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倉量是期貨市場上一個非常獨有的量能指標,是顯示資金存量變化的,而持倉量也是未平倉的合約數總和,持倉也代表著持有者對於後市的一個態度。成交量是引發持倉變化的唯一的原因。
股指期貨持倉量的意義
一、期貨市場持倉量的意義
1、持倉量是一種期貨市場獨有的量能指標,顯示資金存量變化
2、持倉量是未平倉的合約數總和,持倉代表著持有者對後市的態度
3、成交量(包括開倉和平倉)是引發持倉變化的唯一原因。
4、多頭總持倉永遠等於空頭總持倉,但分散與集中程度不同。
5、持倉量的意義:
(1)持倉增減意味著資金進入退出市場;
(2)持倉量大小代表著多空分歧嚴重程度;
(3)持倉量必須與成交和價格結合起來,才有意義。
國內商品持倉量規律總結
1、常規價量分析中關於價升量增、價跌量縮的一般規律是一種誤解。長期走勢中持倉量增減與牛熊趨勢沒有必然聯系。
2、所有期貨漲跌行情,均可分為資金推動型和現貨引導型,只有資金推動型的行情才需要持倉量的配合,現貨引導型的行情則不需要。
3、短期價格波動中,增倉上行,減倉下行非常常見,資金進出對行情漲跌短期具有影響。
4、價格漲跌過度後,最容易出現持倉量的急劇增加。
5、分析期貨品種倉量變化時,要對該品種的背景和特徵有所了解,投機資金參與度高的活躍品種,更容易產生資金推動型的行情;現貨保盤較重的品種,急速增倉經常會弄成重要頭部。
2. ic1507持倉量多好還是少好
您看的大概是鄭州、上海交易所或者中金所公布的持倉排名吧。理論上有多少多單就對應著多少空單,這是沒錯的,而鄭州和上海公布的持倉排名只是持倉量最大的前20名或30名的會員持倉情況,並不是整體市場的持倉。如果您去大連商品交易所,就會發現它公布的完整的持倉排名里,多空是相等的,而總體持倉量為多空之和。
3. 什麼是持倉量,持倉量怎麼算
持倉量:指投資者現在手中所持有的幣品市值(金額)占投資總金額的比例。 期貨市場中,持倉量指的是買入(或賣出)的頭寸在未了結平倉前的總和,一般指的是買賣方向未平合約的總和,也叫訂貨量,一般都是偶數,通過分析持倉量的變化可以分析市場多空力量的大小、變化以及多空力量更新狀況,從而成為與股票投資不同的技術分析指標之一。 在期貨圖形技術分析中,成交量和持倉量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正確理解成交量和持倉量變化的關系,可以更准確的把握圖形K 線分析組合,有利於深入了解市場語言。
在判斷主力持倉量上可通過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公式一如下:當日主力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 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筆者經驗至少換手達到100%以上才可以。
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筆者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默默吸納,主力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所以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因此,這段時期主力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左右。所以忽略散戶的買入量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3或總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或1/4,為謹慎起見可以確認較低量。
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為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筆者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公式三: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計算結果除以3,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主力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主力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主力手中的持倉量。
准確主力持倉量=(公式一+公式二+公式三)/3
4. 為什麼期貨中持倉量越大風險會越大,保證金會越高啊
有兩抄個原因:
1.你買賣合約,交納的只是保證金。如果你持倉量大,到交割月交割了,你參與交割時拿不出全額的貨款怎麼辦..所以當你持倉量超過限制,就要提高保證金,增加你的履約能力。
2.你持倉那麼重,肯定會有操縱市場短期行情的嫌疑,提高保證金,降低你資金利用效率,也是防止市場操縱。同時你持倉過大時,根據交易所要求還要填寫大戶報告表,告知資金來源,是否有現貨背景,是否有大戶同進同出等。
5. 一個股票是主力持倉量多好還是其它股東持倉量多好
當然是主力持有量多好,持倉量多,表明他已經控盤,拉升時沒有人拆檯子,想拉就拉!是好事。
6. 怎樣看"持倉量"是放大還是縮小
一隻股票的升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介入的資金量的大小來決定的。莊家動用的資金量越大,持有的籌碼越多,日後的升幅越可觀。如何判別莊家是重倉持有還是淺嘗輒止呢?對不同的個股可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幫助判斷。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簡單演算法是將吸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貨期,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等於吸貨期乘以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從等式看,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換手率越高),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黑馬在默默吃草。飛彩股份(0887)1998年12月份上市,上市後長期在14元附近的平台整理,對大盤的走勢不理不睬,為典型的莊家吸貨形態。至今年5月份共整理半年時間,共成交約1.3億股,而該股流通股只有4000萬股左右,換手率超過320%,從換手率可看出大部分的籌碼已流入莊家的倉庫,而啟動前的價位依然維持在上市時的14元附近,主力尚無任何的獲利空間,其後必然向上拓展,果然後市接近翻番。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而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期,期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
有些新股不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往往難以持續,近期出現大批新股短期走勢極強、市場呼聲極高、但很快即走軟的現象,例如科龍電器上市第二天即漲停,之後很快回落;哈空調(600202)上市第二天亦出現漲停,華菱管線、豐原生化、華西村這些個股亦僅有一兩天強勢。可以說,沒有經過主力充分吸籌期,行情必然難以長久,投資者對多數新股不妨等其整理數個月之後再考慮介入。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是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估算莊家的持倉量。這些個股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長城電工(600192)1998年上市後逐波下行,吸貨期不明顯,5-6月份的拉升明顯屬於莊家行為,7-9月份大盤基本處於調整期,而該股6月底在12元附近,9月底依然固守在12元附近的整理區,跌幅小於大盤,莊家介入程度深;再看該股流通股達8000多萬,對這樣的偏大盤股主力亦「調教」自如,持籌量可見一斑。
7. 主力合約是持倉量最大的還是交易量最大的
這個不一定,我問過兩個期貨公司的人,一個說看持倉量,一個說看交易量,都很肯定的語氣。然後我覺得,如果兩個合約持倉量相差較小,交易量相差很大,就以交易量為准,反之則以持倉量為准。如果實在不好分辨,也可以以較遠到期日的合約為主力合約。
其實我覺得分那麼清楚也沒什麼必要,因為大部分情況下各種合約走勢是高度相關的。
8. 怎麼判斷持倉量的大小
持倉量大小最好看主力合約月份的才有參考價值.
一般主力月份就是成交最活躍持倉最多那個月份的合約.
要看你所謂的莊家的籌碼的話,那你可以去看看每天收盤後的 持倉排名
每個交易所都有的.
下面這個是上海交易所的
http://www.shfe.com.cn/statements/pm.html
9. 為什麼期貨交易的每分鍾成交量很大,而持倉量變化不大呢難道剛開的倉不一會就平了嗎
場內存量資金短期基本不會有大變動,多空對抗到一定量級以後,持倉量就會維持動態平衡,成交量大小不過是說明主力和約日內短線單對沖頻繁程度,持倉量也好,成交量也好,我覺得跟行情走向沒有什麼必然關系,價格才是第一位的,還是不要緣木求魚的好...只是自己的一點看法
10. 期貨持倉量是不是可以無限大
理論是你想像的,但是實際上期貨交易當中有持倉「限額制度」,每個個體的持倉是不能大於回多少或答者總持倉大於多少,要麼強平要不提高保證金。到那地步,持倉確實還可以往上升,但是就十分困難了;誇張一些說:譬如10000本來就可以增倉一手橡膠,此時十萬或許才一手;持倉越大,增倉越困難。所以不可能只要有錢就直線上升,還是有極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