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教高手:存貨的進料及領料之間的匯率差如何處理
謝謝newcat。 其實存貨在領用時還會產生匯率差。沿用你的例子,發票錄入的時的匯率是8,此時存貨的原材料 賬面價值就是$4000/¥32000,如果下個月全部領用,當期匯率是6,那麼就產生該材料賬面余額 美金數為零,人民幣數為¥32000-$4000*6=¥8000。 公司材料的領用用的是標准成本,不過我覺得這個應該不是由於移動平均價或標准成本而產生 的,而是由於進庫和出庫時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而且這個匯率差所造成的影響額不知如何才能計 算得出來? Thanks again. 查看原帖>>
『貳』 匯率變動引起存貨價值變動的賬務處理
1,匯率變動時,存貨入賬的價值也必須跟著改變。計入「 營業外收入」會計科目。存貨價值大了,可以借記存貨,貸記營業外收入?通常我們會以額外收入的方式入賬,但如果不想把利潤變大,可以再結轉沖銷營業外收入。存貨價值增大時:
借:存貨 3.57貸:營業外收入 3.57
存貨價值增大原因消除時:
借: 營業外收入3.57
貸: 本年利潤 3.57修改你營業外收入減少的會計憑證,將營業外收入減少記在貸方紅書,不要記在借方。如果已經記賬的話就用紅字更正法,先將借方減少的憑證沖銷,然後在體制一張貸方紅書減少的憑證,就行結轉。借:營業外收入貸:本年利潤這樣你結轉後本期「營業外收入」才平衡。2,按照你的條件,兌換時:借:銀行存款(或現金)-港幣 28.57(台幣 100)
貸:銀行存款-港幣 25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3.57外匯兌換差額,看你原來的處理方式是怎麼樣的。在月末進行調整,其差異記入財務費用。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1、初始確認時折算匯率的選擇。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
A、即期匯率:指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中間價,或稱市場匯率。
B、即期匯率近似匯率:通常指當期平均匯率。
2、資產負債表日匯兌差額的處理
A、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與初始確認時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率差額計入財務費用。
外幣貨幣性項目包括外幣貨幣性資產(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項等)和外幣貨幣性負債(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等)
B、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產生匯兌差額,非貨幣性項目指除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包括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
C、對於外幣價值發生變動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其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其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相應匯率變動的影響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
D、外幣投入資本不產生匯兌差額。外幣投入資本屬於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