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擬上市公司成立的證券部門的職責是什麼
證券事務代表
1、在董事會秘書領導下工作。協助董秘處理公司與監管部門、交易所及其他相關機構有關公司上市籌備事宜;
2、負責編制董事會會議文件和會議籌備等事項;
3、提出股東大會的召開方案、編制股東大會文件;
4、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組織相關報告的編制工作;
5、協助董秘做好公司股東相關聯系事宜
② 上市企業要設置哪些部門,有專門負責上市工作的部門嗎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部門設置其實大多差不多,都是根據企業需要設置的。上版市公司一般權會有一個投資者關系部或者證券事務部等,因為法規要求設立證券事務代表這一職位,一般會以其為主體成立一個部門,主要負責信息披露和與投資者溝通的具體事務,實際上相當於董事會秘書的執行部門。所以很多擬上市企業也會成立類似的部門,就專門負責上市前的相關協調和准備工作。
我正好在投行工作,專門做上市,樓主有什麼問題歡迎交流啊
③ 准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有什麼區別
准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的區別主要是:准上市公司還沒有具備上市公司的條件,只不過公司有上市的准備;擬上市公司是指基本具備了上市公司的條件,且上市已經有了實質性進展並經省發展改革委確認的公司。
網路給予「擬上市公司」的解釋如下:
擬上市公司(Pre-IPO)是指以上市為目標,上市有實質性進展並經省發展改革委確認的公司。
「擬上市公司」的確認條件:
1、企業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
2、公司依法設立且運作規范;
3、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同意公司發行股票並上市;
4、公司基本符合上市條件;
5、公司經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我市的環保要求;
6、公司與合格的境內外上市保薦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
7、公司募集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企業發展戰略。
公司上市程序
根據《證券法》與《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程序如下:
一、向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出股票上市申請
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必須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證券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授權證券交易所根據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核准公司股票上市申請。
二、接受證券監督管理部門的核准
對於股份有限公司報送的申請股票上市的材料,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審查,符合條件的,對申請予以批准;不符合條件的,予以駁回;缺少所要求的文件的,可以限期要求補交;預期不補交的,駁回申請。
三、向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提出上市申請
股票上市申請經過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後,應當向證券交易所提交核准文件以及下列文件:
1.上市報告書;
2.申請上市的股東大會決定;
3.公司章程;
4.公司營業執照;
5.經法定驗證機構驗證的公司最近三年的或公司成立以來的財務會計報告;
6.法律意見書和證券公司的推薦書;
7.最近一次的招股說明書;
8.證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證券交易所應當自接到的該股票發行人提交的上述文件之日起六個月內安排該股票上市交易。 《股票發行和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還規定,被批准股票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應當與證券交易所簽訂上市契約,確定具體的上市日期並向證券交易所交納有關費用。《證券法》對此未作規定。
四、證券交易所統一股票上市交易後的上市公告
《證券法》第47條規定:「股票上市交易申請經證券交易所同意後,上市公司應當在上市交易的五日前公告經核準的股票上市的有關文件,並將該文件置備於指定場所供公眾查閱。」 《證券法》第48條規定:「上市公司除公告前條規定的上市申請文件外,還應當公告下列事項:(一)股票獲准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二)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東的名單和持有數額;(三)董事、監事、經理及有關高級管理人員的姓名及持有本公司股票和債券的情況。」
通過上述程序,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可以上市進行交易。上市公司喪失《公司法》規定的上市條件的,其股票依法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證監會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
1.公司股本總額、股份結構等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
2.公司不按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做虛偽記載;
3.公司有重大違法行為;
4.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上市公司有前述的2、3項情形之一,經查證屬實且後果嚴重的;或有前述第1、4項的情形之一,在限期內未能消除,不再具備上市條件的,由證監會決定其股票上市。
④ 有很多上市公司或者擬上市公司在招聘證券事務代表,或者董事會秘書,求各路大俠,哪個好
當然是董秘了,因為證代是董秘的下屬,而且董秘是公司法規定的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跟副總是一個級別的。倒不一定是內招的,只是市場上有經驗的董秘或者證代比較少,很難有符合條件的,所以很多公司也只能自己培養了,尤其是民營企業,從外面招進人來也不一定能獲得信任,因為董秘是個很核心的職務。
⑤ 您好,我剛去面試了一個擬上市公司的證券事務代表,失敗了 想向您學習交個朋友~~~~
我是擬上市公司的上市專員 我們的條件是
金融 證券 法律 財務專業本科畢業 最好在證券公司有過工作經驗並有證券從業資格 一共五門 其中證券承銷發行和投資分析很能派上用場 最好懂財務 有中級會計職稱 要麼有財務會計經驗
其他的應該沒了 還有就是面試的時候盡量表現的成熟 專業 證券業務代表上市公司的形象 所以對於形象氣質 語言也有要求 只要你對這個崗位有興趣 就去努力 應該早晚會成功的
⑥ 剛畢業,是去擬上市公司做證券事務代表好,還是去企業做會計好
先去一家企業當會計吧!積累點經驗啊!
企業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來說,企業欲在國內證券市場上市,必須經歷綜合評估、規范重組、正式啟動三個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
第一階段 企業上市前的綜合評估
企業上市是一項復雜的金融工程和系統化的工作,與傳統的項目投資相比,也需要經過前期論證、組織實施和期後評價的過程;而且還要面臨著是否在資本市場上市、在哪個市場上市、上市的路徑選擇。在不同的市場上市,企業應做的工作、渠道和風險都不同。只有經過企業的綜合評估,才能確保擬上市企業在成本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進行正確的操作。對於企業而言,要組織發動大量人員,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進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為了保證上市的成功,企業首先會全面分析上述問題,全面研究、審慎拿出意見,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後才會全面啟動上市團隊的工作。
第二階段 企業內部規范重組
企業首發上市涉及的關鍵問題多達數百個,尤其在中國目前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諸多財務、稅收、法律、公司治理、歷史沿革等歷史遺留問題,並且很多問題在後期處理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因此,企業在完成前期評估的基礎上、並在上市財務顧問的協助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預先處理好一些問題是相當重要的,通過此項工作,也可以增強保薦人、策略股東、其它中介機構及監管層對公司的信心。
第三階段 正式啟動上市工作
企業一旦確定上市目標,就開始進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實務操作階段,該階段主要包括:選聘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造、審計及法律調查、券商輔導、發行申報、發行及上市等。由於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務機構有五六個同時工作,人員涉及到幾十個人。因此組織協調難得相當大,需要多方協調好。
⑦ 即將上市的公司設什麼部門 有證券相關的部門嘛
部門主要是證券部 職位為證券代表 董事會秘書也是業相關人員 要做這兩個職位需要考董秘證書
對於即將上市的公司 也需要設置董事會秘書一職 一般是外聘 也可以從公司內部招聘
而擬上市公司的證券部在上市前叫投資管理科 職位叫上市專員或金融專員 負責籌備期的工作
本人目前就職於一家擬上市公司做上市專員 需要的話願意多多交流
⑧ 擬上市公司成立的證券部門的員工必須具有證券從業資格么
這個不是必須的。
證券從業資格,是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的簡稱。該證書是全國性質的資格認證考試,是國家金融機構進行認證的資格證書,有較高的含金量。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是從事證券行業的入門考試。
隨著證券業市場的迅猛發展,新的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制度明確規定,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託管機構、基金銷售機構、證券投資咨詢機構、證券資信評估機構及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其他從事證券業務的機構中從事證券業務的專業人員必須取得從業資格證書,而即使為了個人理財需要,參加此項培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⑨ 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的區別
上市公司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擬上市公司是指以上市為目標,上市有實質性進展並經省發展改革委確認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