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證券投資學題目
果樹即一個項目,這個項目的現金流量為100美元/年
第一個人所使用的估價方法是清算價值法,即將此項目作清算,將有機的項目拆分成無機的資產組合進行變賣,這種方法是最不可取的,因為項目是有機的組合,而不是廠房、設備等的無序排列,所以這種估價方法不正確
第二個人也是使用類似於清算價值的評估,項目是持續存續的,在企業價值評估的假設中,假設企業是永遠存續的,而第二個人給的估價是僅存續一年的估價,並且也只考慮了現金流量而並未考慮項目本身的價值,所以第二個人的評估方法不可取
第三個人這個學生稍微靠譜一些,但是欠考慮,他最嚴重的問題是沒有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按照他的思路這個項目的價值應為P=100x(P/A,i,15),i是折現率,需要搜集相關資料進行估計。這個估價方法是現金流量法,類似於將果樹視為不還本的債券。這個評估方法由於沒有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而不可取
第四個人估計是位股民
第五個人考慮的不正確,賬面成本作為沉沒成本不應在估值中作相應考慮,並且10年前的75美元與現在的75美元又不等值,作為估價方法並不可取
最後一個人我認為估價方法正確
貼現法的計算思路是這樣的:計算公式:P=D/Rs
分子是現金流量,分母是資本成本,按照最後一位所給的20%來講,貼現法計算得出的果樹價值為P=100/20%=500
❷ 證券投資分析對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有什麼重要意義
證券投資分析對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於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投資決策貫穿於整個投資過程,其正確與否關繫到投資的成敗。盡管不同投資者投資決策的方法可能不同,但科學的投資決策無疑有助於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性。由於資金擁有量及其他條件的不同,不同的投資者會擁有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同的收益要求和不同的投資周期。同時,由於受到各種相關因素的作用,每一種證券的風險一收益特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此外,由於證券一般具有流通性,投資者可以通過在證券流通市場上買賣證券來滿足自己的流動性需求。因此,在投資決策時,投資者應當正確認識每一種證券在風險性、收益性、流動性和時間性方面的特點,藉此選擇風險性、收益性、流動性和時間性同自己的要求相匹配的投資對象,並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只有這樣,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才具有科學性,以盡可能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性,使投資獲得成功。進行證券投資分析正是使投資者正確認知證券風險性、收益性、流動性和時間性的有效途徑,是投資者科學決策的基礎。因此,進行證券投資分析有利於減少投資決策的盲目性,從而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二)有利於正確評估證券的投資價值
投資者之所以對證券進行投資,是因為證券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證券的投資價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並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債券的投資價值受市場利率水平的影響,並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變化;影響股票投資價值的因素更為復雜,受宏觀經濟、行業形勢和公司經營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投資者在決定投資某種證券前,首先應該認真評估該證券的投資價值。只有當證券處於投資價值區域時,投資該證券才有利可圖,否則可能會導致投資失敗。證券投資分析正是對可能影響證券投資價值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來判斷這些因素及其變化可能會對證券投資價值帶來的影響,因此它有利於投資者正確評估證券的投資價值。
(三)有利於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投資者從事證券投資是為了獲得投資回報(預期收益),但這種回報是以承擔相應風險為代價的。從總體來說,預期收益水平和風險之間存在一種正相關關系。預期收益水平越高,投資者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預期收益水平越低,投資者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小。然而,每一證券都有自己的風險一收益特性,而這種特性又會隨著各相關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對於某些具體的證券而言,由於判斷失誤,投資者在承擔較高風險的同時卻未必能獲得較高收益。理性投資者通過證券投資分析來考察每一種證券的風險一收益特性及其變化,可以較為准確地確定哪些證券是風險較大的證券,哪些證券是風險較小的證券,從而避免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從這個角度講,證券投資分析有利於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四)科學的證券投資分析是投資者投資成功的關鍵
證券投資的目的是證券投資凈效用(即收益帶來的正效用減去風險帶來的負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在風險既定的條件下投資收益率最大化和在收益率既定的條件下風險最小化是證券投資的兩大具體目標。證券投資的成功與否往往是看這兩個目標的實現程度。但是,影響證券投資目標實現程度的因素很多,其作用機制也十分復雜。只有通過全面、系統和科學的專業分析,才能客觀地把握住這些因素及其作用機制,並做出比較准確的預測。證券投資分析正是採用專業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對影響證券回報率和風險的諸因素進行客觀、全面和系統的分析,揭示這些因素影響的作用機制以及某些規律,用於指導投資決策,從而在降低投資風險的同時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
❸ 我不懂證券和金融。我一個外行的理解嘛,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最初目的還是取得股息和分紅吧。如果不能取得這
對,這個是股份制的最初目的,但是自從有了股票交易之後,這個性質就慢慢變了。現在的炒股,主要是賺取差價,什麼是差價,給你一個簡單的比喻,你在股市裡面買了中國銀行的1000個股份,每個10元,你一共花了10000元。而後過了一個星期中國銀行的股票漲價了,每個15元。於是你賣了出去,一共15000元。也就是說你賺了5000元。然後你又可以用這些錢繼續買其它公司的股票,以此來掙錢。
❹ 怎麼理解「證券」這個詞
證券交易被限縮在證券法所說的有價證券范圍之內。證券市場價格判斷和預測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基礎分析和技術分析。因兩種方法的使用者在理論上和操作上完全不同,因此又把他們稱為兩大學派。
❺ 企業進行證券投資的基本目的是獲得什麼
企業進行證券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就是投資收益,一種是為了相關產業能有影響力。企業證券投資是指企業為了獲取預期的不確定性收益而購買資本證券,形成金融資產的經濟活動。主要目的可分為以下幾種:
有效地利用現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收人和支出貨幣資金的速度都不是均衡進行的,這就必然造成有時一部分貨幣資金在循環周轉過程中被暫時閑置,而有時又會出現貨幣資金短缺現象。
從事證券投機。有些企業從事證券投資,往往不只是以在證券持有期限內取得固定收益(股利、債息)或調劑現金餘缺為目的。
滿足企業擴張需要。企業的生產經營達到一定規模後,為了發展就需要不斷投資。
出於其他目的。企業投資於證券,有時是出於其他目的,比如,企業可能會為了履行某種義務而購買政府發行的債券,或表示對某些非盈利性機構的友好與支持,購買其發行的債券。
❻ 簡述證券投資收益與風險的關系
收益和風險是並存的,通常收益越高,風險越大。投資者只能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加以權衡,即在風險相同的證券中選擇收益較高的,或在收益相同的證券中選擇風險較小的進行投資。
(一)股票收益
股票投資的收益是指投資者從購入股票開始到出售股票為止整個持有期間的收入,它由股息收入、資本利得和公積金轉增收益組成。
(二)債券收益
債券的投資收益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債券的利息收益,二是資本利得。
二、證券投資風險
一般而言,風險是指對投資者預期收益的背離,或者說是證券收益的不確定性。證券投資的風險是指證券預期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及變動幅度。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所有風險稱為總風險,總風險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類。
(一)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是指由於某種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資收益的可能變動,這些因素來自企業外部,是單一證券無法抗拒和迴避的,因此又叫不可迴避風險。這些共同的因素會對所有企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不能通過多樣化投資而分散,因此又稱為不可分散風險。系統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和購買力風險等。
(二)非系統風險
非系統風險是指只對某個行業或個別公司的證券產生影響的風險,非系統風險是可以抵消迴避的,因此又稱為可分散風險或可迴避風險。非系統風險包括信用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
三、風險與收益的關系
收益以風險為代價,風險用收益來補償。投資者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收益,與此同時,又不可避免地面臨著風險。
收益與風險的基本關系是:收益與風險相對應。也就是說,風險較大的證券,其要求的收益率相對較高;反之,收益率較低的投資對象,風險相對較小。風險與收益共生共存,承擔風險是獲取收益的前提;收益是風險的成本和報酬。風險和收益的上述本質聯系可以表述為下面的公式:
預期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補償
預期收益率是投資者承受各種風險應得的補償。
在短期國庫券無風險利率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幾個規律:
(一)同一種類型的債券。長期債券利率比短期債券高
這是對利率風險的補償。如同是政府債券,都沒有信用風險和財務風險,但長期債券的利率要高於短期債券,這是因為短期債券沒有利率風險,而長期債券卻可能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兩者之間利率的差額就是對利率風險的補償。
(二)不同債券的利率不同,這是對信用風險的補償
通常,在期限相同的情況下,政府債券的利率最低,地方政府債券利率稍高,其他依次是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在企業債券中,信用級別高的債券利率較低,信用級別低的債券利率較高,這是因為它們的信用風險不同。
(三)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情況下,債券的票面利率會提高或是會發行浮動利率債券
這是對購買力風險的補償。
(四)股票的收益率一般高於債券
這是因為股票面臨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經濟周期波動風險比債券大得多,必須給投資者相應的補償。在同一市場上,許多面值相同的股票也有迥然不同的價格,這是因為不同股票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相差甚遠,經濟周期波動風險也有差別。投資者以出價和要價來評價不同股票的風險,調節不同股票的實際收益,使風險大的股票市場價格相對較低,風險小的股票市場價格相對較高。
當然,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並非如此簡單。證券投資除以上幾種主要風險以外,還有其他次要風險,引起風險的因素以及風險的大小程度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影響證券投資收益的因素也很多。所以這種收益率對風險的替代只能粗略地、近似地反映兩者之間的關系,更進一步說,只有加上證券價格的變化才能更好地反映兩者的動態替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