團之組織及支持運作;而作為租務及物業管理董事,彼掌管本集團之物業投資組合。吳先生為澳洲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彼持有澳洲新南韋爾斯大學學士學位及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此外,吳先生曾被委任為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雙重存檔事宜顧問小組成員。吳先生亦為恆隆集團有限公司之執行董事。
高伯遒先生
執行董事
高先生現年五十一歲,於一九九四年加盟集團出任高級工程策劃經理,二零零二年晉升為助理董事。彼於二零零五年出任本公司之執行董事,負責香港及中國之物業發展及項目策劃管理。彼於二零一零年二月獲委任為其控股公司 ─ 恆隆集團有限公司之執行董事。彼持有英國利物浦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及建築學學士學位。彼亦持有美國西北大學The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以及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聯合頒授之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彼為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及香港建築師學會之會員,並為英國及香港注冊建築師。加盟集團前,高先生曾在英國、美國及香港從事建築實務。
姚子賢先生
執行董事
姚先生現年五十六歲,於一九八六年加盟本集團。彼於二零零六年晉升為高級經理 ─ 工程策劃(中國),並於二零零七年獲委任為總經理 ─濟南。姚先生於二零零九年晉升為助理董事 ─ 項目發展,並於二零一零年二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負責中國內地之物業發展及項目策劃管理。姚先生擁有逾二十年項目策劃經驗。
❷ 大連大顯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大顯集團正式成立
大顯集團與日本東芝公司合資興建大連東芝電視有限公司
「大顯股份」在上證所正式掛牌上市
遼寧電位器、大連酒廠、大連電力節能設備廠、中太實業公司、無線電三廠、電子研究所6家企業以資產劃轉方式加入大顯集團
國家計委確定股份公司為全國唯一的彩管用電子槍零件生產建設基地
大顯技術中心被確定為第五批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企業技術中心
集團分別在沈陽、大連舉行手機暨數字通信產品首發式,正式步入IT產業
集團法律培訓工程啟動
大顯網路系統有限公司成立
國家人事部批准大顯集團設立企業博士後工作站
大顯精密軸有限公司於旅順開發區建設新廠區擴大生產規模
股份公司與日本日立株式會社合作項目——彩槍三大件項目啟動
與愛立信(中國)公司合資成立大連愛立信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公司
與日本東芝合資成立大連東芝廣播電視系統有限公司
與韓國泛泰成立大連大顯泛泰有限公司
集團入住雙D港光電通信產業園
光電通信產業園被確定為遼寧省光通信產業園
大顯電子有限公司新工廠在光電通信產業園落成
集團首屆工人技能比賽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舉行
大顯通信公司藉助CAB傳播大顯品牌
大顯被認定為遼寧省知名品牌
大顯手機、數據機獲省名牌產品稱號
大顯網路成為2003年中國(東北)優秀系統集成商
珠海大顯工業園建設
股份公司榮獲中國企業技術創新成就獎
集團向市慈善總會捐款百萬元
大顯通信喜獲聯通「BREW新銳獎」
大顯新商標獲國家商標局注冊證書
大顯手機喜獲中國手機市場消費者滿意第一品牌
大顯機頂盒產品站穩國內市場
集團培訓中心技校榮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稱號
專用設備公司研製成功國內最大的、加壓能力為500噸的大型模具翻轉合模機,填補模具製造無大型輔助研配機械的空白
大顯榮膺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董事長劉秉強被評為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個人
大顯液晶彩電進軍日本市場,首批35台為進軍日本市場試生產的38厘米液
晶電視下線
○大顯手機、機頂盒在中國消費電子年會上獲大獎
○在「第二屆中國消費電子年會」上,大顯數字機頂盒獲「2006機頂盒最具
競爭力品牌」大獎,大顯D8000手機獲「2006手機最值得購買產品」大獎,
同時,大顯通信獲「2006CDMA定製手機特別獎」,成為本屆年會獲此殊榮
的唯一CDMA手機生產廠商
○大顯股份收購沈陽三寶電腦,重組成立沈陽東海電子產業股份公司
○集團成為市「電子技術實訓基地」
○北京新紀元發展有限公司、沈陽英特納科技公司和北京金都房地產股份
有限公司三家戰略合作者於大連市國資委法定代表共同簽署《大連大顯集
團有限公司股權多元化改革協議》,標志大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
○集團第三屆一次董事會召開,組建新一屆董事會和經營領導班子
○大顯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暨東北太陽能研發基地正式掛牌成立,進
軍再生能源領域,太陽能熱水器上市銷量
○中國電子信息百強排序20年,大顯大旗不倒,2006年占據第25位,歷史最
好位次為13
○股權多元化改制帶來集團經濟新突破,徹底走出虧損境地,整體經濟運 行呈現出上升態勢
○集團榮獲2005中國工業排頭兵企業稱號
○大連市獲得「全國有線數字電視示範城市」榮譽稱號,作為示範工程的
主要供貨商,大顯網路的高品質機頂盒受好評
❸ 船隻在港口,水位低於安全深度能否停留
港口知識
--------------------------------------------------------------------------------
港口分類
港灣 ----具有天然掩護的自然港灣(有時也輔以人工措施),可供船隻停泊或臨時避風的地方。如廣州灣、洋浦港、龍門港等。
避風港 ----供船舶在航行途中,或海上作業過程中躲避風浪的港口。一般是為小型船、漁船和各種海上作業船設置。
港口 ----位於江、河、湖、海沿岸,具有一定設施和條件,供船舶進行作業性的及在惡劣氣象條件下的靠泊,旅客上下,貨物裝卸,生活物料供應等作業的地方。它的范圍包括水域和陸域兩部分。一般設有航道、港池、錨地、碼頭、倉庫貨場、後方運輸設備、修理設備(包括修理船舶)和必要的管理、服務機構等等。港口按所在地理位置分,有海港、河口港、河港、湖港、水庫港等。按性質和用途分,有商港、軍港、工業港、漁港等。
海港 ----在自然地理條件和水文氣象方面具有海洋性質的港口。又可分為:①海岸港:位於有掩護的或平直的海岸上。屬於前者大都位於海灣中或海岸前有沙洲掩護。如旅順軍港、湛江港和榆林港等,都有良好的天然掩護,不需要建築防護建築物。若天然掩護不夠,則需加築外堤防護,如煙台港。位於平直海岸上的港一般都需要築外堤掩護,如塘沽新港。②河口港:位於入海河流河口段,或河流下游潮區界內。歷史悠久的著名大港多屬此類。如我國的海港黃埔港。國外的鹿特丹港、紐約港、倫敦港和漢堡港均屬於河口港。由於海港受風浪、潮汐、沿岸輸沙等的影響,一般利用海灣、島嶼、岬角等天然屏障,或建造防波堤等人工建築物作為防護;港內有廣闊的水域和深水航道,可供海船進出停泊,進行各種作業,補給燃料、淡水和其他物品,躲避風浪等。它是沿海運輸和各種海上活動的基地。優良的海港,通常是溝通國內外貿易的樞紐。
河港 ----位於河流沿岸,且有河流水文特徵的港口成為河港。如我國的南京港、武漢港和重慶港均屬於此類。它可供內河運輸船舶編解隊,裝卸作業,旅客上下和補給燃物料等。河港直接受河道徑流的影響,天然河道的上游港口水位落差較大,裝卸作業比較困難;中、下游港口一般有沖刷或淤積的問題,常需護岸或導治。
水庫港 ----建於大型水庫沿岸的港口。水庫港受風浪影響較大,常建於有天然掩護的地區。水位受工農業用水和河道流量調節等的影響,變化較大。
湖港 ----位於湖泊沿岸或江河入湖口處的港口。一般水位落差不大,水面比較平穩,水域寬闊,水深較大,是內河、湖泊運輸和湖上各種活動的基地。
商港 ----以一般商船和客貨運輸為服務對象的港口。具有停靠船舶、上下客貨、供應燃(物)料和修理船舶等所需要的各種設施和條件,是水陸運輸的樞紐。如我國的上海港、大連港、天津港、廣州港和湛江港等均屬此類。國外的鹿特丹港、安特衛普港、神戶港、倫敦港、紐約港和漢堡港也是商港。商港的規模大小以吞吐量表示。按裝卸貨物的種類分,有綜合性港口和專業性港口兩類。綜合性港口系指裝卸多種貨物的港口;專業性港口為裝卸某單一貨類的港口,如石油港、礦石港、煤港等。一般說來,由於專業性港口採用專門設備,其裝卸效率和能力比綜合性港口為高,在貨物流向穩定、數量大、貨類不變的情況下,多考慮建設專業性港口。
綜合性港口 ----見"商港"。
專業性港口 ----見"商港"。
工業港 ----為臨近江、河、湖、海的大型工礦企業直接運輸原材料及輸出製成品而設置的港口。如大連地區的甘井子大化碼頭,上海市的吳涇焦化廠煤碼頭及寶山鋼鐵總廠碼頭均屬此類。日本也有許多這類港口。
散貨港 ----專門裝卸大宗礦石、煤炭、糧食和砂石料等散貨的港口。專門裝卸煤炭的專業港稱煤港。這類港口一般都配置大型專門裝卸設備,效率高,成本低。
油港 ----專門裝卸原油或成品油的港口。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①靠、系船設備;②水上或水下輸油管線和輸油臂;③油庫、泵房和管線系統;④加溫設備;⑤消防設備;⑥污水處理場地和設施,等等。為了防止污染和安全起見,油港距離城鎮、一般港口和其他固定建築物都要有一定的安全距離,通常以布置在其下游、下風向為宜。根據油港所在位置和油品閃點的不同,最小安全距離分別都有不同的規定,其范圍從幾十米到三千米不等。由於近代海上油輪愈建愈大,所以現代海上油港也隨之向深水發展。
漁港 ----是為漁船停泊、魚貨裝卸、魚貨保鮮、冷藏加工、修補漁網和漁船生產幾生活物資補給的港口。是漁船隊的基地。具有天然或人工的防浪設施,有碼頭作業線、裝卸機械、加工和儲存漁產品的工廠(場)、冷藏庫和漁船修理廠等。
軍港 ----供艦艇停泊並取得補給的港口。是海軍基地的組成部分。通常有停泊、補給等設備和各種防禦設施。
港口組成
港口水域 ----港界線以內的水域面積。它一般須滿足兩個基本要求:即船舶能安全地進出港口和靠離碼頭;能穩定地進行停泊和裝卸作業。港口水域主要包括碼頭前水域、進出港航道、船舶轉頭水域、錨地以及助航標志等幾部分。
進港航道 ----船舶進出港區水域並與主航道聯接的通道。一般設在天然水深良好,泥砂回淤量小,盡可能避免橫風橫流和不受冰凌等干擾的水域。其布置方向以順水流成直線形為宜。根據船舶通航的頻繁程度可分別採用單行航道或雙行航道。在航行密度比較小(如在日平均通航艘次≤1)時,為了減少挖方量和泥砂回淤量,經過技術經濟比較和充分研究後,可考慮採用單行航道。航道的寬度一般按航速、船舶橫位、可能的橫向漂移等因素,並加必要的富裕寬度確定。進港航道的水深,在工程量大,整治比較困難的條件下,海港一般按大型船舶乘潮進出港的原則考慮;在工程量不大或航行密度大的情況下,經論證後可按隨時出入的原則確定。河港的進港航道水深應保證設計標准船型的安全通過。
乘潮水位 ----船舶在通過航道(包括進港航道)的局部淺段時,由於水深不足,常利用一定的高潮位以增加航深使船舶通過。這種使船舶能在一定時間內,乘一定的較大潮位通過航道淺段的水位稱為乘潮水位。乘潮水位的概念,常在設計進港航道、河口淺灘航道以及船塢塢口底面高度等的時候採用,確定乘多大的潮位時,則要結合設計代表船型的吃水、航道淺段的長度、航行速度、航行密度等,按當地實際潮位過程線進行比較選定。利用乘潮水位開挖航道,可以節省工程量,但船舶航行時間有一定限制,不能隨時通航。
轉頭水域 ----又稱迴旋水域。船舶在靠離碼頭、進出港口需要轉頭或改換航向時而專設的水域。其大小與船舶尺度、轉頭方式、水流和風速風向有關。船舶憑借拖輪協助進行轉頭時,旋轉內接圓直徑一般為 。 為最大船舶總長度。船舶自行轉頭時,直徑一般不小於 。船在流水區轉頭(如內河),其回轉軌跡呈橢圓形,長徑隨流速大小而不一樣,最大可達 。在水文氣象惡劣地區,上述尺度還要增加。轉頭水域一般可以與港內航行水域合並在一起布置。 轉頭水域的深度,在海港和河口港,最小水深一般按大型船舶乘潮進出港口的原則考慮;在內河港,最小水深一般不大於航道控制段最小通航水深。
港口水深 ----通常指船舶能夠進出港口進行作業的某一控制水深。它是個綜合性概念,並對外公布。港口水深是港口重要特徵之一,表明其自然條件和船舶可能利用的基本界限。港口水域在此控制水深限制之下,各部分深度是可以不同的(實際也是如此),具體到某一部分的深度,主要根據使用要求和經濟合理性來選取。航道、轉頭水域、在海港常按乘潮水位考慮;港池、停泊地按最低設計水位保證率確定;各泊位可不相同。在各種水域的基本起算水位確定以後,其水深可按設計標准船型的滿載吃水加上龍骨下最小富裕深度,並考慮波浪的影響、航行時吃水的增大以及回淤等確定。它們的水深按下式計算: (米)。式中: --設計標准船型滿載時最大吃水(米); --龍骨下最小富裕深度(米); --考慮波浪影響的富裕深度(米); --航行吃水增大的富裕深度(米); --考慮兩次挖泥間隔期間的回淤富裕深度(米)。
碼頭前水深 ----碼頭前在任意情況下都能保證設計標准船型滿載裝卸作業所要求的水深。在水深不足的沿海港口,為使較大的船舶乘潮進港後能夠靠碼頭進行裝卸作業,通常在新建碼頭前一定的水域范圍內(一般為二倍船寬),適當挖深,使其在設計低水位時能夠達到設計標准船型滿載吃水所要求的水深。
碼頭前水域(港池) ----碼頭前供船舶靠離和進行裝卸作業的水域。碼頭前水域內要求風浪小,水流穩定,具有一定的水深和寬度,能滿足船舶靠離裝卸作業的要求。按碼頭布置形式可分為順岸碼頭前的水域和突堤碼頭間的水域。其大小按船舶尺度、靠離碼頭的方式、水流和強風的影響、轉頭區布置等因素確定。
開敞式港池 ----港池內水面隨水位升降變化,不設閘門或船閘的港池。它是海、河港口的一種最普通的形式,是相對於封閉式港池而言的。
封閉式港池 ----一種建築在潮差很大的地區,用閘門或船閘與港池外水域分隔開的港池。這種港池的優點是可使港池內的水面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高水位上,因而在建設港池時可以減少土方開挖量和碼頭建築物的高度;可以減少泥砂淤積;保證船舶靠泊的穩定和改善貨物裝卸作業條件。缺點是船舶進出港口(港池)要過閘,不大方便;同時要相應增加一部分管理費用。
挖入式港池 ----在岸上開挖出來的港池。在地形條件適宜或岸線不足時可建這種港池。其優點是:可延長碼頭岸線,多建泊位;掩護條件較好。缺點是:開挖土方量較大;在含砂量大的地方易受泥砂回淤的影響;在寒冷地區封凍時間較長。
錨地 ----專供船舶(船隊)在水上停泊及進行各種作業的水域。如裝卸錨地、停泊錨地、避風錨地、引水錨地及檢疫錨地等。裝卸錨地為船舶在水上過駁的作業錨地;停泊錨地包括到離港錨地、供船舶等待靠碼頭、侯潮和編解隊(河港)等用的錨地。避風錨地指供船舶躲避風浪時的錨地,小船避風須有良好的掩護。檢疫錨地為外籍船舶到港後進行衛生檢疫的錨地,有時也和引水、海關簽證等共用。
錨地停泊方式 ----利用錨或浮筒使船舶在錨地安全停泊的方式。船舶在錨地停泊的方式有兩種,即浮筒系泊和拋錨停泊。浮筒系泊又有單浮筒系泊和雙浮筒系泊兩種。拋錨停泊也有單錨停泊和多錨停泊等多種。船舶在錨地採用何種方式停泊取決於錨地設備條件、底質、風和水流的方向而定。
單浮筒系泊 ----錨地停泊方式的一種。從船首用纜直接系在一個浮筒上,是常用的系泊方式。這種方式系泊方便,船舶能隨水流和風向改變方向,阻力小;所需水域面積較拋錨停泊為小。其回轉半徑為 : 。式中: --設計船舶的總長度; --最低水位時浮筒的最大水平偏位; --浮筒至船首間纜繩的水平投影長度; --船尾與系泊水域邊界的富裕距離。
雙浮筒系泊 ----錨地系泊方式的一種。首尾分別用纜繩系於浮筒上。此種方式適用於水域較窄的地方,河道中用的較多。佔用的水域面積:長度 為兩浮筒間凈距,即 。寬度 為: 。如船舶需要就地轉頭時,則 按下式計算 :,式中: --設計標准船舶總長度(米); --最低水位時浮筒的最大水平偏位(米); --浮筒至船首或船尾間纜繩的水平投影長度; --設計標准船舶寬度(米)。船舶回轉部分的水域可佔用航道。為減少水域面積,前船尾和後船首可共用一個浮筒。有時也可用船首系浮筒而船尾拋錨的方式。
單錨系泊 ----錨地停泊方式的一種。錨地不設浮筒,船舶只拋一個首錨進行停泊。在水域寬闊,水底土質適宜拋錨的條件下使用。這種停泊方式船舶可以減少隨風向或水流改變方向,以減少受風面積。佔用水域面積為圓形,其半徑 為: , 。式中: --設計標准船舶的總長度(米); --拋錨時可能發生的偏位(米); --錨鏈水平投影的長(米); --歷年最高水位時的錨地水深(米); --錨鏈在泥面上的水平長度(米),根據土質、水流(潮流)、氣象等因素而定。 -船尾與水域邊界的富裕距離。
雙錨停泊 ----錨地停泊方式的一種。雙錨停泊有兩種情況:一為拋出兩個首錨,一為首尾各拋出一個錨。第一種情況又分為拋八字錨和一字錨兩種。八字錨是從船首成八字形拋出兩個錨,多用於風浪大的港口;一字錨是從船首順水流方向拋出兩個錨,一個在上游,一個在下游,船舶處於兩錨位的中心位置,多用在有潮汐影響的河段。一字錨佔用的水域面積,按其回轉半徑 計算: 。式中: -設計標准船舶的總長度(米); -拋錨時可能發生的偏位(米); -船尾與水域邊界的富裕距離。第二種情況多用於水域面積狹窄地區,所需面積為矩形 : ,式中: -設計標准船舶總長度(米); -水深(米); -相鄰兩排船舶間的安全距離(米)。
港口管理
中央政府所屬港口 ----中央政府所屬港口是指港口的所有權屬於中央政府的港口。在這種所有制形式下,中央政府對港口具有所有權,並負責港口的建設與維修。同時港口的經營管理機構一般也作為中央政府的一個部門的形式存在。它沒有獨立的會計核算系統,港口的收支直接構成中央政府收支的一部分。港口所需的資金由中央政府提供。港口當局的主要成員也是由中央政府任命。港口的重大決策中央政府或議會根據有關法律作出。在這種港口內,港口的生產業務由中央政府的某個部門或港口的承租人或私人企業來經營。我國傳統上的港口就是這種所有制形式,前蘇聯的主要港口和英國前港口委員會所轄的港口都是這種中央政府所有制的港口。這種港口所有制形式有利於港口建設和經營資金的籌措,也有利於政府有效地推行國家的港口政策,從而保證港口的發展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國家還可以統籌考慮港口與內陸運輸之間的聯系。然而,由於中央政府一般遠離港口所在地,無法及時地、有效地了解港口的情況,因而其作出的決策不一定適合港口的實際。在港口的管理中往往會出現官僚主義。加之,在這種所有制形式下,港口容易受到中央政府的過多干預(有時這種干預是盲目的),在經營上缺少足夠的自治權,使得港口生產和經營僵化,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因而這種所有制形式的港口在世界上已經不多了。目前,我國除秦皇島作為國家的重要能源碼頭仍是屬於交通部代表國家所有和管理外,其他港口均已下放,成為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的港口。
地方政府所屬港口 ----與中央政府相對應的是地方政府所屬港口,其中一種典型的港口是市屬港口。地方政府所屬港口是指所有權和管理權屬於港口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或所在城市的市政府的港口。港口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地方議會或市議會。對於市屬港口,市議會中有一位議員專門負責港口的有關事務。在各個不同的港口,市政府所起的作用並不相同,但通常市政府負責港口的建設和維護工作,並向用戶提供港口的設施。這種所有制形式下港口的經營(港口當局層次上)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地方政府直接經營,這種港口一般沒有獨立的會計核算系統,其收支是市政府收支的一部分。港口的重大決策需要由地方議會根據有關的法令來作出。港口建設和經營的資金需要由地方政府來提供,港口的經營和管理機構的成員要由地方政府來任命。另一種經營的形式是由獨立港口經營機構來經營。該機構是獨立的法人,具有獨立的會計核算系統。但不管是哪種形式,港口都是屬於地方政府所有,是公有的港口。荷蘭的鹿特丹、阿姆斯特丹,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德國的漢堡都是市屬港口,而美國的多數港口是州政府所屬港口。
公共自治港口 ----公共自治港口是指由專門立法所建立的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機構所擁有的港口。在這種專門的立法中,規定了該團體(法人)的地位、任務、權利、義務和限制。這種港口的經營管理機構的最高權利機構是董事會,其成員部分是由中央政府任命,部分是由港口的用戶選舉產生。董事會主席一般由中央政府批准。通常由董事會任命一位港口總監來負責港口的日常活動。他是港口管理中的最重要職務。他既是董事會與管理人員之間的橋梁,又是港口管理的各部門與港口內各服務公司之間的協調人。
股份制公司港口 ----所謂股份制公司港口是指港口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都屬於私人公司的港口。這種港口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可以發行股票。其重大決策由董事會作出,並由總經理來實施。由於港口具有較強的社會效益,而作為私有制的公司而言,其經營目的就是獲取最大的利潤,因而兩者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矛盾。在多數情況下,這種形式所有制的港口也同樣地受到政府的種種約束。
港口政策 ----是一國政府為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的某一個目標對本國港口的態度、方針和措施的總和。港口政策的主體可以是中央政府也可以是地方政府。對港口性質和地位的認識是影響港口政策制定的關鍵因素。
港口政策制定原則 ----政府在制定港口政策時一般都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主要有:①國家安全政策;②港口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原則;③保護本國港口原則;④鼓勵有序競爭,反對壟斷經營;⑤環境保護以及與城市協調發展原則。
港口政策內容 ----港口政策包括了政府對港口發展採取的投資政策、財務政策、價格政策等。國家的投資政策包括:港口投資總量及其在各個港口之間的分配比例政策;國家直接投資與國家引導投資政策等。國家的財政政策包括:稅收政策;港口的補貼政策;國家信貸政策等;國家的港口價格政策是指政府對港口價格制定引導、限制和規范等方面的政策。作為國家的運輸政策的一部分,港口政策同樣具有其政治傾向,它反映了政府在制定港口政策時對港口的根本看法。政府的港口傾向具體地可分為保護主義傾向和政府部干預傾向。港口政策的內容應該以本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基礎,結合港口發展的特點,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港口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港口當局轄權種類 ----根據港口當局被授予轄權大小的不同,世界港口可以劃分為基礎設施港、設備港和服務港。在不同轄權模式下,港口行使著不同的職能。所謂基礎設施港,是指港務當局從事港口的基礎設施的建設、維護和經營活動,並代替國家行使港政和航政權力,但不參與港口業務的生產和經營活動。港口業務的生產和經營由港口內私營企業來承擔。目前,西歐大陸的主要國家,日本、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多數港口都是這類模式。所謂服務港,是指港務當局不僅提供港口的基礎設施,還提供諸如貨物裝卸服務和貨物的港內搬運和處理等業務的服務。港務當局不僅要從事港政和航政,還從事港內的各項業務活動。目前,我國幾乎所有的港口都是這類性質。另外,如以色列港、新加坡港和非洲多數港口的港務當局都屬這類性質的港口機構。英國、愛爾蘭和丹麥的部分港口也屬於這類性質。設備港是界於基礎設施港和服務港之間的又一種港口轄權形式。在這種形式的港口內,港務當局不僅擁有港口的基礎設施,還擁有部分或全部港口的岸上設施。港務當局擁有這些機械和設備,但並不直接從事港口的生產業務活動,而是將港口的岸上設備和機械與港口的其他基礎設施一起採用租賃的形式給私人企業使用。港務當局從中收取租金,並以此作為其重要的經濟收入的來源。目前,英國的倫敦港、布里斯托爾港和法國的勒阿弗爾港等港口屬於這種性質。上述三種港口當局轄權模式,盡管轄權內容不同,但有兩點是一致的。一是都需要負責港政管理,二是都在經營港口,只是經營的范圍、深度和方式有所差異而已。
港口轄區范圍的劃分 ----港口轄區范圍的大小,反映出各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港口的重視程度,並由國家立法或地方立法來確定。由於對港口功能認識上的不一致和歷史原因,加之港口的服務腹地范圍的大小不一,世界各國港口轄區的大小差別很大。例如,在歐洲大陸的國家、美國和澳大利亞,政府認為港口不僅具有運輸功能,而且還具有工業功能、商業功能和貿易功能,並擁有對港口范圍內土地的使用權和規劃權。加之這些國家幅員遼闊,因而這些國家的港口的轄區范圍就較大。如根據紐約和新澤西州有關法律的規定,美國的紐約和新澤西港務局的轄區范圍以自由女神像為中心,半徑25公里的范圍。再如,安特衛普港口佔地約14平方公里,其中有2平方公里是港口的水域。在我國,長期以來,對港口的認識僅停留在港口的運輸能力上,因而港口轄區的土地主要用於港口的裝卸、堆存和運輸。在港務當局轄區范圍內極少有土地用於發展港口的多功能。如,我國的最大港口上海港的航政轄區范圍長達173.1公里,其中長江口段106.5公里,黃浦江段66.6公里。所轄范圍3618.3平方公里,但其中長江口水域和黃浦江水域卻為3613平方公里,因而上海實際港區陸域面積為黃浦江兩岸狹長的5.3平方公里。而且,由於市政的需要,黃浦江兩岸的港區多數被市區道路所分割,很難統一規劃和使用。
港務當局基本職能 ----因各國港口管理體制的不同,出現了轄區不同的港務當局,它們的職能差別很大,但概括起來港務當局的職能有如下幾個方面。
① 港口規劃。這是港務當局的最基本職能;
② 對港口財產的擁有。港口的財產不僅包括港口的岸上設施和設備,而且港口的財產還向水中延伸。向水中延伸的財產涉及到大量的水土問題和環保問題,還涉及到國家的領海權問題;
③ 港政和航政的管理;
④ 港口設施的建設、經營和管理;
⑤ 直接經營貨物裝卸等業務;
⑥ 協調企業與企業之間及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關系。
船舶在港內作業的基本流程 ----由於港口生產專業性強,船舶的裝卸和貨物的處理是由各種不同的企業來完成的。從船舶進入港口到船舶離開港口,船舶必須經過如下的一些過程:
(1) 由海關、邊防、衛生、港監組成的聯合檢查、即聯檢;
(2) 在港口導航設備和引航員的引航下(有時還需要拖輪的幫助),通過入港航道進入港口;
(3) 在錨地等待指泊;
(4) 泊位確定以後在引航員和拖輪的幫助下進入港口准備靠泊;
(5) 對港口作業水面清理後,由港口的系纜工人將船舶系在碼頭的系纜樁上,船舶靠泊完成;
(6) 船舶卸貨。船舶卸貨之前需要辦妥有關的手續;港口需要做好卸貨前的一切准備工作。如做好貨物存放庫場的准備工作,准備必要的裝卸機械和搬運工具,在理貨公司理貨的同時由碼頭工人和機械司機配合進行貨物卸船;
(7) 在船舶卸貨的同時可以進行船舶的供給補充;
(8) 船舶的裝貨和卸貨之間可能需要移泊,移泊的過程仍然是由引航員和拖輪幫助下進行;
(9) 船舶裝貨。貨物裝船之前,必須辦妥有關的手續,並在船舶到達港口之前做好裝貨前的各項准備工作。港口必須准備合適的裝船機械和工具,並配備必要的碼頭工人和機械司機。在貨物裝船之前或同時,還要進行理貨;
(10) 貨物裝船完畢後,船舶必須在聯檢合格之後方可離港;
(11) 船舶出港同樣需要由引航員和拖輪的幫助下才能出港。
貨物港內位移服務 ----為了貨物在港口內實施其位移,港口必須提供貨物裝卸業務、貨物堆存業務、貨物陸上運輸、貨物的駁船運輸、貨物倉儲業務等服務。根據提供服務的不同,港口為實現貨物位移的企業包括碼頭貨物裝卸企業、貨物陸上運輸企業、駁船運輸企業、貨物倉儲企業。
我國的港口管理體制 ----我國港口一直實行國家直接領導下的全民所有制。沿海主要港口自建國以來一直實行政企合一,歸屬交通部,由交通部負責港口的規劃、建設、經營等。50年代後期,沿海主要港口曾下放到地方,但60年代初又歸中央統管。80年代中期起,港口在不改變所屬關系的前提下開始了港口經營機制的改革,推行承包責任制。1984年,改革重點是將由中央直接管理的港口領導體制改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雙重領導,地方為主"的管理體制,對於養港資金實行"以收抵支,以港養港"。港口管理體制的下放,有利於港口的發展,有利於港口為所在地服務,有利於港口與地區經濟的融合。然而,我國現行的港口管理和經營機制存在著不少弊端,無法適應市場經濟對港口發展的需要。
我國的港口管理體制改革原則 ----港口管理體制改革必須服從國家整體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同時照顧港口的生產特性,有利港口在整個交通運輸網中的作用,有利於與地區經濟的融合。其遵循的原則如下:①基礎產業原則;②市場經濟原則;③有利於港口發展原則;④政企分開原則。
❹ 康復的人物
管理培訓高級講師
企業管理首席策略咨詢顧問
NLP心理潛能激發教練
高級拓展培訓師
YBC特聘講師
教育背景:
1991年於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畢業,師從我國著名經濟活動分析專家歐陽清、谷琪教授。
1994年於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EMBA,師從我國著名管理學專家「顧客價值派」創始人董大海。
1995年中國注冊會計師資格
2000年 中國注冊證券分析師資格
2001年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
社會背景:
美國SUMMER國際教育聯盟中國區 專業講師
大連企業家協會、企業聯合會咨詢委員會 委員
遼寧非公有制經濟研究會 常務理事
中國皮紋分析師協會、腦科學研究學會 高級研究員
職業背景:
曾任全國最大地方國有航運企業 大連航運集團 財務總監 董事長助理
曾任券商背景的私募基金 首席基金經理
曾任宏源、外高橋、港澳、大通等多家金融投資機構 首席分析師
自創財智電腦公司(創造東北股票軟體行業銷售第一名) 總經理
曾任浙江台州富仕房地產集團 財務總監 副總經理
曾任瑞龍投資集團 總經理
曾任大連鵬鴻木業有限公司 總經理
現任紅人財智(大連)咨詢顧問有限公司 董事長
授課說明:
康復老師被業界譽為學院派中的江湖人士,始終是以企業投資和企業資本運營
管理為核心,為企業建立長期盈利模式。康老師在企業資本運營管理方面更注重系統化管理和流程上的細節,咨詢的目的以實效性為標准,在企業用人方面注重
團隊溝通、團隊性格匹配優化、團隊協同能力優化,以此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
此外康老師精通ERP、NLP等國際領先技術。同時對中國國學文化有深刻獨到的見解。提倡「西醫診斷,中醫治療」的實戰策略。長期立足於實踐,擁有獨到的理念和技術經驗,對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個性特徵提供針對性支持。
授課風格:
深入淺出,講究實效,具有強烈的國學色彩。以人為本,以事談略。喜歡以體驗代替說教,用改變代替期望,學院派的體系,江湖派的作風。
著作有《量價時空理論》、《金禪之路》等。
輔導案例:
中國建設銀行、中國移動通信、中國石化、中海集團、中國惠普、資生堂公司、百事可樂、中化國際、瑞澤公司、真心食品、長生島海參、山東齊明集團等
❺ 曼徹斯特大學的傑出華人校友
張彥通(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業務一司司長)
岑建君(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
王良城(國家檔案局正局級巡視員)
沈陽(中國駐英國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
張林逸(中國駐義大利使館教育處教育參贊)
楊進(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
靜煒(國家漢辦副主任,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幹事)
熊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規劃研究部副主任)
戴曉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
張峻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工與信息研究所副所長)
楊英明(財政部國際財金合作司副司長)
孫志(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
陳昶學(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環境與資源處處長)
譚崇鈞(財政部稅政司流轉稅處處長)
劉健男(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綜合司督查考評處處長)
吳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
王輝耀(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閆傲霜(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致公黨中央常委)
唐曉青(北京市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副主席)
張志強(天津市人民政府秘書長)
陳藝(安徽省教育廳廳長)
黃維禮(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民盟中央常委)
李茜(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
李慧瓊(民建聯主席,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立法會議員)
陳肇始(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
林奮強(前香港行政會議成員,智庫組織HKGolden50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之一,原瑞銀環球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殷瑋(台灣「總統府」秘書)
此外,曾在曼大進行非學位求學或擔任訪問學者的中國政界人士包括:
張少琴(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專職副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曾於1983年2月至1985年2月在曼徹斯特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孫振宇(商務部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會長,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首位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曾於1989年至1990年在曼徹斯特大學學習)
李青原(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的推動者和設計者之一,原中國證監會規劃發展委員會主任、高盛(亞洲)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曾於1977年在曼徹斯特大學攻讀) 黃偉明(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杜哲民(聯想集團歐洲、中東和非洲首席財務官,原宏碁首席財務官)
歐陽謙(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
丘仲文(中信銀行(國際)稽核總監)
唐漢城(東亞銀行副行政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陳天正(富邦銀行(香港)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管理部主管)
陳碧霞(富邦銀行(香港)前高級副總裁兼企業傳訊部主管)
李家祥(交通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恆生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兼審核委員會主席)
杜江龍(交通銀行董事會秘書兼董事會辦公室主任)
程軍(中國銀行總行貿易金融部總經理)
李克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
鄭文彪(安永大中華區首席財務官及營運主管)
黃大展(招商局資本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
詹德慈(招商局資本副總經理,原港交所財務總監)
王一崗(招商昆侖董事總經理)
張迎昊(中信產業基金董事總經理)
陳鎮洪(天泉投資總裁,中國十大風險投資家)
余建明(麥格理資本大中華區資本市場主席)
郭慧娜(景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亞太區首席行政官)
任重(世銘投資合夥人)
許志明(寬頻資本合夥人)
朱大銘(嘉御基金創始合夥人)
徐炳東(海納亞洲創投基金董事總經理)
陳禮明(DHL Express亞太區財務總監)
葉祖達(奧雅納(中國)規劃/發展總監)
李婷婷(丘博保險(中國)董事會秘書兼法律責任人)
陳翀(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理事,原碧桂園集團主席特別助理)
劉鋒傑(上市公司科達股份董事長)
林斌(上市公司躍嶺股份副總經理)
張鉅(上市公司海能達通信董事兼財務總監)
姚錦麗(上市公司美錦能源副總經理兼資本運營部總經理)
簡迅鳴(上市公司上海電氣獨立非執行董事)
蘇文俊(上市公司加加食品獨立董事)
王清華(上市公司中海科技獨立董事)
吳德龍(上市公司一拖股份獨立董事,原農銀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蘇志國(上市公司華蘭生物獨立董事,中科院過程所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首席科學家)
利定昌(香港上市公司希慎興業前主席)
馮紹波(香港上市公司經濟日報集團主席兼創辦人)
陳永燊(香港上市公司YGM貿易副主席,長江制衣董事)
吳長勝(香港上市公司科聯系統創辦人兼主席)
徐達明(香港上市公司恆天立信副總裁)
彭賜明(香港上市公司中亞能源副行政總裁)
鄧宇平(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飛機租賃高級副總裁)
石國文(香港上市公司鴻興印刷集團財務副總裁)
何漢明(香港上市公司香港中華煤氣首席財務總裁)
朱欣欣(香港上市公司華彩控股副總裁兼集團人事行政部總監)
談俊偉(香港上市公司綠森集團財務總監)
潘家利(香港上市公司中慧國際控股財務總監)
關志堅(香港上市公司寶光實業首席財務總裁)
袁偉良(香港上市公司恆隆地產獨立非執行董事、前董事總經理)
張智媛(香港會計師公會前行政總裁兼注冊主任)
唐建華(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專業標准與技術指導部主任)
陳展生(立白集團董事長助理,接力中國副理事長)
平凡(上海國際商會副會長,接力中國副理事長)
楊南生(著名固體火箭發動機專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火箭事業的開創者)
柯召(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九三學社中央名譽副主席,四川大學名譽校長)
余瑞璜(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教授,吉林大學物理系創始人)
史紹熙(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燃燒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天津大學校長)
章名濤(著名電機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主任)
趙承嘏(著名植物化學家、葯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草葯化學研究的先驅者)
蘇元復(著名化學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工程學科的奠基人之一)
朱亞傑(著名化學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石油大學副校長)
陸學善(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晶體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
朱洪元(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希濤(著名口腔醫學專家,中國口腔修復學的奠基人之一,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名譽院長)
夏震寰(中國水利工程學泰斗,原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副主任)
顧兆勛(著名水利專家、教育家,河海大學前身華東水利學院的主要開創者之一)
蘇良赫(著名工藝岩石學家,中國工藝岩石學開拓者之一,第二屆世界非金屬礦物大會副主席)
鄭建宣(著名物理學家,中國合金相圖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原廣西大學副校長)
劉培德(著名切削理論與刀具專家,原華僑大學副校長、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主任)
許道生(著名冶金學家,原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員)
陳季丹(著名電氣化絕緣專家,原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電所系絕緣教研室和研究室主任)
嚴灝景(中國紡織纖維材料學科的創始人,原東華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教授)
沈宗瀛(國際著名葯物化學家,曾獲美國化學會首屆Abred Burger醫葯化學獎)
郭正曉(倫敦大學學院(UCL)首位華人副校長、材料化學教授)
湯家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統計學教授,香港大學前副校長、研究生院首任院長)
姚良忠(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曾榮樹(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國際顧問,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副所長)
吳恩華(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導)
何元慶(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導,甘肅省僑聯副主席)
葛惟昆(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王運東(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
符松(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
葉大田(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劉波(浙江大學國際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
吳惠楨(浙江大學電子與無線電物理研究所所長、教授)
傅育熙(上海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
張成思(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助理兼貨幣金融系主任、教授)
袁學鋒(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學超級計算應用研究院院長、教授)
姜正祿(中山大學數學系教授)
馬春文(吉林大學經濟學系主任、教授)
陳宗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控制系教授)
張以都(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授)
曹文(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教授)
王薔(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
趙成平(重慶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教授)
周俊良(華東師范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侯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教授)
楊永春(蘭州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資源環境學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副所長)
張卿(中國政法大學法和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孫旭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外語系教授)
徐海(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生物工程與技術中心教授)
陳小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教授、翻譯學科帶頭人)
田金洲(北京中醫葯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北京中醫葯大學老年醫學研究所所長)
楊劍波(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兼金融實驗室主任,原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總經理)
柴明熲(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教授)
陳建東(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
朱小美(安徽大學外語學院教授)
劉學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方召麐(當代傑出國畫大師)
庄巨忠(亞洲開發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
蔣小涵(著名主持人和女演員,中央電視台主持人)
黃榮楠(上海市律師協會理事)
王漢齊(大成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主任)
陳建軍(《財經》雜志公關部總監)
❻ 上海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的必要和問題
由於中國證券市來場源的制度缺陷,造成了眾多優秀企業不能順利進入股票市場,而某些地方政府的急功近利又力薦所轄地的垃圾企業上市,以解決地方財政的困難。
股票發行審核部門的不嚴謹,又使得有些公司成了人們常道的「一年優、兩年平、三年虧」的垃圾企業。光明乳業雖不敢說是這類企業中的一種,但是,至少它的經營效果從另一面反映了這個企業甚至整個中國證券市場的諸多問題,也許就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才使得我國股市根本沒有真正長線的投資力量,包括基金、券商等的機構投資者都在熱衷於短線操作,才造成了中國股票的大幅波動、垃圾升天的局面,同時也給中國股市帶來巨大隱患。為什麼股指連跌數年還不見回升可見一斑。
一家之言,見笑!
❼ 周永剛的調查
據悉,周永剛貪污、挪用公款並實施職務侵佔案,是大連市人民檢察院2011年重點查辦的大要案之一。案發前系大連港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與其一同作案的何水楊為女性,44歲,案發前系大連港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 經法院審理查明,2001年至2005年,周永剛在任大連港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期間,夥同何水楊利用職務之便,採取收入、支出不入賬、隱匿公司債權、賬外資金不納入審計評估等手段,貪污公款6100餘萬元;企業改制後,周永剛夥同何水楊私自將公司資金800萬元,借給他人注冊驗資使用。此外,兩人採取不記賬的手段,將公司賬外資金人民幣66萬余元,兌換成美元存入個人賬戶予以侵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