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孔浩 投資哪類股票最具有黑馬相
高手投資不是普通人能效仿的了的,如果你想跟著高手炒股,可以到牛股寶看看牛人追蹤,實力是很強的。
② 孔浩 投資哪類股票最具有黑馬相
孔浩投資哪類股票最具有黑馬相 作者:孔浩一個散戶成長為專業投資者的過程,在投資的路途上,剛開始註定不平坦,以筆者為例:最當初的2005年,筆者當初正在讀大學,那時候筆者就通過自學就考取了證券投資分析師的資格,通曉各種投資理念,但真正的投資實踐就是一張白紙。投資理念與投資實踐是有本質差異的,所以你們看到經濟學教授炒股虧損真的一點不奇怪,筆者把自我05年以來的經歷大概寫一下,曾經的筆者,也曾是一個散戶,作為一個散戶,當然最初只有散戶的投資意識形態,這樣的意識形態就是聽消息,看技術,追漲殺跌。90%的散戶都是類似思維,這種思維不改變就註定了他們只能永遠是散戶。如果說散戶到專業投資的過渡,基本都會有一個門檻的打開,筆者早前就是過度技術分析投資導致了失敗,2008年之前是有權證的,我的同學虧光了學費還虧光了家裡的錢,筆者也輸光了學費,只好那一年無法回家過年,那個寒假,在寒冷的冬夜在某酒店做服務員,正因為沒回去過年第二年家父出事而未能見最後一面,這是筆者一生的遺憾,畢生難忘。這一刻骨銘心的經歷,徹底形成了價值投資的體系,後面的5年也逐步完善。價值投資的必要性就不再重復(例如:價值投資的四要素:安全邊際,護城河,對市場現實的態度,能力圈),關於在價值投資上的一些注意事項,筆者用通俗的的語言整理一下:(一):最高深的投資就是買戴維斯「雙擊」的股票:記住:無論什麼股票,長遠一定是估值與業績的關系,有些個股主要以估值提升而漲,有些個股主要以業績提升而漲,過高的估值哪怕長遠業績很好,也會回歸均值,過低的估值但業績增速很慢,一樣回歸均值,這兩種情況都是單腿走路,可以賺錢但走不快。要尋找爆發性的個股,黑馬級別的投資,必須低估值高成長,這樣就兩條腿走路,因此雙擊的股票當然走得更快,但眼光很重要,通過勤奮學習,盡量把運氣降低在最低部分。兩個案例:古井貢B,早前2008年近3港幣介入過,但沒有騎住賺30%就跑了換龍頭張裕B,但後面漲了20倍,顯然眼光不夠,看到了古井貢B的低估,但沒有看到成長;近年呢,長安B,2.7港幣的成本騎到現在。(二):業績增速下滑的公司便宜也不宜建倉太快太重:記住:這一點很重要,筆者大部分的中短期虧損,均源於此,要謹慎一些,盡管認為很便宜,但更多防守的姿態面對,除非你能明確業績拐點的出現,因此對於業績增速下滑的公司不要急於建倉,哪怕真的看起來很便宜,也多等等,筆者虧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買早了。當前的五糧液,就是一個案例。當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觀點,例如巴菲特其實買了富國也套了幾年,林園的不少買入也深套然後最後大賺,筆者的態度,價值投資中短期套住是很正常的,面對業績增速下滑的便宜貨,我們應評判自己的資金實力,以及更多的關注業績拐點的出現,或許更為妥當。綜上總結:價值投資上,最高明的要找「雙擊」(估值低,業績還比成長性股票還成長性。)的股票,因為它有兩條腿走路,筆者中短期虧損的投資,都是殺我的估值,業績沒有一個走下坡路的,你殺我的估值可以,這很正常,因為漲跌我難以預測,但你要給我股息率。這樣投資,在進攻中就有防守,有安全邊際維護,所以可以永遠滿倉也不怕,做到價值投資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③ 市場永遠是對的嗎
作者:孔浩常常聽到一些投資者這樣說---(一):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一定是投資者,這種認識的投資者很多。也發現投資者(包括巴菲特)很多時候也這么說,---(二):市場的情緒是琢磨不定的,往往漲過頭或跌過頭,市場經常情緒化,非理性的,因此市場很多時候是錯的。上面兩種觀點對比,貌似一對矛盾,那市場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呢?
首先必須得清楚市場指的是什麼意思?經濟學上,市場就是股票價格對於股票價值的反映,看歷史各國股市K線形態,價格根據價值上下波動,很多時候(金融危機等刺激)是劇烈波動,非均衡的表現。一般投資者認識上,狹隘來說就是資本市場,二級市場,股票市場。具體表現形式上就可以說道瓊斯指數,上證指數,首先有一點是確定的,市場就是市場本身,市場的走勢是歷史下的客觀事實的反映,而這種客觀事實是與極端暴漲暴跌市場情緒無關的。如果,把市場從這個角度理解,參考上文(一)指的其是客觀事實,把客觀事實等同與對,投資者如果方向做反,或者買入過後,一直下跌,這是客觀事實,但市場(漲跌的客觀事實)的對了嗎?投資者就錯了嗎?這些展開來又取決於投資者對於市場的理解的角度了。中短線強調漲跌的投資者當然認為自己判斷錯了,因為一買入下單後第一秒時候這類投資者就定義了此刻上漲才是對的,這部分投資者判斷錯了,得尊重市場的脾氣,這就是上文(一)的大部分投資者的觀點,他們的順其自然,時刻尊重市場,他們經常說投資應該順勢而為。有(一)觀點思維模式的投資者往往把市場放在比自我判斷更重要的位置。但(2)觀點的投資者顯然有另外的解讀,真正的價值投資者肯定不因為市場漲跌就認為自己錯,因為他們評判的標准不同,他們對自己的標的買入之前就定義了價值
,而其市場市場中短期是難以琢磨無法預測的,因此,他們只會利用市場,利用市場犯錯的時候,就是大幅暴跌的時候,他們從容出手買入,不因市場中短期漲跌而認為自己錯的,因此,有(二)觀點思維模式的投資者往往把自我價值判斷放在比市場本身更重要的位置。說到底是兩種風格與思維模式。
很多時候,我們看待市場,還得區分是:1:強有效;2:中等有效;3:弱有效。美國市場可能偏向強中有效,而中國股市目前發展階段(本質上重融資輕回報,制度監管落後,無法有效保護中小股東,形式上表現為大藍籌與ST中小市值走勢兩極分化)肯定是中弱有效范圍。
很多朋友如果從上文(一)的思維邏輯去看,也會發現很多投資者說---A股是最不值得投資最坑爹的地方,十年前是2000點目前還是,美國都新高了。一些朋友如果從上文(二)餓思維邏輯去看,因為市場本身的不成熟,情緒反應過度過大,恰恰可以做到更好的發現價格與價值的偏離程度,恰恰更適合更利於價值投資。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維模式,衍生出來的邏輯以及看法差異很大。筆者認為自己尊重敬畏市場,但我認為市場就是市場,市場有對也有錯,最主要是利於市場非理性時候,對於價格價值的偏離程度,來發現價值創造價值實現價值。這才是我們投資的本質。
孔浩 陸家嘴 2013.04.18我的更多文章:
④ 投資哪類股票最具有黑馬相
作者:孔浩 一個散戶成長為專業投資者的過程,在投資的路途上,剛開始註定不平坦,以筆者為例:最當初的2005年,筆者當初正在讀大學,那時候筆者就通過自學就考取了證券投資分析師的資格,通曉各種投資理念,但真正的投資實踐就是一張白紙。投資理念與投資實踐是有本質差異的,所以你們看到經濟學教授炒股虧損真的一點不奇怪,筆者把自我05年以來的經歷大概寫一下,曾經的筆者,也曾是一個散戶,作為一個散戶,當然最初只有散戶的投資意識形態,這樣的意識形態就是聽消息,看技術,追漲殺跌。90%的散戶都是類似思維,這種思維不改變就註定了他們只能永遠是散戶。 如果說散戶到專業投資的過渡,基本都會有一個門檻的打開,筆者早前就是過度技術分析投資導致了失敗,2008年之前是有權證的,我的同學虧光了學費還虧光了家裡的錢,筆者也輸光了學費,只好那一年無法回家過年,那個寒假,在寒冷的冬夜在某酒店做服務員,正因為沒回去過年第二年家父出事而未能見最後一面,這是筆者一生的遺憾,畢生難忘。這一刻骨銘心的經歷,徹底形成了價值投資的體系,後面的5年也逐步完善。價值投資的必要性就不再重復(例如:價值投資的四要素:安全邊際,護城河,對市場現實的態度,能力圈),關於在價值投資上的一些注意事項,筆者用通俗的的語言整理一下: (一):最高深的投資就是買戴維斯「雙擊」的股票:記住:無論什麼股票,長遠一定是估值與業績的關系,有些個股主要以估值提升而漲,有些個股主要以業績提升而漲,過高的估值哪怕長遠業績很好,也會回歸均值,過低的估值但業績增速很慢,一樣回歸均值,這兩種情況都是單腿走路,可以賺錢但走不快。要尋找爆發性的個股,黑馬級別的投資,必須低估值高成長,這樣就兩條腿走路,因此雙擊的股票當然走得更快,但眼光很重要,通過勤奮學習,盡量把運氣降低在最低部分。兩個案例:古井貢B,早前2008年近3港幣介入過,但沒有騎住賺30%就跑了換龍頭張裕B,但後面漲了20倍,顯然眼光不夠,看到了古井貢B的低估,但沒有看到成長;近年呢,長安B,2.7港幣的成本騎到現在。 (二):業績增速下滑的公司便宜也不宜建倉太快太重:記住:這一點很重要,筆者大部分的中短期虧損,均源於此,要謹慎一些,盡管認為很便宜,但更多防守的姿態面對,除非你能明確業績拐點的出現,因此對於業績增速下滑的公司不要急於建倉,哪怕真的看起來很便宜,也多等等,筆者虧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買早了。當前的五糧液,就是一個案例。當然,也有一些不同的觀點,例如巴菲特其實買了富國也套了幾年,林園的不少買入也深套然後最後大賺,筆者的態度,價值投資中短期套住是很正常的,面對業績增速下滑的便宜貨,我們應評判自己的資金實力,以及更多的關注業績拐點的出現,或許更為妥當。 綜上總結:價值投資上,最高明的要找「雙擊」(估值低,業績還比成長性股票還成長性。)的股票,因為它有兩條腿走路,筆者中短期虧損的投資,都是殺我的估值,業績沒有一個走下坡路的,你殺我的估值可以,這很正常,因為漲跌我難以預測,但你要給我股息率。這樣投資,在進攻中就有防守,有安全邊際維護,所以可以永遠滿倉也不怕,做到價值投資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