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悶殺是什麼意思
悶殺不是一直下跌,請專業一點。悶殺是指本來預期不錯,突然利空或者意外導致股價開盤大幅度低於預期,沒有保本的機會。
『貳』 股票的追殺漲跌是什麼意思
金融市場中的專業術語,是金融技術派操盤的一種方式,與抄底摸頂的操作方式相反。具體操作方式:就是在金融市場(股票,期貨,外匯等)價格上漲的時候買入金融產品,以期待漲得更多,然後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獲利了結。在金融市場價格下跌的時候賣出金融產品,以更低的價格買入回來,以獲取價格下跌的收益。
操作這種人氣和活躍度都很高的股票:一、可以短期內獲取大幅利潤,二、可以避免買到冷門股而造成資金閑置,付出較高的機會成本。但是,有很多股民將此種選股與操作策略和追漲殺跌等同起來,由此屢買屢套,損失慘重! 見到股價盤中大幅拉升就盲目殺入,很容易高位套牢;追漲也要講求策略,首先要選出沒有大漲過和相對歷史行情來看,目前相對價格尚不算高的個股(最好是低位盤整已久且放出很大成交量的股票)關注資金流向指標或主力持倉線指標,在機構和大戶資金流入、主力持倉線穩步攀升時,即可搭上順風船。
同樣,見到股價大幅下跌就急於賣出,也是毫無策略的盲目之舉。一隻股票之所以從高位下跌,無非是因為大家都不再看好後市,對股價後期繼續上漲意見不再統一且看空做空的人逐漸增多,但真正能夠對股價產生巨大影響的只有機構和大戶資金,他們有策略、有計劃地撤退時股價仍可能在上漲,但大多數股民都是後知後覺者,在主力資金拉高出貨時散戶還在不停的接盤,當股價開始下跌時散戶卻還在盲目地期待虛幻的後期利潤,高位接盤隨後就被套,不割肉有可能深度套牢。
『叄』 股市中「多殺多」是什麼意思
多殺多是股票交易者普遍認為當天股價將上漲,於是在交易所開盤後競相去做多頭交易(俗稱搶多頭帽子),然而股價卻沒有大幅度地上漲,做多頭者無法高價賣出,因而造成收盤時股價大幅度下跌的情形。
一般來說,在股票市場上,如果做多頭的多,那麼買方力量較強,股市會發生求過於供的現象,股價將會在幅度上漲,多頭這時就會獲利,但是若是市場上做空頭的多,賣方力量就會較大,這時市場上就會發生供過於求的現象,從而股價將會下跌,空頭獲益。
(3)殺股票意思擴展閱讀:
由於流動性障礙,一旦這些股票基本面出現變化,基金很難及時撤離,基金間的互相搏殺勢必加劇。一旦重倉行業基本面惡化,基金可能相互博弈而引起市場更大動盪。
股價並沒有如預期的那樣大幅度下跌,而只在原價位波動,在收盤時,做空頭者見無望下跌,紛紛重新買進,這時市場上買方力量增強,市場上求大於供,股價大幅上升,出現空殺空。多殺多、空殺空的現象是短期投機者具有極大冒險性的表現。因此在做短線投機時應慎之又慎。
『肆』 什麼是錯殺股 錯殺股是什麼意思
因為大盤的系統性風險忽然到來,引發投資者把一些質地不錯的個股也一起集中拋出。引發聯續下跌,所謂跌時重質。好的股票雖然也會一時下跌但是會有報復性的反彈甚至反轉向上攻擊。
這類的品種就是錯殺的品種。可以在下次上漲行情中進行修正。也就是會重新上漲回歸它原有的價值。
希望能幫到你,請採納
『伍』 股市中、錯殺是啥意思
錯殺意思就是一個趨勢的個股結果沒有按照原有方式進行運行,比方說本該看漲的股票,結果被市場大環境帶下來了叫做錯殺
『陸』 股市中的殺盤是什麼意思
殺盤可以是殺多,也就是主力想要拿到更多廉價籌碼,採取打壓吸籌的方式,後期看漲:如果是殺空,也就是主力為了獲利了結,將價格快速拉高然後低位賣出,以次達到出貨目的的方式,後期繼續看跌!
希望能給你幫助,准確判斷主力殺盤行為!
『柒』 股票慣性下殺是什麼意思
就是技術派的說法,就是說股票原來就下跌,後續走勢就是繼續下跌。
『捌』 股票業績殺是什麼意思
從分眾傳媒的連續下跌說起
11月8日A股收盤後,一則融資新聞引發了著名投資論壇雪球上的熱議。
據該消息稱,分眾傳媒的競爭對手——新潮傳媒集團獲得一筆來自網路方面的投資,「投資額可能在40億人民幣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向新潮傳媒集團董事長張繼學求證,張繼學表示:「不予置評」。
但記者從一位接近新潮傳媒集團的人士處了解到,獲得網路方面的投資屬實,但金額沒有傳言那麼大。「網路投了12億,另外一家公司投了3億,相當於本輪網路領投15億元。」該人士說。
今日開盤,分眾傳媒大幅低開,盤中幾近跌停,最終以-6.84%收盤。
市場上,大家都在熱議分眾傳媒遭遇了什麼,各種版本的看空說法應有盡有,分為以下幾類:
①無護城河說。這樣的企業根本沒有護城河,只要拿錢就可以砸出來一個新分眾。
②巨量解禁說。解禁成本只有3元,現在賣也能翻一倍。
③廚房蟑螂說。分眾傳媒曾經在美股被渾水做空,廚房裡不可能只有一隻蟑螂。
④無科技含量說。一個電梯廣告傳媒公司有什麼前途,4塊錢我都嫌它貴。
市場上不可謂不熱鬧,但冷靜下來,分眾傳媒的下跌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呢?
估值殺,業績殺和邏輯殺
我們知道當股價下跌時,究其原因,企業可能遭遇三殺——估值殺,業績殺和邏輯殺。
估值、業績和邏輯三者時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1、邏輯
邏輯是投資企業的根基,它也是企業能保持現有經營態勢的根據所在。邏輯不變,企業的基本面就不會變化。
企業經營邏輯會不斷的把估值中的預期轉化為業績。一旦邏輯發生變化,經營態勢就不能持續,隨後而來的就是業績和估值的下降——戴維斯雙殺。
2、業績。邏輯是業績的因,業績是邏輯的果,企業經營邏輯的具象化體現就是經營業績。
3、估值。本質上,分為幾部分:
①情緒。這是估值中屬於人性的部分。
②業績預期。是對未來的預測。始終圍繞的著業績的增長,高價值(投入資本回報)和風險,其中:
-增長。經常性的超預期可以獲得市場的經常性溢價。比如連續幾年穩定增長20%,這部分也會進估值變為增長預期。
-高價值。高價值企業,會獲得經常性溢價。比如roe比較高,容易形成復利,RNG三要素明顯,經營態勢良好。
-風險。比如高負債,周期性。
邏輯、業績與估值之間不斷重復著這樣的循環過程:
①邏輯把估值中的預期轉化為業績。
②業績達成又進一步變為預期。
看起來像這樣:
可以看到,邏輯就是整個過程的中樞和核心。
所以,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出,邏輯殺是最致命的傷害。
當股價下跌時,我們要如何判斷呢?
①是否為估值殺
在業績和企業經營態勢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可以簡單的歸結為估值殺,比如在熊市底部的殺跌階段,白馬股也無法逃過估值的下降,這是由市場極度悲觀情緒導致的。
②是否為業績殺
企業的動態經營信息會告訴我們,如果業績不及市場預期,在悲觀的情況下,會迎來短期業績殺,這也是市場定價周期與企業經營周期之間的時差導致的。
市場定價是每天都在進行的,而企業經營周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基本面的改變需要時間。當市場對企業產生了積極的情緒,而短期業績又不能符合預期的話,市場先生大概率會以下跌作為響應。
③是否為邏輯殺
邏輯殺代表企業的經營基本面和態勢都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不是經營過程的小波動,而是內在邏輯的變化。
比如,某企業連續幾年增長,而在遭遇市場天花板之後,增速放緩,作為成長股,就要遭遇邏輯殺,估值中樞會下降。
再比如,某企業主營業務增長乏力,市場估值中樞處於低位,但另一新業務收入逐漸增長,並且被市場認可,市場先生重新給予成長股的估值,但隨後新業務的發展失敗,邏輯證偽,遭遇邏輯殺
『玖』 股票中 雙殺 什麼意思
公司業績和市場估值雙雙下降。例如:上年每股收益一元 市盈率50倍 股價是50元 次年業績僅5毛 市盈率30倍 則股價降到15元。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