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幣匯率的概念
人民幣匯率定義: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
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是代表人民幣的對外價值,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獨立自主、統一性原則基礎上,參照國內外物價對比水平和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浮動情況統一制訂、調整,逐日向國內外公布,作為一切外匯收支結算的交換比率,它是官方匯率,沒有市場匯率,其標價方法採用國際上通用的直接標價法,即以固定單位 (如100、10000、100000等) 的外幣數摺合若千數額的人民幣,用以表示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固定單位的外幣數大小須視各該外幣的價值大小而定,除人民幣對比利時法郎和義大利里拉匯率採用一萬 (10000)單位、對日元匯率採用十萬 (100000)單位作為折算標准外,對其他各種外幣匯率均以一百(100)單位作為折算標准。
貨幣兌換
1人民幣=0.1538美元
1美元=6.5027人民幣
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8-06-25 00:06
2. 外幣兌換人民幣匯率
今天的匯率換算
1000韓元=5.1427元人民幣
3. 人民幣匯率
當前最新匯率換算:1人民幣元=0.1409美元,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止。
4. 翻譯一篇有關人民幣匯率的文章 要專業的 謝謝了 機器翻譯的免進
2002年開始的美元貶值,只是使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相比降低了升值幅度,並沒有像浮動利率被操縱一樣改變其匯率的基本特性,因此,到處都能聽到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很明顯可以幫助中國建立一個健全的經濟發展環境。對企業來說,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有利於他們的成本預算和擴大海外貿易。對海外投資者來說,這樣確實能保護他們的投資利益。更重要的是,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利於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施,有利於抑制通貨膨脹,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和財政穩定。中國的經濟與許多發達國家高度互補。這些國家主要從中國進口原材料和輕工業產品,這樣有利於他們修整國內的工業結構,促及經濟發展水平,同時,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相對低價的出口商品可以提高進口國家居民的實際收益水平,刺激其他領域的消費,提高經濟增長.人民幣匯率增值會把這些利益都抹去。然後,對復興的探索卻不是很明了,也不容樂觀,就像對國際金融市場增加的不確定一樣。保持中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勢頭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可以促進區域經濟和全球經濟的增長,保持國際金融的穩定,進而擴大對世界經濟的支持,正如它設法恢復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在這種意義上來講,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使中國企業和全球經濟受益。
目前的匯率體制與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企業的承載能力和金融機構的管理水平相適應。但是,不完善的匯率形成機制已經引起了管理當局的極大重視.由於缺乏積極的國內和海外外匯交易市場機制,企業和人民應對匯率風險的意識十分薄弱,在市場上應對風險的方法也不足。
5. 人民幣匯率的匯率走勢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未來我國勞動生產率持續較快提升、國際收支保持順差格局、貨幣政策以穩健偏緊為主、外匯儲備總量高以及中外投資收益差和利差的存在,必將導致人民幣升值,但不會大幅升值,中長期基本穩定、雙向波動、小幅升值的可能性較大。
國際清算銀行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09.64,較10月份微升1.58%。11月份,人民幣中間價震盪走高,當月6.3017開盤,收於6.2892.
由於美元指數持續上升和去年年底國內經濟數據不盡如人意,人民幣匯率新年開局疲軟。2015年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248,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8個基點,即期匯率創半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展望新的一年,在美元強勢回歸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將何去何從?影響人民幣走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綜合各方觀點來看,人民幣短期貶值壓力存在,但從經濟基本面和國際收支等方面看,人民幣匯率總體將保持穩定。
6. 求有關世界匯率走勢的書籍and人民幣匯率走勢書籍 謝謝!!
人民幣新的升值壓力
作者:佚名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06-7-10 下午 11:27:30
人民幣匯率是否升值,近年來一直是國際社會和外匯市場關注的焦點。但最近一周,由於美國政府的態度轉變和高盛公司經濟學家發表了最新看法,這一問題被再次推到國際金融市場的聚光燈下。
美國政府
加入"人民幣重估派"
人民幣升值說最早由日本政府提出。長期以來,日本政府一直在各種場合不厭其煩地竭力敦促中國對人民幣匯率重新估值。由於受中國出口產品沖擊,一些東南亞國家近兩年來也公開加入了這一陣營。
近來,美元兌歐元和其他貨幣的匯率呈現持續下跌的態勢,而人民幣由於與美元掛鉤,致使人民幣匯率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世界上許多經濟學家和政府開始呼籲中國對人民幣重新估值,其中,以日本財長鹽川正十郎的呼聲最大。他們指出,中國通過人為地將人民幣維持在弱勢水平上來增強其出口競爭力,使美國經常項目逆差日益加大,並引起世界其他國家出現通縮,日本首當其沖。因此,任何旨在有秩序、有效地刺激世界經濟增長並扭轉全球通縮的政策都必須包括人民幣匯率調整這一環節,正如20世紀80年代中期西方七國集團曾經根據《Plaza協定》對日元實施了類似的干預政策。
在這個敏感問題上,美國政府過去在多數時候都小心地保持著沉默。然而,此次卻突然加入了"人民幣重估派"陣營。本周一,美國財政部長約翰·斯諾公開表示,明白中國政府有意邁向市場主導的彈性匯率制度,希望中國實行更靈活的匯率制度。此言一出,引致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是否將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各種猜想和討論,亦被國際外匯市場理解為美國政府支持人民幣匯率變動,從而產生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這一變化,使得本周國際外匯市場繼續炒賣人民幣升值,刺激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不可交割遠期合約折讓進一步擴大。貼水擴大到1950-1750的創紀錄水平,更一度達1900點。不可交割遠期貼水實際上代表了市場對於未來12個月人民幣重新估值的可能性的估算。本周的貼水,相當於一年後每美元兌8.09元人民幣,創下歷史高位。
"這是迄今為止來自布希政府高層官員最明確的表態,表明美國已加入西方七國工業集團的行列,呼籲中國對人民幣進行重新評估。此舉表明,包括美國在內的中國主要貿易夥伴正在進一步向北京政府施加壓力,要求中國放棄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6月18日出版的《亞洲華爾街日報》對此評論說。
高盛呼籲人民幣自由浮動
上周四,高盛公司發表題為《中國需要貨幣制度改革》的報告更加大了有關中國政府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猜想的空間。報告說,"對中國來說,更明智也更可行的一個選擇是'制度改革'--以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取代固定匯率。中國將認識到,這樣做符合中國的利益,即使這將意味著必須在一開始接受匯率升值。"
6月18日晚,該報告的作者--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胡祖六自香港飛抵北京。19日中午,胡祖六約見記者,言談多涉及其剛剛完成的這份報告。
胡祖六對記者表示,"人民幣重估派"和"人民幣匯率不變派"兩種觀點都存在缺陷。認為人民幣需要重新估值的人誤解了中國出口競爭力強勁的原因及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而認為維持人民幣匯率不變者則忽視了固定匯率制度與貨幣政策自主權及資本賬戶漸進自由化之間的內在矛盾。
胡祖六分析說,中國出口表現強勁的原因應該歸結為實施長達十餘年之久的貿易改革、富有活力的民營企業、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及跨國公司加工組裝業務的大舉進入。但與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的情況不同,美元現在兌歐元和其他主要貨幣持續貶值,自美元從2002年2月的匯率峰值一路走軟以來,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已貶值11%,中國的出口彈性系數為0.2%。在貿易加權基礎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每貶值1%,中國的出口即增長0.2,因此,匯率的變化給中國出口增長帶來的影響微乎其微。盡管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廉價商品大舉湧入世界市場拉低了國際商品價格,減少了邊際利潤率,但並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中國是全球通縮的始作俑者。外界對中國自身通縮現象的擔心也有誇大之嫌,且這種擔心不應成為長期將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理由。但如果中國為避免出現通縮而長期實行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匯率制度則是"更嚴重的錯誤"。
"無論如何,人民幣並非解決當前全球經濟問題的關鍵",胡祖六說。
然而,胡認為,人民幣確實被低估了。2002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740億美元,2003年一季度又增加300億美元,這一增長事實就足以表明人民幣實際上被低估了。不過,無論用何種匯率均衡模型計算,人民幣的低估幅度也只有15%左右。不過,盡管被嚴重低估言過其實,但中國官方所言人民幣的匯率水平"非常合適"的說法也值得商榷。
"人民幣重估派"和"人民幣匯率不變派"實際上都是在呼籲延續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匯率制度,這兩種方式對解決當前世界經濟無濟於事,而且極可能會在中長期對中國經濟造成傷害。但從另一方面看,假如中國完全維持現狀不變,那也不符合自身的利益同時無法滿足國際社會的要求。
"中國和世界必須要面對的真正問題不是人民幣應當重估與否,而是這個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國家究竟應當採取什麼樣的匯率制度",胡說,"中國應當享有貨幣政策高度自主權,要有獨立制定國內利率水平的能力,同時,必須也已經開始採取措施逐步開放資本賬戶。為促進結構改革並保持金融穩定,中國應當實行更為靈活的匯率制度,以適度的彈性應對來自貿易和資本賬戶自由化的雙重壓力。"
胡祖六強調說,只有實行一種可以更好地反映多變的市場狀況和經濟基礎的靈活的匯率制度才最符合中國的利益。
官員學者看法不一
在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問題上,經濟學家的觀點並不一致。"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和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羅納德·麥肯龍是反對人民幣升值的兩個代表性人物。
今年3月,蒙代爾在北京多次表示,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是明智之舉。他再三強調,一個對外匯兌換實施控制的國家永遠不必將其貨幣升值。政府應該做的是放鬆他們的控制,逐步朝著貨幣自由兌換的方向發展。"將人民幣升值是一個糟糕的主意,它將加劇而不是防禦中國經濟的通縮,中國政府應當汲取日本的教訓"。
麥肯龍則指出,對人民幣重新估值的建議是錯誤的。他警告說,如果允許人民幣升值,中國就會步日本之後塵陷入通縮的泥潭。
19日晚,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就人民幣匯率問題采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加寧博士。
"坦率地講,此前我們也曾經在各種內部場合就匯率制度改革問題提出過種種建議,比如說,適當放鬆匯率的浮動范圍,變單一盯住美元為一攬子匯率制度,還有就是適當減少出口",魏加寧說,"我個人原先曾經估計,如果沒有SARS的沖擊,按照此前中國經濟的增長勢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趨勢,很可能在不遠的某個時候(比如說今年晚些時候)中國現行的匯率制度就應當有所改善"。
但是針對目前的變化,魏加寧博士向記者表達了以下看法:
首先,按照國外的一些觀點,認為人民幣應當升值50%,而我則認為,其中至少有一半幅度以上應當是對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被嚴重高估的一種價值回歸。我們千萬不要忘記,在亞洲金融危機最為嚴峻的時候,中國政府冒著極大的風險堅持人民幣不貶值政策,鼓勵國內企業通過提高競爭力來克服眼前的困難。當時,中國政府的這一舉措,不僅贏得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贊譽,而且得到了發達國家的高度評價。同時不應忘記的是,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而且還只是一個剛剛實現經濟起飛的發展中國家,國內經濟還面臨著許多困難,為此,我們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做出了極大的犧牲,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為盡責任做著超國力的事情。也就是在這樣一種特殊的條件下,1994年匯率制度改革時形成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才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所謂"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後來,中國經濟形勢雖然有所好轉,但從匯率的角度來看,存在著價值回歸的成分,並不能完全等同於應當升值的部分。
其次,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確應當有所改變,應當在適當的時候回到1994年確立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上來,但絕不是現在。絕對不應當是在中國人民正在飽嘗SARS之苦,中國經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的時候。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問題,未免有些不合時宜。
再次,亞洲金融危機和"SARS危機"的性質不同。亞洲金融危機,雖然沖擊來自境外,但本質卻屬於經濟性質。而"SARS危機"不僅發生在國內,而且從長期看有公共衛生建設投入不足的問題,但從短期宏觀經濟的角度看,基本卻是外生的,因此在對策上必然有所不同。所以,在這種時候,不能再給企業雪上加霜,更不能給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魏加寧說,"作為一名研究人員,我本人無意將經濟問題、學術問題泛政治化。但誰都清楚,匯率問題從來就不是純粹的經濟問題,也不是純學術問題,至少在國際政治經濟學領域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在實踐上,日本經濟從'廣場協議'到'泡沫經濟',再到90年代的經濟停滯和金融危機,前車之鑒沒有多遠,我想,中國政府不會不從中汲取教訓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完全放開人民幣匯率恐怕還尚需時日。即使是小幅度放開浮動范圍和改變匯率生成機制也絕對不應當是現在這個不確定性還很強的時候。"
至於何時中國會改進現在的匯率制度,魏加寧認為,要視中國經濟下一步的走勢,看SARS對中國經濟影響的滯後效應如何。
6月19日下午,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獲悉,有關人民幣匯率的官方口徑是"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適時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此外並無最新說法。
7. 人民幣匯率的年平均匯率
1949年-1952年為浮動匯率,1953-1971年都是2.462。
1972年 2.245
1973年 1.989
1974年 1.961
1975年 1.859
1976年 1.941
1977年 1.858
1978年 1.684
1979年 1.555
1980年 1.498
1981年 1.705
1982年 1.893
1983年 1.976
1984年 2.320
1985年 2.9366
1986年 3.4528
1987年 3.7221
1988年 3.7221
1989年 3.7651
1990年 4.7832
1991年 5.3233
1992年 5.5146
1993年 5.7620
1994年 8.6187
1995年 8.3510
1996年 8.3142
1997年 8.2898
1998年 8.2791
1999年 8.2783
2000年 8.2784
2001年 8.2770
2002年 8.2770
2003年 8.2770
2004年 8.2768
2005年 8.1917
2006年 7.9718
2007年 7.6040
2008年 6.9451
2009年 6.8310
2010年 6.7695
2011年 6.4588
2012年 6.3125
2013年 6.1932
2014年 6.2470
2015年 6.3493元 2015年10月9日匯率,1歐元對人民幣7.1640元,100日元對人民幣5.2935元,1港元對人民幣0.81926元,1英鎊對人民幣9.7498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6123元,1紐西蘭元對人民幣4.2324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4.5266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4.8843元,人民幣1元對0.65474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9.6592俄羅斯盧布。
8. 人民幣匯率
今日最新匯率換算:1人民幣元=0.1474美元,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止。
9. 有誰知道1984年日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求指教。
所有銀行匯率都不是最高的。你可以聯系專業的貨幣兌換公司--至少幣銀行高--也可以找我 ...只要是在中國大陸,在中國銀行兌換是最值得其他商業銀行都是根據...
10. 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匯率有什麼區別
外匯匯率是一復個統稱制,是指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匯率兩字可理解為價格.國際上有兩種表示外匯匯率的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是指用本幣表示外幣的方法,我國就是這種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864.43人民幣.國際絕對多數國家採用這種方法.在這種標價法下,如果說匯率上升,即為本幣貶值.間接標價是以年幣表示本幣的方法,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即為本幣升值.
人民幣匯率是指人民幣對於外幣價格,簡單地說,就是人民幣價格.人民幣匯率上升,是指人民幣價格上升,即人民幣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