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杠桿原理難題來一道謝謝!
如圖是自卸抄車的示意圖,車箱部襲分可視為杠桿,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B點是支點,液壓桿施的力是動力,貨物重力是阻力 B.B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箱前部可省力 C.C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箱後部可省力 D.C點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箱前部可省力 圖:
Ⅱ 杠桿原理的題目
你這個題目不完整,因為你沒有定義相鄰兩塊的相對距離。題目主要應用重心思考
Ⅲ 杠桿原理
杠桿原理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欲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正是從這些公理出發,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其中公式這樣寫:支點到受力點距離(力矩) * 受力 = 支點到施力點距離(力臂) * 施力,這樣就是一個杠桿。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力臂 > 力矩);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挪動!"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Ⅳ 怎麼利用杠桿原理解這道題,求詳細過程
這個沒用到杠桿,只是重心位置不能超出桌子邊緣而已。
Ⅳ 關於杠桿原理的題 ——急!
(2)5kg
由1問可知木棒重心距粗端0.5m。
現在在距粗細1.5m支持它,則支撐點距重心1m,距細端0.5m
由杠桿平衡原理:1m*G=0.5m*98N.
解得 G=49N.
m=G/g=5kg.
Ⅵ 杠桿原理物理題
如果O點在杠桿最左端,應該是250吧?
相當於有兩個阻力矩已經在杠桿上了,一個是1m乘以1000N,一個是總重100N乘以2.5m
然後動力F乘以5m要等於它們的和
結果應該是250N
Ⅶ 求杠桿原理公式及例題(有答案的)
F1*L1=F2*L2
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通過調節杠桿兩端螺母使杠桿處於水位置的目的:便於直接測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
杠桿原理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杠桿了。上圖中,方形代表重物、圓形代表支持點、箭頭代表用力點,這樣,你看出來了吧?(圖1)中,在杠桿右邊向下用力,就可以把左方的重物抬起來了;在(圖2)中,在杠桿右邊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在(圖3)中,支點在左邊、重物在右邊,力點在中間,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
你注意到了嗎?在(圖1)中,支點在杠桿中間,物理學里,把這類杠桿叫做第一種杠桿;(圖2)是重點在中間,叫做第二種杠桿;(圖3)是力點在中間,叫做第三種杠桿。
第一種杠桿例如:剪刀、釘鎚、拔釘器……這種杠桿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要看力點和支點的距離(圖1):力點離支點愈遠則愈省力,愈近就愈費力;如果重點、力點距離支點一樣遠,就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第二種杠桿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桿的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遠,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第三種杠桿例如:鑷子、烤肉夾子、筷子…… 這種杠桿的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費力的。
如果我們分別用花剪(刀刃比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較長)來剪紙板,花剪較省力但是費時;而洋裁剪則費力但是省時。
Ⅷ 有關杠桿原理的物理題!
不變!
因為木棒是粗細均勻的,所以重心一定在其中心。由圖很容易看到阻力臂L2總是動力臂L1的一半(也很容易用幾何證明)。
因為L1=2×L2
所以由F1×L1=F2×L2得
F1=1/2×F2
因為F2=G木棒,已經一定了。
所以拉力F1=2G木棒也就一定了。
所以這個過程中拉力的大小是不變的!
Ⅸ 杠桿原理數學題
10千克
Ⅹ 杠桿原理習題
這題挺簡單的啊~~設:天平的左右臂長分別為L1,L2;大小金屬塊質量分別為x1,x2.則根據題意能列出式子:
① x1*L1=L2*27
②8*L1=X2*L2
③X1+X2=30
由以上的三個式子可解得:X1=18g X2=12g
用了最簡單的杠桿公式~~L1 L2 設而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