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台灣證券交易所1402

台灣證券交易所1402

發布時間:2021-06-30 02:11:18

①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OTC現狀

台灣的櫃頭市場有些不同於美國NASDAQ及歐洲的第二板市場。按產業領域來分析,美、歐第二板市場的公司主要是高科技電子、互聯網網站類公司,而台灣櫃頭市場的情況是:截止到1998年11月,在台灣OTC市場的上櫃公司總數為157家。其中,資訊電子業上櫃公司58家,佔40%的比重;證券類上櫃公司 17家,佔11%的比重;機械電器類上櫃公司18家,佔12%的比重;鋼鐵業9家,佔6%的比重;金融保險類7家,佔4%的比重。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台灣OTC市場上並不只是資訊電子類高科技公司,還包括證券、機電、鋼鐵、保險、營建、運輸、化學等多達16類行業公司。但其中高科技類公司比重較大,在上櫃市場上仍起到重要的作用。

② 台灣證券交易所概述

台灣交易所簡介

台灣證券交易所網址
http://www.tse.com.tw/

台灣證券交易所(英文Taiwan Stock Exchange Corporation,TSEC)是主掌台灣股票市場-加權指數交易市場的商業機構。1961年11月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被批准成立,1962年2月起正式對外營業。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決策機構為股東大會,下設董事會,由13名董事組成,從中推舉產生5名常務董事,一名董事長。實際位置位於中華民國台灣台北市博愛路17號。

台灣證券交易所自成立起,即採用股份有限制的官民合資的公司組織,擁有台幣資本1.2億元,由45家公營和民營事業投資組成,其中公營事業及銀行佔39%,民營事業股佔61%,其股東全部為法人,無自然人參與。台灣證交所的交易類型除了常規的次日交割、指定日交割以外,從1974年正式開辦證券信用交易的融資業務。

③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市場

台灣店頭市場(ROSE)即台灣證券櫃台買賣市場(OTC),也稱台灣「二板市場」,因長期承擔輔助上櫃股票轉為上市股票的任務,被視作台灣上市股票的「預備市場」。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前店頭市場曾經盛行,證交所成立的同時被關閉,但1988年又重新成立股票店頭市場,目的是為公開發行但尚未上市的公司開拓股票流通渠道。 1994年成立台灣證券櫃台買賣中心(OTC),旨在為中小企業融資的台灣二板市場遂告成立。2000年5月台灣參考美國的納斯達克(NASDAQ)市場將櫃台買賣中心更名為「台斯達克」(TAISDAQ),成為台灣中小科技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的主要平台,以及創業投資退出的主要渠道。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台灣還實施了櫃台第二類股票制度,即「台灣創新成長企業類股」 (TIGER, Taiwan Innovative Growing Enterpreneurs),目的是形成一個新的台灣創新企業市場,為條件不夠但又成長看好的高科技中小企業的提供籌資渠道,被稱為第二類股票交易市場,與 TAISDAQ並為台灣二板市場。但因制度限制嚴格,而企業發展、尤其是高科技企業成長風險又不斷增大,導致績效不佳,最終命運像日本的新興市場與德國的高科技股票市場一樣,在2004年被廢止。

④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要求

1.企業上市的適合范圍。台灣OTC的規定是「本土的中小型公司」(包括新成立的公專司)。可見,此規定是屬比較寬松的,所以便上市企業的產業領域遠遠超過了高科技范圍。
2.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5000萬元以上,經兩家以上證券商書面推薦。
3.企業上市的業務記錄。至少有三年的業務發展過程。決算營業利益及稅前純益占實收資本額之比率最近年度達4%以上,且其最近一會計年度決算無累計虧損者;或最近平均達2%以上,且最近一年度之獲利能力較前一年度為佳者。
4.企業上市的盈利要求。台灣OTC規定在上市前兩年內,每年的合並全年收入及除稅前純利必須為資本總額的2%,但符合資格的科技類企業則不受此條例的限制。
5.企業上市的信息公布。台灣OTC規定每季度進行報告,及時披露重大消息,遵守一系列有關維持上市地位數值的標准。
6.最低公眾持股量。持有股份1000股至50000股的記名股東,人數不少於300人,且其所持股份總額合計占發行總額10%以上或逾500萬股。

⑤ 請問是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股票市場的

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股票市場的。朝鮮,古巴,尼泊爾等少數國家沒有股票市場。

全世界有50多個國家建立了股票市場。電腦技術和先進通訊設備的廣泛應用使股票交易日益國際化。全世界的股票交易總額近些年增長迅速,從1980年的2.54萬億美元增加到1986年的5.82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股票成交集中在紐約、東京和倫敦三大股票市場。

1、紐約

紐約股票市場紐約股票交易市場坐落在紐約鬧市華爾街、百老匯大街的由兩排摩天大樓所形成的「峽谷」里。它服務於大公司大企業,但並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利用這個股票市場來發行股票的方便。

它規定,凡一家公司除了一切開支和納稅外,必須每年凈賺100萬美元以上,至少要有1 500個股票,其財產以普通股票計不少於800萬美元。只有這樣的股票,才有資格在本股票市場進行買賣。夠這樣條件的大公司大約有1千多家。

而不夠資格在本股票市場上市的公司,就只能在其他條件較低的股票市場(股票交易所)登記,如芝加哥的「中西部交易所」,舊金山和洛杉磯的「太平洋岸交易所」,「費城—巴爾的摩—華盛頓交易所」等地區性的股票交易所。

紐約股票交易市場一向為美國以至全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場。其規模愈益擴大, 1977年時的資本總額約為8 000億美元,年交易額占其總資本額的19%;到1981年初股票資本總額增長到1.24萬億美元;

而到1987年則躍增到2.2萬億美元,年交易額占其資本總額的85%。但是,在世界上的地位,卻已失去了世界第一的寶座,而讓位於東京股票市場了。

2、東京

該股票市場長期以來居於世界第二位。在1977年時,其資本總額約為2 060億美元,當年交易額占其資本總額的38%,1981年初其發行股票總值也只有紐約股票市場的1/3。

但是,近幾年由於日本經濟明顯好轉、外匯市場穩定、國內需求旺盛、長期較低的優惠利率以及外資的大量湧入等原因,致使東京股票市場交易異常活躍;

乃至1987年底,其資本總額已增加到3萬億美元,年交易額占其資本總額的59%,其資本總額和年交易額均超過紐約,且東京股市的日交易額也已超過美國。從而,在世界股票交易市場名次中,東京股票市場已由第2位上升到第1位。

3、倫敦

1981年初,該股市資本總額為1 900億美元。近些年來雖然規模也有較大發展,但其位次依然未變,仍居世界第3位。到1988年底,倫敦股市的資本總額已發展到6 640億美元,年交易額占其資本總額的41%。

(5)台灣證券交易所1402擴展閱讀:

分析股票市場其實就是股票投資者對股票市場所反映的各種資訊進行收集、整理、綜合等工作,藉以了解和預測股票價格的走勢,進而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以降低風險和獲取較高的收益。

股票投資分析的主要內容是股價基本因素分析和技術因素分析,這兩方面又包含著廣泛的內容。進行股票市場分析的必要性在於:

(1)股票是風險性資產,風險由投資者自擔,所以每一個投資者應謹慎從事。當然風險是與收益對應的,有高風險,才有高收益。

因此,每一個股票投資者,在從事股票投資時,為了爭取最大的收益,把風險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認真進行股票投資分析。這樣在買賣股票時,才會胸有成竹,防範可能發生的風險,避開隱蔽的陷阱,確保股票投資的安全性和盈利性。

(2)股票投資又是一種智慧性投資。長期投資要偏重基本方法,短期投資則偏重技術分析,股市上的投機更是要運用智慧;

其前提是看準時機才去投資,而看準時機是需要投資者運用知識、理論、技術、方法以及詳盡的分析判斷,進行科學的決策,以獲得有保障的投資收益,這與盲目的、碰運氣的賭博性投資根本不同。

(3)從事股票投資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切忌盲目跟風隨潮,入市前投資分析就顯得更為重要。

由於投資者在股票投資分析時往往會受到資訊不足、分析工具不全、個人分析能力欠缺等問題困擾,因此,投資者除自行分析外,還應藉助外界力量對股票投資所作的分析,做出正確判斷。

由於股票投資分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作上述各種內容分析時應由大到小、由遠及近地分步驟進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市場

⑥ 台灣有沒有證券交易所

有的。
台灣證券交易所是主掌台灣股票市場的商業機構。1961年10月23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專式被屬批准成立,1962年2月9日起正式對外營業。在成立初期,證交所的辦公場所是向民間企業承租而來,當上市公司數目逐漸增加之後(尤其在1980年代後期尤其激增),交易場所開始不敷使用,使得台證所被迫在台北市區各地分散辦公。這個問題在2005年遷入台北101後才獲解決。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決策機構為股東大會,下設董事會,由13名董事組成,從中推舉產生5名常務董事,一名董事長。

⑦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介紹

台灣證券抄交易所(TWSE),全稱台灣證券交襲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Taiwan Stock Exchange Corporation, TSEC),簡稱台證所或證交所,為主掌台灣股票上市公司交易市場(即所謂的集中市場)的機構,位於台灣台北市信義區的台北101大樓之內。也是台灣唯一之證券交易所。是主掌台灣股票市場的商業機構。1961年10月23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被批准成立,1962年2月9日起正式對外營業。

⑧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歷史

台灣證券交易所是主掌台灣股票市場的商業機構。1961年10月23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被批准成立,1962年2月9日起正式對外營業。在成立初期,證交所的辦公場所是向民間企業承租而來,當上市公司數目逐漸增加之後(尤其在1980年代後期尤其激增),交易場所開始不敷使用,使得台證所被迫在台北市區各地分散辦公。這個問題在2005年遷入台北101後才獲解決。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決策機構為股東大會,下設董事會,由13名董事組成,從中推舉產生5名常務董事,一名董事長。

閱讀全文

與台灣證券交易所1402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合作 瀏覽:576
銀行理財基金到期怎樣贖回 瀏覽:928
法蘭克福外匯交易市場 瀏覽:390
建行理財子基金運營崗 瀏覽:507
理財通余額怎樣增加貨幣基金 瀏覽:645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倉位 瀏覽:683
我國綠色金融資金缺口大 瀏覽:553
杠桿租金回報率 瀏覽:439
農產品期貨在哪裡交易 瀏覽:31
融資貸款居間合同 瀏覽:365
房山有網路黃金代理商嗎 瀏覽:995
疫情下的醫療股票 瀏覽:636
可以用黃金換鉑金嗎 瀏覽:448
傘形信託市場 瀏覽:993
2005年全國金融機構家數 瀏覽:66
外匯新聞網英國 瀏覽:378
中金黃金價格走勢圖東方 瀏覽:371
類金融上市公司 瀏覽:501
赫美集團會倒閉嗎 瀏覽:905
淘寶優惠券最高傭金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