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_什麼是委外定製基金
去年以來,次新委外定製基金因巨額贖回導致凈值飆升的情況多次發生,使得許多基金投資者在考慮投資一些機構資金佔比高的基金,以坐享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飆升。業內人士表示,普通投資者冒然介入面臨的可能是更大的風險。那麼,什麼是委外定製基金?委外定製基金能不能買?針對這些基民們關心的問題,采訪了業內。
委外定製基金崛起
去年在資產荒的背景下,委外定製產品迎來了一波大爆發。委外業務就是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委託基金、券商、信託和私募等公司來管理運作自己的自營資金或者是理財資金。據濟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委外定製公募基金的總數約為633隻,資產總規模約為10753.5億元,其中債券基金類的佔比達8成。
去年年底伴隨著債券市場的巨震以及年末資金面的緊張,公募基金委外化的風險也逐漸暴露。去年12月監管層發話,要求涉及委外定製的公募基金申報,必須強化披露,比如在基金募集文件中,明確說明該基金是否為委外定製基金。截至發稿日,證監會官網數據顯示,並無委外定製集中的純債和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獲批。
凈值為何會大漲或暴跌?
基金的業績一直是普通投資者選擇購買的重要依據,不過,去年年末的排名戰卻讓不少基民的擇基法寶失靈了,看似驚人業績的背後並不是基金經理操作獲得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委外資金進出使得業績這一非常核心的參考指標迅速失去了意義。
去年下半年以來,媒體不乏關於巨額贖回導致基金凈值大漲或暴跌的去年7月鵬華弘銳混合C更是在大額贖回後暴漲71.79%創下歷史之最,為何巨額贖回對基金凈值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對此,接受采訪業內人士表示,「這要看是A類還是C類基金,持有贖回手續費是多少。短期在收取贖回費後,巨額的贖回費按一定比例計入基金資產,會導致基金單位凈值暴漲,持有超過一定期限巨額贖回就不需要支付贖回費,基金運作的相關費由剩下的散戶承擔的,就造成了基金單位凈值暴跌。」
個別基金單日凈值大幅上漲,這部分非正常投資所得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誤導了不少普通投資者。業內人士指出,基民一旦買入不僅要面臨凈值計算可能出現的問題,還有可能因基金規模的變動而被清盤,另外,巨額贖回還可能導致基金被動重倉持有某隻證券,或是基金股票倉位被動增加,投資者還要承擔高倉位下高杠桿的市場波動風險。
這些委外定製基金在業績上是不是比同類基金更突出呢?找到了去年年末基金排名戰的前幾名,這些基金無一例外單日凈值曾遭遇大幅波動,首募規模剛過門檻,募集期不超過一周,且認購戶數不足300戶。數據統計發現,這些基金無一例外在遭遇贖回凈值大幅波動當日,積累下了成立以來超過90%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也就是說刨除凈值單日暴漲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這些基金的業績與同類基金並無太大差異。
㈡ 居民去杠桿對股市的影響力有多大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杠桿是什麼意思:桿桿在金融業的意思:以小資金,變大資金,搏大收益,放大杠桿收益大,損失大(例如您自有資金有10萬元,通過杠桿可以放大1-5倍杠桿,放大五倍杠桿就是50萬,您自有資金10萬,加上放大杠桿的50萬,一共就是60萬,您可以拿這60萬來炒股,炒樓)。
2015年6月開啟了一波股災,其實最大利空就是管理層去股市資金桿桿,而當時的股市一片高潮,炒股就能賺錢的時刻,很多股民放大杠桿來炒股;千算萬算管理層來了去股市資金桿桿,場內資金一片恐慌出逃,引爆了一場股災;所以去杠桿的危害性有多強,任何一個政策能致富一批人,也能讓一批人破產,看誰的反應快,跟政策走。
㈢ 銀行委外如何控制債券投資風險
銀行委外如何控制債券投資風險?帶著這個問題,我為大家詳細整理了銀行委外控制債券投資風險的方法,歡迎閱讀1
銀行委外如何控制債券投資風險
一、委外業務的發展
所謂債券委外一般是指商業銀行將自營或理財資金以信託計劃或定向專戶的形式委託券商、基金公司、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外部機構管理,從而進入債券市場。在整個投資過程中,銀行作為資金委託人承擔實際的投資風險,享受預期收益及部分超額投資收益,外部機構作為資金實際管理人提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費及約定比例的超額投資收益,但並不承擔實質投資風險。
委外業務起源於部分中小規模的城商行和農商行自身資產規模和理財規模的迅速增長,但其自身的投資團隊難以在短時間內建立,因而將資金委託給更為專業、投研能力更為出色的非銀機構管理。隨著2014年興起的債券牛市以及全國范圍內銀行理財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中小銀行加入委外投資的浪潮之中。
而受“資產荒”的影響,許多大型銀行為分散投資風險、追求資產配置多元化,近年來也陸續將部分資金委託給外部機構管理。據相關機構預測,由於信用風險暴露疊加流動性充裕引發的“資產荒”現象日益嚴重,2016年銀行委外投資債券的比例仍將不斷擴大,預計委外規模將達2-3萬億元,成為影響中國債市走向不可忽視的力量。
二、銀行委外業務的風險防範
受經營壓力、抗風險能力以及和人才吸引力的影響,對於許多中小銀行,特別是一些區域性的農商行、農信社,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債券委外投資仍然是資產配置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委外業務的風險防範不容小視。
一、甄選合作夥伴、建立白名單篩選
中小銀行由於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弱,在選擇合作的債券管理人時不能只顧投資收益,應將資金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盡量選擇資產規模大、歷史業績優、投研能力強、組織架構清晰的管理人,綜合考量後建立合作對手白名單。另外在具體合作落地時有必要對管理人進行實地考察,與投資經理進行深入交流,了解投資經理的投資風格、投資策略以及管理機構整體風控措施。
二、嚴審合同協議、明確權利義務
在簽訂委託管理業務協議時,應明確委託人、託管人和管理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對於投資范圍、投資限制,委託人應根據自身投資需求以及相關監管機構對委託人的要求逐條斟酌,可對投資債券的久期、單債集中度、行業集中度等做出具體要求,當前形勢下,盡量避免投資兩高一剩行業和民營企業私募債。
三、控制杠桿比例、防範流動性風險
隨著2014年債券牛市以來,個券收益率的不斷下行,單純依靠持有到期的策略已很難滿足投資人需求,在資本利得空間不斷縮小的形勢下,銀行委外資金加杠桿的情形愈演愈烈,一些小機構為追求超額收益杠桿率以達到兩倍甚至更高。
當資金面流動性寬裕時,高杠桿率的問題並不明顯,但隨著短期資金供求的邊際變化以及對信用風險和估值的擔憂,一旦市場出現預料之外的利空因素,擁擠拋售下流動性風險和債市調整風險均將被進一步放大,特別是銀行吸收的表外理財資金,成本高、來源不穩定,更容易受到流動性困擾,因此,筆者建議當前市場環境下委外業務的杠桿率應控制在1.5倍以內較為合理。
四、掌握底層資產明細、建立債券投資風控體系
在一般委外業務合作過程中,管理人可以根據委託人的'需求提供債券投資的底層清單,一些委託人往往只關注投資收益,而對投資過程並不關心。我們認為中小銀行應重視投資過程,以管理人提供的底層資產明細為基礎,跟蹤所持債券的評級、凈值、發行主體的變動情況,建立自己的債券投資風控體系,這一點在採用定向專戶投資模式時更為重要。
五、豐富交易對手、分散投資風險
資產委託人應盡量尋找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作為管理人,券商、資管、基金、信託等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其內部管理模式和風控措施各不相同,投資風格也各有千秋,委託人在賬戶管理能力所及的范圍內,應盡量豐富交易對手、分散投資風險。
六、設置風險備付、建立應急預案
即使資產管理人、委託人均建立了完備的風險控制體系,但在信用風險不斷暴露的大環境下,市場上其實並沒有百分百安全的資產,任何一個管理人或投資顧問都不敢承諾委託資金的絕對安全。因此作為委託人,銀行應盡早設置委外投資的風險備付,建立遭遇信用風險時整個決策反應的應急預案,定期測試在發生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等不同情景下相關業務部門的應對措施,在未發生風險時做好最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