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曉明,資產有多少
黃曉明擁有的房產、名車總值約1億元,個人演藝與廣告收入約每年5千萬元,加上持有華誼約1.5億元的股票,四路聚財至2018年累積推估約4億元財富。
(1)趙氏股票擴展閱讀:
演藝經歷:
2010年憑借諜戰片《風聲》獲得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2011年憑借古裝片《趙氏孤兒》獲得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男演員獎;同年成立黃曉明工作室。
2013年憑借劇情片《中國合夥人》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5年成為首位在好萊塢中國劇院留下手印的中國內地男演員 。
2017年主演古裝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播出 。2018年在青春愛情片《無問西東》中飾演陳鵬。2019年8月1日,主演的劇情片《烈火英雄》上映 。
⑵ 陳紅的兩個兒子如今生活如何
我認為,陳紅的兩個兒子如今生活的很好。相信大家都知道,陳紅,作為瓊瑤的第一代女郎,年輕時被認為是一個真正的大美人。她像盛開的牡丹花一樣美麗,氣氛優雅。即使是這種沒有裝飾的發型,這種蒼白的妝容和這么大的臉仍然可以像這樣美麗,是中國大陸最漂亮的女人。在沒有繪畫的時代,陳紅的美麗已經令人驚艷。沒有精緻的妝容,一個人可以隨意塗口紅,變得倦怠無力,對美麗一無所知。
事實上,陳紅和她的丈夫陳凱歌有兩個兒子。陳飛宇還有一個哥哥,名叫陳雨昂。小時候,這兩兄弟比彼此都可愛。我們都知道一些關於陳飛宇的事情,但是我們對他的兄弟和陳雨昂知之甚少。最近,陳飛宇和他哥哥的一張照片被發布在網上。從照片上看,陳飛宇的哥哥和陳飛宇的價值觀有很大的不同。只是感覺更加穩重和沉穩。只是他的身高,比他弟弟矮了一大圈。他沒有他弟弟英俊,他哥哥也無意進入娛樂業。陳雨昂更像是一個學術成就。他目前是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三年級學生。他也曾在一次商業峰會上和歐陽娜娜一起拍過電影。他看起來像一個學霸,將來有望成為一個霸氣總裁。所以,我認為,陳紅的兩個兒子如今生活的很好。
⑶ 哪只股票,趙氏父子持倉近300萬股
天目葯業 [600671]
⑷ 步長制葯股票為何大跌
股票的大跌,往往都是兩種原因:一種是國家政策、媒體報道的影響;另外一種是企業本身的問題。
⑸ 黃曉明的資產到底有多少
黃曉明雖然在電視劇中總是作為“油膩教主”的形象存在,但人曉明哥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霸道總裁,奇怪就奇怪在現實生活中,他所涉及的產業或企業以及名下的公司,都足以讓他撐起“霸道總裁”這個名頭,但他在電視劇中,飾演的霸道總裁怎麼演怎麼不像,怎麼演怎麼油膩。
1、投資涉及高達60家企業娛樂圈轉行做生意的人不少,但像黃曉明那麼成功的卻不多,趙薇曾經就深陷股票操縱,被罰金額高達30萬,那時候所受牽連的人還有黃曉明,但黃曉明反應及時,在最佳時期給出了正確的聲明,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參與過股票操縱,不僅如此,涉及趙薇公司的股票投資,他也沒有參與,最後黃曉明安全的度過了危機。
無論是影視圈還是飯店,黃曉明都有涉足其中,包括電影的投資,以及市場上一些大企業的項目,都由黃曉明作為投資人的身影,當年紅極一時的《中國合夥人》,黃曉明就是其中的一個投資人之一,片子的投資大概也就四千萬元左右,通常票房要在投資的三倍以上才有得賺,而這部電影的票房在5億人民幣左右,算下來黃曉明可謂大賺了一筆,現如今他的身家少說隨便也有十幾億,看來黃曉明真是戲里戲外的人生贏家啊。
⑹ 中國的國性有那幾種
國姓,指皇族的姓氏。如:秦朝嬴氏、漢朝劉氏、晉朝司馬氏、隋朝楊氏、唐朝李氏、宋朝趙氏、明朝朱氏等。
姓氏原本無所謂高與低,然而,在封建社會,某個姓氏一旦成為皇帝的姓氏,立即身價百倍,被尊為「國姓」。能與皇帝同姓即是一種榮耀,能同宗同族就更是一種無形的政治資產。
劉備來自社會底層,靠編席販履糊口,憑他這身份參與逐鹿中原,實在沒有什麼資本。但是,因為他姓劉,幾百年前與皇帝是一家,便可「先姓奪人」,贏得政治籌碼:天下是俺老劉家的,是俺祖爺爺的祖爺爺高皇帝劉邦打拚得來的。現如今要坐江山,也該我「漢中山靖王之後」劉皇叔,唯我才是正宗龍種!
西晉末,匈奴人劉淵起兵,高舉的也是漢朝國姓「劉」這面大旗。淵謂群臣曰:「昔漢有天下久長,恩結於民。吾,漢氏之甥,約為兄弟。兄亡弟紹,不亦可乎!」乃建國號曰漢,依高祖稱漢王。追尊安樂公禪為孝懷皇帝,作漢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皇帝獎賞功臣,除了加官晉爵、封妻蔭子、封地賞錢乃至贈送美女外,還有一種榮譽性獎品:賜國姓。恩賜你國姓,與皇帝成為「一家」,那是高層看得起你,政治上信任你,堪稱高規格、很莊重的政治大獎。
婁敬建議劉邦都關中,為劉邦所納,劉邦便賜婁敬姓劉。待王莽稱帝,王姓成了香餑餑,而劉姓已然殘湯剩羹矣,王莽拿了國姓王賞賜劉氏有功者,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凡32人被賜姓曰王。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北齊文宣帝高洋盡誅諸元,定襄令元景安為保命,欲請改姓高氏,其從兄景皓曰:「安有棄其本宗而從人之姓者乎!丈夫寧可玉碎,何能瓦全!」景安以其言白帝,帝收景皓,誅之,賜景安姓高氏。本來的國姓元,因為國家的衰亡非但不再高貴,反而變成了要命的罪名。聰明人元景安選擇了棄舊圖新——主動請求姓高,以此表示與新政權保持一致;其堂兄元景皓不願改姓新的國姓,結果掉了腦袋。
有時,某些動物也沾國姓的光而受到特殊保護。據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鯉公,賣者杖六十,言鯉為李也。」唐朝的鯉魚可真是躍過龍門,好造化了。
武則天以太後臨朝稱制,成了事實上的皇帝。武姓政治股票急遽飆升,前景誘人,蓋過了第一姓李氏。馬屁精傅游藝立即投資「武股」,上書請改國號,賜皇帝姓武氏,傀儡皇帝睿宗李旦很識相,也順應輿情主動上表,自請賜姓武氏。不能責怪李旦數典忘祖,實在是時勢使然,不得不爾。
賜國姓,也有不好使的時候。唐昭宗天復二年(公元902年),皇帝拿出他的特殊政治獎品李姓賜給大臣朱溫,不料朱老三竟不給皇帝面子,當即予以拒絕。此何故?此時李唐王朝大廈將傾,岌岌可危,一派末日敗亡氣象,實權已轉移到朱溫手中,李姓含權量遠不及朱姓多了。
皇帝既然可以賜贈國姓,當然也就有權剝奪或開除反對派的國姓,以為懲罰。三國吳國孫秀乃孫權之後,正宗皇族。因見惡於末帝孫皓,惶恐不安,乃率兵降晉。孫皓盛怒之下,追改孫秀姓「厲」,那是極其嚴厲的政治處分。不過,孫皓的這個處分其實是一紙空文,無由實施;孫秀政治避難到敵國,照樣姓孫,官做得比在吳國還大——對方看重和炒作的也恰恰是他的「國姓」。
列表
中國歷朝國姓簡表:
漢朝:劉姓
新朝:王姓
三國·魏:曹姓
三國·蜀:劉姓
三國·吳:孫姓
晉朝:司馬姓
南朝·宋:劉姓
南朝·齊:蕭姓
南朝·梁:蕭姓
南朝·陳:陳姓
北朝·北魏、東魏、西魏:拓跋姓、元姓
北朝·北齊:高姓
北朝·北周:宇文
隋朝:楊姓
唐朝:李姓
五代:後梁為朱姓,後唐為李姓,後晉為石姓,後漢為劉姓,後周為郭姓和柴姓。
十國:吳越為錢姓,南吳為楊姓,南唐為李姓,南楚為馬姓,前蜀為王姓,後蜀為孟姓,南漢為劉姓,南平為高姓,閩國為王姓,北漢為劉姓
遼朝:耶律姓
宋朝:趙姓
大理:段姓
西夏:李姓
金朝:完顏姓、王姓
元朝:孛兒只斤
明朝:朱姓
清朝:愛新覺羅姓(金姓、趙姓)
⑺ 中國有多少炒股大鍔
中國十大最牛散戶排行榜
作者:深圳商報 日期:2014-6-9 11:32:27 閱讀數:5043 網友評論:0 條
在上市公司報告中,有一些人十分引人注目。他們以自然人的身份,進入到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他們中有的堅守一隻股票而獲得高額財富,有的在多家上市公司中均進入了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介入時間精準令人稱奇,被業內稱為「最牛散戶」。統計顯示,今年最新排行榜單中,新出現了吳鳴霄、章建平等陌生的個人投資者名字,其中75人財富已經高達億元以上。
1、劉元生
香港商人劉元生以持有13379.12萬股萬科A(價值指數;A股評級)股,成為萬科A第4大流通股股東。以萬科12月7日8.66元收盤價計算,市值11.58億元。資料顯示,與王石是密切的商業夥伴的劉元生當初對萬科的累計投資僅為400多萬元。1992年,劉元生持有萬科股票370.76萬股。以後隨著萬科送股配股,加上通過二級市場的增持,劉元生持有的萬科股票逐年增加。經歷2007年牛市後,其所持股份市值一度高達30多億元,但在2008年的下跌行情中損失慘重。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熊市還是牛市,劉元生從未對所持股份進行過減持。
2、王一虹
鹽湖集團(價值指數;A股評級),這只充滿「傳奇」色彩的股票,近期又誕生了一位「傳奇」散戶——王一虹。2006年深圳興雲信開始取得鹽湖集團股權共1.7億股,其中王一虹8523萬股,持股成本僅為1.27元。經過一系列減持,截至中報,王一虹持股5740.18萬股,以12月7日收盤價25.73元計算,王一虹持股市值14.76億元。四年間,王一虹財富增值22倍,持股市值超過堅守萬科的劉元生,成為「最牛散戶」之首。
3、黃木順
廣東潮州人,擁有澳大利亞國籍,早年在深圳做建築,後來承包工程施工,並成為中國最早一批股民。在2008年「新財富500富人榜」榜單中,憑借泛海建設(價值指數;A股評級)以13.5億元身家列該榜單第499位,黃木順是第一位憑借二級市場投資進入該富人榜的個人投資者。因所買進的股票大多屬房地產板塊且長期持有,曾有「地產股的巴菲特」的稱謂,最高市值曾達到20億元。目前黃木順仍列泛海建設流通股東第三位,持股5083.96萬股,但資產縮水嚴重,僅餘4.6億元。
4、劉 芳
「劉芳」,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名,卻和「史上最牛散戶」畫上等號。2007年,ST金泰(價值指數;A股評級)連續42個漲停板的背後,有此人身影;股改未通過次數最多的S飛亞達背後,有此人身影;十幾傢具有重組、整體上市、股改等炒作題材的上市公司背後,也有此人身影。短短半年,劉芳對十幾傢具有重組概念的個股進行投資,浮盈超過億元。2009年上半年,拋售ST雄震後,劉芳及其丈夫葉晶大手筆投資曾一度中止。今年ST金杯公布三季報,劉芳、葉晶再度位列十大流通股東第7位和第9位,但此次收獲卻未能再現當年的輝煌。
5、蔣 菲
2007年,白雲山(價值指數;A股評級)A披露,蔣菲通過拍賣競得的4200萬股白雲山A的股份已在中登公司完成過戶手續,自然人蔣菲持有白雲山A4200萬股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而根據此前的公告顯示,蔣菲以35900萬元的價格競得白雲山A4200萬股股票,其買入的均價8.547元/股。到了2009年中報,蔣菲的名字已經從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如果忽略交易成本,業內推算其在白雲山A中獲利超過3500萬元。
6、金順法
金順法,這位名字有些繞口卻神秘無比的「散戶」,在2008年忽然冒了出來,沒有人知道他的底細,只覺得他的買股方式頗有「暴發戶」的架勢。當年一季報顯示,金順法為9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股東。以當時的股價計算,金順法持股市值為2.6億元,在個人股東市值排名中已經一躍成為佼佼者。後經調查顯示,金順法的背後為沈昌宇,長期使用金順法、金小紅、沈浩平、徐菊仙等名字賬戶進行操作。證監會於今年8月27日公布了對沈昌宇利用其控制賬戶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的處罰決定,悉數沒收其操縱深深房A(價值指數;A股評級)、ST秦嶺(價值指數;A股評級)兩只股票價格的非法所得185.03萬元,同時對其處以三倍於違法所得的罰款,罰款總額高達555萬元。
7、吳鳴霄
進入大眾視野起於其持有的全是清一色的ST股。根據今年一季報,吳鳴霄持有包括ST北生、ST中房等9隻ST股。悉數押注在外界看來已近退市邊緣的ST股,不但沒讓吳鳴霄蒙受巨虧,反而嘗到了ST股「山雞變鳳凰」的甜頭。2009年三季度,吳鳴霄買入當時還未脫帽的天方葯業(價值指數;A股評級),粗略計算,當時的吳鳴霄買入天方葯業的成本在5.5元左右,而根據今年5月12日天方葯業9.49元的收盤價,持有天方葯業302萬股的吳鳴霄浮盈超過千萬元。
8、章建平
199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章建平將當時僅有的5萬元資金投入股市,就此成就了一段驚心動魄的傳奇,其妻方文艷則作為助手。有業內人士曾測算,2007年,章建平在滬深兩市的交易額,光股票一項,據說就達到了700億元,平均每個交易日成交2.8億元。單單印花稅,他一年就上交了近2億元。在章建平參與過的數百隻股票中,據說北辰實業(價值指數;A股評級)和招商輪船是他賺得最多的兩只,每隻高達上億元。2009年,深交所曾對方文艷賬戶採取了限制一個月交易的監管措施,此後章建平、方文艷夫婦的名字漸漸淡出人們視線。
9、趙建平
今年活躍的散戶新貴之一趙建平也十分引人注意。據統計,趙建平持有的7隻個股除了威爾泰(價值指數;A股評級)、北礦磁材、衛士通是在2009年四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外,漢王科技(79.10,-3.08,-3.75%)、紅星發展(16.38,-0.21,-1.27%)、生意寶(價值指數;A股評級)、中青寶(價值指數;A股評級)均是趙建平在今年一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總資產在1.5億元以上。和吳鳴霄專注ST公司一樣,趙建平也有一套鮮明的擇股標准,他選擇的股票多是新興壟斷企業,而且流通股股本很小,平均僅有5000多萬股。雖然青睞小盤股,但並不意味著趙喜歡快進快出,其持有股票的時間往往長達三個季度。雖然不是每次選擇的股票都能成功獲利,但總體上成績比較穩定,截至9月13日,其持有的9隻股票已獲得浮盈3000多萬元。
10、成碧娥
2009年IPO重啟後,也造就了一批新的「最牛散戶」。如持有神州泰岳(價值指數;A股評級)47.13萬股的成碧娥,截至4月30日,成碧娥持有神州泰岳的市值為3037萬元。根據一季報,成碧娥在今年一季度新進成為神州泰岳的第七大流通股股東,而在神州泰岳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8個席位都是機構。業內分析,能在被機構頗為看好的神州泰岳中擠進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成碧娥資金實力不可小覷。截至中報,成碧娥的名字已經從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據計算,成碧娥在二季度至少賣出37.91萬股,獲利近500萬元。
11、莫 帆
今年一季報顯示,莫帆在海博股份(價值指數;中小板評級)、海越股份(價值指數;上海A股評級)、杭州解百(價值指數;A股評級)等個股中進入了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總市值超過7000萬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莫帆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據統計,莫帆系成員包括莫帆、全天寶、杭州華源實業有限公司、應忠良、孫宜然、孫仲良等。有人猜測這是一幫資金量龐大的浙江游資,股東名字僅僅是幌子。
12、林金全
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自2007年中報開始,林金全便出現在國脈科技(價值指數;信息產業股評級)的限售股股東名單中,當時僅持股825.83萬股,2009年年報開始,林金全以持有3303.3萬股國脈科技現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並位於第二位,當時市值已超過4.9億元。今年一季度,曾經一個季度減持超過1000萬股。截至三季報,林金全仍持股3454萬股,截至12月8日收盤,其所持個股市值超過5.36億元。
13、張克強
對於張克強而言,在地產上獲取上億資產實屬「無心插柳」。1993年在澳大利亞亞梅鐸大學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他,本打算投身教育事業,回國辦學。但是在2002年7月,保利地產(價值指數;地產股評級)啟動股份改制進程,張克強斥資4900萬元,入股保利地產19.69%(廣東華美出資4557.78萬元,張克強本人出資1350萬元),成為第二大股東。經過8年,張克強的財富隨著保利股價的攀升而呈幾何級的增長。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張克強持有3650.7萬股保利地產的流通股,市值達到4.51億元,此後曾進行減持。但截至中報,張克強持股又再度增至4745.94萬股,市值超過6億元。
14、熊玲瑤
2009年12月,樂凱膠片發布公告稱,樂凱膠片原二股東誠信創投持有的4232.2萬股股份過戶至熊玲瑤名下,而誠信創投不再持有樂凱膠片股份。熊玲瑤2009年四季度新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2010年一季度增持1666.71萬股,當時市值超過4億元。但在今年3月至5月期間累計減持1233萬股,而中報顯示,其再度增持至1866萬股,市值仍然接近3億元。
15、曹晴霞
2008年11月,蘇寧環球(價值指數;零售百貨股評級)實施定向增發,曹晴霞以自然人的身份以5.7元/股獲得3000萬股。2008年年報,蘇寧環球發布公告稱每10股轉增2股。因此,曹晴霞的股票數量由此前的3000萬股增加至3600萬股。2009年12月2日,蘇寧環球14400萬股增發限售股上市流通,其中曹晴霞3600萬股全部解禁。截至中報,曹晴霞仍然持股3600萬股,市值超過3億元。
16 、鄭海若
上世紀90年代,鄭海若主要進行整合上市公司以及競購法人股等投資活動。同時,他還管理著富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外界曾傳言鄭海若的身價超過百億元。但是自從「雲銅炒股案」後,鄭海若便銷聲匿跡,只能在雲南城投中看見其名字。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2007年之前,鄭海若就已經持有雲南城投,當時雲南城投的股價尚不足6元。從2007年至今,鄭海若並未對雲南城投進行過大規模的減持,相反在2009年二季度還增持了580萬股。上半年,鄭海若再次出手,豪擲8.98億元,認購了中泰化學5500萬股增發股,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17、張建斌
張建斌也是於2007年名聲大振的「十大最牛散戶」之一。金風科技(價值指數;A股評級)於2007年12月26日在中小板掛牌,張建斌控股的瑞華投資發展持有金風科技373.5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0.83%。市場人士認為,金風科技登陸A股後的一年裡,這部分股權就能流通套現,原始收益鐵定翻番。另外,當時張建斌還是中海油服第二大流通A股股東,至少還曾持有過海虹控股100萬股、億陽信通100萬股。截至今年半年報,張建斌的名字已經從這些個股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
18、李予成
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李予成首次亮相ST長運,是在2006年第三季度,2006年9月底持有該股95萬股。之後在第四季度,即ST長運停牌前,又增倉55.52萬股。據此前媒體報道,2007年之前李予成僅僅炒了3隻股票,但3隻股票都在介入後不久即宣告停牌重組。當然最令人稱道的還是李予成重倉ST長運,共持有150.52萬股,位居第一。在ST長運憑借西南證券(10.59,-0.20,-1.85%)借殼連拉45個漲停獲利超2500萬元後,2008年一季度果斷撤離ST長運,從此不再現身。
19、 李天虹
2007年,李天虹已持有多家上市公司B股而受到市場關注。凱馬B、永久B及上工B中都出現過他的身影。按當年6月末股價計算,李天虹持有市值超過300萬美元,被稱為B股史上最牛散戶。2008年,李天虹再度現身酒鬼酒(19.18,-0.82,-4.10%)前十名流通股東名單,僅持有不到半年即撤離但收獲頗豐,此後未再現身。
20 、「趙一」系
2007年末,趙一輝、趙一文兩人因同時持有長江證券(價值指數;證券金融股評級)而上榜,總資產3.4億元。不過,趙氏是否真是兄弟,誰也說不清楚。
長江證券的前身是ST石煉化,為了完成股改,中國石化(8.55,-0.04,-0.47%)將幾家下屬公司定向回購,幾家券商也因此借殼上市。而「趙一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在ST石煉化和錦州六陸的持有人名單中。此外,在已經回購退市的中原油氣、吉林化工及國元證券的大股東皖維高新中,「趙一系」的身影也不斷閃現。而僅在長江證券一隻股中,當年賬面盈利就達到6億元。
目前,經過一系列減持,趙一輝和趙一文已經退出長江證券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東北證券(價值指數;證券金融股評級)中也找不到他們的名字。
追問
2014-10-31 07:28
你的名單很好 但是看不到牛散持倉情況,我上次那個網站可以看最新持倉,但是忘記網址了,好像叫倉位XX來的網站
⑻ 【成語】本人急需30個成語!!!
1.
詞 目 哀鴻遍地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āi hónɡ biàn dì
釋 義 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民
出 處 黃侃《水龍吟·秋花》詞:「天涯吟望,哀鴻遍地,都成秋侶!」
示 例 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近義詞 哀鴻遍野
反義詞 國泰民安
英 文 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
燈謎面 《千里餓殍圖》
用 法 主謂式;作定語;形容災民很多
2.
詞 目 哀兵必勝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āi bīnɡ bì shènɡ
釋 義 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後指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
出 處 《老子》:「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示 例 不,~!不要樂,要哀,何小姐能彈《易水吟》的譜子嗎?(《啼笑因緣續集》一0回)
近義詞 師直為壯
反義詞 驕兵必敗
英 文 an army burning with righteous indignation is bound to win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用作褒義
3.
詞 目 愛不釋手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ài bù shì shǒu
釋 義 喜愛得捨不得放手。
出 處 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
示 例 雖是不合他的路數,可奈文有定評,他看了也知道~。(《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五回)
近義詞 手不釋卷、愛不忍釋
反義詞 不屑一顧、棄若敝屣
歇後語 娃娃拿到新玩具
英 文 fondle admiringly
用 法 補充式;作謂語、狀語、賓語;含褒義,表達喜歡物件
4.
詞 目 哀毀骨立 使用頻率 較少使用
發 音 āi huǐ ɡǔ lì
釋 義 舊時形容在父母喪中因過度悲傷而瘦得只剩一把骨頭。
出 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
示 例 眾親戚已到,商量在本族親房立了一個兒子過來,然後大殮治喪。蘧公子~,極盡半子之誼。(《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近義詞 無腸可斷、哀毀瘠立
反義詞 笑逐顏開、哀而不傷
用 法 復句式;作主語、分句;形容守孝期間悲痛盡禮
4.
詞 目 愛屋及烏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ài wū jí wū
釋 義 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與他有關的人或物。
出 處 《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示 例 子存寵上了小老婆,未免「~」,把他也看得同上客一般。(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四回)
近義詞 相濡以沫
反義詞 愛莫能助、殃及池魚
英 文 Love me, love my dog.
故 事 商朝末年,周武王攻克商都,建立周王朝,周武王不知如何處置商朝遺孤大臣,軍師姜子牙說:「如果愛一個人,就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他們都助紂為虐,應該處死。」大臣周公認為不妥,商紂王的罪過不能由他們承擔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褒義,形容過分偏愛或愛得不當
6.
詞 目 八面玲瓏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bā miàn línɡ lónɡ
釋 義 本指窗戶明亮軒敞。後用來形容人處世圓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出 處 元·馬熙《開窗看雨》詩:「八面玲瓏得月多。」
示 例 原來寶廷的為人,是~,卻十分落拓。(《孽海花》第七回)
近義詞 八面見光、見風使舵
反義詞 剛直不阿、心口如一
英 文 be smooth and slick in establishing social relations
燈謎面 珍寶商店;四方四角皆清亮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於能討好各種人物
7.
詞 目 白璧無瑕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bái bì wú xiá
釋 義 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無缺。
出 處 《景德傳燈錄》:「白璧無暇,卞和刖足。」
示 例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
近義詞 盡善盡美、十全十美
反義詞 白壁微瑕、瑕瑜互見
英 文 faultless
燈謎面 皇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
8.
詞 目 八仙過海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bā xiān ɡuò hǎi
釋 義 相傳八仙過海時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術,後比喻各自拿出本領或辦法,互相競賽
出 處 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示 例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十四回:「窮棒子鬧翻身,是~,各顯其能。」
近義詞 各顯其能
故 事 傳說中道家有八大仙人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他們來到東海邊,呂洞賓建議各自渡海,鐵拐李站在龍頭杖上,韓湘子坐在花藍里,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鍾離、何仙姑、曹國舅乘各自的簫、紙驢、拍板、鼓、竹罩、玉板渡海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形容各人使出自己的本事
9.
詞 目 才華橫溢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cái huá hénɡ yì
釋 義 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
出 處
示 例 他從小就流露出~的天資來
近義詞 才華蓋世
反義詞 才疏學淺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很有才華的人
10.
發 音 cānɡ hǎi yī sù
釋 義 大海里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
出 處 宋·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天天地,渺蒼海之一粟。」
示 例 我本人只是~,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錢學森《在授獎儀式上的講話》)
近義詞 九牛一毛、太倉一粟、微不足道
反義詞 恆河沙數
歇後語 麥粒掉進太平洋里
英 文 a drop in the ocean
故 事 北宋文人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被貶至黃州,在黃州先後寫了兩篇《赤壁賦》,感嘆世事的變化,當年聲勢浩大的曹操在赤壁兵敗,人是歷史大海中的一粒粟米,微乎其微,但每個人要在有生之年奮發進取才能不枉費一生
燈謎面 洋秈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微不足道的事
11.
詞 目 才高八斗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cái ɡāo bā dǒu
釋 義 比喻人極有才華。
出 處 《南史·謝靈運傳》:「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示 例 左宗棠這人雖然~,器量卻不開闊。(唐浩明《曾國潘》)
近義詞 八斗之才、才識過人、才華橫溢
反義詞 才疏學淺、才疏志淺
英 文 of great literary talent
故 事 南朝文學家謝靈運做永嘉太守時,經常遊山玩水,寫詩作賦,深得文帝的賞識。他因此驕傲地說:「天下的文才總共有一石,曹植占其中的八斗,我佔一斗,其餘的人合佔一斗。」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識豐富
12.
詞 目 慘絕人寰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cǎn jué rén huán
釋 義 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慘痛的事。形容慘痛到了極點。
出 處
示 例 指揮著幾百萬美械裝備的大軍,向解放區進行著~的大屠殺。(峻青《故鄉雜憶》)
近義詞 慘無人道、慘不忍睹
反義詞 仁至義盡
英 文 be extremely tragic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酷刑、屠殺等造成的嚴重悲慘後果
13.
詞 目 財運亨通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cái yùn hēnɡ tōnɡ
釋 義 亨:通達,順利。發財的運道好,賺錢很順利。
出 處
示 例 誰知~,飄到長人國,那酒壇竟大獲其利。(清·李汝珍《鏡花緣》)
近義詞 日進斗金
反義詞 時乖運蹇、窮困潦倒
英 文 fortune in monetary matters is unobstructed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形容賺錢順利
14.
詞 目 彩筆生花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cǎi bǐ shēnɡ huā
釋 義 生花:長出花來。比喻才思有很大的進步
出 處 元·湯式《賞花時·戲賀友人新娶》:「翠袖分香行處有,彩筆生花夢境熟。」
示 例 他也想有「~」的時候
近義詞 夢筆生花
故 事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毛筆筆頭上生長出花朵來,從那以後才思敏捷,作品源源不斷,而且經常是一揮而就
用 法 主謂式;作主語、定語;含褒義
16.
詞 目 蠶食鯨吞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cán shí jīnɡ tūn
釋 義 象蠶吃桑葉那樣一步步侵佔,象鯨吞食那樣一下子吞並。比喻用各種方式侵佔吞並別國的領土。
出 處 《韓非子·存韓》:「諸侯可蠶食而盡,趙氏可得與敵矣。」
示 例 在乾隆時代,英吉利滅東印度,據孟加刺,漸肆其~手段,兼並那東、中、南三印度之地。(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二回)
近義詞 鯨吞虎據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一點一點被吞食
17.
詞 目 滄海桑田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cānɡ hǎi sānɡ tián
釋 義 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出 處 《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示 例 化石是~的見證。
近義詞 日新月異、滄桑陵谷、白雲蒼狗
反義詞 一成不變
英 文 the swift changes of the world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形容世事變化很大
18.
詞 目 蒼狗白衣 使用頻率 較少使用
發 音 cānɡ ɡǒu bái yī
釋 義 同白衣蒼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出 處 宋·楊萬里《送鄉人余文明勸之以歸》詩:「蒼狗白衣俱昨夢,長庚孤月自青天。」
示 例
近義詞 白雲蒼狗
用 法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19.
詞 目 大吹大擂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dà chuī dà léi
釋 義 許多樂器同時吹打。比喻大肆宣揚。
出 處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四折:「賜你黃金千兩,香酒百瓶,就在麗春堂大吹大擂,做一個慶喜的筵席。」
示 例 真正有知識的人絕不會~。
近義詞 自吹自擂、言過其實、誇誇其談、大言不慚
反義詞 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言行一致
歇後語 花轎前的樂隊
英 文 ballyhoo
燈謎面 器樂合奏;民樂合奏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指吹噓自己
20.
詞 目 大發雷霆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dà fā léi tínɡ
釋 義 比喻大發脾氣,大聲斥責。
出 處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
示 例 不知說了一句甚麼話,符老爺登時~起來,把那獨腳桌子一掀。(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四回)
近義詞 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於色、怒不可遏
反義詞 平心靜氣、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歇後語 暴雨前的閃電
英 文 scream bloody murder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指大發脾氣,大聲斥責
21.
詞 目 打草驚蛇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dǎ cǎo jīnɡ shé
釋 義 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出 處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四:「打草驚蛇,乃南唐王魯為當塗令,日營資產,部人訴主簿貪污,魯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示 例 大家都不同意他這種~的做法。
近義詞 操之過急、因小失大
反義詞 欲擒故縱、引蛇出洞
英 文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故 事 南唐時當塗縣令王魯,愛財如命,貪贓枉法,手下紛紛效仿他敲詐民脂民膏。一天,百姓聯名寫一份狀子控告縣衙主簿營私舞弊,貪贓受賄,王魯擔心事情鬧大,就壓下案子,在狀子上寫道:「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多用於否定句
22.
詞 目 大放厥詞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dà fànɡ jué cí
釋 義 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
出 處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大放厥詞。」
示 例 也許他認定我年輕無知,才毫無顧慮地在我面前~。(郭良蕙《焦點》10)
近義詞 大發議論、說長道短
反義詞 緘口結舌、默默無言
英 文 spout a stream of empty rhetoric
用 法 動賓式;作主語、謂語;含貶義
23.
詞 目 大器晚成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dà qì wǎn chénɡ
釋 義 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出 處 《老子》:「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示 例 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將來定是~的。(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近義詞 後生可畏
反義詞 不堪造就、冥頑不靈
英 文 great minds mature slowly
故 事 東漢末年,袁紹的門客崔琰,23歲才開始讀《論語》、《韓詩》,學成為袁紹出了不少好主意,袁紹兵敗。崔琰投奔曹操,身為尚書,不因親戚關系而反對立曹植為太子,別人看不起他的堂弟崔林,他認為成大器的人一般要更長的時間磨煉
燈謎面 百歲掛帥;夜校出人才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年紀大才成才
24.
詞 目 大腹便便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dà fù pián pián
釋 義 形容肥胖的樣子。
出 處 《後漢書·邊韶傳》:「邊孝先,腹便便。」
示 例 動物園里~的企鵝非常有趣。
近義詞 滿腦肥腸、心寬體胖
反義詞 骨瘦如柴、面黃肌瘦
英 文 beer belly
故 事 東漢時河南讀書人邊紹,字孝先,學識淵博,天文地理都懂,給學生上課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深受學生愛戴。一次在講《論語》時因疲勞而打瞌睡,學生編順口溜譏笑他肚皮肥大,他回敬順口溜說自己肚皮大是因為裝滿了經書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形容官僚等
25.
詞 目 慷慨悲歌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kānɡ kǎi bēi ɡē
釋 義 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出 處 《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晉·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慷慨獨悲歌,鍾期信為賢。」
示 例 ~士,相傳燕趙多。(清·黃遵憲《慷慨》詩)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指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26.
詞 目 侃侃而談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kǎn kǎn ér tán
釋 義 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出 處 《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示 例 卻從來不曾見過象這位蠻子般的那末~,旁若無人的氣概。(鄭振鐸《桂公塘·三》)
近義詞 口若懸河、誇誇其談、娓娓而談
反義詞 閉口無言、吞吞吐吐、張口結舌
英 文 speak with fervour and assurance
故 事 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大力提倡「仁政」,並認為仁必須要以禮為規范,因此他日常的一舉一動都力求按周禮去做,在家說話溫和恭順,與下大夫談話時無所顧忌,侃侃而談,而上大夫或國君談話時和顏悅色,十分謙遜,嚴格按周禮行事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27.
詞 目 克己復禮 使用頻率 較少使用
發 音 kè jǐ fù lǐ
釋 義 克:剋制。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
出 處 《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示 例 ~,以奉始終。(漢·班固《東都賦》)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約束自己
28.
詞 目 馬革裹屍 使用頻率 較少使用
發 音 mǎ ɡé ɡuǒ shī
釋 義 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出 處 《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示 例
近義詞 赴湯蹈火、決一死戰
反義詞 臨陣脫逃
英 文 be wrapped in a horse's hide
故 事 東漢時期,北方匈奴發生動亂,大將軍馬援率軍前去鎮壓騷亂,他英勇殺敵,大破匈奴,平定了邊境的動亂,皇帝封他為伏波將軍。他62歲時,匈奴又侵東漢,馬援請求帶兵出戰說:「男兒當死於沙場,以馬革裹屍還葬」,同年病死在軍中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29.
詞 目 滿城風雨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mǎn chénɡ fēnɡ yǔ
釋 義 城裡到處刮風下雨。原形容重陽節前的雨景。後比喻某一事件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
出 處 宋·潘大林《題壁》詩:「滿城風雨近重陽。」
示 例 為什麼倒弄得鬧鬧攘攘,~的呢?(魯迅《花邊文學·零食》)
近義詞 沸沸揚揚
反義詞 一片祥和
英 文 topic of the town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由於壞事
30.
詞 目 三緘其口 使用頻率 常用
發 音 sān jiān qí kǒu
釋 義 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出 處 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示 例 危行言遜,禍免生肘;金人示誡,~。(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三回)
近義詞 緘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做聲
反義詞 口若懸河、誇誇其談
英 文 speak with caution
用 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用於對事保密程度
⑼ 601390中國鐵建這只股票怎麼樣
這個股票還好 不過有個趙氏股份 那個股票現在一直在長 估計要成十幾倍的往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