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左擺動杠桿零件圖

左擺動杠桿零件圖

發布時間:2021-04-20 13:24:14

㈠ 跪求左擺動杠桿銑8槽夾具圖及其裝配圖,CAD圖紙哦,謝謝了

可惜我這里沒有,但是可以做的

㈡ 求好心人幫忙 左擺動杠桿工序卡片和cad圖 急需。。只是課程設計 。。。有的話希望發到[email protected]

發的飛飛高分

㈢ 左擺動杠桿使用在什麼地方的,有什麼作用

左右擺動的杠桿,例如:鍾擺。
作用:循環往復運動。

㈣ 誰有左擺動杠桿的夾具設計的裝配圖喝零件圖

裝配圖
CAD

㈤ x51銑床三面刃銑刀能銑多高的粗糙度

最好能先粗銑,然後再精銑,這樣就能夠保證粗糙度。先用小一點的三面刃銑刀粗銑,然後再用8mm的三面刃銑刀精銑就行了。

㈥ 圖中手錶什麼牌子

GENEVE並不是手錶品牌,它代表著「日內瓦印記」!
日內瓦印記(Geneva Seal)源自1886年制定的《日內瓦法則》,目的是保證鍾表的原產地與工匠的技藝。日內瓦印記只頒發給在日內瓦地區製作的鍾表,只有攜帶手工打造並自動上弦的機械機芯的鍾表才能獲此殊榮,在機芯的夾板上刻印著「鷹與鑰匙」的徽章標志(如圖),雖然未獲得日內瓦印記的不見 得就不是好表,但符合日內瓦印記的標准卻幾乎可以代表製表工藝的最高級別的精良。《日內瓦法則》經過多次修改,目前共有12條規定,規定了機芯的製作標准,雖然有些部分純粹是為裝飾而制定,比如,所有鋼制零件的邊緣必須經過打磨,切面順滑,螺絲頭要打磨或經過修圓,而所有的可見的邊緣與狹縫必須去角;活動齒輪須經人工修飾再以黃楊木打磨光亮等等。雖然這12條法則並不為每一位製表大師或製造商所認同,但還能充分顯示該手錶完全仰賴人工完成。
第一法則:
(1A)機芯內所有零件,包括添加的機械裝置,其工藝必須達到 12 法則的嚴格要求,並接受抽樣檢驗。意即所有金屬材料所製作的零件以及附加的機裝置,其表面 必須整平,邊緣必須削角拋光,所有零件的內面和側面都必須打磨。
(1B)所有鋼制零件的邊緣必須削角、打磨、拋光使其如鏡面般光亮。所有螺絲帽的邊緣及凹口都要削角拋光,螺絲尾則須做平面或球面拋光。
第二法則:
(2)除發條盒、發條軸心以及底板中心輪的軸孔可以不必裝配紅寶石外,其他所有機芯輪系、擒縱器、馬仔和擺輪都必須裝配紅寶石軸承,其孔內必須高度拋光,和齒輪接觸的平面必須做弧形拋光,至少也要做到平面拋光,藉以減少摩擦面積。紅寶石中心孔必須留有喇叭口的蓄油槽,並高度拋光以免油質擴散流失,而紅寶石的外圍必須做凹環並拋光美化處理。擒縱輪和馬仔最好也像擺輪一樣有托石,使磨擦力減到最小,至少擒縱輪要有上下托石。
第三法則:
(3) 游絲必須採用寶璣式雙層藍鋼游絲,超薄機芯使用單層的藍鋼游絲也可被接受。擺輪上的游絲頭必須用單頭有圓頸,可自由滑動式的活動金屬壓板鎖緊固定,或以可調校式的支撐螺旋栓也可接受。
第四法則:
游絲調整器,也就是快慢指示針必須有固定裝置並可以微調 (如鵝頸式微調器) ,超薄機芯則不需要有微調快慢針的裝置。若無快慢針的設計,擺輪上必須有可微調快慢的補償螺絲,而最少兩顆或四顆新式的鈹鎳合金琺碼補償擺輪,或者最少4顆或8顆可微調快慢,沒有補償螺絲的環狀光擺,在近代則是可被接受的。
第五法則:
帶動擺輪旋轉的擺碟、調校等時節拍的結構和快慢針等機制及其零件,都必須達到法則 1A 和 1B 的要求。
第六法則:
所有輪系的齒輪傳動環邊及其支撐梁都必須削角,和小齒瓣結合處,必須打磨修飾。厚度相當或小於 0.15 mm 的齒輪,則可以只削角打磨一面,傳動環經過打磨。如果齒輪厚度大於 0.15 mm,則齒輪的兩面都必須做削角打磨處理。
第七法則:
所有輪系的鋼質齒瓣及其橫切面、所有輪軸末端以及其桿柱都要做鏡面拋光 。也就是說所有的傳動輪系的齒輪都必須打磨削角,鋼質的齒瓣包括所有部位都必須做鏡面打磨,使其光彩奪目,而且不會因毛細現象而讓油擴散流失。當紅寶石和軸心都做鏡面光打磨時,摩擦阻力會減少,潤滑油也會因內聚力的物理效應而凝聚成球型,不致因為粗糙的表面,讓油因毛細孔現象而導致擴散流失。 第八法則:
在擒縱系統的結構里,擒縱輪必須輕巧,馬仔本身最好要有平衡裝置。機芯大於 18 mm 者,其擒縱輪的厚度最好不超過 0.16 mm,而機芯小於18 mm 者,其擒縱輪的厚度不可超過 0.13 mm。擒縱輪鎖住馬仔紅寶石的部位必須打磨拋光,推動馬仔紅寶石的齒尖必須做鏡面拋光打磨,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的減少摩擦阻力,油不致因為毛細孔物理現象而擴散流失。擺輪和馬仔紅寶石的摩擦面應該在 0.07 mm 和 0.03 mm 之間最理想,摩擦面積越小,動能的損耗越少,釋放能量的效果最佳,當然只有最上等的鋼材,才能達到效率高長的最好狀況。
第九法則:
在杠桿式擒縱系統的結構里,馬仔左右擺動釋放出能量,驅動擺輪運轉同時,制止馬仔的定位機制必須由固定型夾板限制,不管在主機板或馬仔板都可以接受,但是不容可可以隨意移動或可變動位置的部件。其中有一種鑲有二顆紅寶石做為馬仔的定位限制結構中最為高級,而且禁止使用栓釘式可微調的偏心螺栓。
第十法則:
所有的機芯都必須安裝有防震裝置。約 1900 年的懷表以及 1940 年到 1970 年間的很多機芯烙印有日內瓦印記,像百達翡麗和江詩丹頓手錶在當時並未安裝有避震裝置,所以這一條守則可能是1970 年後才加上去的規定。
第十一法則:
在上煉系統結構的棘輪與冠輪,必須遵照注冊型號的特別規定製作。亦即鼓車、吉車和小鋼輪與大鋼輪的咬合,必須打磨拋光,使其上煉省力順暢。為了達到堅固耐用的目的,小鋼輪須為垂直雙層式,大小鋼輪最好是狼牙狀的齒型,這一點在古董高級鍾表中可遇見,近代表大都僅是有倒角拋光的齒型。
第十二法則:
不可使用鋼絲彎曲成型的彈簧。機芯里具有彈簧性能的擋仔,如發條擋仔,或鼓吉車、離合的彈簧、日歷和自動輪系、三問、報時、計時碼表以及萬年歷等性能,其零件所使用的彈簧必須以整塊鋼板切削雕琢,打磨拋光製成具彈性與優美線條的零件。不管任何零組件在操控動作時,都必須藉助彈簧回位,彈簧的形狀哪怕是薄如紙,或長、或短,而且都必須由定位釘來固定,不可以用現狀或扁平彈簧加工彎曲成型,或以無螺絲固定的彈簧來代用。

㈦ 商用台稱如何調試

台秤在進行計量性能調試前,首先進行外觀檢查,排除外部所反映的異常現象。這些現
象直接地影響台秤的計量性能或影響台秤計量性能的調整。
(一)外觀檢查
外觀檢查分初步檢查與系統檢查。
1.初步檢查
初步檢查,主要是指對台秤的外部零部件的安裝以及運行情況作初步的檢查。
初步檢查是對台秤進行系統檢查、拆卸、修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初步檢查的內容
通常包括3個方面:
(1)檢查零部件是否短缺、損壞
不拆卸台秤部件,對可以觀察的零部件的情況進行仔細檢查。如計量杠桿是否彎曲、變
形、裂紋;游砣頂絲是否丟失;刀子、刀承是否損裂、殘缺;平衡砣是否松動,承重板是否
有裂紋、損壞等。
(2)檢查各部件的安裝、配合、緊固連接情況
檢查各零部件的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確,有無裝錯、裝倒、反裝及安裝不正的情況。如秤
頂板與立柱、秤座與立柱是否垂直,計量杠桿減摩片與刀承是否阻礙。在作此項檢查時,可
以打開承重板,檢查長承重杠桿與連桿的聯接情況、4個吊耳與四角刀承的安裝情況、長承
重杠桿與短承重杠桿的聯接情況,有無造成阻礙等。
(3)檢查各部件的運行情況是否正常
檢查計量杠桿在示准器內擺動是否正常等。
2.系統檢查
在拆卸前應對台秤作系統檢查,切忌不作系統檢查就亂拆亂卸、盲目修理,以免造成不
必要的返工。系統檢查主要是檢查台秤的計量性能是否符合技術標准和規程。在校驗過程中
將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並標明具體的數據,作為修理時的依據。系統檢查的內容包括:
①空秤變動性檢驗;
②四角誤差的校驗;
③標尺分度值和游砣質量的校驗;
④全稱量校驗,包括准確度校驗和靈敏度校驗;
⑤回檢空秤。
以上5個程序是拆卸秤前不可缺少的程序。通過系統檢查,可以判斷故障原因,採取有
效的措施。
(二)調試程序
台秤的調試程序主要包括:
①外觀檢查,排除影響計量杠桿正常擺動和停滯的故障。
②按檢定規程要求對計量性能進行全面檢定,以判斷是否存在問題。
③調試台秤的穩定性和靈敏性。
④調試示值不變性。
⑤調試四角一致性。
⑥調試臂比正確性。
⑦調配游砣。
上述步驟的檢查要有記錄,按順序排除,也可2-3個順序同時進行。檢查完成後,進
行最後的調整、檢定。
(三)穩定性的調試
台秤穩定性的好壞主要取決於杠桿重心的位置。當重心位於支點下方越遠時,穩定性越
好,但此時的靈敏度就越差,這是不符合要求的,必須在保證靈敏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提高
衡器的穩定性。因此,台秤穩定性的好壞不僅取決於杠桿重心的位置,還取決於支點與重、
力點連線的距離。
最大秤量時穩定性良好,而空秤時穩定性不好或者空秤時穩定性良好,而最大秤量時靈
敏度很低。這兩種故障都是出自一種原因,就是某個杠桿機械強度不夠,在重載情況下出現
彎曲,從而使力、支、重點刀刃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造成離線現象,使整個系統的重心發生
變化。
1.最大秤量時穩定性良好,而空秤時穩定性不好
(1)故障產生原因
這是由於某個杠桿(尤其是計量杠桿)換了不合格的刀子,使杠桿處於吃線狀態。當空
秤時,整個系統處於不太穩定狀態。隨著秤量的增加,杠桿逐漸彎曲了,使力點、支點、重
點三刀刃處在一個水平面上,整個系統的重心在穩定平衡位置,因此,計量杠桿擺動的較
好。如果把這種秤的空秤調整到穩定平衡狀態,那麼加上載荷後,杠桿彎曲,3個刀刃嚴重
離線,就會使最大秤量時靈敏度不合格。
(2)調試方法
首先調換一個較小的計量杠桿支點刀,使其系統重心下降一些,讓空秤趨於穩定平衡。
然後確定最大秤量時的靈敏度。原則是當最大秤量時讓靈敏度處於上限邊緣,如允差是
500 9,那麼就讓這種秤的分度值為490 9以上至500 9以內。如果卸下砝碼,空秤擺動良好,
說明調整成功;如果仍然處於不穩定狀態,說明該秤某杠桿強度太低,應換新的計量杠桿或長杠桿(短杠桿很少出現這種情況)。
2.空秤時穩定性很好,最大秤量時靈敏度低
(1)故障產生原因
這是由於各杠桿的力點、支點、重點3個刀子都處在平衡的位置上。但加上載荷後,杠桿
受力彎曲,使3個刀子離線,重心遠離支點,靈敏度下降而超差。嚴重的計量杠桿擺不起
來。
(2)調試方法
①調換一個大一點的計量杠桿支點刀,使其系統重心提高一些,讓空秤趨於不穩定平衡
狀態(但必須合格)。
②將所有的刀子磨鋒利;所有刀墊用細砂布磨光,使工作部位達到光潔平滑。然後直接
加上最大秤量的砝碼,測試靈敏度。採取這些措施後,仍不合格,只有更換計量杠桿或長承
重杠桿(一般短承重杠桿很少出現這種故障)。
(四)靈敏性的調試
1.空秤時靈敏度適當,但最大秤量時不靈敏
(1)故障產生原因
空秤靈敏度適當,即支點刀高度適當。最大秤量時不靈敏,即重點、力點刀刃過低。
(2)調試方法
首先提高重點、力點刀刃(不能用下降支點刀辦法加以解決),再做試驗。由於這種提
高,會給空秤時帶來微小不穩定。如果修理後發現空秤時穩定性稍差,可略微上升支點刀
刃。
2.最大秤量時靈敏度適當,但空秤時不靈敏
(1)故障產生原因
空秤時不靈敏是因為支點刀刃太高,處於杠桿系統重心上方,呈過於穩定平衡,靈敏度
較低。在最大秤量時,靈敏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支點、力點、重點刀刃是否在同一水平線
上,杠桿自身質量重心的影響就顯不出來了。所以,只要3個刀刃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最大
靈敏度就適當。
(2)調試方法 .
下降三刀刃。其中重點刀刃與力點刀刃的下降量應大於支點刀刃的下降量。
3.空秤和最大秤量都不靈敏
(1)故障產生原因
①支點刀刃位置高於計量杠桿自身重心的位置,且支點刀刃位置又高於力點、重點連線
(離線)。
②支點刀刃位置高於計量杠桿自身重心的位置,但支點刀刃位置略高於(或等於)力
點、重點連線,當杠桿受力彎曲出現撓度,使支點刀刃變成離線。
對於上述兩種原因可以這樣區分:如果隨著秤量的增加,不靈敏的程度並不迅速增加,
說明故障由②引起;反之,如果隨著秤量的增加,不靈敏的程度迅速增加,說明故障由①引
起。由①與②引起的故障的調試方法大同小異。
(2)調試方法
首先下降支點刀刃,測試靈敏度。假如下降支點刀刃後,出現了空秤變化不明顯,而最
大秤量又有些不穩定平衡。這說明支點刀下降得有些多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只要將力點
刀、重點刀也略微下降一點就迎刃而解了。
應該指出的是,TGT國標台秤都是標准件,由於刀孔誤差所造成的重心變化的故障較
少。如果空秤和最大秤量靈敏度都不好,並且隨著秤量的增加呈線性變化時,多數是由於計
量杠桿的3個刀子,尤其是支點刀、重點刀子磨損嚴重或者不銳利所造成的。只要換上新刀
子馬上就會變得正常。因此,解決靈敏度問題主要要解決計量杠桿上的問題。
(五)正確性的調試
1.四角誤差不一致的調試
台秤四角誤差產生的原因主要是長、短承重杠桿的支重
距不相等。概括起來有6種基本類型。為便於敘述,將4個角的位置確定。
(1)第一種四角誤差
4個角中有3個誤差數值接近,另一個角誤差不相等。
調試方法:調修不相等的那個角的重臂長,修成四角誤
差都相等,然後再調整長承重杠桿的力點刀。
(2)第二種四角誤差
兩個前角接近相等,兩個後角也接近相等,但前兩角與
後兩角不相等。
調試方法:
①如果調修重點刀子,就需要兩個一起調修;
②可調修長承重杠桿的合成重點刀或短承重杠桿的力點
刀。
(3)第三種四角誤差
兩對角誤差接近或相等,但彼此不相等。
調試方法:首先設法使前兩角或後兩角接近一致,再調整合成重點刀使前兩角和後兩角
趨於一致,然後調整長承重杠桿力點刀或磨計量杠桿重點刀。
(4)第四種四角誤差
角l或角4-側相等或接近,角2和角3-側相等或接近,而兩側又不相等。
調試方法:可調修角1和角4的重臂,或調修角2和角3的重臂,把四角調修得相互一
致後,再調修長承重杠桿的力點刀。
(5)第五種四角誤差
任意兩個角誤差接近相等,另外兩角的誤差即不同這兩個角相等,彼此也不相等。
調試方法:調整誤差最大的那個角,使前兩角相等,後兩角相等,然後調整合成重點刀
使四角相等,再調整長承重杠桿力點刀使臂比正確。
(6)第六種四角誤差
4個角的誤差都不相等。
調試方法:在4個角中選出一個誤差比較適中的角作參考角,調整其他3個角的重臂,
使3個角的示值都與參考角相等,然後再調整長承重杠桿力點刀。
當秤的某角出現誤差時,一般需要調整重點刀,以擴大或縮小重支距。調整規律是正差
縮小重支距,負差擴大重支距。所謂擴大或縮小重支距,就是把重點刀刃逆著支點刀方向移
動或向著支點刀方向移動,以改變臂比,達到平衡的目的。為了使重支距能擴大或縮小,誤
差小的可用油石磨削;誤差較大的要用錘子將重點刀打松,但不能掉下來,與杠桿孑L成過渡配合狀態,用扳手輕輕地扳,使重點刀刃移過去,然後擰緊。
2.稱量准確度的調試
台秤稱量不正確的主要原因是臂比不正確。隨著重物的增加,誤差數值也增加。
調試方法:
超差較大時用調修長承重杠桿的合成力點刀來解決,負偏差縮短支力距,正偏差擴大支
力距。首先記下原來刀刃的方位,用錘輕輕敲擊刀子,然後用扳手扳動刀子位置,或用合成
力點刀專用扳手進行調整。超差較小時,用調整計量杠桿臂比來解決,即用改變支點刀的位
置進行調整。
(六)示值變動性的調試
1.將計量杠桿前後左右輕輕推移,或把秤推到異地使用,空秤出現變動性
(1)故障產生原因
①刀承內的槽子過寬、過平,或有兩個以上的壓痕,以致使刀刃不能經常保持在一定位
置上。
②減摩片過尖、過鈍和刀承間隙過小,或減摩片與刀承接觸不光滑與刀刃接觸不緊密、
松動等。
(2)調試方法
根據檢定結果,將有問題的零件取下淬火,再重新加工處理或更換新的零件。對接觸不
緊密、松動等予以調整,使之達到緊密、不松動。
2.計量杠桿沿刀承縱向推移,台秤產生變動性
(1)故障產生原因
①支、重點兩邊刀刃距離不等; ,
②刀子磨損、鈍化;
③減摩片與刀刃不對正;
④減摩片松動折斷在尺體內;
⑤減摩片與刀承的工作面邊緣摩擦;
⑥刀刃、刀承、減摩片硬度不符合要求等。
(2)調試方法
①將計量杠桿上的支、重、力點刀敲下重新安裝,使刀子與計量杠桿軸線相垂直,並做
到刀子大小頭方向一致;
②更換磨損嚴重的刀子;
③調整減摩片與刀刃對正;
④緊固減摩片,或將折斷的減摩片更換;
⑤調整減摩片與刀承位置;
⑥對不符合要求的刀、刀承、減摩片更換合格品。
3.調整空秤平衡時,台秤產生變動性
(1)故障產生原因
①支重環與頂板掛鉤的接觸點不垂直,支重環掛鉤的靠背沒靠實;
②平衡砣螺絲松動,彈簧脫落不緊,以致調整時產生滑動。
(2)調試方法
取下有關零件銼平或重新加工,然後重新裝上擰緊。

㈧ 左擺動杠桿銑8mm槽夾具設計

托板沖模,那就是要機械設計,
那就是要圖紙,那你圖紙參數在哪裡
具體多少數量,功能要求

㈨ 基於cad的左擺動杠桿畢業設計

基於cad的左擺動杠桿
樂意的幫下

閱讀全文

與左擺動杠桿零件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規的現貨交易所 瀏覽:575
民生銀行最新理財產品2019 瀏覽:725
含藍字股票 瀏覽:23
萬科金融公司 瀏覽:946
財政部出口傭金 瀏覽:262
西安重鋼價格 瀏覽:186
抖音京東傭金如何設 瀏覽:556
宏電科技股票 瀏覽:759
永東股份針狀焦產能 瀏覽:765
交易所2代行情數據 瀏覽:973
if1512指期貨走勢預測指導1125 瀏覽:53
信託網郫縣 瀏覽:913
沈陽基金理財去哪 瀏覽:569
晨鳴融資租賃2017 瀏覽:471
豐台區小企業融資 瀏覽:834
湘財證券怎麼買 瀏覽:324
商業銀行外部融資 瀏覽:738
投融資備案查詢 瀏覽:932
期貨登錄網址 瀏覽:991
2020年銀行理財產品排行哪個好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