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業富聯利好哪些股票
2. 河南項城的證券公司在哪,我想炒股,但不知道在哪開戶,請知道的幫一下,謝謝啦
你要到周口市去開戶。
民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
民生證券-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內環; 1外環
詳情點擊列表查看線路詳情 1內環 (火車站-火車站)
1外環 (火車站-火車站)
中原證券中州路營業部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
中原證券周口中州路證券營業部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
開戶帶上 身份證 銀行卡就可以了。。
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到證券公司營業部開戶。拿到股東卡,資金帳號和 三方存管協議之後去銀行櫃台辦理第三方存管。
回家後登陸證券公司官方網站,下載並安裝證券公司提供的"行情+交易"炒股軟體;還想要用手機炒股,那就點擊手機證券,按照提示下載適合自己手機的手機炒股軟體安裝在手機里,輸入資金賬號,密碼就可以登陸交易了。
開戶費用加起來收90元,但是有些證券公司營業部是替你墊付開戶費,你開戶是免費的!如果自己上門去營業部開戶的話,可能會收90元開戶費.手續費也是按照默認的標准.所以開戶的話還是找一個客戶經理帶你去,那會好很多.大多數地方都可以免費開戶,少數小一點的城市開戶還是要收開戶費的.
開戶之後買股票最少100股,最便宜的 農業銀行,大約300塊錢就夠了..其他的銀行股票大都很便宜,幾百塊錢都可以炒銀行股票了 .
用資金賬號和交易密碼登陸交易軟體就可以買賣股票了。
不明白的可以追問。
3. 河南省周口市有多少人
口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轄川匯區、項城市和淮陽、鹿邑、扶溝、沈丘、太康、鄲城、西華、商水8縣,國土總面積1.19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70萬畝,總人口1006萬人,耕地面積、總人口均居全省第2位。
周口市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跡較多。古陳州淮陽縣完好地保存著華夏始祖伏羲氏的陵墓和殿堂,有伏羲推陰陽、占禍福的畫卦台,孔子陳蔡絕糧的弦歌台,包公陳州放糧的平糧台等"七台八景"。西華縣有中國古代神話中女媧,"煉石補天"的遺址。中國第一位哲學家、道教鼻祖老子是鹿邑縣人,縣境內保存著太清官、老君台、九步井等文物古跡。
周口市地理環境優越,平川千里,一望無垠,土層深厚肥沃。沙潁河、渦惠河、西淝河、洪汝河等淮河支流蜿蜒區內,為全市農林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周口市農業發展一馬當先,糧、棉總產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分別佔全省的1/6和1/4,是聞名全國的糧棉大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煙葉等。養殖業主要有豬、牛、羊等,現已成為國家和河南省重要的小麥、棉花、槐山羊皮、生豬、黃牛等商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林業發展形勢喜人,是聞名全國的平原綠化先進市。
周口市工業發展迅速,產值連年高速遞增。現已建立了以電辦機械、紡織印染、食品釀造、裘皮製革為支柱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一批骨幹企業和名優產品享譽海內外。周口市味精廠生產的"蓮花"牌及"口得福"牌味精,先後獲得24塊國內、國際金獎,其生產能力已達12萬噸,躍居世界同行四強,單廠產量位居世界第一。1998年8月1日,"蓮花味精"股票成功上市。河南宋河酒廠生產的高、低度宋河糧液在第五屆全國白酒評經比中榮獲國家金獎,進入國家名酒行列。河南康鑫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科技產品光纜已進入國家干線。河南鞋城皮革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牛皮及製成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市,創匯能力已達1000多萬美元。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周口市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西部緊靠京廣鐵路大動脈,北部許(昌)鄲(城)窄軌鐵路橫貫東西,南部漯(河)阜(陽)鐵路穿境而過。經國家批准建設的周口--漯河高速公路正在籌建之中,屆時可匯入北京至珠海高速公路。沈丘--周口--鄭州公路周口段高等級公路正在分期建設。沙潁河劉灣港二期擴建工程的沈丘過船閘已經竣工,鄭埠口樞紐工程和周口港已納入國家計劃。工程竣工之後,水上運輸由周口啟航,經淮河、長江可直達南京、上海。全市電力供應充裕,網路火電和地方電聯網聯起套。郵電通訊發展迅速,連接全市城鄉的十萬門程式控制電話直撥國內外,INTERNET已進入千家萬戶。
燦爛的歷史文化,豐富的農業資源,蓬勃發展的工業以及優良的投資環境,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香港、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市的客商前來投資辦企業。目前,全市已累計批准成立外商投資企業246家,合同利用外資近2億美元,三資企業已成為全市出口創匯的主力軍,煥發出勃勃生機。
開放的周口,誠迎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旅遊觀光,投資辦廠,通商貿易,共謀發展\
周口市位於河南省東部偏南,屬黃淮平原的一部分。北與開封、商丘相接,西連許昌、漯河,南和駐馬店毗鄰,東與安徽阜陽、亳州接壤。全市幅員11959平方公里,占河南省總面積的7%;耕地1170.06萬畝,佔全市總面積的65.2%。周口市轄川匯區、項城市、扶溝縣、西華縣、商水縣、太康縣、鹿邑縣、鄲城縣、淮陽縣、沈丘縣8縣1市1區,以及泛區、五二兩個農場,共104個鄉、79個鎮、5個鄉級街道辦事處,4827個村民委員會,35885個村民組。市政府駐地川匯區,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地貌 周口地屬黃淮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降為1/5000-1/7000。海拔高度為35.5-64.3米。大致以川匯區至太康一線為界,線西海拔高度為50—64.3米,自然坡降為1/5000-1/6000;線東海拔高度為35.5-50米,自然坡降為1/6000-1/7000。線東的鄲城東部,沈丘東部、東南部,項城中部、南部海拔高度多在40米以下,地勢低窪易澇。
全市地貌特點是大平小不平。整體地貌平坦,但受外力作用,嶺崗和窪地微地貌廣泛發育,改變了平原地貌的單一形態。按照河南省地貌區劃和等級系統劃分,市內以沙穎河為界,以北為黃河沖積平緩平原區,以南為淮河及其支流沖積湖積平原區。嶺崗多分布在沙潁河以北,川匯區至太康一線以西。坡窪地分布較廣,主要在沙潁河以北;以南的沈丘、項城、商水也有零星存在。
土壤�市區土壤主要有潮土、砂姜黑土、褐土和黃褐土等4個土類,黃褐土、潮褐土、潮土、灰潮土、濕潮土、鹽化潮土、砂姜潮土、壤質潮土、黏質潮土、黑底潮土、壤質灰潮土、黏質灰潮土、沖積濕潮土、氯化物鹽化潮土、砂姜黑土、青黑土、覆蓋砂姜黑土、石灰性砂姜黑土、石灰性青黑土、覆蓋石灰性砂姜黑土等20個土屬。主要壤質是洪水沖積性黃褐土和砂質洪水沖積性潮褐土。
由於受氣候、大地構造、黃河和沙潁河沖積及人們社會生產活動的影響,市區土壤大致以沙潁河為界,以南多為砂姜黑土;以北是在黃河歷代南泛的沖積物上經過人們辛勤耕耘形成的潮土,約佔全市總面積的77%以上。這兩種土壤土質疏鬆肥沃,都適於農作物種植,為全市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氣候�周口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溫差較大,降水不均。總的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熱雨集中,春秋溫暖季節短,春夏之交多於風。光、熱、水資源比較豐富,有利於多種作物及林木生產,適合於農林牧漁各業的綜合發展。
溫度 周口年平均氣溫在14.5℃—15.8℃之間。四季平均氣溫分別為14.5℃、26℃、15℃、1.6℃。極端最高氣溫達43.2℃(1966年7月19日周口鎮),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1℃(1955年1月淮陽縣)。年平均氣溫變差為27℃左右,年周期變化在0℃—28℃之間。近年來,氣溫略有升高,在1℃—2℃之間。全市平均霜期為146天,無霜期219天。
降水 全市歷年降水量為689—816毫米,85%以上的降水多在農作物生長季節,基本能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夏季降水集中,平均降水量為371.9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50.2%,且時空分布不均,多暴雨、大雨,雨量從周口東南至西北呈遞減趨勢;冬季降雪較稀少,降雪深度平均為12厘米。
光照 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25—2269小時,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2.04千卡/平方厘米,其中,能被植物利用的光合有效輻射量為59千卡/平方厘米。分季度看,4—9月份的作物生長旺盛季節,正是降雨量最多、日照時數接近200小時的良好時段,這些氣象要素對周口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4. 河南怎麼樣那邊條件發達嗎
河南平原廣布,遼闊坦盪,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2020年,河南省實現生產總值54997.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53.74億元,增長2.2%。
第二產業增加值22875.33億元,增長0.7%;第三產業增加值26768.01億元,增長1.6%。全省常住人口為99365519人,相比2010年共增加5341952人,增長5.68% 。
科技事業
2019年年末,河南共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114個,其中國家級91個;包括省級以上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784個,其中國家級49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85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0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6個。
啟動實施35個省重大科技專項。獲得省級科學技術獎297項(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6項。全年申請專利144010件,授權專利86247件。
河南全省研究生培養機構27處;普通高等學校141所(含5所獨立學院),其中,本科院校57所(其中公辦38所),高職高專院校84所(其中,公辦63所,中外合作辦學1所)。獨立設置成人高等學校10所。
5.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成員單位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成員單位有很多,例如:
1、北京大唐燃料有限公司(大唐國際(香港回)有限公司)
2、內答蒙古大唐燃料有限公司
3、北京大唐燃料有限公司秦皇島分公司
4、潮州大唐燃料有限公司
5、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
6、北京同舟高電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7、北京同舟鑫源建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8、天津大唐同舟同信科技有限公司
9、福建大唐同舟益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10、寧波大唐同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11、唐山海港大唐同舟建材有限公司
12、江蘇大唐同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14、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15、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張家口分公司
16、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饒平潮電分公司
17、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青銅峽大壩分公司
18、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托克托分公司
19、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錦州分公司
20、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運城分公司
6. 辛集附近有沒有比較繁華的縣城
周口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轄淮陽、鹿邑、扶溝、沈丘、太康、鄲城、西華、商水和川匯區、項城市八縣一市一區,轄區總面積1.19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70萬畝,總人口1070萬人,耕地面積、總人口均居全省第1位.
周口歷史悠久,古屬陳楚,睡始祖都於宛丘(今淮陽),上古時期,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繁衍生息,史有「華夏先驅,九州聖跡」之美譽。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史載明清時期「通衢五省,人雜八方,商賈雲集,南北之聲不絕於耳」,素有中國「小武漢」之盛名。周口地區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周口,又名周家口,地處沙河、潁河、賈魯河交匯之處。在明朝初年,它還只是附近農民交換農副產品的集鎮;而到了明永樂年間,由於淮河、沙河和潁河漕運的開通,集鎮由明初的沙河北岸擴展到沙河南岸,為了方便物資交流,在南岸的子午街(今老街)開辟了一個渡口,有一周姓人家在此往返擺渡,因而稱之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因此得名。
最繁盛時期的周家口鎮僅街道就有116條,每條街道都有自己的專門行業,如筢子街就是賣竹器的,麻線街是專門賣麻袋的,打銅街是專門做銅盆等銅器的,而且平均每兩條街都要建造一個廟宇。雖然整個周家口鎮有116條街道,但它的商業主要還是靠轉運貿易發達起來的,這些轉運貿易主要在河南東部和江南之間進行,其輸出的商品以陳州、開封二府所產農副產品為主,輸入則以江南所產綢布、雜貨為主。楊子山說,有人形容周家口當時商業的繁華程度用「商旅賓士」四個字,非常貼切。
那麼當時周家口商業的規模到底達到了何種程度?楊子山說,南開大學的許檀教授曾經以周家口山陝會館道光十八年的兩塊碑為依據,按照修建山陝會館從商人中「千厘抽一」集資的原則,推算出在周家口的山陝商人中僅有名號可考者,就有坐賈164家,行商320家,合計484家。
明萬曆二十六年進士熊廷弼經過當時的周家口時,曾寫過一首叫做《過周家口》的詩,其中有句雲:「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雲集似漢皋。」意即周家口的繁盛晚上像南京城的浦口一樣燈火通明,白天像漢口一樣千帆雲集。「由此可見當時的繁華程度。」周家口真正的興盛時期還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周家口已經開辟16個渡口,最繁盛時本地居民達到了四五萬人,而流動人口則達到了數十萬人,它也贏得了「南皮都」和「小漢口」的美譽,成為河南四大商業重鎮之一。
這塊古老聖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發祥地之一。人類始祖太昊付羲氏都宛丘(今淮陽縣),作八卦,結網罟,教民漁獵;中國女神女媧氏都西華,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化育萬物;炎帝神農始都陳(今淮陽縣)、嘗百草,藝五穀,教民稼穡,開創中國種植、養殖的新紀元;古代先哲,世界100名人之首的道家鼻祖老子(名李耳),生在苦縣(今鹿邑縣),西出涵谷,著五千言《道德經》,流傳千古,經緯華夏,中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領袖陳勝、吳廣在陳城(今淮陽)建立「張楚」中國第一個農民政權;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淝水之戰重要指揮者謝安出生在陳(今淮陽縣);中國傑出易學家陳摶亦生在鹿邑縣;包拯下陳州賑災,引出過一段有名的故事;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洪憲皇帝袁世凱生在今項城市;著名的抗日將領吉鴻昌生在扶溝縣;陳、李、謝等十多個姓氏的祖根源於周口。
歷史的長河,燦爛的文化在周口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這里是中國古文化旅遊的重點區域。「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寢太昊陵,佔地870畝,五門相照,殿宇琉金,巍峨壯觀;伏羲仰觀俯察,作八卦的畫卦台,亭欄溢彩、古柏蒼翠;付羲始作八卦的聖物白龜1984年從畫卦台畔千年靈地重現;距今4600多年的宛丘故城遺址平糧台,是我國日前發掘出土,時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孔子陳蔡絕糧,平淡艱辛的紀念地弦歌台,修葺一新,湖中建壇,紅蓮映日,碧荷接天;老子故里太清宮,仿長安皇宮建造,九龍井,「先天太後之贊」碑依存;老子修道成仙,飄然升天老君台,高壇建築,莊重古樸;「三皇」之一女媧氏之都城,西華女媧城環境優美已成為商貿游覽勝地;扶溝吉鴻昌紀念館記載著英雄不朽的業績流傳萬古;周口市關帝廟,保存完好,是中國古代建築、雕刻、美術、冶煉等工藝薈萃的古建築群;袁世凱故居,典雅別致,頗具中原近代民居情調;南頓故城建設精美,具有古城風貌;淮陽剪枝公園,松柏造型奇異,飛禽、走獸、亭、塔、閣、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淮陽環城湖比西湖大一倍的16000畝水面,蒲葦蔥郁,荷花飄香,碧波盪舟,戲水采蓮,垂釣燒烤,樂趣無窮。周口市新建的「中華五千年」旅遊景區,濃縮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仿長城建築,把中華樓、長城各關按1:1的比例建設鑲嵌其中,玉雕、石雕、泥塑歷代君王將相、文人聖賢一萬多尊,分堂設立「長城」之內。
2000年6月8日,國務院批准:(1)撤銷周口地區和縣級周口市,設立地級周口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川匯區。(2)周口市設立川匯區,以原縣級周口市的行政區域為川匯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老街。(3)周口市轄原周口地區的商水縣、淮陽縣、太康縣、鹿邑縣、西華縣、扶溝縣、沈丘縣、鄲城縣和新設立的川匯區。原周口地區的項城市由河南省直轄。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周口市總人口9741283人; 川匯區 323738 扶溝縣 666779 西華縣 820319 商水縣 1093686 沈丘縣 1079278 鄲城縣 1151994 淮陽縣 1229357 太康縣 1254680 鹿邑縣 1068984 項城市 1052468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2004年10月22日,原屬於淮陽縣的搬口鄉正式劃歸川匯區所管轄,搬口鄉位於淮陽縣境西南部,西依川匯區,總面積66平方公里,轄19個村民委員會,81個自然村,158個村民組.「西瓜兄弟」的故鄉就位於搬口鄉門樓行政村所轄的李樓村。
2005年,周口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情況:川匯區撤銷蔬菜鄉、南郊鄉、搬口鄉,分別設立相應街道辦事處(城東、城南、城北、搬口4個街道)。項城市撤銷秣陵鎮、老城鄉,設立新的秣陵鎮,秣陵鎮政府駐北關居委會。
2005年11月16日,原屬於太康縣的4個行政村(張集鄉陳老家村、陳小庄、太康寺村、中營子村)和原屬於鹿邑縣的2個行政村(辛集鄉孔集村和唐集鄉張老一村)正式歸屬淮陽縣四通鎮所管轄,四通鎮新增土地8平方千米、人口10000多人。
周口市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跡較多。古陳州淮陽縣完好地保存著華夏始祖伏羲氏的陵墓和殿堂,有伏羲推陰陽、占禍福的畫卦台,孔子陳蔡絕糧的弦歌台,包公陳州放糧的平糧台等"七台八景"。西華縣有中國古代神話中女媧,"煉石補天"的遺址。中國第一位哲學家、道教鼻祖老子是鹿邑縣人,縣境內保存著太清官、老君台、九步井等文物古跡。
周口市地理環境優越,平川千里,一望無垠,土層深厚肥沃。沙潁河、渦惠河、西淝河、洪汝河等淮河支流蜿蜒區內,為全市農林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周口市農業發展一馬當先,糧、棉總產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分別佔全省的1/6和1/4,是聞名全國的糧棉大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煙葉等。養殖業主要有豬、牛、羊等,現已成為國家和河南省重要的小麥、棉花、槐山羊皮、生豬、黃牛等商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林業發展形勢喜人,是聞名全國的平原綠化先進市。[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2008年周口全市經濟生產總值984億元,位居河南黃淮四市第一位!全國經濟第91位!
工業發展
周口市工業發展迅速,產值連年高速遞增。現已建立了以電辦機械、紡織印染、食品釀造、裘皮製革為支柱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一批骨幹企業和名優產品享譽海內外。周口市味精廠生產的"蓮花"牌及"口得福"牌味精,先後獲得24塊國內、國際金獎,其生產能力已達12萬噸,躍居世界同行四強,單廠產量位居世界第一。金丹乳酸有限公司生產規模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生產工藝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的乳酸龍頭企業。1998年8月1日,"蓮花味精"股票成功上市。河南宋河酒廠生產的高、低度宋河糧液在第五屆全國白酒評經比中榮獲國家金獎,進入國家名酒行列。河南康鑫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科技產品光纜已進入國家干線。河南鞋城皮革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牛皮及製成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市,創匯能力已達1000多萬美元。地神,金丹,蓮花,金絲猴,宋河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10年間周口共產生5名全國知名的富豪。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周口市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西部緊靠京廣鐵路大動脈,北部許(昌)鄲(城)窄軌鐵路橫貫東西,南部漯(河)阜(陽)鐵路穿境而過。周口--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匯入北京至珠海高速公路。沈丘--周口--鄭州公路周口段高等級公路正在分期建設。沙潁河劉灣港二期擴建工程的沈丘過船閘已經竣工,鄭埠口樞紐工程已納入國家計劃。周口港工程竣工後,成為周口水上運輸的一大亮點,由周口啟航,經淮河、長江可直達南京、上海。全市電力供應充裕,網路火電和地方電聯網聯起套。郵電通訊發展迅速,連接全市城鄉的十萬門程式控制電話直撥國內外,INTERNET已進入千家萬戶。
燦爛的歷史文化,豐富的農業資源,蓬勃發展的工業以及優良的投資環境,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香港、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市的客商前來投資辦企業。目前,全市已累計批准成立外商投資企業246家,合同利用外資近2億美元,三資企業已成為全市出口創匯的主力軍,煥發出勃勃生機。
周口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肉、煙生產基地
2008年全市糧食年產量達541.2萬噸、棉花產量17.6萬噸、油料總產量29.9萬噸,肉類產量73.23萬噸,均居河南省前列。周口還是國家重要的黃牛、槐山羊、生豬的養殖及肉類出口基地。所產槐山羊皮為出口免檢產品,遠銷美、英、意、日及東歐各國,歷史上的周口與河北張家口並稱中國南北兩大皮都。周口還是聞名全國的平原綠化先進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1.26%,素有「平原林海」之稱。[編輯本段]地理與資源
地貌 周口地屬黃淮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降為1/5000-1/7000。海拔高度為35.5-64.3米。大致以川匯區至太康一線為界,線西海拔高度為50—64.3米,自然坡降為1/5000-1/6000;線東海拔高度為35.5-50米,自然坡降為1/6000-1/7000。線東的鄲城東部,沈丘東部、東南部,項城中部、南部海拔高度多在40米以下,地勢低窪易澇。
全市地貌特點是大平小不平。整體地貌平坦,但受外力作用,嶺崗和窪地微地貌廣泛發育,改變了平原地貌的單一形態。按照河南省地貌區劃和等級系統劃分,市內以沙潁河為界,以北為黃河沖積平緩平原區,以南為淮河及其支流沖積湖積平原區。嶺崗多分布在沙潁河以北,川匯區至太康一線以西。坡窪地分布較廣,主要在沙潁河以北;以南的沈丘、項城、商水也有零星存在。
土壤市區土壤主要有潮土、砂姜黑土、褐土和黃褐土等4個土類,黃褐土、潮褐土、潮土、灰潮土、濕潮土、鹽化潮土、砂姜潮土、壤質潮土、黏質潮土、黑底潮土、壤質灰潮土、黏質灰潮土、沖積濕潮土、氯化物鹽化潮土、砂姜黑土、青黑土、覆蓋砂姜黑土、石灰性砂姜黑土、石灰性青黑土、覆蓋石灰性砂姜黑土等20個土屬。主要壤質是洪水沖積性黃褐土和砂質洪水沖積性潮褐土。
由於受氣候、大地構造、黃河和沙潁河沖積及人們社會生產活動的影響,市區土壤大致以沙潁河為界,以南多為砂姜黑土;以北是在黃河歷代南泛的沖積物上經過人們辛勤耕耘形成的潮土,約佔全市總面積的77%以上。這兩種土壤土質疏鬆肥沃,都適於農作物種植,為全市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氣候周口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溫差較大,降水不均。總的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熱雨集中,春秋溫暖季節短,春夏之交多於風。光、熱、水資源比較豐富,有利於多種作物及林木生產,適合於農林牧漁各業的綜合發展。
溫度 周口年平均氣溫在14.5℃—15.8℃之間。四季平均氣溫分別為14.5℃、26℃、15℃、1.6℃。極端最高氣溫達43.2℃(1966年7月19日周口鎮),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1℃(1955年1月淮陽縣)。年平均氣溫變差為27℃左右,年周期變化在0℃—28℃之間。近年來,氣溫略有升高,在1℃—2℃之間。全市平均霜期為146天,無霜期219天。
降水 全市歷年降水量為689—816毫米,85%以上的降水多在農作物生長季節,基本能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夏季降水集中,平均降水量為371.9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50.2%,且時空分布不均,多暴雨、大雨,雨量從周口東南至西北呈遞減趨勢;冬季降雪較稀少,降雪深度平均為12厘米。
光照 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25—2269小時,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2.04千卡/平方厘米,其中,能被植物利用的光合有效輻射量為59千卡/平方厘米。分季度看,4—9月份的作物生長旺盛季節,正是降雨量最多、日照時數接近200小時的良好時段,這些氣象要素對周口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風向、風速 周口歷年最多風向是北至東北,以東北偏北為主,4—7月多吹東南至西南偏南風,以南風為主;其他月多在西北至東北之間,以東北偏北為主。歷年平均風向頻率是北至東北最多,南至西南次之,東南再次之,西至西北最少。風速平均每秒2.7—3.4米,最大每秒40米以上。據歷年資料分析,風速呈明顯減弱趨勢。
水文周口屬於淮河流域,有沙潁河、渦河、西肥河、汝河四大扇形水系。其中沙潁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沙河發源於河南省魯山縣西部石人山,潁河發源於嵩山山脈的陽乾、少室諸山,兩條河流在川匯區孫嘴村匯合,稱沙潁河。沙潁河與其支流賈魯河、汾泉河、黑河、新運河、新蔡河流經全市,流域面積佔76%。四大水系縱橫交織,不僅形成了一個「自然灌溉」系統,而且形成了美好的自然風光,條條河流像碧綠的飄帶一樣,由西向東流淌,把無際的平原沃野裝扮得分外妖嬈多姿。
周口水資源較為豐富,地下水質良好,無污染。據1998年周口水文勘測局資料計算,水資源總量為29.81億立方米,人均293.3立方米,畝均254.8立方米。地表水年均約44.88億立方米。合理利用這些水資源,基本能夠滿足全市工、農業生產和人、畜生活用水,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水資源保證。
生物 周口有各種植物170餘種,動物近80種。生物名貴品種有周口黃牛、槐山羊、淮陽驢、項城豬、鱸魚、白龜;白花泡桐、高口櫻桃、陳老將梨;黃花菜、逍遙大蔥、房墳韭菜、蘆筍。[編輯本段]本地特產
1.黃金瓜
學術名稱為伊麗莎白厚皮甜瓜,因色澤金黃而得名為黃金瓜。黃金瓜外表美觀,顏色鮮艷,香氣濃郁,內含多種維生素及高糖,汁多味美,甘甜清脆.
2.棗
西華縣田口鄉地處黃泛區腹心,田口鄉棗品種以灰棗、雞心棗為主。灰棗又叫大棗,果實中等大小,呈長圓錐形,果皮棕紅色,果肉厚,質脆,汁少味甜,核小細長,品質上等特別適合加工,優良的鮮食、制干品種。雞心棗,又叫小棗,果實較小,呈雞心狀,果皮薄、果肉中厚,緻密質細,味極甜核較小,是優良的制干品種。田口大棗被譽為「田口大棗,天下最好」。棗果是著名的滋補佳品,營養豐富,干棗含糖50%-87%。
3.逍遙胡辣湯
胡辣湯原始於明朝嘉靖年間。當時,閣老嚴嵩為了討皇帝歡心,從一個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壽延年的調味葯獻給皇帝,以燒湯飲之。該湯美味無窮,龍顏大喜,命名為"御湯"。明朝亡後,御廚趙紀攜帶此葯逃至逍遙(今西華縣逍遙鎮),將此方傳到了該地。該地人因此湯辣味俱全,遂改名為"胡辣湯"。 逍遙胡辣湯的主料是:精粉、熟羊肉,配料為八角、胡椒、花椒、茴香、砂仁、肉扣、八桂、涼漿、粉條、味精、精鹽、木耳、面芡、香油、醋等...
4.沈丘縣老城鎮又名乳香台,地處泉河之濱,南與安徽臨泉接壤,經濟發達,商業繁華,在方圓百十里流傳著"兆豐酒,顧家饃,周家的麻花點著火"的謠諺。如今,經營周家麻花的叫周顯章,從他曾祖父起祖輩以賣麻花為生,代代相傳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周家麻花呈金黃色,看似透明 狀。綆頭麻花象燈籠,傘形麻花似傘面。吃起來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澀不苦,不墊牙,無怪味,用火一點便燃,長期存放不霉不軟,脆酥如初。
7. 河南周口的檔案
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姓氏之源,龍都周口!
周口市(英文名:ZhouKou)
電話區碼:0394
郵編區碼:466000 [編輯本段]簡介 美麗的沙潁河畔周口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轄淮陽、鹿邑、扶溝、沈丘、太康、鄲城、西華、商水和川匯區、項城市八縣一市一區,轄區總面積1.19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70萬畝,總人口1070萬人,耕地面積、總人口均居全省第2位。
2005年年末,周口總人口為107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954.7萬人,非農業人口115.3萬人。人口年出生率為11.05‰,死亡率為5.71‰,自然增長率為8.34‰。周口勞動力資源豐富,剩餘勞動力達400萬人 。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周口市轄1個市轄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9個街道、85個鎮、91個鄉。
周口市面積11988平方千米,人口1082萬(2008年)。
川匯區面積 269平方千米,人口46.2萬人。郵政編碼466000。區人民政府駐沙河北岸。
項城市面積1083平方千米,人口117萬人。郵政編碼466200。市人民政府駐水寨鎮
扶溝縣面積1173平方千米,人口 73萬人。郵政編碼461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西華縣面積1194平方千米,人口87.6萬人。郵政編碼4666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商水縣面積1314平方千米,人口117萬人。郵政編碼466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太康縣面積1759平方千米,人口138萬人。郵政編碼461400。縣人民政府駐縣西開發區。
鹿邑縣面積1238平方千米,人口116萬人。郵政編碼4772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鄲城縣面積1471平方千米,人口130萬人。郵政編碼47715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淮陽縣面積1407平方千米,人口134萬人。郵政編碼4667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沈丘縣面積1080平方千米,人口123萬人。郵政編碼466300。縣人民政府駐槐店鎮。
*2004、2005年部分縣區行政區域發生變化,此處各縣市人口面積根據調整後的更新 *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周口歷史悠久,古屬陳楚,睡始祖都於宛丘(今淮陽),上古時期,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繁衍生息,史有「華夏先驅,九州聖跡」之美譽。沙河、潁河、賈魯河三川交匯,史載明清時期「通衢五省,人雜八方,商賈雲集,南北之聲不絕於耳」,素有中國「小武漢」之盛名。周口地區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周口,又名周家口,地處沙河、潁河、賈魯河交匯之處。在明朝初年,它還只是附近農民交換農副產品的集鎮;而到了明永樂年間,由於淮河、沙河和潁河漕運的開通,集鎮由明初的沙河北岸擴展到沙河南岸,為了方便物資交流,在南岸的子午街(今老街)開辟了一個渡口,有一周姓人家在此往返擺渡,因而稱之為周家渡口,「周家口」因此得名。
最繁盛時期的周家口鎮僅街道就有116條,每條街道都有自己的專門行業,如筢子街就是賣竹器的,麻線街是專門賣麻袋的,打銅街是專門做銅盆等銅器的,而且平均每兩條街都要建造一個廟宇。雖然整個周家口鎮有116條街道,但它的商業主要還是靠轉運貿易發達起來的,這些轉運貿易主要在河南東部和江南之間進行,其輸出的商品以陳州、開封二府所產農副產品為主,輸入則以江南所產綢布、雜貨為主。楊子山說,有人形容周家口當時商業的繁華程度用「商旅賓士」四個字,非常貼切。
那麼當時周家口商業的規模到底達到了何種程度?楊子山說,南開大學的許檀教授曾經以周家口山陝會館道光十八年的兩塊碑為依據,按照修建山陝會館從商人中「千厘抽一」集資的原則,推算出在周家口的山陝商人中僅有名號可考者,就有坐賈164家,行商320家,合計484家。
明萬曆二十六年進士熊廷弼經過當時的周家口時,曾寫過一首叫做《過周家口》的詩,其中有句雲:「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雲集似漢皋。」意即周家口的繁盛晚上像南京城的浦口一樣燈火通明,白天像漢口一樣千帆雲集。「由此可見當時的繁華程度。」周家口真正的興盛時期還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周家口已經開辟16個渡口,最繁盛時本地居民達到了四五萬人,而流動人口則達到了數十萬人,它也贏得了「南皮都」和「小漢口」的美譽,成為河南四大商業重鎮之一。
這塊古老聖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發祥地之一。人類始祖太昊付羲氏都宛丘(今淮陽縣),作八卦,結網罟,教民漁獵;中國女神女媧氏都西華,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化育萬物;炎帝神農始都陳(今淮陽縣)、嘗百草,藝五穀,教民稼穡,開創中國種植、養殖的新紀元;古代先哲,世界100名人之首的道家鼻祖老子(名李耳),生在苦縣(今鹿邑縣),西出涵谷,著五千言《道德經》,流傳千古,經緯華夏,中國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領袖陳勝、吳廣在陳城(今淮陽)建立「張楚」中國第一個農民政權;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淝水之戰重要指揮者謝安出生在陳(今淮陽縣);中國傑出易學家陳摶亦生在鹿邑縣;包拯下陳州賑災,引出過一段有名的故事;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洪憲皇帝袁世凱生在今項城市;著名的抗日將領吉鴻昌生在扶溝縣;陳、李、謝等十多個姓氏的祖根源於周口。
歷史的長河,燦爛的文化在周口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這里是中國古文化旅遊的重點區域。「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寢太昊陵,佔地870畝,五門相照,殿宇琉金,巍峨壯觀;伏羲仰觀俯察,作八卦的畫卦台,亭欄溢彩、古柏蒼翠;付羲始作八卦的聖物白龜1984年從畫卦台畔千年靈地重現;距今4600多年的宛丘故城遺址平糧台,是我國日前發掘出土,時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孔子陳蔡絕糧,平淡艱辛的紀念地弦歌台,修葺一新,湖中建壇,紅蓮映日,碧荷接天;老子故里太清宮,仿長安皇宮建造,九龍井,「先天太後之贊」碑依存;老子修道成仙,飄然升天老君台,高壇建築,莊重古樸;「三皇」之一女媧氏之都城,西華女媧城環境優美已成為商貿游覽勝地;扶溝吉鴻昌紀念館記載著英雄不朽的業績流傳萬古;周口市關帝廟,保存完好,是中國古代建築、雕刻、美術、冶煉等工藝薈萃的古建築群;袁世凱故居,典雅別致,頗具中原近代民居情調;南頓故城建設精美,具有古城風貌;淮陽剪枝公園,松柏造型奇異,飛禽、走獸、亭、塔、閣、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淮陽環城湖比西湖大一倍的16000畝水面,蒲葦蔥郁,荷花飄香,碧波盪舟,戲水采蓮,垂釣燒烤,樂趣無窮。周口市新建的「中華五千年」旅遊景區,濃縮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仿長城建築,把中華樓、長城各關按1:1的比例建設鑲嵌其中,玉雕、石雕、泥塑歷代君王將相、文人聖賢一萬多尊,分堂設立「長城」之內。
2000年6月8日,國務院批准:(1)撤銷周口地區和縣級周口市,設立地級周口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川匯區。(2)周口市設立川匯區,以原縣級周口市的行政區域為川匯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老街。(3)周口市轄原周口地區的商水縣、淮陽縣、太康縣、鹿邑縣、西華縣、扶溝縣、沈丘縣、鄲城縣和新設立的川匯區。原周口地區的項城市由河南省直轄。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周口市總人口9741283人; 川匯區 323738 扶溝縣 666779 西華縣 820319 商水縣 1093686 沈丘縣 1079278 鄲城縣 1151994 淮陽縣 1229357 太康縣 1254680 鹿邑縣 1068984 項城市 1052468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2004年10月22日,原屬於淮陽縣的搬口鄉正式劃歸川匯區所管轄,搬口鄉位於淮陽縣境西南部,西依川匯區,總面積66平方公里,轄19個村民委員會,81個自然村,158個村民組.「西瓜兄弟」的故鄉就位於搬口鄉門樓行政村所轄的李樓村。
2005年,周口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情況:川匯區撤銷蔬菜鄉、南郊鄉、搬口鄉,分別設立相應街道辦事處(城東、城南、城北、搬口4個街道)。項城市撤銷秣陵鎮、老城鄉,設立新的秣陵鎮,秣陵鎮政府駐北關居委會。
2005年11月16日,原屬於太康縣的4個行政村(張集鄉陳老家村、陳小庄、太康寺村、中營子村)和原屬於鹿邑縣的2個行政村(辛集鄉孔集村和唐集鄉張老一村)正式歸屬淮陽縣四通鎮所管轄,四通鎮新增土地8平方千米、人口10000多人。
周口市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跡較多。古陳州淮陽縣完好地保存著華夏始祖伏羲氏的陵墓和殿堂,有伏羲推陰陽、占禍福的畫卦台,孔子陳蔡絕糧的弦歌台,包公陳州放糧的平糧台等"七台八景"。西華縣有中國古代神話中女媧,"煉石補天"的遺址。中國第一位哲學家、道教鼻祖老子是鹿邑縣人,縣境內保存著太清官、老君台、九步井等文物古跡。
周口市地理環境優越,平川千里,一望無垠,土層深厚肥沃。沙潁河、渦惠河、西淝河、洪汝河等淮河支流蜿蜒區內,為全市農林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周口市農業發展一馬當先,糧、棉總產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分別佔全省的1/6和1/4,是聞名全國的糧棉大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煙葉等。養殖業主要有豬、牛、羊等,現已成為國家和河南省重要的小麥、棉花、槐山羊皮、生豬、黃牛等商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林業發展形勢喜人,是聞名全國的平原綠化先進市。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2008年周口全市經濟生產總值984億元,位居河南黃淮四市第一位!全國經濟第91位!
工業發展
周口市工業發展迅速,產值連年高速遞增。現已建立了以電辦機械、紡織印染、食品釀造、裘皮製革為支柱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一批骨幹企業和名優產品享譽海內外。周口市味精廠生產的"蓮花"牌及"口得福"牌味精,先後獲得24塊國內、國際金獎,其生產能力已達12萬噸,躍居世界同行四強,單廠產量位居世界第一。金丹乳酸有限公司生產規模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生產工藝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的乳酸龍頭企業。1998年8月1日,"蓮花味精"股票成功上市。河南宋河酒廠生產的高、低度宋河糧液在第五屆全國白酒評經比中榮獲國家金獎,進入國家名酒行列。河南康鑫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科技產品光纜已進入國家干線。河南鞋城皮革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牛皮及製成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市,創匯能力已達1000多萬美元。地神,金丹,蓮花,金絲猴,宋河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10年間周口共產生5名全國知名的富豪。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周口市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西部緊靠京廣鐵路大動脈,北部許(昌)鄲(城)窄軌鐵路橫貫東西,南部漯(河)阜(陽)鐵路穿境而過。南(京)洛(陽)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匯入(北)京(香)港澳(門)高速公路,又一大動脈大(慶)廣(州)高速公路縱貫南北,現在又新建成連接連霍高速的商(丘)周(口)高速公路。沙潁河劉灣港二期擴建工程的沈丘過船閘已經竣工,鄭埠口樞紐工程已納入國家計劃。周口港工程已竣工,成為周口水上運輸的一大亮點,由周口啟航,經淮河、長江可直達南京、上海。全市電力供應充裕,網路火電和地方電聯網聯起套。郵電通訊發展迅速,連接全市城鄉的十萬門程式控制電話直撥國內外,INTERNET已進入千家萬戶。
燦爛的歷史文化,豐富的農業資源,蓬勃發展的工業以及優良的投資環境,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香港、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市的客商前來投資辦企業。目前,全市已累計批准成立外商投資企業246家,合同利用外資近2億美元,三資企業已成為全市出口創匯的主力軍,煥發出勃勃生機。
周口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肉、煙生產基地
2008年全市糧食年產量達541.2萬噸、棉花產量17.6萬噸、油料總產量29.9萬噸,肉類產量73.23萬噸,均居河南省前列。周口還是國家重要的黃牛、槐山羊、生豬的養殖及肉類出口基地。所產槐山羊皮為出口免檢產品,遠銷美、英、意、日及東歐各國,歷史上的周口與河北張家口並稱中國南北兩大皮都。周口還是聞名全國的平原綠化先進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1.26%,素有「平原林海」之稱。 [編輯本段]地理與資源地貌 周口地屬黃淮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降為1/5000-1/7000。海拔高度為35.5-64.3米。大致以川匯區至太康一線為界,線西海拔高度為50—64.3米,自然坡降為1/5000-1/6000;線東海拔高度為35.5-50米,自然坡降為1/6000-1/7000。線東的鄲城東部,沈丘東部、東南部,項城中部、南部海拔高度多在40米以下,地勢低窪易澇。
全市地貌特點是大平小不平。整體地貌平坦,但受外力作用,嶺崗和窪地微地貌廣泛發育,改變了平原地貌的單一形態。按照河南省地貌區劃和等級系統劃分,市內以沙潁河為界,以北為黃河沖積平緩平原區,以南為淮河及其支流沖積湖積平原區。嶺崗多分布在沙潁河以北,川匯區至太康一線以西。坡窪地分布較廣,主要在沙潁河以北;以南的沈丘、項城、商水也有零星存在。
土壤�市區土壤主要有潮土、砂姜黑土、褐土和黃褐土等4個土類,黃褐土、潮褐土、潮土、灰潮土、濕潮土、鹽化潮土、砂姜潮土、壤質潮土、黏質潮土、黑底潮土、壤質灰潮土、黏質灰潮土、沖積濕潮土、氯化物鹽化潮土、砂姜黑土、青黑土、覆蓋砂姜黑土、石灰性砂姜黑土、石灰性青黑土、覆蓋石灰性砂姜黑土等20個土屬。主要壤質是洪水沖積性黃褐土和砂質洪水沖積性潮褐土。
由於受氣候、大地構造、黃河和沙潁河沖積及人們社會生產活動的影響,市區土壤大致以沙潁河為界,以南多為砂姜黑土;以北是在黃河歷代南泛的沖積物上經過人們辛勤耕耘形成的潮土,約佔全市總面積的77%以上。這兩種土壤土質疏鬆肥沃,都適於農作物種植,為全市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氣候�周口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溫差較大,降水不均。總的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熱雨集中,春秋溫暖季節短,春夏之交多於風。光、熱、水資源比較豐富,有利於多種作物及林木生產,適合於農林牧漁各業的綜合發展。
溫度 周口年平均氣溫在14.5℃—15.8℃之間。四季平均氣溫分別為14.5℃、26℃、15℃、1.6℃。極端最高氣溫達43.2℃(1966年7月19日周口鎮),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1℃(1955年1月淮陽縣)。年平均氣溫變差為27℃左右,年周期變化在0℃—28℃之間。近年來,氣溫略有升高,在1℃—2℃之間。全市平均霜期為146天,無霜期219天。
降水 全市歷年降水量為689—816毫米,85%以上的降水多在農作物生長季節,基本能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夏季降水集中,平均降水量為371.9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50.2%,且時空分布不均,多暴雨、大雨,雨量從周口東南至西北呈遞減趨勢;冬季降雪較稀少,降雪深度平均為12厘米。
光照 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25—2269小時,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2.04千卡/平方厘米,其中,能被植物利用的光合有效輻射量為59千卡/平方厘米。分季度看,4—9月份的作物生長旺盛季節,正是降雨量最多、日照時數接近200小時的良好時段,這些氣象要素對周口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風向、風速 周口歷年最多風向是北至東北,以東北偏北為主,4—7月多吹東南至西南偏南風,以南風為主;其他月多在西北至東北之間,以東北偏北為主。歷年平均風向頻率是北至東北最多,南至西南次之,東南再次之,西至西北最少。風速平均每秒2.7—3.4米,最大每秒40米以上。據歷年資料分析,風速呈明顯減弱趨勢。
水文�周口屬於淮河流域,有沙潁河、渦河、西肥河、汝河四大扇形水系。其中沙潁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沙河發源於河南省魯山縣西部石人山,潁河發源於嵩山山脈的陽乾、少室諸山,兩條河流在川匯區孫嘴村匯合,稱沙潁河。沙潁河與其支流賈魯河、汾泉河、黑河、新運河、新蔡河流經全市,流域面積佔76%。四大水系縱橫交織,不僅形成了一個「自然灌溉」系統,而且形成了美好的自然風光,條條河流像碧綠的飄帶一樣,由西向東流淌,把無際的平原沃野裝扮得分外妖嬈多姿。
周口水資源較為豐富,地下水質良好,無污染。據1998年周口水文勘測局資料計算,水資源總量為29.81億立方米,人均293.3立方米,畝均254.8立方米。地表水年均約44.88億立方米。合理利用這些水資源,基本能夠滿足全市工、農業生產和人、畜生活用水,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水資源保證。
生物 周口有各種植物170餘種,動物近80種。生物名貴品種有周口黃牛、槐山羊、淮陽驢、項城豬、鱸魚、白龜;白花泡桐、高口櫻桃、陳老將梨;黃花菜、逍遙大蔥、房墳韭菜、蘆筍。 [編輯本段]本地特產1.黃金瓜
學術名稱為伊麗莎白厚皮甜瓜,因色澤金黃而得名為黃金瓜。黃金瓜外表美觀,顏色鮮艷,香氣濃郁,內含多種維生素及高糖,汁多味美,甘甜清脆.
2.棗
西華縣田口鄉地處黃泛區腹心,田口鄉棗品種以灰棗、雞心棗為主。灰棗又叫大棗,果實中等大小,呈長圓錐形,果皮棕紅色,果肉厚,質脆,汁少味甜,核小細長,品質上等特別適合加工,優良的鮮食、制干品種。雞心棗,又叫小棗,果實較小,呈雞心狀,果皮薄、果肉中厚,緻密質細,味極甜核較小,是優良的制干品種。田口大棗被譽為「田口大棗,天下最好」。棗果是著名的滋補佳品,營養豐富,干棗含糖50%-87%。
3.逍遙胡辣湯
胡辣湯原始於明朝嘉靖年間。當時,閣老嚴嵩為了討皇帝歡心,從一個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壽延年的調味葯獻給皇帝,以燒湯飲之。該湯美味無窮,龍顏大喜,命名為"御湯"。明朝亡後,御廚趙紀攜帶此葯逃至逍遙(今西華縣逍遙鎮),將此方傳到了該地。該地人因此湯辣味俱全,遂改名為"胡辣湯"。 逍遙胡辣湯的主料是:精粉、熟羊肉,配料為八角、胡椒、花椒、茴香、砂仁、肉扣、八桂、涼漿、粉條、味精、精鹽、木耳、面芡、香油、醋等...
4.沈丘縣老城鎮又名乳香台,地處泉河之濱,南與安徽臨泉接壤,經濟發達,商業繁華,在方圓百十里流傳著"兆豐酒,顧家饃,周家的麻花點著火"的謠諺。如今,經營周家麻花的叫周顯章,從他曾祖父起祖輩以賣麻花為生,代代相傳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周家麻花呈金黃色,看似透明 狀。綆頭麻花象燈籠,傘形麻花似傘面。吃起來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澀不苦,不墊牙,無怪味,用火一點便燃,長期存放不霉不軟,脆酥如初。
[編輯本段]周口名人 歷史名人
歷史名人:伏 羲 女 媧 老子汲黯 蔡衍 陳勝吳廣 應詹 謝 安 黃霸 陳 摶 符彥卿 韓弘 沈倫 徐世隆 顧佐 軒輗 袁世凱 張鎮芳 朱丹陛 李子純 吉鴻昌 王廣建 李干公 嚴圖閣 侯香山 李夢陽
周口典範
周口典範:洪戰輝 李 飛 韓 渺 李和鵬 婁風濤 單曉霞展良才 王建設 鄭賀平 趙立民 陳新莊 李松山 高增玉 王文田 徐 軍 謝鳳運
文化名人:房國富 申鳳梅 劉士明 劉 偉 邵 波 吳立興 馬艷麗 胡延佑 熊克儉 李清山 畢啟亮 戴鳳欽 杜天清 蔣愈紅 孔 瑩 韓紹愈 張振福 盧文清 劉亞欣 李 暉 李 珂 陸 虎 李玉龍 劉源浩 瘦 丁 朱 妍 王漢順 武麗華 田維國 楊箴廉 高峻嵐 李娜(歌手) [編輯本段]周口旅遊周口市是古老而年輕的城市,位於豫東中部,轄八縣一市一區,人口1060萬,面積1.19萬平方公里。境內無山無嶺,一馬平川,沃野千里。這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遺址遺跡、建築與設施、人文活動、 鄧城葉宅旅遊商品、人文景觀較多,有些在全國絕無僅有。目前全市有旅遊資源單體1456個,按照國家標准,在8個主類中有6個,在31個亞類中有18個,在155個基本類型中有77個。有遺址遺跡和文物點近千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2處;館藏文物25000餘件。近幾年來,在全市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重點開發了太昊陵景區、老子文化旅遊景區、關帝廟景區、女媧誠文化旅遊景區、吉鴻昌將軍紀念館景區、袁世凱故里景區等六個景區和太昊陵、弦歌台、平糧台、五穀台、包公祠、陳胡公陵園、龍湖、剪枝公園、太清宮、老君台、關帝廟、女媧城、女媧宮、萬畝棗園、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及故居、大程書院、袁世凱故居、袁世凱行宮、南頓古城等二十個景點;有星級飯店10家,旅行社16家,旅遊市場已初具規模。
太昊陵 周口關帝廟 鄧城葉宅 淮陽剪枝公園 弦歌台 龍湖風景區 周口大閘 吉鴻昌紀念館
明道宮 袁世凱故居 大程書院 平糧台古城址 太清宮 謝氏陵碑亭 南頓故城 鹿邑陳摶公園
支亭寺 武平城故址 鐵水牛 周口人民公園 水灌台包 公祠 女媧城 中華五千年 陳楚故城
紫氣園 畫卦台 楚頃襄王墓 新四軍杜崗會師紀念地
8. 周口項城好嗎
周口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轄川匯區、項城市和淮陽、鹿邑、扶溝、沈丘、太康、鄲城、西華、商水8縣,國土總面積1.19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70萬畝,總人口1006萬人,耕地面積、總人口均居全省第2位。
周口市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跡較多。古陳州淮陽縣完好地保存著華夏始祖伏羲氏的陵墓和殿堂,有伏羲推陰陽、占禍福的畫卦台,孔子陳蔡絕糧的弦歌台,包公陳州放糧的平糧台等"七台八景"。西華縣有中國古代神話中女媧,"煉石補天"的遺址。中國第一位哲學家、道教鼻祖老子是鹿邑縣人,縣境內保存著太清官、老君台、九步井等文物古跡。
周口市地理環境優越,平川千里,一望無垠,土層深厚肥沃。沙潁河、渦惠河、西淝河、洪汝河等淮河支流蜿蜒區內,為全市農林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周口市農業發展一馬當先,糧、棉總產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分別佔全省的1/6和1/4,是聞名全國的糧棉大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煙葉等。養殖業主要有豬、牛、羊等,現已成為國家和河南省重要的小麥、棉花、槐山羊皮、生豬、黃牛等商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林業發展形勢喜人,是聞名全國的平原綠化先進市。
周口市工業發展迅速,產值連年高速遞增。現已建立了以電辦機械、紡織印染、食品釀造、裘皮製革為支柱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一批骨幹企業和名優產品享譽海內外。周口市味精廠生產的"蓮花"牌及"口得福"牌味精,先後獲得24塊國內、國際金獎,其生產能力已達12萬噸,躍居世界同行四強,單廠產量位居世界第一。1998年8月1日,"蓮花味精"股票成功上市。河南宋河酒廠生產的高、低度宋河糧液在第五屆全國白酒評經比中榮獲國家金獎,進入國家名酒行列。河南康鑫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科技產品光纜已進入國家干線。河南鞋城皮革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牛皮及製成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市,創匯能力已達1000多萬美元。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周口市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西部緊靠京廣鐵路大動脈,北部許(昌)鄲(城)窄軌鐵路橫貫東西,南部漯(河)阜(陽)鐵路穿境而過。經國家批准建設的周口--漯河高速公路正在籌建之中,屆時可匯入北京至珠海高速公路。沈丘--周口--鄭州公路周口段高等級公路正在分期建設。沙潁河劉灣港二期擴建工程的沈丘過船閘已經竣工,鄭埠口樞紐工程和周口港已納入國家計劃。工程竣工之後,水上運輸由周口啟航,經淮河、長江可直達南京、上海。全市電力供應充裕,網路火電和地方電聯網聯起套。郵電通訊發展迅速,連接全市城鄉的十萬門程式控制電話直撥國內外,INTERNET已進入千家萬戶。
燦爛的歷史文化,豐富的農業資源,蓬勃發展的工業以及優良的投資環境,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香港、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市的客商前來投資辦企業。目前,全市已累計批准成立外商投資企業246家,合同利用外資近2億美元,三資企業已成為全市出口創匯的主力軍,煥發出勃勃生機。
開放的周口,誠迎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旅遊觀光,投資辦廠,通商貿易,共謀發展\
周口市位於河南省東部偏南,屬黃淮平原的一部分。北與開封、商丘相接,西連許昌、漯河,南和駐馬店毗鄰,東與安徽阜陽、亳州接壤。全市幅員11959平方公里,占河南省總面積的7%;耕地1170.06萬畝,佔全市總面積的65.2%。周口市轄川匯區、項城市、扶溝縣、西華縣、商水縣、太康縣、鹿邑縣、鄲城縣、淮陽縣、沈丘縣8縣1市1區,以及泛區、五二兩個農場,共104個鄉、79個鎮、5個鄉級街道辦事處,4827個村民委員會,35885個村民組。市政府駐地川匯區,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地貌 周口地屬黃淮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降為1/5000-1/7000。海拔高度為35.5-64.3米。大致以川匯區至太康一線為界,線西海拔高度為50—64.3米,自然坡降為1/5000-1/6000;線東海拔高度為35.5-50米,自然坡降為1/6000-1/7000。線東的鄲城東部,沈丘東部、東南部,項城中部、南部海拔高度多在40米以下,地勢低窪易澇。
全市地貌特點是大平小不平。整體地貌平坦,但受外力作用,嶺崗和窪地微地貌廣泛發育,改變了平原地貌的單一形態。按照河南省地貌區劃和等級系統劃分,市內以沙穎河為界,以北為黃河沖積平緩平原區,以南為淮河及其支流沖積湖積平原區。嶺崗多分布在沙潁河以北,川匯區至太康一線以西。坡窪地分布較廣,主要在沙潁河以北;以南的沈丘、項城、商水也有零星存在。
土壤�市區土壤主要有潮土、砂姜黑土、褐土和黃褐土等4個土類,黃褐土、潮褐土、潮土、灰潮土、濕潮土、鹽化潮土、砂姜潮土、壤質潮土、黏質潮土、黑底潮土、壤質灰潮土、黏質灰潮土、沖積濕潮土、氯化物鹽化潮土、砂姜黑土、青黑土、覆蓋砂姜黑土、石灰性砂姜黑土、石灰性青黑土、覆蓋石灰性砂姜黑土等20個土屬。主要壤質是洪水沖積性黃褐土和砂質洪水沖積性潮褐土。
由於受氣候、大地構造、黃河和沙潁河沖積及人們社會生產活動的影響,市區土壤大致以沙潁河為界,以南多為砂姜黑土;以北是在黃河歷代南泛的沖積物上經過人們辛勤耕耘形成的潮土,約佔全市總面積的77%以上。這兩種土壤土質疏鬆肥沃,都適於農作物種植,為全市農業生產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氣候�周口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溫差較大,降水不均。總的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熱雨集中,春秋溫暖季節短,春夏之交多於風。光、熱、水資源比較豐富,有利於多種作物及林木生產,適合於農林牧漁各業的綜合發展。
溫度 周口年平均氣溫在14.5℃—15.8℃之間。四季平均氣溫分別為14.5℃、26℃、15℃、1.6℃。極端最高氣溫達43.2℃(1966年7月19日周口鎮),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1℃(1955年1月淮陽縣)。年平均氣溫變差為27℃左右,年周期變化在0℃—28℃之間。近年來,氣溫略有升高,在1℃—2℃之間。全市平均霜期為146天,無霜期219天。
降水 全市歷年降水量為689—816毫米,85%以上的降水多在農作物生長季節,基本能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夏季降水集中,平均降水量為371.9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50.2%,且時空分布不均,多暴雨、大雨,雨量從周口東南至西北呈遞減趨勢;冬季降雪較稀少,降雪深度平均為12厘米。
光照 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25—2269小時,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2.04千卡/平方厘米,其中,能被植物利用的光合有效輻射量為59千卡/平方厘米。分季度看,4—9月份的作物生長旺盛季節,正是降雨量最多、日照時數接近200小時的良好時段,這些氣象要素對周口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項城面積1083平方千米,人口117萬人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