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證券公司和投資銀行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美國管證券公司叫投行 中國叫證券公司
但是中國的投行就是專指證券公司當中負責承銷保薦業務的部門
是狹義的投行
另外 鄙視2樓 投行和一般的商業銀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國的投行是不會接待個人客戶的 更不會有什麼儲蓄理財之類的服務
2. 國內有投行么到底和證券公司是不是一回事
國外叫做投資銀行,我們國內叫證券公司,然後我們國內的證券公司有專門的投行業務部
3. 投行與券商有什麼區別
投行業務是券商業務的一部分。券商業務包括經濟業務,投行業務,資產管理,自營業務,投資咨詢,直投業務……
投行,全稱投資銀行。投資銀行的英文叫 investment bank與商業銀行(business bank)是一個對應的概念。
商業銀行是通過間接融資實現個人、企業等融資方的融資需求。即儲戶到商業銀行存錢,銀行拿著這些錢去搞貸款或者投資,賺取利差,這就是商業銀行。(比如國有四大行、浦發、招商、廣發...這些都是商業銀行)
投資銀行是實現企業的直接融資和並購服務。投資銀行業務主要分三大塊:
股票承銷與保薦(包括IPO、公開增發、定向增發、可轉債的承銷與保薦);
2.債券承銷(企業債、公司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的承銷);
3.並購重組的財務顧問業務。前兩者都是實現投資方與融資方直接對接,投行業務人員只是起資本中介
4. 投資銀行是否是證券公司
證券公司也就是投資銀行:
投資銀行是相對於商業銀行的概念;
投資銀行主要是做IPO、並購、資產管理等業務,而商業銀行主要做吸儲跟房貸業務;
國外一般叫做投資銀行的東西,在國內對應的都叫做證券公司(一般叫做「券商」),廣義來說是同一個東西;
國內的證券公司有很多,大約70幾家是有保薦承銷牌照的,主要是指證監會允許其從事IPO業務;
剩下的證券公司一般只有經濟業務牌照,即只能開戶讓別人炒股而已,嚴格來說算不上是投資銀行,叫證券公司更貼切;
這次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金融風暴,世界上許多老牌投資銀行都掛掉或者半死不活,出現一些投資銀行整合了商業銀行業務,所以界限又變得模糊了;
總結:有保薦承銷牌照能推薦上市的,就是投資銀行,叫證券公司更貼切。不過國內的業內人士基本統稱自己是券商。
5. 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有什麼區別
一、定義: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 Corporate Finance) 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證券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和《證券法》的規定設立的並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准而成立的專門經營證券業務,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二、區別
1、一般的投資銀行主要從事證券市場業務,不經營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也不直接面向居民個人開展業務。像證券、基金的承銷、風險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企業的再發行、參與企業並購籌劃等等,是常見的投資銀行業務。
2、證券公司和投行業務確有重疊,但證券公司還有其他的經紀業務、IB業務等等,這些事投行所不具有的。
6. 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性質一樣嗎
簡單來說,國外的投行在國內叫證券公司,國內叫投行的則是證券公司中負責承銷、並購的部門
7. 什麼是投行什麼是券商什麼是券商投行部
這裡面主要是資質,投資銀行的概念現在已經很模糊了,原來可以用來對投資銀行業務(承銷,財務顧問,證券交易)和商業銀行業務(存款、貸款)進行區分,因為傳統意義上的投行(如原來的大摩、現在中金)是沒有資質做商業銀行業務的。因為協議和監管要求從事存貸業務的銀行需要一定的資本金做保證,同事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企業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也不能得到聯邦政府的救助(美林最後是美銀收購了,大摩和高盛改為了金融控股公司,取得了借款、接受救助的資格,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則直接破產了)
在中國的概念里,投行只是一種業務,主要指的是證券的發行和承銷,並購重組的財務顧問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券商的投行部,但是在歐美,投資銀行的概念更大,指的是資本金、凈資產較小,以中介服務為主體的企業概念。你如果看過電影華爾街,你會發現在那裡面,無論是承銷、保薦、財務顧問、直接投資、資產管理、研究、經紀都被認為是投資銀行的業務。
在中國券商更多的代表一種資質,從事不同的業務(經紀、自營、承銷發行)需要有不同的資本注冊金。但在歐美、香港很多公司沒有很大的注冊資本,如一些精品投行,依然可以從事承銷和財務顧問服務,其更深的原因是中國上市監管更加嚴格,所以需要對能從事相關業務的機構進行更好的限制,控制風險。
最後,其實傳統的很多大的投資銀行機構(如高盛、摩根斯坦利)已經不存在了,紛紛改為了控股公司,因為這樣對風險的控制力會更強,關鍵時刻可以通過救援和借款來獲得資金。在21世紀除,那個杠桿瘋狂使用和次貸遍地的時代,很多沒有充足資本金的投行紛紛倒閉了。
推薦一本書《亂世華爾街》,或許會對你有幫助。
8. 投行就是證券公司,靠譜嗎
在國外,投行就是證券公司,在國內,投行是證券公司下屬的一個部門,國內上市券商的投行一般都很靠譜。
投資銀行不是我們平時概念上從事存貸業務的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不能從事投行業務,投資銀行也不從事個人/企業的存貸業務。
直到1999年美國《金融服務法》才允許銀行控股公司可以不受限制從事證券承銷,買賣以及共同基金業務,保險業務。所以,大多數金融控股關系型模式的投行背後都是銀行巨頭。投資銀行的盈利業務主要有兩方面:
一、獲利性業務
初級市場造市:證券承銷業務,比如為企業做IPO。
次級市場買賣撮合:包括自營和經紀業務。
自有資金操作交易:包括投機,套利等。
公司重組:包括擴大/縮小規模,所有權與控制等。
財務工程
其他獲利性業務:包括咨詢,投資管理,商人銀行,風險基金,顧問業務等。
二、支援性業務包括市場研究,清算服務,信息資訊服務等。國際投資銀行的三大系統:
美國投行--比如號稱華爾街證券三巨頭的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
英國商人銀行及歐洲綜合銀行。
日本綜合券商--比如野村證券,大和證券,日天證券等。
9. 證券公司和券商有什麼區別
美國管證券公司叫投行
中國叫證券公司
但是中國的投行就是專指證券公司當中負責承銷保薦業務的部門
是狹義的投行
另外
鄙視2樓
投行和一般的商業銀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國的投行是不會接待個人客戶的
更不會有什麼儲蓄理財之類的服務
10. 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有什麼區別、在我國,投資銀行就是證券公司嗎
1、在不同的國家,證券公司有著不同的稱謂。在美國,證券公司被稱作投資銀行(Investment Bank)或者證券經紀商(Broker-Dealer);在英國,證券公司被稱作商人銀行(Merchant Bank);在歐洲大陸(以德國為代表),由於一直沿用混業經營制度,投資銀行僅是全能銀行(Universal Bank)的一個部門;在東亞(以日本為代表),則被稱為證券公司(Securities Company)
2、投資銀行多見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是證券市場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它其實是綜合性的證券公司,其業務不僅僅在於經紀、承銷和代理買賣的這些簡單操作,更包括代理投資和自營投資,製造各種金融杠桿工具,風險投資,債券融資,為大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而且後者才是它的核心業務和核心競爭力。之所以叫做投資銀行就在於其核心業務和核心競爭力都集中在與投資有關的業務。最著名的投行就是美國的高盛和摩根大通。我國目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投資銀行,無論資金還是核心競爭力都還沒有資格成為投行。
3、證券公司是我國通常叫法,就是指那些從事證券經紀、承銷和代理買賣等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的證券機構。從事的業務比較初級和簡單了,主要是證券經紀業務和自營買賣業務,這也是公司收益的主要來源,遠不同於歐美投行的主要利潤來源——投資業務。我國的證券公司還停留在最初的階段,類似於純粹的經紀公司,與歐美綜合性的投行相比,就像人力車之於汽車,不可同日而語。這也是我國遲遲不敢完全開放資本市場的原因。這與資本市場發育程度有關,我們也只能慢慢來,逐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