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說: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匯率下降、本幣升值
不過需要分辨一下匯率的表示方法
美式法:以本幣來表示一單位的外幣
歐式法:以外幣來表示一單位的本幣
現在市場上,除了英鎊、澳元、紐西蘭元這些用美式以外,其他基本是用歐式標記
更多股票基礎信息可以在華股財經網站上看到,一個不錯的網站,內容很全
⑵ 外匯怎麼看漲跌
外匯漲跌主要還是看當個貨幣國家的貨幣政策和經濟基礎,還有當個國家的主要經濟特點,目前一般國家分為,消費為主,出口為主,資源型國家,比如美國為消費類國家,要看美元是否會走強,關鍵看美國國內經濟情況和美國消費動力是否強勁。出口為主的國家比如,日本和德國,當出口數據不好的時候,歐元和日元容易相對下跌。
⑶ 如何正確認識人民幣匯率上升
摘自《郎咸平:熱點的背後》
最近匯率是不斷上升,2007年匯率漲幅超過5%。我們做一個簡單的算術題,一年漲5%,5年漲多少?25%。10年漲50%。當然,你不能這么算,但是我們這里用簡單的方法做,每年升值5%不得了,10年下來我們的貨幣升值一半。但是,匯率升值對於我們老百姓有什麼影響?有些現場來賓,在休息期間問我,匯率跟利率是不是一種特殊的貨幣政策?其實,匯率本身的波動和我們老百姓關系不大,匯率波動與企業經營的關系更大。
匯率波動對我們生活沒有直接的影響,但是有間接的影響。匯率上升,它打擊最大的是什麼呢?匯率上升打擊出口製造業,使得這些企業利潤下降,從而影響到我們老百姓的生活。那麼利率跟匯率又有什麼關系呢?利率跟匯率的關系,在中國並不明顯,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比較明顯。利率一上升,國際熱錢大量湧入中國,為什麼?用人民幣可以賺更多的利息,所以大量熱錢湧入中國購買人民幣。購買人民幣之後,人民幣匯率就會上升,這是一個必然結果。那麼降息呢?熱錢流到美國去了,匯率就會降低,但是很不幸,由於中國儲備了大量的外匯——超過1.4萬億元,因此任何一個老百姓都知道人民幣升值在所難免,這也是國際熱線不斷流入的原因。就算你的利率不漲,國際的熱錢依然會流入。原因是什麼?外匯積累得太多了,人民幣升值成為必然結果。利率再上升呢?熱錢流入得更快,這就是利率跟匯率之間的一種必然性。但是在中國,利率上升對匯率的影響小於美國。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中國到現在還是一個外匯管制國家。
⑷ 外匯怎麼看漲跌
炒外匯如何看匯率漲跌?外匯交易如何看匯率,外匯怎麼看漲跌?外匯漲跌怎麼判斷?請通俗的解釋外匯。炒外匯是利用匯率漲跌賺錢嗎?。怎樣判斷外匯匯率的漲跌,怎麼判斷外匯匯率的漲跌,外匯匯率漲跌判斷新技巧,外匯交易中如何看待匯率漲跌?外匯交易重要一課:怎樣判斷匯率走勢?炒外匯如何看待匯率的漲跌?
518外匯網在應用中直接標價法與間接標價法並沒有本質de區別,只是標價de形式相反,數值互為倒數而已。由於使用習慣等方面de原因,518外匯網國際外匯市場上兌美元匯率使用間接標價法de主要有英鎊、歐元、澳元和紐西蘭元等,其他大多數貨幣兌美元de匯率都使用直接標價法。
很多對外匯接觸較少的朋友在遇到外匯報價的時候,經常難以區分匯率的漲跌。比如,美元兌日元匯率由130變到134,能夠理解這叫做美元上漲或者是日元下跌,但是遇到歐元兌美元匯率由0.90變到0.88卻不明白為什麼數值由大變小了,大家卻把這叫做歐元下跌或者是美元上漲。實際上這是由於國際外匯市場的兩種標價方法(即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造成的。
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數量的某種特定外國貨幣為標准,換算為相對數量其他幣種的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方法中特定外國貨幣的數量不變,而其他幣種發生相應變化。如:1美元=1.5960加元變為1美元=1.6050加元時,由於美元作為特定貨幣數量不變,加元數量增大,則說明美元升值而加元貨幣貶值。當美元兌加元匯率變為1美元=1.58加元時,則說明美元貶值而加元升值。我國的人民幣外匯牌價使用的就是直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數量的其他貨幣為標准,換算為相對數量特定外國貨幣的標價方法。間接標價方法中其他幣種的數量不變,而特定外國貨幣的數量發生相應變化。如:1英鎊=1.4550美元變為1英鎊=1.4630美元時,由於美元作為特定貨幣其數量增大,英鎊數值量不變,則說明美元貶值而英鎊升值。當英鎊兌美元匯率變為1英鎊=1.4450美元時,則說明美元升值而英鎊貶值。
在應用中直接標價法與間接標價法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標價的形式相反,數值互為倒數而已。由於使用習慣等方面的原因,國際外匯市場上兌美元匯率使用間接標價法的主要有英鎊、歐元、澳元和紐西蘭元等,其他大多數貨幣兌美元的匯率都使用直接標價法。
4、可將布林線和其他指標配合使用效果會更好,如成交量,KDJ指標等。
(本文編輯:518外匯網--10萬外匯朋友在線學習,海量外匯書籍、軟體、EA免費下載。)
炒外匯如何看匯率漲跌?外匯交易如何看匯率,外匯怎麼看漲跌?外匯漲跌怎麼判斷?請通俗的解釋外匯。炒外匯是利用匯率漲跌賺錢嗎?。怎樣判斷外匯匯率的漲跌,怎麼判斷外匯匯率的漲跌,外匯匯率漲跌判斷新技巧,外匯交易中如何看待匯率漲跌?
⑸ 請問如何看匯率是漲是跌
1、買入價和賣出價
報價分為買入價和賣出價,均是從銀行的角度出發,是針對報價中的前一個幣種而言的,即銀行買入前一個幣種的價格和賣出前一個幣種的價格。
例如,1999年8月4日10:00,中國銀行USD/JPY報價為:
現匯買入價114.88現匯賣出價115.28
即銀行按114.88日元的價格買入美元,按115.28日元的價格賣出美元。假如客戶想將1000美元買成等值的日元,對客戶而言是賣出美元,但是要注意:報價是從銀行的角度看,則是銀行買入客戶的美元,應按照現匯買入價計算,付給客戶114880日元。
2、上漲和下跌
所謂上漲或下跌均是指報價中的前一個幣種對後一個幣種而言。例如,USD/DEM上漲,表示USD兌DEM的價格上漲了。
例如,1999年8月4日10:00,交通銀行EUR/USD報價為
現匯買入價1.0673現匯賣出價1.0713
1999年8月4日14:32,交通銀行EUR/USD報價變為
現匯買入價1.0713現匯賣出價1.0753
這表示歐元兌美元的價格上漲了,即1單位歐元可以兌換更多的美元。
⑹ 怎麼看外匯那個幣種漲了還是跌了
貨幣外匯匯率(Foreign Exchange Rate)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很多對外匯接觸較少的朋友在遇到外匯報價的時候,經常難以區分匯率的漲跌。比如美元兌日元匯率由130變到134,能夠娌解這叫做美元上漲或者是日元下跌,但是遇到歐元兌美元匯率由0.90變到0.88卻不明白為什麼數值由大變小了大家卻把這叫做歐元下跌或者是美元上漲。實際上這是由於國際外匯市場的兩種標價方法(即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造成的。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數量的某種特定外國貨幣為標准,換算為相對數量其他幣種的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方法中特定外國貨幣的數量不變,而其他幣種發生相應變化。如:1美元=1.5960加元變為1美元=1.6050加元時,由於美元作為特定貨幣數量不變,加元數量增大,則說明美元升值而加元貨幣貶值。當美元兌加元匯率變為1美元=1.58加元時則說明美元貶值而加元升值。我國的人民幣外匯牌價使用的就是直接標價法。間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數量的其他貨幣為標准,換算為相對數量特定外國貨幣的標價方法。間接標價方法中其他幣種的數量不變,而特定外國貨幣的數量發生相應變化。如:1英鎊=1.4550美元變為1英鎊=1.4630美元時,由於美元作為特定貨幣其數量增大,英鎊數值攬不變,則說明美元貶值而英鎊升值。當英鎊兌美元匯率變為1英鎊=1.4450美元時,則說明美元升值而英鎊貶值。在應用中直接標價法與間接標價法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標價的形式相反,數值互為倒數而已。由於使用習慣等方面的原因,國際外匯市場上兌美元匯率使用間接標價法的主要有英鎊、歐元、澳元和紐西蘭元等,其他大多數貨幣兌美元的匯率都使用直接標價法。
⑺ 如何判斷外匯匯率是升高還是下降
如果用100單位外匯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匯的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匯匯率跌落。
降
⑻ 如何分辨外匯匯率的漲跌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數量的某種特定外國貨幣為標准,換算為相對數量其他幣種的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方法中特定外國貨幣的數量不變,而其他幣種發生相應變化。如:1美元=1.5960加元變為1美元=1.6050加元時,由於美元作為特定貨幣數量不變,加元數量增大,則說明美元升值而加元貨幣貶值。當美元兌加元匯率變為1美元=1.58加元時,則說明美元貶值而加元升值。我國的人民幣外匯牌價使用的就是直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數量的其他貨幣為標准,換算為相對數量特定外國貨幣的標價方法。間接標價方法中其他幣種的數量不變,而特定外國貨幣的數量發生相應變化。如:1英鎊=1.4550美元變為1英鎊=1.4630美元時,由於美元作為特定貨幣其數量增大,英鎊數值量不變,則說明美元貶值而英鎊升值。當英鎊兌美元匯率變為1英鎊=1.4450美元時,則說明美元升值而英鎊貶值。
在應用中直接標價法與間接標價法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標價的形式相反,數值互為倒數而已。由於使用習慣等方面的原因,國際外匯市場上兌美元匯率使用間接標價法的主要有英鎊、歐元、澳元和紐西蘭元等,其他大多數貨幣兌美元的匯率都使用直接標價法。
⑼ 股市所謂的漲多少點,,降多少點,包括匯率,是怎麼計算的,包括匯率
上證指數簡介
(1).上證指數
「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
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指數以「點」為單位
,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
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
各自走勢。
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
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至此,上證指數已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股
價指數系列。
(2).計算公式
上證指數是一個派許公式計算的以報告期發行股數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100
市價總值=∑(市價×發行股數)
其中,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亦稱為除數。
(3).修正方法
當市價總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維持
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原除數=修正後采樣的市價總值/修正後的除數。
由此得到修正後的除數,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當股票分紅派息時,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據上海股市的實際情況,如遇下列情況之一,須作修正:
(1)新股上市;
(2)股票摘牌;
(3)股本數量變動(送股、配股、減資等等);
(4)股票撤權(暫時不計入指數)、復權(重新計入指數);
(5)匯率變動。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即當天不計入指數,而於當日收盤後修正指數,修
正方法為:
當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當日的市價總值+新股的發行股數×當日收盤價/修正後的除數
除權:在股票的除權交易日開盤前修正指數:
前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前日的市價總值+除權股票的發行股數×(除權報價—前日收盤
價)/修正後的除數
撤權: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基準日,在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復權:在撤權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納入指數的計算范圍。
(4).指數的發布
上證指數目前為實時逐筆計算,即每有一筆新的成交,就重新計算一次指數,其中采樣股
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1)若當日沒有成交,則X=前日收盤價
(2)若當日有成交,則X=最新成交價
上證指數每天各種傳播方式向國內、國際廣泛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