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圖所示的杠桿是平衡的.若如圖乙所示,在支點兩側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一個等重的物體,杠桿()
甲圖杠桿平衡是因為:2×2=1×4; 乙圖分別加掛一個等重的物體後: 左邊:3×2, 右邊:2×4, ∵3×2<2×4, ∴杠桿不能平衡,A端上升; 故選B. |
B. 杠桿靜止或勻速運動都算平衡嗎杠桿為什麼能非水平平衡
下面是幾道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習題,這是初槁,今後我還會再完善他,今天就再續寫了,我還有其他的事,希望它能幫到閱讀者的忙,有什麼要求請閱讀者留言。 1、如圖所示是我們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圖.實驗結束後,通過分析數據,有的同學指出:杠桿的平衡條件也可以是「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 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平時許多同學也經常用這種觀點分析杠桿問題.事實上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因為支點到動(阻)力作用點的距離並不總是力臂.請你在本實驗的基礎上再補充一些器材,通過實驗證明杠桿平衡條件在普遍情況下應該是「動力× 動力臂=阻力× 阻力臂」.( l )你補充的器材有: 、 。( 2 )寫出操作步驟: 2、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1)實驗前出現圖19甲所示情況,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左端的螺母A向調(填「左」或「右」)
(2)實驗過程中出現圖19乙所示情況,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時應將右邊的鉤碼向(填「左」或「右」)移動格。 (3)圖乙中杠桿水平平衡後,在杠桿左右兩邊鉤碼下同時加一個相同的鉤碼,這時杠桿將。(填「保持水平平衡」、「順時針轉動」或「逆時針轉動」)(4)物理課本中有這樣一句話「托盤天平是支點在中間的等臂杠桿,天平平衡時砝碼的質量等於被測物體的質量」。實際上使用天平經常同時用到砝碼和游碼,此時被測物體的質量應砝碼的質量(填「大於」「小於」或「等於」)。(5)如圖19丙所示的案秤是個不等臂杠桿,請你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說明用幾個不重的砝碼就能平衡盤中重得多的貨物的道理。3、甲乙兩個實驗小組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分別得到下面兩組數據和結論。他們在交流時,甲組發現了自己實驗結論的錯誤和產生錯誤的原因。你認為甲組產生錯誤的原因有那些?甲 組 乙 組次數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14554742142344364833 45210結論動力+ 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動力 動力臂=阻力 阻力臂 甲組產生錯誤的原因: 。4、圖是小華同學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1)請你在圖8中畫出鉤碼受到重力G的示意圖和此時杠桿受到動力F1的力臂l1;(2)現在小華同學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測量力臂,她可以採取的做法是: (寫出一條即可);(3)右表是小華得到的一組實驗數據,由此她得出動力F 1 /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3 4 4 3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結論。你認為她的實驗結論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造成錯誤的原因是什麼? 。4、(1)圖略。重力示意圖; 動力臂(2)增大拉力(彈簧測力計向左移動、鉤碼向左移動)(3)不正確;因為只測量了一組數據,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規律),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5、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1)實驗前,先把杠桿的中點支在支架上,調節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______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 ,如果杠桿左邊低右端高,則調節平衡螺母應向 移動。此後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是否還要再旋動兩側的平衡螺母? 。(圖中杠桿上每格距離相等)(2)實驗中,改變支點兩側的鉤碼位置和個數,一般要實驗中多次測量,得到多組數據並進行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圖所示,杠桿處於平衡狀態。如果在支點兩側的鉤碼下方分別再掛一個等重的鉤碼後,杠桿_________保持平衡(選填「能」或「不能」),若不能, 端向下傾斜;(4)如果兩邊各減少一個鉤碼,杠桿________端向下傾斜;將兩邊鉤碼都向外側移動一個格子,杠桿________端向下傾斜;將兩邊鉤碼都向內側移動一個格子,杠桿________端向下傾斜。 5、(1)水平、便於直接在杠桿上讀出力臂、左、不要。(2)防止試驗的偶然性得出錯誤的結論(3)不能、左。(4)B、B、A(08山東棗庄)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某同學記錄了三次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次數動力F1/N動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2.00.044.00.0221.00.020.50.0132.50.031.50.05 (1)這三次實驗數據中有一次是錯誤的,錯誤數據的實驗次數是 ,由正確實驗結果可得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
(2).如下圖所示,當在A處掛了三個鉤碼時,要使杠桿平衡,應在C處掛 個鉤碼。(每個鉤碼的質量相等)。(3)若某次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一端的A點,如圖所示,杠桿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a,若在A點斜向上拉,杠桿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b,則Fa Fb (填「大於、小於、等於」)
C. 如圖甲所示的杠桿是平衡的,若如圖乙所示,在支點兩側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一個等重的物體,
沒有圖
你的圖應該是杠桿沒有在中間,這樣兩邊加上等重的物體之後,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是不平衡。
第二是當重量和長度正好是一定比例,則平衡。
選擇C
但是一般情況下容易當B是正確的。具體看你的題目中顯示的數據關系。
D. 如圖所示,杠桿甲、乙在F1、F2的作用下都處於靜止狀態.(1)此時的杠桿乙是否處於平衡狀態______(選
(1)杠桿的平衡狀態包括兩種: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由題意可知,杠桿乙在F1、F2的作用下處於靜止狀態,故可判斷此時的杠桿乙處於平衡狀態.
(2)已知支點為O,過點O作力F1的垂線段L1,作力F2的垂線段L2,那麼L1、L2即為所求作的力臂,如圖所示:
杠桿甲的力臂L1=20cm,阻力臂L2=10cm;
(3)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2N×20cm=4N×10cm,
則F2=4N.
故答案為:(1)是;(2)圖乙中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見解答圖示;20;10;(3)4;F1L1=F2L2.
E. 如圖所示,在下列各圖中,杠桿有可能平衡的是()A.B.C.D
甲圖,F1、F2的作用效果都會使杠桿沿逆時針方向加速轉動,不會使杠桿平衡;
乙圖,F2的作用線通過支點,力臂為0,對杠桿是否平衡不起作用,F1會使杠桿沿順時針方向加速轉動,不會使杠桿平衡;
丙圖,F1、F2的作用效果都會使杠桿沿順時針方向加速轉動,不會使杠桿平衡;
丁圖,F1的作用效果使杠桿沿逆時針方向轉動,F2的作用效果使杠桿沿順時針方向轉動,作用效果相反,可以使杠桿平衡.
故選D.
F. 如圖甲所示的杠桿是平衡的,若如圖乙所示,在支點兩側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一個等重的物體,杠桿會……
答:F1L1=F2L2,但是分別加掛一個等重的物體後(F1+G)L1≠(F2+G)L2。並不是如你所說的
F1F2擴大了相同的倍數。
G. 在乙圖中畫出杠桿平衡時
連接OB(即力臂L),然後過B點做垂直於力臂斜向下的力F;如圖所示:
H. (2009達州)如圖所示的杠桿是平衡的.若如圖乙所示,在支點兩側的物體下方分別加掛一個等重的物體,杠
甲圖杠桿平衡是因為:2×2=1×4;
乙圖分別加掛一個等重的物體後:
左邊:3×2,
右邊:2×4,
∵3×2<2×4,
∴杠桿不能平衡,A端上升;
故選B.
I. 杠桿傾斜是否處於平衡狀態
⑴左 水平 ⑵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等於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 不合理 實驗次數太少 結論具有偶然性 ⑶在C點掛4個鉤碼或在D點掛3個鉤碼⑷杠桿有自重 ⑸對 乙 便於從杠桿上直接測出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