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強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如圖1所示:下面是他所設計的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步驟:①把杠桿的
(1)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時,應先進行的是杠桿的組裝與調平,第①步驟中,只描述了杠桿的組裝,沒有調平的步驟,因此是不完整的;
故答案為:第①、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水平平衡.
(2)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在第1組實驗數據中,2N×0.3m≠1N×0.4m,而是2N×0.3m=1N×0.6m,所以第1組數據錯誤,阻力臂實際值為0.6m;
故答案為:0.6.
(3)因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設計的拉力方向不要與杠桿垂直即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不再是力臂,這樣做研究杠桿平衡的條件實驗,得到結論就不能是: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故杠杠施加的力的示意圖和這個力的力臂如圖所示:
(4)∵重物G和a點到O的距離不變;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知:鉤碼的重力與b點到O的距離的積是一個定值,
即:鉤碼的重力與b點到O的距離成反比.
要使桿保持水平,b點掛的鉤碼個數(各個鉤碼質量相同)和b到O的距離成反比例關系,圖象應該是第一象限內的曲線.
故選B.
❷ 如何調平杠桿
應該是平衡螺母吧。
如果左高右低,可以把左面的沿順時針旋轉(就是把它轉來靠近杠桿)或是把右邊的逆時針旋轉
如果左低右高,可以把左面的沿逆時針轉或是右邊的順時針轉。
如果平衡,就不要動它們了。
注意,以上轉法不可死記,應該根據實驗和自己的感受,就像你扭開瓶蓋一樣輕松。(扭開瓶蓋可沒有誰記過方向吧)
❸ 如何利用 刻度尺、燒杯、水、杠桿、石塊A、B等(沒有桶)測液體密度 過程要詳細
1、在調平的杠桿兩端分別掛上石塊AB,用手指在杠桿中間移動,直到重新水平,用刻度尺測量出石塊A,B到手指的距離分別為a1,b1;
2、使A浸沒在水中,移動手指的位置至杠桿再次平衡,量出A,B到手指的距離分別為a2,b2;
3、使A浸沒在待測液體中,移動手指的位置至杠桿再次平衡,量出A,B到手指的距離分別為a3,b3;
推導及表達式:假設石塊的密度為ρ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ρ g vA a1=ρ g vB b1
(ρ gvA-ρ水gvA)a2 =ρ g vB b2
(ρ gvA-ρ液 g vA)a3=ρ g vB b3
以上三式聯立解得: ρ液 =(a3 b1 a2 b1ρ水)/ [(a2 b1 — a1b2)×(a3b1—a1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