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美國隱瞞股票

美國隱瞞股票

發布時間:2021-07-02 01:33:55

⑴ 美國因股票死了188人之說是真是假

假的。絕對不會死這么少人。

想想都知道了,美國這么大,又這么多公司倒閉破產,直接跳樓的估計就是這個數字。其他死法就不知道了。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⑵ 美國股市存在非法上市公司存在嘛

美國股市,安然公司財務造假就是之一,股市財務造假可以說,比比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壞人肯定是絞盡腦汁的想賺錢,騙人,所以一定要重罰。希望採納。

⑶ 外國(像美國,美國啊)這些國家是否有股市操縱罪

每個國家都有股市操縱罪。但是在諸如美國的法制市場,沒有莊家和散戶的等級區別,公司任何的信息必須是透明的,如果公司或所謂莊家惡意隱瞞信息,避免不了嚴重懲罰的後果。美國對違法的公司或部門的懲罰是非常嚴厲的。所以大家是在一個信息平台上做事情,不會有公司敢虛報利潤騙取散戶的。在這種市場上,只要有頭腦、實力和眼光的人就會發財。所以你是否操縱股票取決你是否合法的進行一切交易。
中國股市的建立始自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初,可以說,中國股市的規則是「胎生」於美國股市的規則。同時,結合了中國的具體情況,修改建立的。相較美國股市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股市只有二十多年,法規的完善性需要時間的彌合。總體講,兩個市場有主要區別如下:
單一國家與世界區域的范疇區別:
中國股市僅僅涵蓋是中國的企業,這不同於美國集合了近一百個國家的企業。到2011中國股市的市場規模約合3兆億美元,而美國NYSE和NASDAQ總和為128兆億,它的規模大大超出了世界前五名的總量。
中國股市近年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市場,但是,從國際投資的自由度來講,至今還要通過QFII和RQFII等形式,才能進入A股市場,限制多多。故此,它還屬於單一性的地域市場,完全不同於美國股市的自由和世界性特點。

政策市與自由市的大環境區別:
一是中國設立的漲停板,對日交易波動設置上下限的控制,這使得大幅沖擊,需要若干天才能釋放完,交易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美國市場,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不停盤,對於股票日差上下不予干涉。二是在中國,由於有許多國有企業掌控在政府手裡,政府就是最大的股東,這樣有許多非流通股存在,容易造成流通股相對較少和股票的大幅波動;而美國政府,一般只以養老金,社保基金等方式購買企業股,並由特別指定的專業公司為其管理,投資在個股的比例一般都不大,這樣基本不會影響流通。當然,解決流通量問題,可以增加發行股,但是,量過大,會造成長期股值的增長緩慢,影響股民的積極性。

投機市場與投資市場的目地區別:
中國股市常有莊家操控,其目的為短期獲利;再加上,中國上市企業,分紅很少,這樣股市投機的意味較濃;美國股市的許多機構,包括養老金,退休金在內的投資機構,一般是以長線或紅利回報為目的,機構操作不明顯,平日的交易量,都只佔總股數目的0.5%-3%左右,這樣微量的交易,不太容易引起的的波動,穩定性極好。沒有所謂「莊家」。一般百姓,也主要買共同基金。

T+1與T+0---股票買賣時效性區別
中國股市不能在同一日實現買與賣;美國股市可以買後即賣,其操作自由度完全依靠股票所有人。這種靈活性可能造成「喜者更喜,悲者更悲」的一邊倒的現象,增加了股票的幅度變化。另一方面,使得投資者,能夠有可能快速逃離危險及快速套利。

鮮少做空與普遍做空的監督機制的區別:
紐約股票交易市場(NYSE),納斯達克(NASDAQ)和美國交易市場(AMEX)是三個主要的交易市場。其中絕大部分股票都設有做空機制。做空機制的健全與否,直接影響到股票市場的健康與否。做空機構會從反面,促進企業行為的規范。企業一旦做出違反規則的事情而讓做空機構抓住了「小辮子」,並通過媒體公布於天下。股票就會下跌,搞不好,董事會就要換人。去年,美國許多做空機構,抓住許多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財務造假和隱瞞違規操作的問題,迫使近30家企業被停牌或摘牌。確實起到了民眾對企業的監督作用。
在中國,做空機制開始不久,允許做空的企業也不多。加上對問題企業取證較難,對取證人員的安全缺乏保障,對做空的監督執行缺乏力度。再者,由於上市主體為國企,再要另外一個國企去「監視」,很難透明地說出它的公允程度。

此外,在與交易有關方面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如交易代號與代碼,手續費,借貸,紅利發放(年/季),稅收,金融衍生品等方面,中美股市都存在差別。

總之,中美兩國股市的區別是成長與成熟的區別。美股市場的成熟發展給它帶來了巨大的機會,而中國市場的崛起,正向世人展現它未來的潛力。

⑷ 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原始股票要凍結半年才能交易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原始股需要一年時間才可以上市交易。如果是老股東六個月就可以。

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

(4)美國隱瞞股票擴展閱讀:

對有意購買原始股的人來說,一個途徑是通過其發行進行收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

另外一個途徑即通過其轉讓進行申購。公司發起人持有的股票為記名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一年之後的轉讓應該在規定的證券交易場所之內進行,由股東以背書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轉讓。

⑸ 美國股票是否比國內股票少一些弄虛作假比如財務報表什麼的。。。

主要區別是監管嚴格與否,跟國內相比,美股對上市不審批,採用注冊制,但對監管工作很重視,出現違規或欺瞞投資者問題時,處罰很嚴厲。所以,美國的上市公司一般不會為了承擔違規違法的巨額風險作一些手腳,會少很多弄虛作假。

⑹ 我的錢被人拿去投資美國原始股票,我拿到的全英文股權證,經查不是美國公司發放的,我應該如何維權

可以去報警,通過警察找一點其他證據

⑺ 美國加州忽然翻出3900萬個口罩,美國到底在隱藏什麼

關於網上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部聯合醫療工作者工會在一處倉庫找到了3900萬片口罩的消息,趣評有三點分析與大家分享:第一,這一則消息並沒有主流媒體報道,真假難以辨別;第二,即使這一條新聞是真的,也不能夠證明美國政府隱瞞了疫情,更不能證明美國與新冠病毒起源有關,更有可能是美國的奸商們在囤積醫療物資;第三,美國隱藏什麼這些陰謀論確實很有市場,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球共同挑戰的時候,更需要國際合作共同對抗新冠病毒,而不是互相攻擊。當然,趣評更傾向於這是一條假消息。

歡迎留言,你認為這條消息是真是假?

⑻ 最近購買了在國內推銷的美國納斯達克板塊股票,推銷人給了一張股權證書,請問怎麼核實這張股權證書的真實

真的有必要去購買美股嗎?投資這個東西是個長期工程,巴菲特平均每年也才百分之二十幾,頭腦不要太熱了,推銷的人說的很好很好那肯定是有問題,自己好好想想!

⑼ 當初美國安然造假,美國中小股民是否得到賠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安然公司從發展壯大到破產也絕非朝夕之功,其中的原因自然不是那麼簡單。有宏觀經濟管理不嚴方面的、有微觀經濟管理失控方面的,有企業無法控制的外在的原因、也有企業能夠控制而不想控制結果最終導致無法控制的內在原因。在此,我們無法就安然破產的所有原因作出評斷,而僅就其內部原因作一些挖掘剖析。

(一)戰略決策錯誤。盡管安然破產的原因很多,但多數業內分析人士仍認為,企業的戰略決策失誤仍是最重要的原因。長期追蹤安然營運狀況的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分析師勞納則指出,安然在錯誤投資上浪費了巨額資金,卻又無法創造利潤。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安然曾投資20億美元試圖改善企業內部網路,但完全是血本無歸。另一方面,安然又試圖擴大線上交易規模,以便涵蓋電力與天然氣之外的產品,然而最終失敗。安然過去的成功讓管理者們沉浸在過度自信之中,從而膽敢無視決策的風險。這些戰略決策風險主要表現在:其一,急功近利挺進到知識經濟網路科技的最前沿。公司盲目放棄了自己的主營業務,而轉向了電子交易等新領域,導致公司失控,猶如蕎麥農場種蘋果,蘋果雖然熟了,蕎麥農場已經垮了。

(二)輕視舉債風險。安然失敗的結果當然不是它沒有考慮到決策風險,美國企業戰略投資者的風險研究是世界一流的。安然更是以「規避金融風險」著稱——這是它的主要創新業務。也許正是這種規避風險的「專家企業」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驕傲自大,輕視舉債風險,特別是企業外部宏觀經濟環境變遷帶來的風險,它對美國社會經濟大氣候變劣顯然沒有做充分估計。戰略決策方面的錯誤,套用一句老話,叫犯了盲目冒進的機會主義錯誤。而戰略決策上的失誤正是安然破產的致命原因。

(三)企業文化發展方向迷失。塑造怎樣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這直接影響著決策者的戰略管理。如果說企業文化管理是企業戰略管理的最終決定形式,安然的決策層顯然是鄙視了企業文化管理的合理性。正如通用公司的前任總裁韋爾奇所言:「通用過去與安然有很多合作,安然是第一流的石油天然氣供應商,但是安然後來轉向了貿易,對這一領域他們完全不熟悉,而且僱用新的人員,改變了自己的企業文化」。安然的高層把做實業時的理念及「專注戰略」完全轉移,狂妄而草率地過渡到了金融投資的所謂創新事業。當傑夫·斯基林進入安然時已經把安然的企業價值觀扭轉了,特別是1997年,年僅36歲的安迪·法斯托被任命為安然CEO後,開始了市場需求有限的情況下新一輪的「超常規」擴張,這時的安然已經從一家大型的能源公司,淪為一家從事能源衍生交易的「對沖基金」。新的企業文化和傳統行業的企業文化格格不入,在不同企業文化的沖突下,安然只能是二者取其一,於是就出現了「未能披露其寬頻服務業務的需求下降,而且由於許多參與者缺乏信譽,其創建寬頻交易市場的努力沒有成功的事實」;「未能及時沖銷由其首席財務長管理的某有限合夥公司進行投資的價值,從而事實上虛報了其營運收益報告」和「未能根據美國會計法則沖銷受損資產」的結果。狂妄的企業決策者鄙視企業文化的繼承與延續規律,正是安然戰略管理中最不可能「安然」的因素。

(四)企業本身沒有守法經營,發生了大量違規操作的行為。企業可以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利用法律空間實現其利益的最大化,但若其放棄了守法經營的基本理念,那麼其受到法律的懲罰和制裁便成為遲早的事情了。安然公司在經營過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違法違規行為:其一,暗箱作業,將債務、壞賬轉移到分支公司。有傳媒指出,安然手法是一種「會計的涅造」。最新一期美國《商業周刊》認為,「安然將財務的責任從賬面載體上消除,創造性地做賬,防範任何方面的人士(中下層職員、政府部門、股民等等)發現他們的外強中干、外榮內枯的真實情況,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其二,利用財經審計的巨大漏洞,進行秘密交易以及「圈內人交易」。其三,隱瞞真實信息並製造虛假的報道,誤導股民及公眾視聽。在安然宣布破產前幾個月,安然已將內里掏空,但對外文宣仍然是鶯歌燕舞,一片繁榮。結果最終導致憤怒的安然公司職員和股民們向公司執行長官、董事會及高層管理人員提出47項指控,其中主要的五項是:涉嫌違反《公司法》;隱瞞債務,私下股票交易;公開用謊言誤導公司職員;在401(K)計劃戶頭上,安然違反公司職員退休金進入股市不得超過20%的規定,超過了60%;安然所雇審計公司大量銷毀文件,在休斯敦進行的碎紙活動,很可能導致毀壞證據的法律指控。

與美國隱瞞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蘭克福外匯交易市場 瀏覽:390
建行理財子基金運營崗 瀏覽:507
理財通余額怎樣增加貨幣基金 瀏覽:645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倉位 瀏覽:683
我國綠色金融資金缺口大 瀏覽:553
杠桿租金回報率 瀏覽:439
農產品期貨在哪裡交易 瀏覽:31
融資貸款居間合同 瀏覽:365
房山有網路黃金代理商嗎 瀏覽:995
疫情下的醫療股票 瀏覽:636
可以用黃金換鉑金嗎 瀏覽:448
傘形信託市場 瀏覽:993
2005年全國金融機構家數 瀏覽:66
外匯新聞網英國 瀏覽:378
中金黃金價格走勢圖東方 瀏覽:371
類金融上市公司 瀏覽:501
赫美集團會倒閉嗎 瀏覽:905
淘寶優惠券最高傭金 瀏覽:344
晉能集團與格盟合並 瀏覽:713
股票商譽網站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