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國際金融匯率風險

國際金融匯率風險

發布時間:2021-04-07 18:00:01

A. 求國際金融論文,關於匯率風險

國際收支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國際收支即「一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商品、債務和收益的交易以及債權債務的變化」。國際收支一般按一年、半年或一個季度計算。一國的國際收支不但反映它的國際經濟關系,而且反映它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
國際金融相關書籍
國際金融相關書籍
長期以來,國際收支的主要問題是:許多國家國際收支不平衡,各國為調節、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常常產生許多矛盾和斗爭。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是經常現象,要做到收支相抵、完全平衡十分困難。但是,無論是逆差還是順差,如果數額巨大且又長期持續存在,都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後果。因此,各國政府大都會採取各種干預措施,力求改善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一國採取措施往往會引起其他有關國家相應採取對抗和報復行動,從而減弱或抵消該國調節措施的作用。而且,有時調節國際收支的辦法又同發展國內經濟的要求背道而馳。譬如提高利率,若恰逢經濟復甦時期,這一措施就會大大影響經濟的恢復;而經濟復甦受阻,又會影響國際貿易的增長。
一國的國際收支與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有所區別。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國的貨幣資金收付行為,國際收支平衡表則是將一國一定時期(一年、半年或一個季度)的國際收支情況分別按不同項目編制的記錄和統計表。國際收支平衡表可以綜合反映一國同外國在一定時期內貨幣資金往來的全面情況,因此各國都很重視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工作。
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經濟主體因外匯匯率的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匯率風險-上證指數能性。交易風險主要發生在以下幾種場合:
(1)商品勞務進口和出口交易中的風險。
(2)資本輸入和輸出的風險。
(3)外匯銀行所持有的外匯頭寸的風險。

B. 國際金融外匯風險分析題

根據上述案例:

如果用遠期交易保值的方法:
因為已知美元6個月遠期貼水650點,而現在匯率是USD1=SF1.3240,也就是說 在6個月後的匯率將是:USD1=SF1.257 並以這個價格與銀行成交 這個時候得到的500萬美元就只能換到628.5萬SF (貼水用減法)

如果用BIS的規避外匯風險方法:
第一步:瑞士公司向市場以10%的年利率借500萬美元6個月,則在6個月到期後,瑞士公司需要還本付息共:$500萬*(1+10%*(6/12))=$525萬
第二步:spot rate transaction 拋售525萬美元,根據市場即期匯率USD1=SF1.3240 得到662萬的SF
第三步:investment 做穩健投資 將662萬存入瑞士國內的銀行6個月 6個月後可以得到收入:
662萬SF*(1+9.5%*(6/12))=693.45萬SF
第四步: 這樣的結果說明 花費$525萬得到收入693.45萬SF 換算下得到:USD1=SF1.32086

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知道: 用第一種的做法美元貶值得更加厲害,使得拿到的美元換成本國貨幣SF來的更少
而用第二種方法,可以使得風險大部分規避 雖然有所下降 但是還是虧損不多的

所以比較之下,還是BIS方法來的好.

以上分析希望能夠幫到你:)

C. 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

國際金融市場風險主要由國際金融投資者主觀預期、投資交易成本、投資者的投機行為和一個國家本身的金融市場狀況等因素引起,這些因素的變化內在地使國際金融市場失去均衡,導致國際金融資本流動變化無常,如果資本流出流入國家沒有防範能力,就極易產生金融風險。國際金融市場的活動一般由外匯交易商和金融投資者充當主體。無論是套利保值還是投機,都是以匯率和利率的預期為基礎。「外匯交易商制訂買賣外匯的決策奠基於他們的匯率預期,而匯率預期又取決於他們對匯率趨勢相關的政治、經濟的掌握。」各交易商和投資者對未來匯率或利率的預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對匯率和利率預期的差異直接導致國際資本流動的大幅波動。
按現代經濟學的觀點,預期均衡是指合理預期和預測。即是對所有可得的、與變數的未來發展趨勢有關的信息所作出的預期和預測。只要市場參與者都能根據自己所能得到的、與變數的未來發展趨勢有關的信息來進行預測,那麼最終結果必然是與從市場角度得到的信息相一致,達到預期均衡。所以,只要投資者或投機商發現市場的實際情況與他們的合理預期有差異,他們就會改變其定價策略,利用市場差價獲利。各投資者主觀預期的差異可以內生地擴大或縮小資本流動的波動性。
國際金融投機主體經常以各種基金的合法身份出現,其資金具體表現為國際游資(HOTMONEY),投機行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非正常的投機手段,獲得正常投資收益以外的資本利益。當投機基金非常龐大,達到對特定的匯市形成和匯率趨勢基本控制的程度時,投機行為就會給金融市場產生直接沖擊,導致一國金融市場風險的產生。
投機行為的基本特徵是,市場參與者在預測到經濟政策或諸如匯率和利率等經濟變數不能維持時,突然進行大幅度的資產重組,「投機性沖擊是在市場預測經濟政策不一致時所作出的理性反應」,「不一定要將投機性沖擊視為市場的反常行為,相反,它被看作是競爭性市場在預測到經濟政策的不連續性後的典型反應」。
在投機活動的形成過程中,存在下列因果關系:基本經濟因素的錯位程度、收支衡的頻率和嚴重性引起資本流量的增加,資本流量的增中引起投機活動量的增加。伴隨著資本流量的增長,外匯需求規模擴大,不穩定性出現增強,發生動盪的事件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如果外匯具有作為一種理想資產的特徵的話,那麼,隨著外匯價格越來越大的波動,從中投機的機會也將增加,只要投機主體存在,就會引起投機活動量的增加。
投機活動量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三個效應:第一,投機活動量的上升直接導致外匯需求規模和不穩定性的上升,金融動盪增加;第二,投機活動量的增加造成匯率沒有穩定點或者基本走勢不能獨立於投機影響的狀態;第三,金融機構在外匯交易活動中的投機行為大大增加。與傳統銀行業務獲利性減少相聯系,投機活動量的增加使金融機構的外匯業務重點越來越傾向於貨幣投機,隨此重心的轉移,外匯市場的任何波動更有可能引起投機性的買進和賣出,使金融市場的波動更加復雜化。

D. 匯率風險的主要表現

1973年布雷頓森林固定匯率體系崩潰,特別是1976年牙買加協議正式承認浮動匯率制合法性以來,控制在一定波動范圍的固定匯率制隨之解體。世界各國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美元、日元、馬克、英鎊等主要貨幣之間的比價時刻都處在劇烈的上下起浮變動之中,至使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決算由於匯率的變動而事先難以掌握,從而產生了匯率風險。我國也處在一個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際貨幣體系之中,匯率風險仍然嚴重地影響著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和企業的經濟收益,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我國對外資迅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影響尤為突出。
由於國際分工的存在,國與國之間貿易和金融往來便成為必然,並且成為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外匯匯率的波動,會給從事國際貿易者和投資者帶來巨大的風險,這種風險稱之為匯率風險它表現在兩個方面:貿易性匯率風險和金融性匯率風險。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商品和勞務的價格一般是用外匯或國際貨幣來計價。大約70%的國家用美元來計價。但在實行浮動匯率制的今天,由於匯率的頻繁波動,生產者和經營者在進行國際貿易活動時,就難以估算費用和盈利。由此產生的風險稱之為貿易性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借貸的都是外匯,如果借貸的外匯匯率上升,借款人就會遭受巨大損失,匯率的劇烈變化甚至可以吞噬大企業,外匯匯率的波動還直接影響一國外匯儲備價值的增減,從而給各國央行在管理上帶來巨大風險和國難。此種匯率風險稱為金融性匯率風險。

E. 請結合當下國際金融形勢,論述對外貿易的匯率風險應該如何應對

在當前國際金融形勢下,我們對外貿易的匯率風險主要表現為在國外的壓力下,導致我們國家一些匯率的變動。

F. 外匯風險特徵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對外開放領域的不斷拓展,國際經濟交流將更加頻繁。對外貿易、資本的輸入和輸出、國際資金融通等,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水平上,都必將躍上一個新台階。然而,在浮動匯率制度條件下,匯率波動具有經常性和不確定性,對外經濟活動中難免會遇到匯率變動而產生的風險。如何正確地認識外匯風險和較好地防範和化解外匯風險,是一個亟待探討和解決的問題。本文的重點在於探討防範和化解外匯風險方法。一 外匯風險的定義 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牙買加協定》承認浮動匯率制的合法性。於是各國的貨幣匯率頻繁變動,並且經常大幅進行變動,正是如此,各國在國際經濟交易中就會產生外匯風險。外匯風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外匯風險是指由於匯率的變化以及交易者到期違約和外國政府實行外匯管制等給外匯交易者和外匯持有者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狹義的外匯風險僅指由於匯率的變化以給外匯交易者和外匯持有者帶來經濟損失的可能性。二 外匯風險的表現外匯風險的種類很多,主要表現為交易風險、會計風險、經濟風險和儲備風險。 (一) 交易風險交易風險指在約定以外幣計價成交的交易過程中,由於結算時的匯率與交易發生時即簽訂合同時的匯率不同而引起收益或虧損的風險。這些風險包括: 1、以即期或延期付款為支付條件的商品或勞務的進出口,在貨物裝運和勞務提供後,而貨款或勞務費用尚未收付前,外匯匯率變化所發生的風險。 2、以外幣計價的國際信貸活動,在債權債務未清償前所存在的匯率風險。例如:某項目借入是日元,到期歸還的也應是日元。而該項目產生效益後收到的是美元。若美元對日元匯率猛跌,該項目要比原計劃多花許多美元,才能兌成日元歸還本息,結果造成虧損。3.向外籌資中的匯率風險。借入一種外幣而需要換成另一種外幣使用,則籌資人將承受借入貨幣與使用貨幣之間匯率變動的風險。 3、待履行的遠期外匯合同,約定匯率和到期即期匯率變動而產生的風險。 (二) 會計風險會計風險也稱折算風險,是指由於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某些外匯資金項目金額變動的可能性。它是一種賬面的損失和收益,並不是實際交割時的實際損益,但它卻會影響企業資產負債的報告結果。例如:某企業進口設備30萬美元,當時匯率為100美元=890元人民幣,換算為267萬人民幣,並記錄這一負債。在會計期末對外幣業務賬戶金額進行換算時,匯率發生了變化為100美元=830元人民幣,這時資產負債表上外匯資金項目的負債為249萬元人民幣。其中18萬元人民幣就成為匯率變化而產生的會計風險。 (三) 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是指由於意料之外的外匯匯率變化而導致企業產品成本、價格等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企業未來經營收益增減的不確定性。例如,我國某集團公司在美國有一子公司,利用當地資源和勞動力組織生產,產品以美元計價銷售。突然美元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貶值,這就會給子公司的經濟績效帶來潛在的風險。 (四) 儲備風險儲備風險是指外匯作為儲備資產因外匯匯率變動而引起價值下跌或上升的可能性。上述四類風險有一定的聯系,從時間上看,會計風險是對過去會計資料計算時因匯率變動而造成的資產或負債的變異程度,是賬面價值的變化;交易風險和儲備風險是當前交易或結算中因匯率變化而造成的實實在在的經濟損失或經濟收益;而經濟風險是因匯率變化對未來的經營活動和經營收益所產生的潛在的不確定性。三、外匯風險的防範外匯風險屬系統性風險,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我們在對外活動中只要樹立外匯風險意識,建立外匯風險管理機制,對外匯風險進行科學的預測和分析,設計和選擇防止或減少損失的處理方案,就有可能以最小的成本,達到風險處理的最佳效能。如果操作得當,不但可以化解外匯風險,甚至可以借之牟利。目前國際上常見的防範外匯風險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一)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規避外匯風險衍生金融工具在外匯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外匯風險管理和金融工具創新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創新金融工具的出現是金融市場(包括外匯市場)發展的結果,外匯市場的發展,使得外匯風險日益加劇,從而對管理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創新金融工具的出現,也促進了外匯市場的發展,對外匯風險管理「雪中送炭」,為企業外匯風險管理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運作空間,財務風險管理不再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而是延伸到企業外部的外匯市場之中。從目前情況看,外匯風險管理所運用的創新金融工具主要有外匯遠期合同、外匯期貨、外匯期權和互轉等。 1、 匯遠期合同避險遠期合同指企業處於避免外匯風險或投機的目的,與他方簽定合同,規定買賣外匯的數量、匯率(遠期匯率)和交割時間,到規定的交割日,買賣雙方按合同約定,賣方交匯買方付款的外匯交易。遠期合同避險,就是利用遠期外匯市場,通過簽定抵消性質的遠期合同來防範由於匯率變動而可能蒙受的損失,以達到保值的目的,及企業預定在未來一定日期,會收到或支付一筆外幣款項時,先在遠期外匯市場上賣出或買進該種外幣,將未實現的匯率予以固定,而不管契約期間的匯率如何變動,企業都可以確定將來能夠收到或付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遠期合同是不可撤消的,應否採用這種避險工具的關鍵是對未來匯率的預測,若匯率預測失誤,雖鎖定了風險,卻也失去了本應得到的收益。因而,這種避險工具常用於保守型管理策略之中。 2、 匯期貨避險外匯期貨的避險原理與外匯遠期合同是相似的,即為了使實際或預期的外匯頭寸免受匯率的不利影響,進行與現貨頭寸相反方向的外匯期貨交易。也就是買進(賣出)與現貨市場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買進)期貨合約而補償因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根據套期保值交易採取的方向,外幣期貨分為買進對沖與賣出對沖。賣出對沖又稱空頭,是指預期未來將在現貨市場售出某種外幣,而先於現貨市場出售與該幣相同或相當的外幣期貨契約,到時,在現貨市場出售該幣的同時,再將原先已售出的期貨契約在期貨市場結清。買入對沖又稱多頭,是指預期未來將在現貨市場購入某外幣,而先於此買入與該外幣相同或相關的外幣期貨合約,到期時在現貨市場上買入該幣的同時,再將原先買入的期貨契約在期貨市場結清。通過對沖,實際上是將未來外幣交易匯率事先固定下來,從而可避免匯率波動的風險。外匯期貨交易的選擇,同樣也取決於匯率預測的可靠程度及信用風險,但期貨有獨特的保證金制度,它是利得與損失的杠桿,它既不限制風險,又不限制收益,即到期不履行時,支付保證金。可見,該避險工具可滿足持「中庸型」或「保守型」風險管理策略的需要。 3、 外匯期權避險外匯期權又稱外幣期權,是一種選擇契約,其持有人及期權買方享有在契約屆期或之前已規定的價格購買,或銷售一定數額某種外幣資產的權利。當形勢有利時,他有權買進或賣出該種外幣資產,如形勢不利時,他也可不行使期權,放棄買賣該種外幣資產。而期權的賣方則有義務在買方要求履約時,賣出或買進期權買方買進或賣出的該種外幣資產。從避免外匯風險的角度看,外匯期權是外匯遠期合同和外匯期貨的延伸,但外匯遠期合同是不可更改的,即使合同到期前,出現匯率朝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變動,也必須按約定履行,從而不得不坐失本可得到的匯兌收益;外匯期貨契約簽定後,雖可在匯率朝有利方向變動時,與契約到期前以反向交易沖銷原契約,而不坐失匯率有利變動的好處,但期貨契約必須交納保證金,並每日按清算價計算盈虧,必要時尚需追加保證金,否則已進行的期貨契約會被拍賣掉;期權則不同,它有選擇餘地,買方可放棄履約,從而隨市場行情的變化,獲得無限大的利益,他無需每日清算,而只需支付權利金,又稱其權費或保險費,於定約時由買方支付給賣方,以取得履約選擇權的費用)。因此,這種避險工具可適用於持「積極進取型」風險管理策略的需要。 4、 貨幣互換避險互換又稱掉期,指交易雙方依據預先約定的規則,在一段時間內,交換一系列付款的交易。貨幣互換為互換的一種,它的基本做法是,在交易之初,雙方以議定的匯率互換的本金,根據互換的金額,計算利息,互換交易期間,雙方按約定的付息期和金額進行利息互換;在交易到期日,雙方進行本金的再次互換。在貨幣互換交易中,由於匯率是預先確定的,交易者不必承擔匯率變動的風險,因而起到避險的作用。貨幣互換是以目前現匯匯率為基礎,或以事先約定的遠期匯率為准,匯率多少由交易雙方商定,且互換交易的期限往往較長,因而它比運用期貨、遠期合同等方式來避免長期外匯風險要簡潔的多;另外,它在企業籌資中具有籌資成本低,籌資靈活性大等優點,故受到企業廣泛的採用。當然,外匯風險管理所用的創新金融工具還不止這些,隨著國際金融業的競爭的加劇,不斷有更新的金融工具推出。如目前最新的幾種外匯交易方式,有可變式遠期外匯交易、圓筒式期權交易、投標期間買匯期權、防止出口投標風險期權等;另外,為了揚長避短,各種金融工具往往組合使用。但是,正如前面所說,運用各工具避免風險,也僅僅是避免風險而已。(二)貨幣選擇法規避外匯風險
選擇好計價結算貨幣是涉外企業避免外匯風險的一種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企業計價貨幣選擇的原則是:
1、合理選擇計價貨幣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既有本幣與外幣之分,又有硬幣與軟幣之分。企業在交易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計價貨幣,是防範外匯風險的重要方法。選擇計價貨幣應遵循以下原則:
(1)遵循「收硬付款」的原則。即在出口貿易中,力爭選擇硬貨幣來計價結算;在進口貿易中,力爭選擇軟貨幣計價結算。但是在實際業務中,貨幣選擇並不是一相情願的事,因為交易雙方都希望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貨幣,從而將匯率風險轉嫁給對方。因此交易雙方在計價貨幣的選擇上往往產生爭論,甚至出現僵局。為打開僵局,促成交易,使用「收硬付款」原則要靈活多樣。比如,通過調整商品價格,把匯率變動的風險計進商品價格中,同時還可採取軟硬對半策略等等,使買賣雙方互不吃虧,平等互利。

G. 國際金融外匯風險管理練習題。

一年期泰銖貼水20%,即泰銖貶值,一年期遠期為Ba20*(1+20%)/$=Ba24/$,薩姆公司預測泰銖一年後將降值10%,即為Ba22/$
1、如果匯率如預測,一年後得到的泰銖兌換成美元,可得:4800000/22=218181.82美元
2、做遠期交易,把銷售收入的泰銖現在就賣出遠期,一年後可得美元4800000/24=200000
3、即期借泰銖(R,到期歸還4800000),R=4800000/(1+28%),兌換成美元,進行一年投資(8%),一年後得美元:4800000/(1+28%)/20*(1+8%)=202500美元
建議:在本例中,從數字上看,顯然是第一種方案最合適,第三種方案次之,第二種方案最差,但第一種方案有風險,這是以公司對一年後的匯率預測准確的基礎上的,如果預算不正確會產生不同的後果,另兩種方案均是將將來的美元數鎖定。至於選擇問題,要根據企業對風險的態度而定,如果願意承擔風險,則保留風險頭寸,選擇第一種方案。從企業經營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經營利潤)考慮,應該是第二種方案較好。

H. 什麼是銀行匯率風險

(一)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二)外匯風險的種類:交易風險、折算風險、經濟風險。 1.交易匯率風險,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經濟主體因外匯匯率的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交易風險主要發生在以下幾種場合: (1)商品勞務進口和出口交易中的風險。 (2)資本輸入和輸出的風險。 (3)外匯銀行所持有的外匯頭寸的風險。 2.折算匯率風險,又稱會計風險,指經濟主體對資產負債表的會計處理中,將功能貨幣轉換成記賬貨幣時,因匯率變動而導致帳面損失的可能性。 功能貨幣指經濟主體與經營活動中流轉使用的各種貨幣。 記賬貨幣指在編制綜合財務報表時使用的報告貨幣,通常是本國貨幣。 3.經濟匯率風險,又稱經營風險,指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動通過影響企業的生產銷售數量、價格、成本,引起企業未來一定期間收益或現金流量減少的一種潛在損失。 [編輯本段]匯率風險及其主要表現 1973年布雷頓森林固定匯率體系崩潰,特別是1976年牙買加協議正式承認浮動匯率制合法性以來,控制在一定波動范圍的固定匯率制隨之解體。目前,世界各國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美元、日元、馬克、英鎊等主要貨幣之間的比價時刻都處在劇烈的上下起浮變動之中,至使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決算由於匯率的變動而事先難以掌握,從而產生了匯率風險。我國也處在一個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際貨幣體系之中,匯率風險仍然嚴重地影響著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和企業的經濟收益,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我國對外資迅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影響尤為突出。 由於國際分工的存在,國與國之間貿易和金融往來便成為必然,並且成為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外匯匯率的波動,會給從事國際貿易者和投資者帶來巨大的風險,這種風險稱之為匯率風險它表現在兩個方面:貿易性匯率風險和金融性匯率風險。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商品和勞務的價格一般是用外匯或國際貨幣來計價。目前大約70%的國家用美元來計價。但在實行浮動匯率制的今天,由於匯率的頻繁波動,生產者和經營者在進行國際貿易活動時,就難以估算費用和盈利。由此產生的風險稱之為貿易性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借貸的都是外匯,如果借貸的外匯匯率上升,借款人就會遭受巨大損失,匯率的劇烈變化甚至可以吞噬大企業,外匯匯率的波動還直接影響一國外匯儲備價值的增減,從而給各國央行在管理上帶來巨大風險和國難。此種匯率風險稱為金融性匯率風險。

I. 國際金融外匯風險管理分析題

根據上述案例:
如果用遠期交易保值的方法:
因為已知美元6個月遠期貼水650點,而現在匯率是usd1=sf1.3240,也就是說
在6個月後的匯率將是:usd1=sf1.257
並以這個價格與銀行成交
這個時候得到的500萬美元就只能換到628.5萬sf
(貼水用減法)
如果用bis的規避外匯風險方法:
第一步:瑞士公司向市場以10%的年利率借500萬美元6個月,則在6個月到期後,瑞士公司需要還本付息共:$500萬*(1+10%*(6/12))=$525萬
第二步:spot
rate
transaction
拋售525萬美元,根據市場即期匯率usd1=sf1.3240
得到662萬的sf
第三步:investment
做穩健投資
將662萬存入瑞士國內的銀行6個月
6個月後可以得到收入:
662萬sf*(1+9.5%*(6/12))=693.45萬sf
第四步:
這樣的結果說明
花費$525萬得到收入693.45萬sf
換算下得到:usd1=sf1.32086
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知道:
用第一種的做法美元貶值得更加厲害,使得拿到的美元換成本國貨幣sf來的更少
而用第二種方法,可以使得風險大部分規避
雖然有所下降
但是還是虧損不多的
所以比較之下,還是bis方法來的好.
以上分析希望能夠幫到你:)

J. 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有哪些

主要有五大風險:
美國不確定性風險——美國經濟金融的影響力使其前景格外引起關注,並將影響
國際金融市場較大的波動,尤其是美元資產的縮水,可能導致全球交易、結算和儲備系統的大調整,不利於金融穩定突出;而從國內看,美元貶值由於經濟恢復和結構性均衡,但不利於經濟信心維持。美元波動將會引起恐慌性反應,金融市場價格波動將會加大,進而不利於全球經濟復甦和穩定。而從當前形勢看,美國經濟前景難以確定,經濟政策和理念的變化將是美國經濟難以預測的重要因素,而經濟政策抉擇時機與理念的變化,將可能使美國經濟最終出現實質的變化,甚至惡化。

金價上漲恐慌性風險——從目前趨勢看,國際金價面臨進一步上揚的空間,甚至預測金價將可能達到350美元的水平,國際政治與軍事矛盾潛在惡化的可能以及突發事件的難以預測都將是金價上漲的依託;尤其是美國經濟不確定和美元超值風險都將是金價上揚的推力與依據,從而對市場心理恐慌具有重要影響,形成進一步刺激金價的重要因素。

油價不定性風險——從石油價格水平趨勢看,產油國與消費國之間的摩擦以及國際政治軍事爭端的連續不斷,都是油價不確定的因素;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以及全球經濟復甦的需要,油價可駕馭更為艱難,可能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的不確定因素,並將對主要貨幣國的經濟環境具有負面影響與打壓,歐元區更為突出,歐元區通貨膨脹再度上升的壓力依然較大,並將直接加大匯率信心心理的波動與調整;而對於美國而言,在經濟不確定中經濟風險有所上升的形勢下,油價的上漲也將使美國經濟政策難以駕馭。油價再上30美元的水平不僅具有可能,而且也將是再度沖擊經濟金融政策的調整與變化的重要因素,對利率、匯率和股價等宏觀和微觀經濟波動與難以駕馭影響將更為直接。

利率差異波動性風險——全球利率水平的差異與不同步將是未來匯率水平和投資組合波動與調整的關鍵因素,利率調控的駕馭將直接影響和左右資金流動趨勢、方向與結構的變化,對美元的減弱、對歐元的傾斜以及對日元的難以定奪將使匯率和股價水平加大波動幅度,波動區間將難以預測且超出預期。尤為值得關注美聯儲關於改變永久性貼現率結構的建議,主旨是改變以往聯邦基金利率高於貼現率的狀況,使貼現率高於聯邦基金利率,以刺激存款機構、聯邦儲備體系在美國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最終穩定經濟。美聯儲這項可能實施的改革將會對美國金融市場,尤其是美國經濟產生重要影響,並對匯率具有直接牽動;而當前美聯儲利率調整的時機抉擇對匯率的影響至關重要。而利差將形成國際資本流動格局的較大調整與變化。

金融格局潛在調整風險——隨著美歐日三種主導貨幣匯率的價格變化,尤其是歐元上升的加快,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將面臨提前的挑戰與修正。國際資本流動向歐元區間的加大,可能將導致資產信心和份額的調整,而目前美元貶值趨勢對與美元相掛鉤的機制沖擊將會加大,美元與歐元雙匯率機制將可能成為新的選擇與更新。從中長期看,美歐金融均衡性將會逐漸顯現,對美元沖擊明顯,對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具有影響與沖擊,但對金融均衡與風險規避十分有益,有利於國際金融公平、合理氛圍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匯率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貨期交易所 瀏覽:690
紫光集團轉讓紫光股份 瀏覽:672
金融機構扶貧領域作風問題自查 瀏覽:524
萬川金融公司在那條路 瀏覽:925
平安銀行貿易融資事業部 瀏覽:801
揚州市現代金融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189
境外融資登記手續 瀏覽:8
千元投資理財app 瀏覽:297
獲取匯率api 瀏覽:497
300685上市大約價格 瀏覽:143
山東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29
杠桿如何增力 瀏覽:672
杠桿收購的現金來源 瀏覽:758
金融運營公司 瀏覽:751
南漳農商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849
平安福保險的傭金 瀏覽:758
期貨莊家操作破解 瀏覽:533
mt4模擬賬戶設置杠桿 瀏覽:603
交易風控員 瀏覽:583
融資費用攤銷做賬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