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吳勁松的博客是什麼
retertw xcby¨r撙v⊙+wáq¨s鄲潰s鄲潰
Ⅱ 股票短線入門一些想法,請教各位.
大了你幾歲,股齡也如此。先給你指出你說法里的幾個錯誤:
1 大部分技術指標並非可以無視: 所有的技術指標都是有道理的,都有其合理的地方,他們的存在本身就說明他們的價值,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 關鍵你要正確地運用在適合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威力。而且不同的人對於不同的指標敏感程度不同,李雨青喜歡MACD,我喜歡RSI,高文煥喜歡看KDJ和BIAS,楊百萬喜歡看BOLL,等等等等
技術指標經常會失靈,很多人把這個看成技術指標的弱點,說:技術指標根本不管用,看吧,根本不準確
然而事實上,技術指標的失靈對我們這些技術分析人士來說有非凡的意義。我給你舉個例子,去年6000點的大牛市,日K線的MACD已經出現衰減,但是股指仍然創新高,這就是一個明顯的頂部背離,這個時候先知先覺的技術派人士已經出場規避風險。而熊市的時候MACD經常發生底部背離,這個時候技術人士敢於入場,即便低位暫時被套,但是一旦拉升,往往能夠最先獲利
但凡能工巧匠,都有一個工具箱,一招鮮沒辦法在股票市場上混,所以建議你不要藐視前輩的心血,這些指標都有很好的作用,關鍵你要學會,並且在不同時期選取幾個最適合自己的
2 股評並非可以無視。之所以你有這種想法也不怪你,很多睜著眼睛說瞎話、誤導散戶的股評確實沒有良心、也沒有水準,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分辨出來誰是在善意提醒,股評畢竟具有專業知識,如果他們說得是真話,那麼對我們股民來說很有參考價值。給你推薦幾個股評,聽過就知道好了:
今日證券: 徐冠華,羅俊,吳勁松
上海第一財經:黃永東,陳敏,邊鋒煒,李躍
他們都是敢說真話,見解獨到,才華橫溢的股評,我很欣賞他們,相信你聽了也就知道了
3 價值投資並不是唯一出路,短線投資也有很多大師,國家倡導價值投資是希望股市穩定,不要暴漲暴跌。楊百萬是我們國家土生土長的股神,比巴菲特更適合國情,更有參照意義,他並不所謂的價值投資,而是波段投資,高拋低吸,落袋為安,天下的股市並非一般,美國可以價值投資不代表我們可以,就好像他們資本主義而我們社會主義一樣,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國情,必須客觀接受。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法,長線,短線,中線,只要賺到錢就是贏家,不必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湖南從飛超短線炒權證不也成就了千萬富翁么,關鍵在於不斷重復正確地操作,就可以獲利
4 不聽信謠言,消息,推薦股票,這個你說對了,這個市場想發財必須靠自己
至於你的問題,很帶有新股民的特色,問得都是很表面、很形式的問題,這些問題,即便我都透徹的給你解釋清楚,你也不會因為明白了這些而獲利。在股市裡,最難的不是方法,而是按照方法去做。你交易一次就會發現自律是那麼的困難,虧損是那麼的難以接受,獲利的渴望是那麼的迫切。。
曾經的我也和你一樣尋求不敗的方法,但是結果是慘敗。真正的贏家不會追求你這些問題的,而你的這些問題也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不是我不知道,而是真的沒有,所有的答案都是一家之言,你對照那些答案去看,市場上是否有一隻完全符合並且漲的很好? 我敢確定,你肯定抓不住
我跟他們說了,我喜歡帶一個聰明人,因為我要考試復習,所以時間不多,笨的我沒有信心教會。如果你覺得自己聰明的話,可以給我站內信息,我可以盡力幫助你下
Ⅲ 誰可以把股市中的MACD,KDJ詳細的解釋一下啊,急!!!
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MACD 是通過對指數型平滑移動平均線 EMA 的乖離曲線(DIF)以及DIF值的指數型平滑移動平均線(DEA)這兩條曲線走向之異同、乖離的描繪和計算,進而研判市勢的一種技術方法。
1、0軸以下:DIF若上穿 DEA為買入信號;DIF若下穿 DEA為反彈結束信號, 也為賣出信號,但適於多方平倉,空方新賣單不適於入場。
2、0 軸以上:DIF 若下穿 DEA 為賣出信號;DIF 若上穿 DEA 為回檔結束信號,也為買入信號,但適於空方平倉,多方新買單不適於入場。
3、與市勢的 M頭(或三頭)以及 W底(或三底)形態相仿, 高檔區DIF二次以上下穿 DEA可能大跌;低檔區DIF二次以上上穿 DEA可能大漲。這兩處交叉若與價格走向相背離,則可信度極高。
4、由於柱線圖拐點的變化十分敏感,雖可捕捉先機,但需小心因小失大。
KDJ 隨機指標:
1、一般而言, D線由下轉上為買入信號,由上轉下為賣出信號。
2、KD都在0~100的區間內波動,50為多空均衡線。如果處在多方市場,50是回檔的支持線; 如果處在空方市場,50是反彈的壓力線。
3、K線在低位上穿D線為買入信號,K線在高位下穿D線為賣出信號。
4、K線進入90以上為超買區,10以下為超賣區;D線進入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宜注意把握買賣時機。
5、高檔區D線的M形走向是常見的頂部形態,第二頭部出現時及K線二次下穿D線時是賣出信號。低檔區D線的W形走向是常見的底部形態,第二底部出現時及K線二次上穿D線時是買入信號,若與價格走向發生背離,分別稱為"頂背離"和"底背離",買賣信號可信度極高。
6、J 值可以大於100或小於0。J 指標值為依據KD買賣信號是否可以採取行動提供可信判斷。通常,當 J值大於100或小於10 時被視為採取買賣行動的時機。
7、KDJ本質上是一個隨機性的波動指標,故計算式中的N 值通常取值較小,以5至14為宜, 可以根據市場或商品的特點選用。不過, 將KDJ應用於周線圖或月線圖上, 也可以作為中長期預測的工具。
Ⅳ 浙江衛視今日證券幾個專家是誰
關注浙江衛視的《今日證券》已半年多。憑心而論,這個欄目辦的算不錯的,分早間、午間和晚間三檔(早間一般是前一天晚間的重播)。
嘉賓請了不少,各有各的風格。但根據我自己的觀察並結合大盤(或個股)的實際走勢,我暫且根據自己的喜好把嘉賓們分為五個檔次:
第一檔,也是最高檔,5顆星,包括 吳勁松和李凌。這兩位嘉賓我最欣賞,感覺他們水平比較高,對大勢的判斷比較准確。
首先說吳勁松,他是做每周一的午間檔節目,幾個月前,當滬市大盤的點位還在5000點左右時,他就做出了大盤要大跌的判斷,
4800、4300、3700、3300...一直到3000點以下,他是一直唱空A股的。而事實是大盤也一直這樣走了下來。當大盤剛跌破4000時,很多股評家
都說可以抄底了,他還是堅持說風險沒有完全釋放,他自己的根據是波浪理論並結合當前的估值水平。其次,他在做個股點評的時候,
通常會給出買點和賣點的具體位置,不象有的股評家只會說逢高賣出,到底多少算高呢?當然他也有失誤的時候,但是個人感覺他
判斷的准確率比較高。他的分析值得參考。
再說李凌,他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通常在比較關鍵的時候能給出准確的判斷和建議。案例一,在4.24之前的兩天,大盤一路狂跌,3000點接受考驗,
很多股評家說大盤不僅要跌破3000,而且要跌破2800,甚至要到2500。他則說,3000點以下是空頭陷阱,如果跌破3000點,可以大膽買進。果不其然,
剛跌破3000,國家就出了政策,大盤反身向上。案例二,在端午節之前他的一檔節目中,當時大盤還在3300多一帶拉鋸,他給出的建議是逢高點堅決離場,不管是
盈利還是虧損。後來的實際是端午節期間國家上調存款准備金率,節後的第一天股市大跌,滬市跌了257點,第二天依然慣性下跌。
第二檔,4顆星,羅俊,徐冠華,感覺這兩位嘉賓水平也可以,而且相對敢於說真話,很多時候能替投資者說話。羅俊在4.24之前曾強烈抨擊
眾多基金經理缺乏職業操守,拿著基民的錢砸盤,說他們論水平遠不及QFII,只能在國內混一下。事實證明:QFII能比較准確的在3000點操底,而很多基金則把
眾多籌碼砸在了地板上,為廣大散戶所不恥。說多徐冠華,他不僅水平不錯,值得一提的是他比較有文采,喜歡引經據典,算是他的特色。個人感覺他算是個性情
中人,言為心聲。他曾經多次說,2008年的股票就不是人做的,建議廣大投資者早日清倉離場,退出觀望。事實證明,2008年的股市,一般散戶的確不能碰,一碰即套。
當然,所有的股評分析師都不是神,誰也不例外,徐冠華在07年中國石油上市的時候也曾鼓吹它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也誤導了不少散戶。
Ⅳ 吳勁松的介紹
吳勁松,大學本科學歷,中國證監會注冊證券分析師,現任寧波海順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
Ⅵ 浙商證券的吳勁松博客
的確
Ⅶ 吳勁松除了在《今日證券>還在哪個電視台做節目
94年始在浙江衛視《今日證券》、杭州人民廣播電台、浙江人民廣播電台、浙江電視台經濟生活頻道、浙江電台股市在線廣播、杭州電視台《財富大贏家》、《杭州日報》等媒體擔任分析嘉賓。同時,長期在海通證券杭州解放路營業部、海通環西營業部、銀河證券杭州解放路營業部、東方信託杭州新華路營業部給投資者解盤講課。在投資者中聲望較高,在08年這波大調整行情中堅持趨勢看空,幫助投資者躲過了大盤暴跌帶來的損失。
Ⅷ 請教:當今預測股市大盤最準的三個人,具體都是誰。
巴菲特 索羅斯 都不敢說預測的最准 一看你就是菜鳥
Ⅸ 吳勁松的人物經歷
94年始在浙江衛視《今日證券》、杭州人民廣播電台、浙江人民廣播電台、浙江電視台經濟生活頻道、浙江電台股市在線廣播、杭州電視台《財富大贏家》、《杭州日報》等媒體擔任分析嘉賓。同時,長期在海通證券杭州解放路營業部、海通環西營業部、銀河證券杭州解放路營業部、東方信託杭州新華路營業部給投資者解盤講課。在投資者中聲望較高,在08年這波大調整行情中堅持趨勢看空,幫助投資者躲過了大盤暴跌帶來的損失。
Ⅹ 吳勁松老師的博客地址是什麼
吳勁松_新浪博客
吳勁松_新浪博客,吳勁松,三連陽之後 文化傳媒將繼續創造神奇,吳勁松:熊市末端孕育大漲的機會,銀行股護盤 小盤股下跌空間不小,明日中國水電上市 熱門仍在小盤股,充分...
http://blog.sina.com.cn/wujingsong8 2011-11-2 - 網路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