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有哪三類各自什麼應用 要簡單字數少的答案
1,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
2,
(1)省力杠桿:撬棍,用來省力
(2)等臂杠桿:天平,用來稱量質量
(3)費力杠桿:筷子、鑷子、魚竿,人體的四肢。用來省距離
2. 杠桿平衡的條件是什麼
力矩1*力臂1=力矩2*力臂2
L1*R1=L2*R2
3. 杠桿水平平衡的條件
動力*動力臂等於阻力*阻力臂 再加上一點 「重心在支點下方」 就能保持水平平衡。
4.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根據使用杠桿時的用力情況,我們可以把杠桿分為______杠桿和______杠桿.在我們
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杠桿可分為省力、費力、等臂杠桿三種;
理發師使用的剪刀,動力臂小於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剪斷鋼筋用的剪刀,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在實驗室中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天平是典型的等臂杠桿,它的動力臂等於阻力臂.
故答案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省力;費力,費力;省力;等臂.
5. 杠桿平衡條件是什麼
杠桿平衡條件是(動力乘動力臂=阻力乘阻力臂)
6. 目前,杠桿平衡條件已經廣泛應用在了實際生活中.例如:我們所熟悉的天平和案秤(如圖所示)就是應用杠桿
天平是等臂杠桿,所以假如游碼在零位,天平平衡時天平右端盤中砝碼質量等於左盤中物體質量. 案秤槽碼邊力臂比秤盤邊力臂長,所以假如游碼在零位,案秤平衡時槽碼質量小於被測物體的實際質量. 故答案為:等於;小於. |
7. 舉例說明杠桿原理的應用都有哪些
原理簡介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8. 生活中的杠桿原理應用
杠桿原理基本有3種類型,第一類的杠桿例子是天平、剪刀、鉗子等,第二類杠桿的例子是開瓶器、胡桃夾,第三類杠桿如錘子、鑷子等。
杠桿分為3種杠桿。第一種是省力的杠桿,如:開瓶器等。第二種是費力的杠桿,如:鑷子等。第三種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如:天平、釣魚竿等。
還有工程上的吊車,滑輪等。
(8)杠桿平條件的應用擴展閱讀: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杠桿原理。他首先把杠桿實際應用中的一些經驗知識當作"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從這些公理出發,運用幾何學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得出了杠桿原理。
如鉗子、桿秤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
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