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戰略新興板被刪除意味著什麼 排隊的企業怎麼辦
和主板不同,上證所戰略新興板定位於服務規模稍大、已經越過成長期,相對成熟的戰略新興企業,分流滬市主板排隊IPO企業中戰略新興產業收入佔比50%以上的部分企業。戰略新興板與主板、創業板錯位發展,上市要求將高於創業板。
根據上證所此前為戰略新興產業板設置的財務標准,沒有盈利要求是最大亮點。
之後市場傳出,螞蟻金服、大眾點評、愛奇藝和中國商飛,已經被選為戰略新興板首批掛牌企業。
據民生證券最新研報的保守估算,目前市場上有意願且符合戰略新興板上市標準的企業約380家,主要分為四類:一是奇虎360等拆除VIE架構回歸的中概股,約30家;二是螞蟻金服等行業地位顯著的新興企業,約200家;三是主板IPO排隊企業,約100家;四是新三板符合條件的成熟企業,約50家。
王漢鋒認為,在已有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新三板的情況下,再另行成立戰略新興板塊應該說利弊兼有。成立新的板塊可以解決部分企業的融資問題,但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培育有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為鼓勵創新和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創造良好的制度條件,靠成立一些新的交易板塊並不能在邊際上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而且交易板塊過多,會增加企業、投資者、監管層的參與或監管的難度。從國際的經驗來看,主要的發達市場中股權類的交易制度雖有分層,但層次不多且相對明晰。
如果戰略新興板不再設立,那麼此前很多為回A股登陸「戰略新興產業板」而拆除VIE結構的中概股公司怎麼辦?
王漢鋒表示,戰略性新興板塊如果真的被叫停,除了影響現有潛在的排隊上市企業之外,也會影響到股權一級市場,以及之前從海外退市准備回歸內地上市的企業,特別是部分「中概股」。某種程度上,這些亟待上市的企業也可能不得不選擇「借殼上市」的方式來實現內地上市,這可能會助長對「殼資源」的追捧。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也認為,戰興板如果擱置,殼價值有望升溫。
荀玉根認為,結合上周末證監會主席表示注冊制配套改革需要相當長時間等表態,說明證監會在優化調整資本市場發展戰略,當前注重對市場的呵護。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戰新板擱置不影響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之前熱議的「中概股」回歸可以選擇借殼上市等方法實現A股上市。因此,殼資源會受到追捧。
❷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師荀玉根認為msci入不入影響不大
短期來說應該不是很大,外資估計沒那麼快能到A股
❸ 第18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名單出爐,都涉及到了哪些領域
第十八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入圍名單,最終評選結果將於12月15日新財富分析師年會現場揭曉。
“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是中國本土第一份市場化分析師排名。評選旨在挖掘中國最優秀的證券分析師和研究機構,傳播行業正能量,促進中國證券研究行業水平提升,為推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在“公正、公平、公開”原則指引下,2003年舉辦首屆評選至今18年,共有17000多位分析師參評,他們中的近1800位成為“最佳分析師”。“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覆蓋公募基金、保險公司、QFII、銀行、私募基金等機構,參與評選的投票機構管理的資產規模合計超70萬億元。
❹ 索羅斯高調做空,港府何時出手
香港資本市場正在經歷狂風暴雨,港幣兌美元最低跌至7.82關口,創出8年來新低,開年已累計貶值近1%;港股恆指跌至18500點,創出近4年新低,開年最多已跌去14%。
香港資本市場正在經歷狂風暴雨,港幣兌美元最低跌至7.82關口,創出8年來新低,開年已累計貶值近1%;港股恆指跌至18500點,創出近4年新低,開年最多已跌去14%。
是美國加息的蝴蝶扇動翅膀,引發資本大規模迴流所致?還是此前做空人民幣資金遭狙擊轉而做空港幣?抑或是資源出口國主權基金急於贖回救急?「一些國際大機構在市場上興風作浪,事先以高杠桿借入港幣和股票再集中性拋售。」1月22日,香港某投資公司副總裁對《華夏時報》記者稱,其他機構跟著賣出推波助瀾,導致了整個市場往下砸。
索羅斯1998年做空香港資本市場的魅影仍在眼前,彼時香港股市、樓市跌幅超過50%,17年前的那一幕歷史會不會重演?不過,香港中環資產董事總經理楊延德認為,香港此次的遭遇與當年有很大差別,「港幣偏弱仍在合理范圍內,開年全球股市下跌,港股也在所難免」。
香港作為國際自由港,歷經了多次金融及資本市場大起大落。這一次香港為何還不出手?「香港能夠承受得住資本流動,若港幣跌至7.85,金管局將拋售美元。」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此刻仍很自信。目前,香港金管局握有超過35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及中國央行手裡擁有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絞殺幕後黑手
香港的投資者正面臨艱難抉擇,手中的港幣要換成美元嗎?持有的港股要賣出嗎?「最近咨詢特別多,市場快速下跌,投資者心中都充滿恐慌。」香港某證券公司投資部經理告訴記者,市場動盪已使多數人信心不足。
最近港幣對美元匯率大幅波動,由此前7.75兌換保證突然轉弱。1月14日、15日兩天港幣累計下跌0.4%,成為1992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這還只是開始,緊接著1月20日港匯盤中最多跌至7.82區間,已逼近香港金管局救市警戒線7.85。至此,今年開年港幣已貶值超過700個基點,貶值幅度接近1%。
港股則聞聲而暴跌。港股恆生指數1月20日暴跌近4%,1月21日再次跌去2%,今年以來已連續跌破20000點、19000點兩個大關,墜入18000點區間。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人民幣貶值和美聯儲加息是引發近期香港匯率貶值的重要原因。香港匯率與美元掛鉤,經濟上又深受中國內地影響,匯市、股市均受多面夾擊,很難走出完全獨立性的行情。
「一些資源出口國的主權基金在全球贖回,如養老、醫療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基金要回去買單。」楊延德分析稱,由於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一些資源出口國已風雨交加,國內財政處於緊急狀態,主權基金迫於壓力賣出撤離,從而導致了香港股市、匯市震動
❺ 海通證券荀玉根:IPO加速是A股癱軟的罪魁禍首嗎
IPO 是實體經濟融資的解葯。①信貸融資仍是大頭,在直接融資中股權市場有待發展。目前中國股權融資仍較小,加上債券融資後直接融資佔比也不高,貸款仍為主要融資渠道。16 年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占社融比重為 7.0%,債券融資為16.8%,而日本同樣是銀行主導型金融制度國家,其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佔比高達 60%以上,美股則高達 80%以上,中國直接融資市場還有較大發展空間。在直接融資中,當前債務融資發展過快,企業部門杠桿率高達 123.1%,高於國際水平。沉重的債務負擔拖累企業長遠的發展,這就迫切需要企業改變融資結構,在直接融資中更多採取股權融資。②IPO 融資助力企業業績改善,支撐實體經濟增長。上市公司較非上市公司更易獲得持續的低成本融資,這既支撐企業迅速擴張,又利於降低財務費用。
長期看 IPO 發行不改市場趨勢。①回顧市場表現,IPO 發行節奏與市場漲跌幅關聯不大。IPO 供給基本上保持動態平衡,IPO 發行節奏與 A 股行情更是相生相長的關系,在牛市中 IPO 發行較多,在熊市中 IPO 發行更少,在震盪市中 IPO 發行節奏保持平穩。②長期看 IPO 發行對 A 股資金面影響不大。從 A 股資金供求看,資金流入主要來自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銀證轉賬、保險加倉、滬股通、融資余額,資金流出主要來自 IPO、再融資、產業資本減持、交易稅費。在 16 年 IPO、再融資、產業資本減持、交易稅費分別為 1496、16967、1140、3780 億元,分別佔全年資金流出額的 6.4%、72.6%、4.9%、16.2%,相對而言 IPO 對資金面的沖擊較小,從而長期看 IPO 發行不改市場趨勢。
短期 IPO 節奏過快,需要新平衡。①近期 IPO 發行加速,資金供求偏緊,打新收益率下降。從資金供求細項看,IPO 發行後一般在多個交易日內將連續漲停,即意味著 IPO 融資的資金流出效應將放大,16 年新股上市後平均連續 13.7 個交易日漲停,上市首個交易日平均漲幅為 43.8%,按此估算新股上市後連續漲停期間收益率高達 381.9%,這就意味 16 年 IPO融資最多將導致資金流出 7210 億元;其次,在定增中部分項目通過資產對價完成支付,這部分基本對市場資金面無沖擊,16 年再融資中現金對價部分佔 61%,為 10369 億元,短期 IPO 發行對資金供求影響加大。②建議監管層加大資金入市力度對沖 IPO 加速對資金面的沖擊。雖然 IPO 發行制不斷改進,但目前核准制仍不完美,主要體現在 IPO 核准制定價不合理,近期 IPO 加速發行,將有利於解決 IPO 定價不合理問題,發行節奏加快導致新股難獲連續漲停。但是打新收益率持續降低也挫傷資金打新的積極性,在市值配售制度下其為打新而鎖定的 A 股倉位也將解凍,由此對 A 股資金面造成壓力。
為緩解 IPO 定價不合理和 IPO 加速造成資金面緊張局面,監管層應當從其他資金供求方面下手,比如加快批准成立私募、公募基金力度,加大銀行理財、養老金等資金入市節奏、降低再融資規模等。
❻ 索羅斯高調做空 港府何時出手
香港資本市場正在經歷狂風暴雨,港幣兌美元最低跌至7.82關口,創出8年來新低,開年已累計貶值近1%;港股恆指跌至18500點,創出近4年新低,開年最多已跌去14%。
是美國加息的蝴蝶扇動翅膀,引發資本大規模迴流所致?還是此前做空人民幣資金遭狙擊轉而做空港幣?抑或是資源出口國主權基金急於贖回救急?「一些國際大機構在市場上興風作浪,事先以高杠桿借入港幣和股票再集中性拋售。」1月22日,香港某投資公司副總裁對媒體記者稱,其他機構跟著賣出推波助瀾,導致了整個市場往下砸。
索羅斯1998年做空香港資本市場的魅影仍在眼前,彼時香港股市、樓市跌幅超過50%,17年前的那一幕歷史會不會重演?不過,香港中環資產董事總經理楊延德認為,香港此次的遭遇與當年有很大差別,「港幣偏弱仍在合理范圍內,開年全球股市下跌,港股也在所難免」。
香港作為國際自由港,歷經了多次金融及資本市場大起大落。這一次香港為何還不出手?「香港能夠承受得住資本流動,若港幣跌至7.85,金管局將拋售美元。」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此刻仍很自信。目前,香港金管局握有超過35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及中國央行手裡擁有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絞殺幕後黑手
香港的投資者正面臨艱難抉擇,手中的港幣要換成美元嗎?持有的港股要賣出嗎?「最近咨詢特別多,市場快速下跌,投資者心中都充滿恐慌。」香港某證券公司投資部經理告訴記者,市場動盪已使多數人信心不足。
最近港幣對美元匯率大幅波動,由此前7.75兌換保證突然轉弱。1月14日、15日兩天港幣累計下跌0.4%,成為1992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這還只是開始,緊接著1月20日港匯盤中最多跌至7.82區間,已逼近香港金管局救市警戒線7.85。至此,今年開年港幣已貶值超過700個基點,貶值幅度接近1%。
港股則聞聲而暴跌。港股恆生指數1月20日暴跌近4%,1月21日再次跌去2%,今年以來已連續跌破20000點、19000點兩個大關,墜入18000點區間。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人民幣貶值和美聯儲加息是引發近期香港匯率貶值的重要原因。香港匯率與美元掛鉤,經濟上又深受中國內地影響,匯市、股市均受多面夾擊,很難走出完全獨立性的行情。
「一些資源出口國的主權基金在全球贖回,如養老、醫療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基金要回去買單。」楊延德分析稱,由於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一些資源出口國已風雨交加,國內財政處於緊急狀態,主權基金迫於壓力賣出撤離,從而導致了香港股市、匯市震動。
國際油價近日已跌破30美元一桶,滑至26.55美元,國際油價開采成本處於40美元。等量折算下來,油價已比礦泉水和白菜價都要便宜。
「匯率上沽空賺錢還只是少部分,股票沽空賺錢很多。」上述香港投資公司副總裁告訴記者,一些炒家趁機押注香港取消聯系匯率制度,事先使用杠桿借入很多港幣以及港股進行布局,再在這段時間集中拋售,首先攻擊聯系匯率,使港幣貶值,再拋售股票做空股市,一些機構風吹草動跟著賣,整個市場加速下跌。
在其看來,做空機構應為外資,手法嫻熟,從布局到唱空再到做空都早已准備,「他們瞄準了貨幣貶值不多的目標,此前歐元、日元、新加坡幣等貨幣都紛紛下跌,離岸人民幣和港幣成為了可以攻擊的目標。」
索羅斯在忙什麼?
一些機構還在進一步唱空港幣,這令香港資本市場寒風陣陣。渣打銀行預計,港幣兌美元未來1-2周將跌至7.85。這和國金證券預計的美元兌港幣2016年貶值到7.85如出一轍。
香港目前是聯系匯率制,為完全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匯率區間設於7.75-7.85港幣。只要觸及7.85港幣,香港金管局將賣出美元買入港幣,以使港幣匯率保持在該區域內。
如今,港幣從開年7.75附近,一路跳水至7.82水平,離7.85一步之遙。一旦觸及此線,香港政府將抗擊空頭,一場匯率大戰拉開。這不由得使市場聯想起1997年索羅斯做空東南亞及中國香港市場的血雨腥風,1998年香港政府大戰空頭,但最終股市、樓市大跌50%以上。
荀玉根分析稱,1997年香港匯率貶值,外因是東南亞金融危機,內因在於資產泡沫。當時香港經濟基本面表現相對較好,風險主要在於當時已經存在泡沫的證券和地產市場。
「對比當前,香港股市、樓市已經率先調整,匯率風險可控。目前香港外匯儲備充足,並且外部形勢並沒有1997年那麼嚴峻,香港金管局近期表示將維持聯系匯率制度,匯率風險整體可控。」荀玉根稱。
目前,香港的股市,跌至近4年來的低位,是全球估值最低的市場。房地產也於去年下半年開始調整,目前已下跌8%。
上述香港投資公司副總裁認為,以前索羅斯是做空的帶頭大哥,但在香港戰敗後不會再來,這次為別的一些外資機構,目的並非要與香港政府展開一場多空的匯率大戰,而是趁機獲利,「等金管局出手早就跑了,而且在低位再反手做多,節奏和布局都盡在掌握之中」。
實際上,投資大佬索羅斯正在忙於做空美股,他日前表示,全球面臨通縮壓力,這讓他看空美國股市,並且做空了標普500指數。除此之外,索羅斯在去年年底還買入了美國國債,做空了原材料生產國股市,並下注亞洲貨幣將對美元下跌。
在2016年冬季達沃斯論壇期間,IMF副總裁朱民表示,空前的全球聯動性和溢出效應是導致全球市場巨震頻現的根本原因。而今年以來,港股劇烈動盪並非孤例,全球資本市場同樣經歷了一場浩劫,1月20日歐股跌至15個月新低,美股道指也暴跌近500點。
楊延德表示,全球資本市場之所以振幅加大,在於市場預期全球經濟增長與過去高增長告別,因為全球四分之一的增長來自於中國,現在中國經濟增速慢下來,美國目前也沒有明顯的高增長。
這或許只是全球經濟復甦途中,而並非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到來。朱民稱,IMF鼓勵美聯儲對加息採取謹慎態度,歐洲央行應繼續放鬆政策,IMF預計世界經濟增速將在2017年有所上升。
港府何時開戰?
在香港這一輪股匯瘋狂殺跌中,香港政府方面一再強調,將會捍衛聯匯制度,並在匯率觸及7.85時出手。
1月21日, 香港金管局表示,在聯匯及貨幣發行制度下,當美元利息高於港幣利息,港匯轉弱是符合預期的,「即使港匯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有大量資金流走,也屬正常現象,市場不必過度反應,金管局會按照聯匯制度全力保證港幣兌美元匯率穩定。」 發言人亦重申,無意亦無計劃改變聯匯制度。
按照聯匯制度,若港幣匯率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會應銀行要求買入港幣沽出美元。屆時,隨著港幣貨幣基礎收縮,其利率也會跟隨美元上升。
顯然,過早入市干預並非好事,造成港幣利率上升,香港經濟目前還處於復甦階段,而且房地產市場處於下行通道。同時,遵照市場化原則和聯匯制度,只有當港幣兌美元匯率觸及7.85時,金管局才會出手。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美國利率正常化已經開始,全球市場將可能面對較大波動,但我深信憑著良好的經濟基本因素及穩健的金融體系,我們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
在楊延德看來,港幣現時與美元掛鉤仍是最好的選擇,「港幣無非與美元、人民幣或者一籃子貨幣掛鉤。如果未來與美元脫鉤而盯住人民幣,需要在人民幣越來越開放、實現自由浮動、中國經濟越來越強大之時。」目前,人民幣國際化已經上路,而完全實現國際化尚需時日。
據記者采訪的人士均認為,此時的香港已與1998年香港金融危機時不可同日而語,政府完全有能力保護港幣,目前貶值在可容忍區間之內。
中信證券在最新報告里稱,市場上對香港可能由於外匯儲備不足而放棄聯系匯率制度的擔憂似乎是多餘的,香港應該有能力捍衛聯系匯率制。其理由是,香港的外匯儲備在全球都處於高位,有近 3500 億美元,占 GDP 的比重高達 113%,不僅高於主要經濟體,甚至明顯高於儲備高的小型經濟體,如新加坡為GDP的 85%;其外匯儲備亦是基礎貨幣的 1.7 倍。
此外,香港背後還站著一位實力雄厚的家長——中國央行手裡擁有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轉自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