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
②會增強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
③能使其客戶獲得更優質的服務。
當本國貨幣貶值時,有利於本國出口,減少進口,為本國賺取外匯並帶動對外貿易的發展,有利於本國企業「走出去」。但由於貶值刺激了出口需求也會影響國內物價上升,如果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貿易收支,由此引發貿易戰和匯率戰。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注重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匯率浮動區間。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動,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浮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維護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2. 持續的巨額國際收支順差,為什麼會導致本幣匯率上升
國際收支順差,說明外匯收入增加,外匯增加則外幣供大於求,則外幣價值下降,反之即本幣升值,即本幣匯率上升
3. 外國資本流入,外匯供過於求,本幣升值;本國資本流出,外匯供不應求,本幣貶值——上面這段話怎麼理解呢
前提條件是本國的利率高於外國才會導致外國資本流入,因為資本會朝高利率地區流動。外國資本流入,首先外匯肯定增加,外資要投資就要換成本國貨幣,實現在本國投資。假定本國的貨幣總量是一定的,那麼可以簡單理解成本幣的數量不變,外資看成一種有價值的東西賦予在本幣,導致了本幣總價值增加但是數目不變,所以本幣升值
4. 外匯市場供大於求的時候
中國證券報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昨日發布的消息顯示,上半年銀行間外匯市場在成交量顯著增長的同時,呈現出外匯持續供大於求的趨勢,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是窄幅波動。(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2002年上半年銀行間外匯市場累計成交摺合384.72億美元,日成交量3.2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日均成交量增長了29%。2002年上半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保持振盪走勢,6月底美元兌人民幣加權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8.2771,與2001年底相比,上升5個基本點。
2002年上半年港幣兌人民幣匯率總體平穩。6 月底港幣兌人民幣加權平均匯率為1港元兌1.0606,與2001年底相比,微升1個基本點。
4月份新增歐元交易後,市場運行平穩,歐元對人民幣加權平均匯率一路上漲。 4月1日第一個交易日,歐元兌人民幣加權平均價1歐元兌7.2244元人民幣, 為二季度最低價;6月末歐元兌人民幣加權平均價8.1840,為二季度最高價
5. 外匯匯率上升什麼意思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
6. 為什麼當外匯供給大於需求時,外匯匯率會升高
貨幣供給和需求是決定貨幣的價值以及貨幣購買力的首要因素。根據供求原理,供大於求時價格下降,供不應求時價格上升,對於外匯匯率同樣如此。如果本國貨幣供給減少,則本幣由於稀少而變得更有價值,通常銀根緊縮,信貸減少是貨幣供給減少的信號,這些造成總需求、產量和就業的下降,因而本幣價值提高,外匯匯率將相應地下跌。如果貨幣供給增加,則過多的貨幣供給更容易造成通貨膨脹,導致本國商品價格上升,同時單位貨幣能夠購買到的商品減少,購買力下降,導致對外國商品和勞務需求增加,因而外匯供給增加,本國貨幣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7. 外匯儲備增加,外國對本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外匯供大於求,致使本國貨幣匯率上升 請問這段句話是什麼意思,
貨幣在外匯市場上像商品一樣,供給大於需求時,價格下降;供給小於需求時,價格上升。這個價格就是匯率。你這個案例說明了對本國的貨幣需求增加就屬於供給小於需求的情況。
8. 外匯供過於求,則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怎麼理解
外匯供大於求,則相當於外幣價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降,相應的本幣匯率也就上升。
ps,本幣匯率是和本幣需求同向。外幣匯率和外幣需求同向。
9. 書上寫:中央銀行通常設置外匯平準基金,當外匯求大於供,匯率上升時,就拋售本幣,收回外幣。~~~我想
我看LZ的問題和第一個回答的,感覺很奇怪。
也許LZ理解的外匯是外幣,但我認為應該是本幣,因為外幣很多種類,不會都求大於供,它這里應該是說外國對本幣的求大於供,那本幣會升值。如果是平準基金認為匯率高了,那就拋售本幣,讓匯率下降。
10. 外匯匯率升高 指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
外匯匯率升高,人民幣升值。
外匯匯率就是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通俗講就是兩種貨幣的比值,比如人民幣匯率通常指,美元兌人民幣,以前是8.000左右浮動,現在6.8200附近浮動。匯率下降了,人民幣升值了。
(匯率數值上升代表前一種貨幣升值,或一種貨幣貶值;同樣數值下降,代表前一種貨幣貶值,後一種貨幣升值。)
(10)外匯供大於求匯率上升擴展閱讀:
外匯匯率標價方式
目前國際上有兩種外幣匯率標價的方式: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簡單地說,直接標價法就是用若干數量的本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外幣,或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幣為標准,來換算 應收付若干本幣的一種測量匯價的方法。
例如,以日元為本幣,在直接標價下:
1美元=110日元
1英鎊=165.80日元
1馬克=64.94日元
在外匯交易中,直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外幣數額固定不變,匯率的漲跌是以本幣數額的變化來表示的。如果外幣折算成本幣的數額上升,表示外幣升值,本幣貶值;
相反,如果外幣折算成本幣的數額下跌,則說明外幣相對於本幣貶值,而本幣升值。簡單地說,直接標價法下,匯價數值越大,外幣價值越大,反之亦然。
間接標價法是用若干數量的外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本幣,或是以一定單位本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付若干單位外幣的一種測量匯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