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太陽能標的高歌猛進 江山控股是不是一隻被嚴重低估的股票
應該不是的啊
Ⅱ 誰能介紹一下北航高歌教授當年的傳奇故事
高歌在1984年發明的"沙丘駐渦火焰穩定器",獲國家發明一等獎,錢學森同志稱之為"一項長中國人志氣的重要發明"。該成果廣泛應用於我國多種軍用航空發動機中,取得了數以億元計的經濟效益,至今仍保有先進水平。本刊記者於今年10月采訪了高歌教授,了解到了他近期從事的一些前沿科研工作的最新進展,尤其是他對龍卷風的研究及其工程應用價值,讓人耳目一新。
高歌教授在采訪中提到,傳統的航空發動機技術雖然還在不停地改進提高之中,但受到原理和材料工藝上的限制,已經逐漸逼近了性能發展的極限。目前雖然涌現出一些新型航空發動機技術,但仍然沒有走出依靠壓力膨脹過程來實現熱功轉換的思路。他強調,人們應該另闢蹊徑,尋找其他可用的工作原理。為此,他研究了自然界龍卷風的形成與強化機制,發明了一項稱為"余熱增推"的技術,直接利用龍卷旋渦實現熱功轉換並提取能量,用以提高航空發動機的推力和工作效率,這是具有獨創性的重大科研成果,是人們未曾涉足過的一片新天地。
傳統航空發動機技術需要新的突破高歌首先提到,航空發動機經歷了兩個大的歷史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在1950年以前,主要是活塞發動機的使用。第二階段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渦輪發動機迅猛發展,一直占據著霸主地位,它有很多的變種,如渦扇發動機、渦槳發動機、渦軸發動機等,但其核心技術都是壓氣機-渦輪組合,即燃氣輪機。
很早就有人提出,渦輪發動機過了巔峰期以後有沒有後續機種。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呢?因為人類所發明的熱機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都是依靠壓力膨脹過程來實現熱功轉換的,活塞發動機、渦輪發動機都是如此。而要提高渦輪發動機的性能主要有兩條途徑,一個是提高壓比,另一個是提高渦輪前溫度,這是它的工作原理決定的。但提高壓比、提高渦輪前溫度是有一定限制的,設想壓比達到40左右,壓氣機的轉速會很大;同時壓比提高,葉片的強度也成問題。所以無論從壓比還是從溫度來說,渦輪發動機基本上快要接近其性能極限了。
當然,所有發動機在其發展的歷程中,性能都有從低到高的發展過程。但如果原理上不出現重大變化的話,就不會有本質的改變。如渦輪發動機壓氣機本身的效率,四十年前是81%~82%,而今天,最好的壓氣機的效率是86%~87%。可以看出,大約每十年只提高1%多一點。人們不得不考慮未來航空發動機的出路問題。
脈沖爆震發動機和旋轉沖壓發動機航空渦輪發動機目前出現了很多新的機種,如脈沖爆震發動機、沖壓發動機等,這是主要的幾個研究方向,也是試圖找到大幅提高航空發動機性能的技術嘗試。
但這些發動機還處於摸索階段,高歌一一對其技術難點和缺陷進行了分析。
高歌提到,脈沖爆震發動機雜訊巨大,工作頻率跟不上去。工作頻率就是指爆震燃燒頻率,要100赫茲左右才能夠產生足夠的比沖,如果到不了這個頻率,比沖不夠,與渦輪機相比就沒有競爭力。設想在一個空腔裡面,排氣、進氣一秒鍾來回一百多次,而且還沒有一個活塞把氣體推出去,只靠自己的膨脹過程來填充、爆炸,再填充、再爆炸,這本身是非常困難的。
Ⅲ 金融界炒股大賽去年前十名是誰
尹 靚
尹靚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冠軍(參賽用戶名為:meina)他憑借對股市波動的敏感反應以及過人的操作技巧和以不變應萬變的操作原則奪得了第二屆杏花村汾酒杯民間高手大賽的冠軍,這絕不是偶然,下面是他的炒股操作心得,與大家分享:
當今股市可以說是智者生存的戰場,對於他們,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都是以安全的贏利做為他們的法則,所以,炒股大賽冠軍尹靚認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想從股市投資中獲利就要多多學習,堅持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斷,即不盲目跟從也不固執己見。嚴控風險,穩健增值,風險控制永遠是第一位的。下面是尹靚先生自己總結出的幾點操作建議:
1. 牛市握股,要傻一點,熊市快進快出,要精一點,機構都成變色龍了,都在做波段操作,因此我們要學會防守,無論長線、中線、短線,都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止損點。
2. 全球股市都很低迷,中國股市也不能獨善其身,控制不了市場就要適應市場。技術面我主張重趨勢,要順勢而為,基本面我贊同「重實質」,尋找那些業績能夠持續增長的企業。其實做股票也要先抓大再看小,能夠率先找出即將上漲的板塊,而後在板塊當中選擇自己熟悉的股票,用自己擅長的分析點、技術點來進行操作,獲勝的概率也就比較高。
3. 股市十八般武器,分不出哪種技術最好,哪種分析最准,關鍵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招制敵之術。務必牢記股票的漲跌最重要的是供需關系,供需的平衡直接決定股票的走勢!
廖 南 萍
廖南萍小姐是本屆炒股大賽的亞軍(參賽用戶名為:ffxlove316),對這個秀氣的南方小姑娘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有些感到訝異,但當看到她自己的股票操作方法時,就明白她是如何做到的了:
個人股市生存法則:
操作手法:長時間持幣,短時間持股。
操作理念:追逐利益是目的,風險控制擺第一。
炒股方法:通過大盤來判斷風險與收益的比例,計算出自己的當天博弈的倉位→尋找熱點事件,進行跟蹤,等待時機→觀察盤口,果斷介入盤口形態好的,出擊迅速→次日出貨,賺錢不貪不戀,止損也要堅決。
賽後感想:為何我能在此輪比賽中進入前三甲,不是由於我微弱的炒股經歷,也不是高超的水平。主要是因為:
第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大學畢業後幾乎是全身心的投入,有付出才會有回報。但付出絕不僅僅是用虧錢來買經驗,多了解一下個股的基本面,技術面,還有市場的趨勢變化非常重要,千萬不要完全依靠什麼「神奇」指標。
第二、 良好的心態很重要。人都不是神仙,看錯了就錯了,止損就行,千萬別硬扛著。高超的技術可以使你的帳戶賺錢,但心態幫你把錢真正放在口袋裡。我看見很多選手賺錢很牛的,但是某一次錯誤就導致了出局,這很好的說明了一個問題,賺錢容易,守錢難。
第三、 炒股的策略很關鍵。要打仗,怎麼能沒有戰略和戰術?而炒股的策略就是最重要的戰略和戰術。我認為借鑒成功人士的策略就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我就經常認真觀察各大炒股比賽冠軍的操作手法。我堅持了兩年,我就很快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策略。具體做法也很簡單,就是在谷歌和網路上用「策略」,「大師」等關鍵詞來搜索就行了,多看,多想,多實踐,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
第四、 要有良好的炒股紀律。炒股最忌亂,思維,手法,心態,全都不能亂,要按紀律辦事,說一不二。從各大基金,私募,游資的操作手法來看,沒有哪一個沒有自己的紀律。這些我們都可以從網上獲得信息。再看看自己,是否有自己的紀律。
楊 崗
楊崗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季軍(參賽用戶名為:2008yxc),還是學生的他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金錢的情況下,讓他在股市如魚得水的呢,下面就為您揭開謎底:
於2007年5月入市,頻繁交易股票與權證,10月接觸商品期貨,相繼踏入外匯市場。這期間除了給自己做盤外,也為幾個大客戶資金分析操盤,經歷過認沽權證的幾起幾落,也遭受過期貨與外匯的爆倉,曾選對過幾只大黑馬股票,也預測對過2007年10月的大盤見頂以及後來的主要趨勢等。總之,有賠錢的痛楚與失敗的教訓,也有賺錢時的喜悅與成功的體驗,更有大量交易後對盤面以及高低點的敏感!
對我而言,從2007年10月中旬第一次預測股市要大跌了,我發覺自己有能力將財經與金融市場整體狀況的思考融合於對股市走勢的具體判斷中,我的著眼點在於宏觀把握,但為了從股市打短線盈利,也深入到一些微觀的方面。在這個過程中,我幾乎動用了自己學習和涉獵過的所有知識,當然還有對這個市場的經驗和感悟等。
譚 耀 灼
譚耀灼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第四名(參賽用戶名為:咬金咬銀),同樣作為80後的投資者,入市時間不是很長,卻有著不平凡的入市經歷:
第一次接觸股票是在06年4月報名參加了廣發證券在廣州大學城舉辦的模擬股票大賽,之前對股票知識知道的並不多,只知道其會漲跌,並不理解其中緣由。之後開始慢慢地吸收到股票知識,主要是從股票的基本面分析學起。06年9月正式去開了戶,第一隻入市的股票是國電電力(600795行情,愛股,主力動向)。最成功的一筆交易是07年1月買入了西水股份(600291行情,愛股,主力動向),6月份拋出,賺了130%左右的利潤。最失敗的一次交易竟然是敗在基金上,07年6月底時買入封閉式基金—基金金泰(500001行情,愛基,資訊),3日後割肉走,虧了20%左右。當時只是用零用錢去玩,沒有贏多少錢,不過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楊 耀 塵
楊耀塵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第五名(參賽用戶名為:楊次郎),沉浮股海10餘年,是什麼讓他對股市如此痴迷,讓我們看看他在笑容中伴著淚水,在淚水中伴著笑容的入市經歷吧:
1997年3月懷揣著3萬元錢進入股市,剛入市時是見別人買什麼我就買什麼,並且買後就放著不動,認為股票和郵票一樣它總是會增值的,到了1998年8月才認識到這種想法是錯的,後來就想到買後漲了就賣,不漲就不賣,就這樣又做了3年,到了2001年底,總的還是虧了很多.這時我才覺得要想在這個市場里生存下來是不容易的,像我這樣的股民既沒有消息來源又沒有到上市公司搞調研的能力,必須要有技術才能在這個市場生存下來.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我才靜下心來鑽研K線均線技術,力求從中找到適合我自己的方法,在隨後的幾年時間里,我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終於摸索出一套獨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使我能在這個市場里生存下來,還能做到牛熊皆有盈利.
王 國 強
王國強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第六名(參賽用戶名為:天堂投資),現在自稱職業股民的王先生,有著怎樣不一般的入市經歷呢:
1994年開始業余投資股市,成績一般,由於很少買高價股所以經歷熊市也虧損不大。
2004年開始做過2年多生意,雖然以失敗告終,不過由於對社會有了新的理解,對股市的理解明顯上升了一個高度,開始喜歡上股市了。
2007年開始,准備做職業股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與股市相關,個人感覺要想戰勝市場,必然要看透它的本質,中國股市絕對具有中國特色,由於有了新的認識,所以本輪熊市還有所獲利。
陳 冠 舟
陳冠舟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第七名(參賽用戶名為:生命是個過程),這位有著濃濃書卷氣看似教書先生的,並且榮獲兩屆十強選手稱號的陳先生已經是有10年股齡了,在這十年中他積累了豐富的操作經驗,而且他還是一位非常善於總結經驗的人:
98年入市,經歷了99年的「5.19」行情,也親身經歷了2002年到2005年的大熊市行情,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至今依然拼搏在股海。
參加了兩屆「中國股民間高手」大賽,均獲得「十強」稱號,對於第二屆大賽,我認為整體水平高於首屆,無論從市場環境還是選手收益,都可以佐證。在股市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決賽階段前兩名選手贏利均在兩位數以上,對於高手的操作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我本人對於本屆大賽的得失也做了深刻的反思:
第一、 在股技上有大幅度的提高,使自己的投資技巧和方法變得更加系統。
第二、 在對自己的性格上,改掉了本來已有的毛病,變得更加嚴謹,自我完善。
第三、 在與股友交流的過程中,做到了授之以漁的目的,並與之結下深厚友誼。
第四、 在比賽的過程中,也結識了很多高手朋友,知道世界很大,自己是滄海一粟。
第五、 在決賽階段,面對批評和指責,沒能控制好情緒,導致決賽階段失利。
期待第三屆自己能夠把握得更好。
袁 振 彬
袁振彬先生是本屆炒股大賽的第九名(參賽用戶名為:走過愛過),也是擁有十餘年的炒股經驗,其中的甜酸苦辣已是嘗遍,現在讓我們看看袁先生的入市經歷,興許能從中找到自己相似的經歷:
1995年入市,97年前後炒股很簡單,你買好了,天天漲停。可我每月都會從跌停板買到廣東海鷗,瞬間它又漲停,而且連漲一周。這樣的規律可能只有中國股市初期才有吧。後來老牌基金退市了,我也更多的關注股票了。那時候股票還很少,基本上深發展和四川長虹(600839行情,愛股,主力動向)最牛,是超級領頭羊,基本上老股民不用說也都知道。
2001年中國的牛市開始走漫長的下坡路,從那時候起,股市的日子真的是每況愈下,我的股票也在劫難逃,賠了很多錢。一直到2002年,基本上我的年收益算起來都是賠錢的,這樣不得不選擇放棄。在這期間,我沒有勇氣再關注中國股市。
歷史總是那樣讓人不可思議,在高歌猛進途中,中國股市開始了長達一年多的牛市升空,天天暴漲,而且很少回頭,我耐不住寂寞,終於在大盤飛速上漲到1700點時候,重新殺回股市。這期間,大概閉眼也能買股票,就不多說了。我是急脾氣的人,從買股票開始,就沒有做中線,一直是超短。
08年3月參加股民大賽到結束,我的心情特殊的平靜,我已不在乎比賽的結果,而只是享受著比賽的過程,真的是很刺激、很緊張。通過比賽,可以更多的鍛煉自己,使你變得更成熟、更理智。同時比賽也提供了交友的平台,讓大家一起來分享比賽盛宴。我和諸多參加比賽的選手都聊過,他們都在期待著第三屆的大賽,都在為此而做准備,估計第三屆參賽的人會更多,我也真誠的祝願主辦方會越辦越好!
Ⅳ 原以外今天股票行情繼續回落,沒想到卻殺出重圍,還高歌一曲
確實,我昨天割肉了😢
Ⅳ 有誰知道作家高歌
樓主說的書會不會是高歌寫的《我的日記》呢O(∩_∩)O~
Ⅵ 大盤藍籌股高歌猛進 A股漂亮50哪些股票是推手
A股漂亮50
主要是機構買入
還有跟風的散戶
Ⅶ 個股開盤一路高歌漲停,並且大單封死,到2點半尾盤時大單撤走股票緩慢下跌,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有不同的結果。其實什麼可能都會有。請看下面案例。
股價漲停了,但是交易的形態有多種多樣,其中常有的一種現象是股價漲停後屢屢被打開,但打開以後的回落幅度並不大而且最後還是報收在漲停價。舉一個現成的案例。2005年11月11日,*ST天然鹼(000683)在開盤後四分鍾達到漲停價位,然後是不斷地打開漲停、適度回落、上沖漲停,全天這樣的來回有十幾次之多,最後九分鍾一直都是漲停。這是一種比較標準的封不住漲停的走勢,但這種走勢本身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未來的走勢。
在證券投資過程中,我們已經學過不少所謂的經典理論和時髦理論,但有一點是萬萬不能忘記的,那就是所有的結論都是有條件的,條件不同一定會導致結論的不同。交易中會出現一些經典的形態但其真正的啟示卻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就本案例來說,股價漲停似乎告訴我們買盤很多,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賣盤也很多,而且它並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這一點只有靠我們自己去了解。
日K線圖顯示,該股前兩天的走勢強於大盤,成交量突然超過400萬股,放大四倍以上,而當天更是達到1000萬股的三年多來的天量,屬於量能異動。當然,基本面給了我們一個答案。當天的一則公告顯示,公司一次股權對換將明顯提高未來的業績。顯然,量能異動的原因找到了,但問題並沒有得到最終解決,因為我們無法相信這一則消息竟然無法使股價上漲5%(ST公司漲停只有5%),而且當天的成交量居然超過前兩天已經暴漲的成交量之和。根據經驗,如此重要的股權對換不可能完全瞞得過市場,因此必定會有一些先知先覺者提前買進籌碼。但這畢竟只是一小部分的投資者,而且公司遠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很難想像兩天前因為要公布這一消息而突然湧入如此大量的買盤。顯然,前兩天共800多萬股的成交量並不真實,其中一定有主力在運作。而當天隨著消息的明朗,主力一定成為漲停價附近的最大賣家。
形成這一形態的原因已經明了,現在我們要分析這一狀況對股價未來走勢的影響。
日K線圖顯示,該股已經接近年內高點,投資者對其沖破高點必然充滿信心,但市場往往會忽視或者誤解主力的意圖。分析已經表明其短期走勢受控於主力,由於主力在漲停價附近實施了減倉,那麼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主力逐步減倉退出。基於基本面的因素,這一可能性可以排除。因此只能是另外一種可能,即主力的波段操作所為。如此,則股價在主力買回這些籌碼之前難以繼續上行,也就是說股價短期應該以回落整理為主,但未來新高依然可期。
本案例的分析說明,對於一種交易形態,我們不能輕易地下結論,只有結合日K線圖以及基本面甚至盤中主力的狀況進行細致的分析,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結論,才能幫助我們進行正確的投資決策。
Ⅷ 從3萬到40億,股市一哥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股市的一哥也是一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人了。我覺得他的成功主要是因為他天生對數字的敏感度高,能洞悉股市的一舉一動,所以他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獲得這么大的成就。
不過他的高風險操作終於還是給他帶來了一些問題。他被查與黑幕交易有關系,使得苦心多年的事業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