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證券經紀人傭金提成是哪部分提成比例是多少哪家證券公司提成高謝謝。
不是的。
這要看你給客戶多少傭金了。
如果你跟客戶簽的是凈傭金,比如是千分之一,那麼你就提成千分之一的部分。
如果你簽的不是凈傭金,包含了規費,那麼,要從千分之一中扣除萬分之二點二的規費,剩下的部分你才能提成。
華泰的兼職經紀人和中信建投的兼職經紀人給的比較高。
港股專家。
㈡ 證券經紀人的報酬計算及明細
這是每個營業部的許可權,好的營業部應該每月提供經紀人的工資構成、具體細節,如果營業部未提供,經紀人有權查詢;應該由經紀人所在部門溝通櫃台查詢即可。
這個沒有明文規定,好的營業部自動提供,不好的營業部就是不願意提供,也沒有辦法,員工畢竟是弱勢群體。
一般來說,證券公司都有提供客戶經理交易平台,櫃台給了許可權,就可以查詢到客戶交易狀況,但這是沒有明文規定的。隨便給了客戶經理許可權,等於泄露客戶信息,不給許可權,經紀人又查不到交易狀況,對自己的工資持有懷疑態度。我覺得如果經紀人所屬部門領導沒有很好的處理此事,經紀人應該打通私人關系查詢,比如找做工資的人、櫃台、甚至是經紀人的領導,只要你有正當理由,應該可以做到透明的工資制度。
㈢ 證券公司外部的證券經紀人傭金提成比例是多少
提成不是按照資產量計算,而是按照交易量計算,30%的標準是按照傭金計提。舉個例子。你開了100萬元的戶,這個月累計交易量是200萬元,傭金率0.1%,分成比例30%,就是你一個月提成600元。
股票中間人,經紀人的傭金提成,視公司不同,級別不同,開戶量不同,提成在10--40%的樣子。
一、專職
一般起點都在10--20%的樣了,也是一般的經理人的提成,到了一定級別,或是量了,慢慢會有額外的幅度提升空間
二、兼職
兼職相對能力要求高一些,自然起點相對高一些,一般在20%左右,一般考核不是十分嚴格,視公司制度而定。兼職人員多,量少,主要以大量兼職人員來發展業務。一個兼職人員每月貢獻三五個,兼職人員多了,開戶量也大,但個人傭金不是太多,受量的限制。
㈣ 證券經紀人的提成一般都是多少
按照客戶的交易傭金進行計算
證券公司都會有一定的比例,計算經紀人的傭金提成。
舉個例子:比如你開發了一個100萬的客戶,傭金為萬分之五,你的提成為30%,則該客戶交易一次的傭金為 100萬乘以 萬分之五,也就是500元,提成30%,也就是150元。
有時候,客戶資金量較大,傭金就比較低,這種客戶的傭金很接近證券公司成本,遇到這樣的客戶,經紀人是幾乎賺不到什麼提成的。
小資金量的客戶對於經紀人而言提成比較高,因為小資金量的客戶,手續費比較高,一般沒有和證券公司商量傭金比例的實力。小資金量的客戶,對於經紀人來說,數量多的話,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㈤ 證券經紀人的底薪與提成一般是多少
經紀底薪都是責任制的而且極不穩定,拿我自己做個例子,剛到證券公司時說好底薪是1200,提成33%(那還是2006年牛市的時候)這底薪說好是一個月開12個有效戶才能拿到(有的公司是要求一個月達到一定託管資產才給底薪)當一個月沒有開發到12個戶時,底薪減少,直到沒有。至於提成,完全靠自己的能力還有運氣,因為提成都是按交易量來算,一個喜歡頻繁交易的客戶給你帶來的提成是非常可觀的。我所在的城市消費水平不高,但做的好的一個月提成也有一兩萬,當然我說的是牛市的時候,現在估計最多也就3.4千吧這行情。那剛入門的由於沒經驗,沒人際關系,起步往往比較困難。我剛入門時候也就幾百一千不到,而且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做這行業吃的就是行情飯,行情好時一月上萬但行情不好的時候可能就是200到300快連生活費的不夠,這行業還不是很成熟,所以現在有能力的經紀人都會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說了這么多,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㈥ 我想問一下證券經紀人的工資怎麼算的
每家應該不太一樣,我個人覺得是屬於銷售拿提成的形式吧。
㈦ 關於證券經紀人的傭金提成問題
總部. 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即使有 可以去問財務是否弄錯 如果真是總部剋扣 那也是沒辦法 要麼不幹,人在屋檐下...
㈧ 終極理財師APP提到的證券經紀人待遇是萬1.5以上100%提成是什麼意思
其實很容易理解。你開發的客戶,券商只提取萬1.5的傭金成本,剩餘的全是你的。舉個例子,比如你的客戶交易了100W,你給該用戶配置的傭金率是千2,那麼你的稅前收入就是(2‰-1.5‱)*1000000=1850,當然這裡面的提成並不全是你的,還要交稅的。可以直接用他們客戶端上的傭金計算器算算看,一目瞭然。
證券經紀人不像客戶經理,對於券商沒什麼成本,所以沒什麼業績考核。只是賺多賺少的工作而已,當兼職來做還是可以的。
㈨ 證券經紀人的提成是怎麼計算的呢
交易額乘以傭金率,再乘以經紀人的提成。舉個例子吧,比如說你花了一千元買股票,經紀人的提成就是1000*傭金率*提成,傭金率不同的證券公司是不同的,一般在千分之三道千分之零點八之間,提成也是不同的公司是不一樣的。
㈩ 證券經紀人傭金提成比例
「證券經紀人的傭金提成制」,以號稱行業最高傭金(50%)的聯合證券為例:一位手續費為3.0的客戶交易10萬元的股票2次(買進賣出各1次),證券公司傭金收入為100000*2*3/1000=600元;扣除萬2的規費(200000*2/10000=40)和5.8%的營業部稅(600*5.8%=34.8)後的凈傭金就是525.2元;那麼證券經紀人這一次交易就有262.6元的稅前收入。
10萬買賣一次的收入有262.6元,正是由於我們的收入是與客戶的交易量成正比的,因此無論是誰都沒辦法杜絕誘導客戶頻繁交易的客觀存在的事實,而所有證券公司所「禁止誘導客戶頻繁交易」實際上都只是美麗的謊言,因為沒有人能抵禦金錢的誘惑。
或許我舉例還不夠生動,如果經紀人的客戶資產超過100萬,那麼只要這100萬動1次就可以收入2626,動2次就是5252元,動3次就是7878,動4次就是10504。而實際生活中,證券經紀人的客戶資產平均超過300萬,所以證券行業是收入最高的行業之一。
當然,證券經紀人的高收入是建立在客戶頻繁交易的基礎上的。以XX證券為例:在我的辭職信中有提到的,2007年8月23日XX證券的XX經理在早會上自豪地向大家宣布:XX證券長沙營業部的交易量湖南第一。但她「忘記」跟大家說了,XX證券長沙營業部的權證交易量湖南第一,而且是唯一一個權證交易量大於A股交易量的。這代表了什麼?代表了當時擁有行業最多經紀人的XX證券的經紀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鼓動客戶頻繁買賣權證(認沽權證)。禁止誘導客戶頻繁交易在XX證券長沙營業部(其實都一樣,只是XX證券長沙營業部做的最為「出色」而已)來說絕對只是一句空話而已。因為權證交易量說明了一切。
有多少證券經紀人是不顧客戶死活頻繁推薦股票的,相信大家可以從身邊的股民身上問出來。至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需要證監會或者是國務院等去頒布相關法律規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