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人民幣歷史匯率

人民幣歷史匯率

發布時間:2021-03-04 04:45:05

A. 90年代至今人民幣匯率變化歷程

下表列出了1971年至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

注:年平均值,1美元兌換人民幣金額。特別說明:1949年-1952年採用浮動匯率換算,53-71年都是2.462。

(1)人民幣歷史匯率擴展閱讀:

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影響匯率變化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也是許多專業人士正在研討的課題。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參考資料:匯率 網路

B. 建國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歷史匯率

1:1,即使按今年的量,中國的經濟總量是美國四五倍了,人均也超過了。意味著中國實力在世界范圍內全盤碾壓。美國經濟優勢不復存在,也意味著不會有大量富豪和科技人才留在那裡,美國已不是現在強大的美國了,現在美國境內會陷入動盪和混亂,因為債務危機肯定是暴發了,隨著富人外流,所謂人均收入更是雪上加霜。美國國家陷於破產,中央控制力弱會導致地方分裂,雙方不妥協意味著戰爭和分裂。世界勢力的真空會造成短暫的混亂和革命。

國外混亂中國國內相對安全,海外華人政治地位顯著提高,國人購買力提升。國家會擴大進出口力度,培育良好的國內市場。也有更多財力開發西部國土,分配水資源治理沙漠。既拉近了到歐洲中東的距離也平衡了東西部發展,建立可靠的大糧倉。改善和亞洲各國的關系和交通,維護國家主權的完整和海外利益。中國周邊國家和非洲長期保持安全穩定發展,歐洲各國因自身革命陷入混亂,中東各國矛盾可能通過戰爭得到釋放。

對普通老百姓,手裡錢值錢了,不再有外國品牌歧視,各國都會優先重視中國市場。網路上沒有美分支持,噴子會少很多。出國游增加,但會避免歐洲北美和中東的戰火。出國直接用人民幣,不需要兌換,過關不需要給小費,有不滿隨時投訴,人身安全也更有保障。有了國家做後盾,在哪裡都有尊嚴。

附:不可能突然人民幣升值,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伴隨著gdp繼續增加,國力繼續增強,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幣升值我認為影響最大的是在劇烈的匯率變動中企業因為持有貶值的貨幣或貨物帶來的損失。長期看人民幣和美元同價,人民幣有足夠強的購買力,意味著大量國外有價值的公司被收購,有價值的資源也被收購,頂級的科技人才為我所用。這意味著我們在全世界有更多企業和單位,提供更多的崗位。不能只想著中國生產的東西相對貴了賣不出去,國內的通貨膨脹。實際上全球一體化,產品價格很大程度上受成本影響,包括原材料,人工,物流,科技投入,規模等。除了人工物流基本上都是全球適用的統一價。並不是說只有通貨膨脹還會有通貨緊縮,產品降價也是可能的,參考近幾年鋼材波動和鋼材相關產品機械價格波動。

賺錢就要往外看,往家外,國外看,不要只守著一畝三分地,分家產,分國產,那是相對有限的,只會越來越窮。眼界放開了,財富就多了。

附圖中可以看到80年到94年的貶值周期中國佔美國gdp的比例是減少的,94年之後是升值周期,中國gdp佔比是顯著增加的。對比兩個時期,生活水平和國家實力,大家怎麼看?

C. 歷史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最高是多少

人民幣對美抄元匯率最高(指改革開放以襲來)為:1美元兌換人民幣7.4692元,突破了7.47關口,時間是2007年10月31日。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匯率是實時變動的,具體以您兌換時成交價為准;
應答時間:2020-12-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我國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歷史

我這有篇更全面完整的:

1980年人民幣官方牌價為1美元=1.5元人民幣。

一、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幣匯率安排

建國以來至改革開放前,我國人民幣匯率安排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1950~1952)。由於人民幣沒有規定含金量,因此,對西方國家貨幣的匯率,最初不是按兩國貨幣的黃金平價來確定,而是以「物價對比法」作為基礎來計算的。也就是說,建國初期人民幣匯率制定的依據是物價水平,這是一種比較市場化的匯率安排。

建國初期,由於國民黨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惡性通貨膨脹和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國物價節節上漲。如上海批發物價指數以1949年6月為100,到1950年3月則上漲至2242.93。由於國內物價上漲、國外物價趨跌的價格對比關系,根據前述政策要求,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匯價由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舊人民幣,調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舊人民幣,在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內,人民幣匯價下調49次。至於和其他外匯的匯價,則是根據它們對美元的匯價進行間接套算的結果。

從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隨著國內物價由上漲轉變為下降, 同時,由於美國對朝鮮發動了侵略戰爭,大量搶購戰備物資,美國及其盟國接連宣布一系列對我「封鎖禁運」的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必須降低外匯匯價,以利於推動本國進口。因此,根據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國匯率政策的重點也由「推動出口」改變為「進出口兼顧」,並逐步調高人民幣匯價。1952年12月,人民幣匯價調高至1美元=26170元舊人民幣。

這一時期,我國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是美國,對外貿易主要由私營進出口商經營。人民幣匯率的及時調整,可以調節進出口貿易,保證出口的增長。

2.第二階段(1953~1972)。從1953年起,國內物價趨於全面穩定,對外貿易開始由國營公司統一經營,而且主要產品的價格也納入國家計劃。計劃經濟本身要求對人民幣的匯價採取基本穩定的政策,以利於企業內部的核算和各種計劃的編制和執行。同時,由於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的確立,各國之間的匯價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對穩定。再加上我國同西方工業國家的直接貿易關系和借貸關系很少,因此,西方各貨幣匯率變動對我國人民幣匯率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在國內物價水平趨於穩定的情況下,我國進行建國以來的首次幣制改革。1955年 3月1日,開始發行新人民幣,新舊人民幣摺合比率為1:10000。自採用新人民幣後,1955年至1971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是1美元摺合2.4618元新人民幣。

1971年12月18日, 美元兌黃金官價宣布貶值7.89%,人民幣匯率相應上調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幣。

這一時期人民幣匯率政策採取了穩定的方針,即在原定的匯率基礎上,參照各國政府公布的匯率制定,逐漸同物價脫離。但這時國內外物價差距擴大,進口與出口的成本懸殊,於是外貿系統採取了進出口統負盈虧、實行以進口盈利彌補出口虧損的辦法,人民幣匯率對進出口的調節作用減弱。

3.第三階段(1973~1978)。1973年3月以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解體,西方國家普遍實行了浮動匯率制。為了避免西方國家通貨膨脹及匯率變動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我國從1973年開始頻繁地調整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僅1978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調整了61次),而且在計算人民幣匯價時,採用了釘住加權的「一籃子」貨幣的辦法,所選用的「籃」中貨幣都是在我國對外貿易的計價貨幣中佔比重較大的外幣,並以這些貨幣加權平均匯價的變動情況,作為人民幣匯價相應調整的依據。

這一時期人民幣匯價政策的直接目標仍是維持人民幣的基本穩定,針對美元危機不斷發生且匯率持續下浮的狀況,人民幣匯率變動較為頻繁,並呈逐漸升值之勢。1972年為1 美元=2.24元人民幣;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幣;1977年為1美元=1.755元人民幣。

自50年代中期以來,由於我國一直實行的是傳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對外自我封閉,對內高度集權,直至80年代初,國家外匯基本上處於零儲備狀態,外貿進出口主要局限於社會主義國家,且大體收支平衡,國內物價水平也被指令性計劃所凍結,盡管人民幣匯率嚴重高估,但它並未帶來明顯的消極影響。

二、改革後的人民幣匯率安排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人民幣匯率安排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1979~1984)。1979年我國的外貿管理體制開始進行改革,對外貿易由國營外貿部門一家經營改為多家經營。由於我國的物價一直由國家計劃規定,長期沒有變動,許多商品價格偏低且比價失調,形成了國內外市場價格相差懸殊且出口虧損的狀況,這就使人民幣匯價不能同時照顧到貿易和非貿易兩個方面。為了加強經濟核算並適應外貿體制改革的需要,國務院決定從1981年起實行兩種匯價制度,即另外製定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並繼續保留官方牌價用作非貿易外匯結算價。這就是所謂的「雙重匯率制」或「匯率雙軌制」。

1980年人民幣官方牌價為1美元=1.5元人民幣。從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間, 我國實行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貿易外匯1美元=2.80元人民幣;官方牌價即非貿易外匯1美元=1.50元人民幣。前者主要適用於進出口貿易及貿易從屬費用的結算;後者主要適用於非貿易外匯的兌換和結算,且仍沿用原來的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的計算方法。

隨著美元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升值,我國相應調低了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使之同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相接近。1984年底公布的人民幣外匯牌價已調至1美元=2.7963元人民幣,與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持平。

2.第二階段(1985~1990)。在人民幣雙重匯率制下,外貿企業政策性虧損,加重了財政補貼的負擔,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外國生產廠商對雙重匯率提出異議。1985年1月1日,我國又取消了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重新恢復單一匯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幣。

事實上,1986年隨著全國性外匯調劑業務的全面展開,又形成了統一的官方牌價與千差萬別的市場調劑匯價並存的新雙軌制。而且當時全國各地的外匯調劑市場,在每一時點上,市場匯率水平不盡相同。這種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存的多重匯率制一直延續到1993年底。其間,外匯調劑市場的匯率形成機制,經歷了從開始試辦時的人為定價到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過程。

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物價上漲速度加快,而西方國家控制通貨膨脹取得一定成效。在此情況下,我國政府有意識地運用匯率政策調節經濟與外貿,對人民幣匯率作了相應持續下調。1995年8月21日,人民幣匯率調低至1美元=2.90元人民幣;同年10月3 日再次調低至1美元=3.00元人民幣;同年10月30日又調至1美元=3.20元人民幣。

從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幣放棄釘住一籃子貨幣的做法,改為管理浮動。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幣匯率適應國際價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

1986年7月5日,人民幣匯率再度大幅調低至1美元=3.7036元人民幣。1989年12月16日,人民幣匯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調,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幣調至當日的4.7221 元人民幣。1990年11月17日,人民幣匯率再次大幅下調,並由此前的4.7221調至當日的5.2221元人民幣。

從改革開放以後至1991年4月9日的十餘年間,人民幣匯率政策的特點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分別實施過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與公布牌價並存的雙重匯率體制,以及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存的多重匯率體制;二是公布的人民幣官方匯率按市場情況調整,且呈大幅貶值趨勢,這與同期人民幣對內實際價值大幅貶值以及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是基本上相適應的;三是在人民幣官方匯率的調整機制上,做過多種有益的嘗試,如釘住一籃子貨幣的小幅逐步調整方式以及一次性大幅調整的方式,這些為以後實施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奠定了基礎;四是市場匯率的機制逐步完善;五是市場匯率的調節作用在我國顯得越來越大。

3.第三階段(1991~1993)。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國開始對人民幣官方匯率實施有管理的浮動運行機制。國家對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機動靈活、有升有降的浮動調整,改變了以往階段性大幅度調整匯率的做法。實際上,人民幣匯率實行公布的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即外匯調劑價格)並存的多重匯率制度。

我國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主要指人民幣官方匯率的有管理的浮動,其基本特點是,我國的外匯管理機關即國家外匯管理局根據我國改革開放與發展的狀況,特別是對外經濟活動的要求,參照國際金融市場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動情況,對公布的人民幣官方匯率進行適時適度、機動靈活、有升有降的浮動調整。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調低,但仍趕不上水漲船高的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

4.第四階段(1994~2005)。從1994年1月1日起,我國實行人民幣匯率並軌。1993年12月31日,官方匯率1美元兌換人民幣5.8元;調劑市場匯率為1美元兌換人民幣8.7元左右。從1994年1月1日起,將這兩種匯率合並,實行單一匯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定為1 美元兌換8.70元人民幣。同時,取消外匯收支的指令性計劃,取消外匯留成和上繳,實行銀行結匯、售匯制度,禁止外幣在境內計價、結算和流通,建立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改革匯率形成機制。這次匯率並軌後,我國建立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趨穩,並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外匯管理體制相繼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我國政府承諾:在2000年之前,將實現經常項目下人民幣可兌換。

事實上,1994年我國已開始實行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有條件」的可兌換,並已削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中的絕大多數限制,如歧視性貨幣措施或多重匯率安排已完全廢除,而絕大多數經常項目交易的用匯和資金轉移也不再受到限制。

1996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後仍保留的經常帳戶下非貿易非經營性交易的匯兌限制;1996年7月, 又消除了因私用匯的匯兌限制,擴大了供匯范圍,提高了供匯標准,超過標準的購匯在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審核起初後即可購匯;1996年7月1日,我國將外商投資企業也全面納入全國統一的銀行結售匯體系,從而取消了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尚存的經常項目匯兌限制。

1996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致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將不再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14條第2款所規定的過渡性安排,並正式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 我國將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8條第2款、第3款和第4款的義務,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從此不再限制不以資本轉移為目的的經常性國際交易支付和轉移,不再實行歧視性貨幣安排和多重匯率制度。

2001年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郭樹清指出,根據中美1998年簽訂的有關協議,中國承諾將擴大人民幣彈性。因此,如果現在中國選擇釘住其它幣種或採取一攬子貨幣聯系匯率制度,不但會違背承諾,還是一種後退。增加匯率彈性是現實的選擇。中國現階段仍將以穩定匯率為主,同時用足每日3‰的匯率浮動區間,使市場逐漸適應匯率波動。今後將採取措施,提高人民幣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如有效利用銀行間市場匯率浮動區間;調整銀行結售匯周轉頭寸管理政策;進一步完善結匯制度。

三、人民幣匯率安排的新階段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05〕第 16 號文——關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相關事宜公告。其主要內容如下: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

(2)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

(3)2005年7月21日19∶00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外匯指定銀行可自此時起調整對客戶的掛牌匯價。

(4)現階段,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

(5)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匯率浮動區間。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籃子貨幣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浮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這一次的人民幣匯率安排改革的核心是放棄單盯美元,改盯一籃子貨幣,以建立調節自如、管理自主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更富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從此次人民幣短期升值來看,這將有利於緩解國際收支失衡的巨大壓力,同時,釋放人民幣潛在的升值壓力,並能淡化人民幣兌美元的國際矛盾。從長遠戰略來看,人民幣匯率新機制的建立,將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匯率安排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最終為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實現可兌換創造漸近條件。
希望採納

E. 歷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是

貨幣兌換

1美元=6.7112人民幣

1人民幣=0.149美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9-04-01 06:15

F. 查詢歷史匯率

您可以參考招商銀行外匯「實時匯率」,請進入招行主頁,點擊右側的「外匯專實時匯屬率」網頁鏈接查看,具體匯率請以實際操作時匯率為准。查詢歷史匯率,在對應匯率後點擊"查看歷史"。匯率實時波動,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19年11月18日,最新業務變動請以招行官網公布為准)

G.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查詢歷史查詢

請您登錄中國銀行官方網站(www.boc.cn),點擊首頁中間右側的「金融數據 」-「 中國銀行外匯牌價」,選擇「起止日期」、「貨幣」進行查詢。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H. 如何查詢歷史匯率

若是招行外匯牌價,招商銀行外匯「實時匯率」,請進入招行主頁,點擊右側的「 外匯內實時匯率」網頁容查看。如需查詢歷史匯率,在對應匯率後點擊"查看歷史"。匯率實時波動,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年6月15日,最新業務變動請以招行官網公布為准。)

I. 求:人民幣匯率歷史走勢圖(六十年代至今)

2015年9月18日最新匯率:1美元=6.3628人民幣

人民幣匯率歷史走勢圖:

1949年1美元兌換2.3 元人民幣
1950年1美元兌換2.75 元人民幣
1951年1美元兌換2.238 元人民幣
1952年1美元兌換2.617 元人民幣
1953年1美元兌換2.617 元人民幣
1954年1美元兌換2.617 元人民幣
1955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56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57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58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59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60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61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62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63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64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65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66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67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68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69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70年1美元兌換2.4618元人民幣
1971年1美元兌換2.2673元人民幣
1972年1美元兌換2.2401元人民幣
1973年1美元兌換2.0202元人民幣
1974年1美元兌換1.8397元人民幣
1975年1美元兌換1.9663元人民幣
1976年1美元兌換1.8803元人民幣
1977年1美元兌換1.7300元人民幣
1978年1美元兌換1.5771元人民幣
1979年1美元兌換1.4962元人民幣
1980年1美元兌換1.5303元人民幣
1981年1美元兌換1.7051元人民幣
1982年1美元兌換1.8926元人民幣
1983年1美元兌換1.9757元人民幣
1984年1美元兌換2.3270元人民幣
1985年1美元兌換2.9367元人民幣
1986年1美元兌換3.4528元人民幣
1987年1美元兌換3.7221元人民幣
1988年1美元兌換3.7221元人民幣
1989年1美元兌換3.7659元人民幣
1990年1美元兌換4.7838元人民幣
1991年1美元兌換5.3227元人民幣
1992年1美元兌換5.5149元人民幣
1993年1美元兌換5.7619元人民幣 (迅速貶值到8.600)
1994年1美元兌換8.6187元人民幣
1995年1美元兌換8.3507元人民幣
1996年1美元兌換8.3142元人民幣
1997年1美元兌換8.2898元人民幣
1998年1美元兌換8.2791元人民幣
1999年1美元兌換8.2796元人民幣
2000年1美元兌換8.2784元人民幣
2001年1美元兌換8.2770元人民幣
2002年1美元兌換8.2770元人民幣
2003年1美元兌換8.2774元人民幣
2004年1美元兌換8.2780元人民幣 (2004年開始前後開始緩慢升值)
2005年1美元兌換8.1013元人民幣
2006年1美元兌換7.8087元人民幣
2007年1美元兌換7.3872元人民幣
2008年1美元兌換6.85 元人民幣
2009年1美元兌換6.81 元人民幣
2010年1美元兌換6.622 元人民幣
2011年1美元兌換6.61 元人民幣
2012年1美元兌換6.25 元人民幣
2013年1美元兌換6.07 元人民幣
2014年1美元兌換6.05 元人民幣
2015年1美元兌換6.396 元人民幣

閱讀全文

與人民幣歷史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社會招聘 瀏覽:734
做融資擔保怎麼樣 瀏覽:654
查往年外匯匯率 瀏覽:495
期貨品種合約講解 瀏覽:524
理財產品與信託產品的區別 瀏覽:231
對沖融資的特點是什麼 瀏覽:189
川航集團股東 瀏覽:947
a輪融資3億意味著什麼意思 瀏覽:808
鋁期貨套期保值案例 瀏覽:321
汽車行業債務融資 瀏覽:7
大華期貨呼市 瀏覽:977
天順股份配股怎麼配 瀏覽:486
長江股份要約收購報告書 瀏覽:574
深圳皇傑互聯網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960
馬雲在哪融資 瀏覽:457
期貨可以不用保證金嗎 瀏覽:912
跨國公司外匯期貨保值交易 瀏覽:881
查看微信理財收益率 瀏覽:191
克羅期貨指標DMI 瀏覽:144
股東分紅分的是什麼 瀏覽: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