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國與人民幣匯率
德國現在法定貨幣是歐元,根據今日北京時間17:38分更新最新外匯牌價:1人民幣元=0.1357歐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請採納!
B. 德國匯率人民幣是多少
德國的馬克對人民幣還是比較的,高的,目前大概一馬克大概兌換人民幣在八塊多錢左右
C. 德國物價(最新)
我所待的地方是漢堡 我的公寓到公司的距離類似從世紀大道到張江地鐵站的距離,一趟是1.3歐,一天兩趟也就是2.6歐,上海地鐵花費大概是6塊?好久沒坐,記不太清了。
中等超市,規模和檔次有點相當於上海的家得利超市。大部分零點幾歐,1歐,2歐的價格,看其重量單位,竟然不是500克就是1000克的單位!牛奶就不用說了,
香噴的原味牛奶一大杯1L價格竟然只有0.4歐!
500克的葡萄乾麵包片才0.7歐!沒法淡定了,看看肉類的,
1.2千克的純雞腿才2歐元,那可是真的純雞腿啊,可以放心的吃,應該不含非法飼料吧?
豬排更便宜,1斤1歐元,與其說那是豬排,不如說是純瘦肉上連了點骨頭,想想國內的排骨標准,應該是骨頭上好不容易找了條未被剔凈的肉吧,那個雞凍啊!排骨真給力,以後的日子裡,排骨和雞腿伴隨了好久。
土豆,西方人的主食,2歐元大概買了四斤;
胡蘿卜,1.5歐元每千克,
西蘭花,0.8歐元每千克,我清楚的記得,有次去上海的菜市場買西蘭花,賣菜的大娘開價是5塊錢每斤,直接把哥嚇的不敢買了!
大白菜好像是0.3歐每斤,
那種青蘋果,酸酸甜甜的,一大袋子,標價是2.22歐元,哥硬是不敢相信,以為看錯了價格表,仔細看清楚了,沒錯,2千克售價2.22歐元,大概有20個不含任何腐爛的蘋果,拳頭大小,均價才0.1歐元一個,有沒有搞錯?清楚的記得,出國前,腐敗了一把,狠狠心10塊錢買了3個所謂的紅富士,夠狠啊!還有橙子,也是真便宜,
15個大小差不多的橙子,具體重量忘記了,售價大概是1.5歐元,均價0.1歐元,國內0.1元能買塊橙子皮嗎?好奇!
盒裝鮮牛奶1公斤 0.7歐元
盒裝草雞蛋(Freiland)10個 1.8歐元
麵粉1公斤 0.5歐元
白糖1公斤 1.5歐元
礦泉水0.7升 0.3歐元
可口可樂1升 1歐元
豬腿肉1公斤 5歐元
小排1公斤 4.5歐元
冷凍光雞 3歐元
水果酸奶200g 0.3歐元
Milka 巧克力100g 0.6歐元
菜油1升 1.5歐元
橄欖油1升 4歐元
蘋果1公斤 1歐元
香蕉1公斤 1,3歐元
麵包1公斤 1,5歐元
外出就餐 午餐加軟飲每人 8歐元 (晚餐稍貴)
麥當勞套餐每份 6歐元
熱狗每份 2.5歐元
義大利冰激凌每球 0.9歐元
黑人頭,潘婷,歐萊雅等洗發水每瓶 2.5歐元
幫寶適每袋 8.5歐元
Geox男鞋 約 80歐元
大眾Polo 13000歐元起
大眾Passat 24500歐元起
寶馬敞篷車 26000歐元起
汽油每升 1,5歐元以上(政府徵收較高的稅,取代了國內的養路費)
租房每平方米每月 10歐元
購房(新建精裝修商品房)每平方米3000歐元
電費三口之家每月約50歐元
手機話費每分鍾 約0.09歐元
公立幼兒園半天制每月 60歐元
私立幼兒園半天制每月 300歐元
旅舍標房每晚每人50歐元起(青年旅舍多人間每人30歐元起)
公立醫療保險每家每月(兒童免費)300歐元起
大學學費每學期 500歐元
公共汽車票天票 4歐元
花島瑪瑙島(Mainau)門票 15歐元
音樂會或話劇門票 10歐元起
電影票 5歐元起
D. 大蕭條下德國物價
不誇張,舉例來說,希特勒本人在「啤酒館」政變中就說到,他花科30億馬克買了三瓶啤酒。再舉更誇張的例子說明,當時德國的貨幣面值已經達到200億,買一個雞蛋的價值相當於過去買3000萬個,又部當時的影片描述這樣一個畫面:一個人忘了一籃子的錢在街上,錢被倒在地上,籃子被拿走了。(這部電影叫《難道生活不美好么?》)
有此可見當時的可怕情況。但更可怕的是希特勒上台後沒多久德國又重新繁榮起來,還要單挑全歐洲,真令人嘆為觀止。
E. 德國直郵是用歐元嗎,匯率怎麼算呢
我常用吉祥郵,匯率是6點幾,按著國際標准走的,大公司不會跟小地方那樣賬目不清,畢竟是國際長途,還是選大公司靠譜
F. 德國物價高嗎
怎麼說呢,如果換算匯率肯定比國內高,如果你是在德國工作一個月掙3000歐的話基本上和國內掙3000一樣。一包普通的香煙5歐左右,一個麵包1歐左右,一罐可樂1到2歐左右,麥當勞肯德基套餐5歐左右,一輛普通的小轎車10000歐起,比如說SMART,差不過15000歐左右。但是有的東西便宜有的貴,吃的話足夠了,住的話房租可能略貴,德國的物價在歐盟中等,最近的匯率是1比8.42。我在慕尼黑,德國南部靠近奧地利,以上物價僅供參考。
G. 德國物價相對於上海物價是怎樣的情況
當1/8比賽結束以後,幾個還沒有成家的年輕同行們奔走相告:「看沒看到?原來10多歐的球迷圍巾已經降價到5歐啦!可以給伙計們買回去了!」
年長些的便冷笑:「還是50塊錢一條呢!」
這句話一下煞掉了全部的風景,將歐元乘以十,然後得出殘酷的結論。大夥回味過來:還不到用人民幣概念的時候。
已經習慣了用盤子喝湯,也已經習慣了把德國的酸麵包想像成中國的饅頭吃,還習慣了用中國的「生抽王」醬油沖湯喝,但就是不習慣歐元與人民幣的比價——德國的物價太貴了!
剛到德國的時候,曾在這個欄目中感嘆本屆世界盃吉祥物「光腚獅子」(大家約定俗成給起的稱呼)昂貴!現在它倒是降階了,降到十二三歐元了,但是換算換算還是超過100元人民幣,大家的購買興趣便提不起來。
德國的物價確實太貴。如果說世界盃期間比賽紀念品貴還有些道理。看看市場上的其他東西的價格,你才能明白為什麼歐洲人都說「中國是購物者的天堂」了。
商場里的衣服動輒標價就上百元,在中國賣十幾元的牛仔褲,標價沒有低於20歐的。普通的山地自行車,最低標價是一輛155歐。一個普通的電飯煲要賣65歐,一公斤大櫻桃標價59歐,最能顯示和中國價格差不多的是筆記本電腦:也就上千歐元左右,但其他電器價格不敢恭維。
由於吃飯太貴,中餐館一盤豆芽都能要你70元人民幣。所以在這么長的采訪期間,大家動過自己動手、不能豐衣、至少足食的念頭。一個電飯煲650元人民幣還在其次,好歹那是一次投資,咬咬牙集個資就能挺過去。但即使是在最廉價的超市裡,那些最普通的原材料的價格也會最終讓人退避三舍。到華人超市裡,一塑料袋香菜,一共6根香菜標價1.3歐元——平均每根香菜超過兩元人民幣!一盒100克重的速凍小餛飩,標價6.8歐。那麼就讓我們用德國百姓最常用的蔬菜的價格來推算:每100克土豆0.68歐元,每100克洋蔥0.72歐——相當於一市斤土豆人民幣34元、洋蔥36元:價格也夠高的!至於油品調料的價格壓根都沒敢看,實在是怕受更大的刺激。
德國的中國留學生和我們說,他們在外面勤工儉學,每月的薪水不會高於400歐——月收入超過400歐就要上稅。那這400歐應當相當於我們煙台市搞的「最低保障金410元」。而在德國,400歐相當於什麼?如果每天乘坐兩站地鐵上班,一次車票為1.9歐,400歐相當於乘坐220次地鐵:在合肥如果乘坐220次公交車花多少錢?
這么一算,便不敢在德國買東西:有一次在離開奧斯那布呂克小城時,大家又累又渴,都想上車前買瓶酒犒勞犒勞自己。其中一位轉了半天也沒敢買火車站的冰鎮小啤酒:「媽媽的,0.33升的也2.2歐一瓶!我回中國買一捆兒也夠了!」就這樣,與德國物價的這次對壘再次以記者們的敗北而告終。
於是大家都深有同感地表示豪爽:「等回中國了我請你們上我那裡吃飯去!我請客!頂多花個10歐一切搞定!」
H. 在德國買手錶之類的 價格是怎麼算是直接官網價乘以匯率嗎還是會有折扣還是要在加稅金
直接刷銀聯卡就可以,會按照牌價自動折算.退稅可以選擇現金退稅和退卡上,現金退稅要排隊,退歐元現金,退卡上需要一定的時間,我的經歷是5個星期(建行卡),退卡上的時候已經自動摺合成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