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圖,李老師設計了一個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在一個自製類似天平的儀器的左邊固定托盤A中放置一個重
(1)如圖所示: (2)由圖象猜測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為反比例函數, ∴設 y=
把x=10,y=30代入得:k=300, ∴ y=
將其餘各點代入驗證均適合, ∴y與x的函數關系式為: y=
(3)把y=24代入 y=
∴當砝碼的質量為24g時,活動托盤B與點O的距離是12.5cm. (4)根據反比例函數的增減性,即可得出,隨著活動托盤B與O點的距離不斷減小,砝碼的示數會不斷增大; ∴應添加砝碼. |
B. 在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為什麼天平要在水平位置平衡
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桿在水平位子平衡,使桿長等於力臂,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支點到力的距離等於力臂
C. 初三物理 杠桿 天平
這個題編得好!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天平的橫梁左右是不同的。其右半部比左半部稍重(多了一個平衡螺母),我們不妨設左半部重為零,右半部重量為G。設游碼質量為m。如圖。
①當游碼在零位時,天平盤里都為空。此時可建立一個力矩平衡式:
mg×15=G×10
②在天平左盤放一克物體,游碼應在標尺的最大值處。此時可建立一個力矩平衡式:
1×20=G×10+mg×15
解這兩個式子,很容易解得:
m=2/3克
答:游碼的質量是2/3克。
D. 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左 左
右 右
一般規律,比如,左端下傾,說明左端重了,此時,將兩個平衡螺母都向右調節,相當於使右端也變重,才能平衡。
也可以用平衡條件解釋,左端下傾,說明左端力太大,需要減小左端的力臂,故螺母要向右調節。
做題的時候,可以這樣記:「高調」 哪邊高就往那邊調節。
E. 天平的製造原理就是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天平的哪一部分是杠桿
天平就是一個等臂杠桿(動力臂=阻力臂)。見下圖:天平的橫梁就是杠桿的主體部分(上面有標尺)。中間是支點,橫梁兩側的托盤到支點的距離相等。這就是動力臂=阻力臂。
當天平兩側的托盤上放上物體和砝碼時,就有了動力和阻力。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因為天平平衡時的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所以動力=阻力。(可推出兩盤中的質量相等。)
F. 天平是實驗室用來測量質量的工具.天平的主要結構是我們初中物理中學到的一種簡單機械--杠桿.在某一次測
解:(1)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動力臂和阻力臂都在杠桿上,如圖.
(2)證明: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F1l1=F2l2,
F1=mg;F2=Mg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
mgl1=Mgl2
又∵l1=l2
∴m=M
G. 杠桿與天平相比有什麼優缺點
天平原理是由杠桿原理製成的
天平可以說是杠桿而杠桿不能說是天平
天平的精確度比杠桿的高
杠桿耗起的物體可以比天平重許多
天平是用來稱取等量物體的
杠桿多用來耗東西的,常用力距的原理
H. 杠桿平衡實驗報告單
目的: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
器材:等臂杠桿,鉤碼,彈簧測力計。
原理:F1*L1=F2*L2
步驟:1先將等臂杠桿調至平衡。2先稱出一個鉤碼的質量。在分別掛在離支點的不同的距離掛上鉤碼,使天平平衡,記錄數據。
結論:平衡條件 F1*L1=F2*L2
誤差:可能是一開始沒有調平衡,在讀數時沒有讀正確
I. 天平的杠桿原理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是這樣的:書上所講的杠桿原理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輕質杠桿」,你多翻翻題就可以發現了,輕質杠桿的意思就是說杠桿本身的質量不計,那麼它的重力的作用點就是懸掛重物的那個點;而天平則不然,它的臂的質量不能不計,所以,由於左盤放了重物,左臂的中心也就是重力的作用點會向做盤靠近一些,即A點,而右臂的重力作用點還在右臂的中點B,故做出圖像後可以發現,此時的力臂OC大於OD,由杠桿原理可知:[G(左臂)+G(重物)]xOC=G(左臂)x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