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有外資證券公司
有合資的券商,如瑞銀證券、高盛高華證券,但他們從事的也是國內股市的事情
⑵ 請教各位老師,有外資加入的證券公司有哪些
外資參股國內券商情況
1995年,摩根與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聯合建立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摩根作為第二大股東,持有公司34.3%的權益。
2002年12月,湘財證券和法國里昂證券合資組建了華歐國際證券公司,這是中國證券市場誕生的第一個合資券商。
2003年3月,法國巴黎百富勤與長江證券組建了第二家合資券商——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有限公司。法國巴黎銀行和長江證券分別持有33.3%和66.7%股份。
2004年11月26日大和證券SMBC株式會社和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海際大和。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股東雙方分別持有67%和33%的股份。
2004年12月,高盛先是向中國本土投資銀行家方風雷及其他5個自然人提供商業貸款,由此6人聯合聯想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綜合類證券公司高華證券,注冊資本10.72億元。此後高盛與高華證券成立高盛高華證券,高盛擁有高盛高華證券33%的股權,高華證券持有67%的股權。
2005年1月,美林證券與華安證券正式簽署備忘錄,擬組建合資證券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金為8億元。美林持股33%。
2005年9月底,瑞銀集團以17億元對北京證券重組。在組建的新證券公司中,瑞銀集團持股20%,中糧集團、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建銀投資分別持股14%,國際金融公司持股5%。
2005年10月,JP摩根與遼寧證券進行參股談判,但雙方尚未簽約。
2005年10月,花旗集團、匯豐控股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被傳正與湘財證券進行獨立洽談,擬購入其多數股份。消息未被當事方證實
⑶ 中外合資證券公司有哪些
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情況(截至2006年12月31日)
序號
公司名稱:
設立時間
股東名稱
持股比例
1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1995年4月
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
34.30%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7.35%
名力集團
7.35%
2
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002年1月
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49%
3
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1996年4月
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
46.60%
4
華歐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002年12月
里昂證券資本市場有限公司
33.33%
5
海際大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004年6月
大和證券SMBC股份有限公司
33.33%
6
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004年11月
高盛(亞洲)有限公司
33%
7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006年12月
瑞銀集團
20%
國際金融公司
4.99%
⑷ 世界上著名的投資銀行有哪些
1.高盛GoldmanSachs(按排名順序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專業投資銀行,由GoldmanSachs先生創辦於年。
高盛以其濃厚的企業文化著稱,在100多年的歷史,上一直堅持投行主體戰略,很少涉足商業銀行、零售經紀等領域(但並非完全不涉足),是華爾街投行之首。
(4)外資證券公司排行擴展閱讀: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s) 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資銀行是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稱謂,英國稱之為商人銀行,在日本則指證券公司。
投資銀行的組織形態主要有四種:
一是獨立型的專業性投資銀行,這種類型的機構比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們有各自擅長的業務方向,比如美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業銀行擁有的投資銀行,主要是商業銀行通過兼並收購其他投資銀行,參股或建立附屬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在英德等國非常典型,比如匯豐集團、瑞銀集團;
三是全能型銀行直接經營投資銀行業務,這種形式主要出現在歐洲,銀行在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時也從事商業銀行業務,比如德意志銀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國公司興辦的財務公司。在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等。
參考資料:投資銀行-網路
⑸ 十大證券公司排行榜,哪個證券公司好
十大證券公司排行榜,哪個證券公司好,「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可同日而語,我看中信證券、海通證券,銀河證券,國金證券,國都證券,長江證券,華泰證券,長城證券,國泰君安,第一創業相對規模大服務好傭金低,性價比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