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巴,中巴,小巴各指幾個座位的車
大巴是指車廂內設有20個座位以上的大型客車,中巴是指車廂內設有10-19個座位的中型客車,小巴是指車廂內設有10個座位以下的小型客車、轎車。
(1)小巴股票視頻擴展閱讀:
大型客車:
大型客車通常在9米以上。需要駕駛人持有A1駕駛證,申請年齡需在26-50歲之間。世界上比較出名的大型客車品牌主要有:大宇,沃爾沃,丹尼士,世冠,金龍等。
大型客車通常的行駛路程高達數百公里,部分大巴車廂內全部設有座位;部分大巴車廂內全部設有鋪位,且有存放乘客隨身行李的行李架或行李倉,俗稱「卧鋪車」。
中型客車:
中型客車通常為6-9米。需要駕駛人持有B1駕駛證,申請年齡在21-50歲之間。世界上比較出名的中型客車品牌主要有:宇通、金龍、豐田考斯特。
因為中型客車座位較少,空間較充裕,所以一般都作為公共汽車使用,也有一些中型客車在改裝後被用作機場的擺渡車。
小型客車:
小型客車通常在6米以下。小型客車、轎車,需要駕駛人持有C1駕駛證,申請年齡需在18-70歲之間。
小型客車一般包括:跑車、轎車、微型麵包車等。由於體積小,所以通常適合家庭與公司出行。相較於中型客車、大型客車,小型客車的優點為價格較低,油耗較低且速度較快。
② 早期香港一個廣告視頻,小巴上偷偷幫前面的人梳頭是什麼廣告
早期想買一個廣告視頻,小巴上頭光著面的小人梳頭,這是什麼廣告?應該是一個書面的廣告。
③ 機構怎樣做空或打壓股價
做空是做多的反義詞。所謂做多,就是我們覺得某個股票好,於是買進等它漲,賺這個漲幅;而做空剛好相反,就是覺得一家公司不太行,所以就賣出,然後賺它的跌幅。
聽起來是不是暈了,讓小巴舉個例子,來加深理解。
首先,像渾水這樣的做空機構覺得A公司有問題,但是它手頭又沒有A公司的股票。
於是,渾水先向市場上有A公司股票的機構借來股票賣出(當然,需要付出一定的利息別人才肯借),這個操作手法在A股也有,就叫融券賣出。
當然,渾水也不是暗搓搓賣了就完了,它還要昭告天下。
於是,它對外發布了研究結果——做空A公司的理由。比如用證據指出A公司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雲雲。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尋找認同感」。一旦市場上的其他投資者認可報告的觀點,那麼也會跟著做空A公司,A公司的股價就會下跌,那麼渾水能夠賺到的跌幅就更大。
當A公司的股價跌到他們認為的合理位置後,渾水再在低位買回A公司的股票還給剛才出借給自己A公司股票的機構。
這個借股票來賣+發報告的過程,就是個完整的做空過程。
當然,不是所有做空都會對外發布報告,也不一定是以「借股票來賣」的形式賺錢,還可以通過買入看跌期權的形式來實現,篇幅有限,大家可以自行去研究。
話說回來,對於渾水的這次做空,市場並不買賬。截至7月18日收盤,安踏體育報收54.25港元,較渾水發布首份做空報告前,安踏的股價跌幅並不大。
也就是說,渾水這次基本上是鎩羽而歸了。
這也是渾水少有的失手,此前它共做空過14家中國公司,而現在看來,其中大部分都退市了,其餘的,諸如新東方和好未來後來的股價漲幅較好,而分眾傳媒私有化後轉而在國內上市,表現也不錯。
數據來源:S3 PARTERS
4.公司披露不透明,投資者容易受風吹草動的影響,更有利於「做空」。
當做空報告出來的時候,其他投資者難以判斷做空報告的真實性,選擇賣出避免虧損擴大。
④ 我最注意哪些中國大陸的股票——好好掌握中國新一波汽車熱
四十多年前我就預言日本一定會出現汽車流行熱,當時某些日本產業顧問卻持不同看法,認為汽車熱不可能在日本出現。其主要論點為:一、和美國相比,日本汽車製造技術落後太多; 二、生產成本差距太大; 三、日本缺乏方便汽車行走的道路。
根據這些理由,專家們斷定,日本汽車產業沒有前途。但看到東京晴海車展的盛況,我認為汽車洪流自然會把道路開出來。愈來愈多的人擁有了車,就會開辟出更多的道路。所以,我主張投資者注意開山造路企業的股票。當時被歸納為道路股的日本股票只有二、三隻,在股市大戶眼中,只是不值得投資的玩具股。
但我的看法不同,日本是個多山多河的國家,遇到山脈得挖隧道,遇到河流必須架橋,挖掘隧道以及架設橋梁的企業絕對具有高成長潛力,其股票值得投資,佐藤工業以及宮地鐵工股票因此成為我推薦首選。結果,佐藤工業與宮地鐵工股票不久即飆漲數倍之多,賣掉這些股票賺的錢,成為我蓋第一棟樓房的資金。
中國高速公路公司股票值得投資我想類似的情況也可能在中國大陸發生。中國有許多一望無際的平原,不一定得像日本那樣大量挖隧道、架橋梁,反而比較需要高速公路。中國汽車流行熱爆發之前,就已建成許多高速公路,但車子還很少,駕駛人上路後總會發現路上空盪盪的。但我認為汽車熱潮很快就會到來,到時候高速公路將車滿為患。抱定這樣的主意,我開始購買中國高速公路公司的股票,幾年下來,這些股票的股價分別飆漲了一倍到三倍之多。但即使如此,現在還是有朋友跟我抱怨,說他買了中國高速公路的股票,股價完全沒有上漲,這令人很是困惑。
我之所以認定中國高速公路公司的股票值得投資,主要是這些公司大半的投資都已完成,而且在中國這個做生意不易收到貨款的國家,經營高速公路公司卻不必擔心收不到汽車駕駛人的通行費。當然,眼前中國擁有汽車的人有限,但只要熱潮一起,有車族大增,相信已有配息的高速公路公司將會配得更多。即使目前仍未有配息,將來業績仍有可能大幅上揚。所以,也許得等待一段時間。我相信中國的高速公路股票會像早期的日本電力公司股票那樣,成為投資報酬率不錯、收益穩定的資產股。
我認為,中國大陸一、二年之內,就會出現幾條熱門的高速公路,相關公司股票股價也會隨之大漲,使內地高速公路的股票也會成為人氣標的。當然,如果配息不變而股價高漲,投資報酬率就會降低。而且,高速公路這種產業,利用率再怎麼提高,產業成長性也不可能像製造業那樣具有爆發力。換言之,高速公路公司的業績與獲利成長率有其局限性。因此,若股價已至高位就不可購買,否則就無法享受買到成長股的喜悅。要說有關汽車的成長股,不用懷疑,將來最值得注目的必是最有人氣的汽車公司股票。我相信,不久中國大陸就會颳起另一股購車熱。
就像日本出現第一波購車熱時,道路上飆速的神風計程車立刻銷聲匿跡。原因是,民眾有錢便開始怕死。因此,取神風計程車而代之的是用來保障生命財產的各種壽險、意外險與產險公司。根據這樣的思考邏輯,我認為,投資中國高速公路股票之後,可以進行長期投資的股票有壽險與產險。
汽車的冠軍廠商尚未誕生汽車熱爆發後民眾爭先恐後購買汽車時,汽車股票就會成為股票市場的寵兒。不過,中國汽車業上市公司是否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目前仍是未定之天。
就像上世紀50年代我剛購買豐田Toyopet時,日本汽車廠商也是百家爭鳴,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就我個人玩車的經驗而言,最初因為手頭不寬裕,只能先從雷諾二手車開起,然後是Toyopet、普林斯。後來經濟比較寬裕了,就換成進口車,第一部是賓士,後來變成了勞斯萊斯,此後就再也沒有更換座車,到今天為止,連續7輛都是勞斯萊斯。
十幾年來,我的活動范圍逐漸從日本擴展到中國台灣、香港地區與中國大陸,常在這些地方跑來跑去,這正好也滿足了我嘗試其他車種的慾望。我在想,身邊的勞斯萊斯老爺車退休之後,我可能會回到豐田身邊,有始有終地喜歡豐田。
我在上世紀50年代末意識到日本即將出現汽車購買熱潮,自己也買了一部豐田車,因為車廠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我無法判斷其中哪一家會成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車廠。
本田與豐田在中國的投資策略大不相同
目前日本主要車廠之中,豐田算是較晚起步的,投資中國的腳步也比別人晚一步。也許這是三河武士集團謹慎、穩健特質的顯現(譯按:三河指靜岡、愛知一帶,日本戰國英豪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皆出生於三河,豐田也在此起家)。從另一個角度看,有人說,鄉下武士不了解外國,不敢走出去。但豐田終於大規模展開了全球布局,和本田一樣成為日本汽車業界享譽國際的明星。
不過話說回來,進入中國市場的策略,本田汽車以其一貫電光火石的速度,最早進行布局。豐田則姍姍來遲,兩者做法確實有所不同。
因為缺乏技術與資金,中國這些年來發展汽車產業時採取與外國車廠合作的策略,因此,包括福斯汽車、寶馬、福特、凱迪拉克等等,幾乎全球較大的車廠都沒有在中國大陸缺席。在集團爭斗的情況下,誰能脫穎而出,沒有人能夠預料。中國規模較大的車廠,比如東風汽車、上海汽車、北汽福田汽車、一汽轎車等,都只在A股市場上市,到目前為止仍不是我能投資的對象。
目前日本人所能投資的中國汽車股票,最有人氣的大概是和本田技研合資的駿威汽車。其次是生產輕型卡車與小巴的慶鈴汽車(香港H股上市),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技術母廠乃日本五十鈴汽車。不過,慶鈴汽車多年來不見明顯成長,股價持續低空飛行,不像駿威汽車的股票曾一飛沖天,讓第一次進入中國股票市場並投資該公司的日本人大賺了一筆。
新一波汽車購買人
已經蓄勢待發
另外,外國人可購買的汽車股票還有華晨中國汽車、長城汽車、江鈴汽車B股、長安汽車B股、中航科工,但這些公司在去年中國政府實施金融緊縮政策之後,因為消費者購買慾望受壓抑而業績慘淡,只好削價競爭,彼此砍殺非常激烈。
混戰亂斗之中何者能獲得最後勝利,眼前還看不出來。但即使如此,我相信中國大陸的汽車熱不會就此結束。相反,正因為汽車價格低廉、容易買到手,新一波汽車購買熱已經蓄勢待發,甚至可以說,眼前正是千載難逢的投資好時機。只是大部分投資人都看不懂,也有許多人持有戒心不敢進場。換言之,眼前正是有人積極開辟戰場、有人選擇退出的分界點。
近來中國汽車股股價直直落,堅持玩下去的人恐怕難免會出現些許虧損。認為汽車股股票短期不會有好表現的人,不妨看看汽車熱帶動的周邊產業的盛況,也就是說,即便汽車組裝公司慘淡經營,做零件的卻大發利市,成長迅猛。比如,生產玻璃的廠商這幾年來在汽車熱與不動產熱的支撐之下,可說完全不知道不景氣為何物。不過,雖然業績火紅,股價卻也從高峰期往下跌了一大截。所以,未來若再度爆發汽車熱,到底是組裝公司還是零件廠商能先賺大錢,值得注意。
⑤ 為什麼說小白不要炒股
大家好,我是丸寶。
很多股民朋友都告訴丸寶,股市能治百病,特別是肥胖、孤獨、冷漠、自私和老年痴呆症。
今天,想問問小尾巴們,如果想要告別病魔,快速瘦身,真的要去炒股嗎?
其實並 不是。
如果只是小白,即便是一個兩百斤的小白,丸寶也不建議炒股。
首先,股票是一個專業學科,交給專業人士做更好。
提到炒股,很多人都會想到股神巴菲特。
但你知道巴菲特本科是內布拉斯加大學經濟學專業的,碩士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嗎?而且碩士畢業成績還是最高的A+,妥妥的學霸。
當然,讓巴菲特賺錢的重頭戲其實不是股票,而是賣保險。
買過保險的小尾巴們都知道,保險都是先交錢,之後再給我們錢,保險公司就可以先拿著我們的錢去搞投資。
如果投資賺了錢,就可以拿著這筆賺到的錢再去投資,相當於保險公司不出錢也能搞投資。
賺了全是它的,虧了,也沒什麼損失。
所以,相比自己去炒股,丸寶更建議把錢交給專業機構、專業人士,讓他們幫我們投資。
第二點,股票市場賺錢的途徑,有點少。
關於這一點,丸寶不是說大家都沒有一夜暴富的潛質哈。
本寶想說的是股票盈利的途徑太少了,除了股票上漲之外,就只剩下上市公司分紅了。
對於上漲,丸寶的經驗就是,跌,只需要一眼;漲,可能需要萬年。
對於分紅,A股市場上散戶佔了絕大多數,機構投資者佔比不多。散戶議價能力低,能拿到的分紅相應就會少很多。
基金市場就會好一點,結構那是一個復雜。
追蹤大企業的,追蹤行業的,追蹤指數的,追蹤各種指數的,還有些是反向追蹤指數的,這樣下來,賺錢的機會也就多了一些。
第三點,股票交易,限制有點多。
相比基金,10塊、100塊就能購買,股票最少都要買入1手,也就是100股。好一點的股票買下來可能就是幾大千上萬了。所以,股票交易的門檻其實是比較高的。
除此之外,炒股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研究一下K線、量比指標、MACD、行業發展、公司財務報表等等
這也是很多人更願意投資基金的原因,沒時間啊。所以願意直接花點小錢讓更專業的團隊幫忙打理。
前不久,丸寶看到了過去20年以來公募基金的盈利狀況,相比股票市場七虧兩平一賺,基金可能真的是小小白們更好的選擇。
數據來源: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
作者:丸寶來源:財富維他命
⑥ 幾千塊錢買什麼股票好呢
中行建行中石油
(原創)
思想決定行為
心態決定成敗
沒事到東方財富網里的股民學校學習一下
並好好看看下面一段文字:
強烈建議每天中午少睡會到交易大廳實習至少一個月
騙子騙傻子的零和游戲
一個靠腦力賺錢的地方
現在是資金為王
坐莊才能用各種圖形、消息騙到自以為是的聰明人的錢財
股評永遠是以引誘散戶高位接盤低位讓出籌碼為目的
公司公告:股價在高位出利好消息,股價在低位出利空消息
買基金就是一起步就投降,把自己的錢交給不了解的人,讓他用你的錢給大家賺錢,賺了是大家的,賠了是你的,永遠是當小兵的料。
買股票一開始可能你比較笨拙,但本事是你自己的,總還是有當將軍的機會吧
給你掃掃盲(純屬娛樂,請勿對號入座)
先到最大的購書中心買本最便宜的關於股票的書看看(最便宜的最適合初學者),順便看看下面的小故事。
小時候在車棚里養了幾只小雞,每天要放出來讓他們走走,准備養大時殺掉吃肉。
這天想改善伙食,就到車棚里去抓,可以不小心,想抓的那隻跑出去了,就在後面追,只見它不會飛翅膀還在不停地呼扇,屎尿橫流,生怕被抓住了。因為看看一時半會抓不住,就不追了,想等晚上它回車棚再抓,但這時的一個情景讓我哭笑不得,只見那隻雞好像沒事一樣搖頭晃腦的四處望望,又開始在牆邊找食吃了,完全忘掉了剛才被追時的恐懼,偶爾用眼瞅一下遠處的我,接著又開始用爪子刨牆邊的雜草。。。。。。
雞,養來就是要被吃肉的。
公雞因為一次把所有資金都放裡面了,所以早早被殺,母雞因為還會下蛋(每月的工資收入不停的投入股市買進基金),所以等不會下蛋時再殺.
中國股市分為三個市場
機構每每用大資金進行抽簽決定怎樣分錢的市場就是一級市場
散戶一直在孜孜不倦追求解套的市場就叫二級市場 (又想圈錢又不能滿足正股上市要求的,已創業了十幾年還在創業的公司,為了解決其免費融資問題,在二級市場里再設一創業板)
公司被掏空後只剩個殼還有一堆白骨的市場就是三板市場
賭場是有規則的,並且為了讓人來賭是公開公正公平操作的,而你在股市一進場就是不公平的
順便看看你以後可能會遇到的現象:
開戶:不要遠程開戶,會後悔死你的。
銀行不能開股票賬戶,在那碰到的大都是券商的業務員,要到離你家近的交易所辦理,直接找經理談傭金最靠譜。
1:全國各地都可開戶,帶上身份證,帶個存摺(不帶新開一個也行),會寫自己名字,114查你附近的交易所,找一家免費開戶的公司進去,大嚇一聲:開戶,問三個問題,開戶收錢不?最低傭金多錢?其它亂七八糟的還收不?一切搞定,(網上交易要開通電子銀行).
2:存錢並把錢用銀證轉帳到證券帳戶,並搞清楚買賣股票是要交稅的(千分之一單向),還要交過路費的(千分之三以內雙向的傭金),有的市場還收管理費的(一塊一次),如果投入資金500塊左右,建議直接買點補葯補補腦,就不用入市了,如果用全部儲蓄和借的錢炒股,建議直接找塊豆腐撞死,免得以後還要四處找豆腐。
3:可以在大廳委託,也可電話或網上自助委託,除了大廳交易,其它都不受地域限制,在哪都可委託。
手續費:
買進費用:
1.傭金0.1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最低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不足按1塊收,以後每多一手加1毛
3.通訊費(大部分券商不收)。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賣出費用:
1.印花稅賣出金額的0.1%
2.傭金0.1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最低標準是5元。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不足按1塊收,以後每多一手加1毛
4.通訊費(大部分券商不收)。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操作
1:買進ing...
2:買進ing...
3:買進ing...
4:每天孜孜不倦的學習解套原理
5:終於有一天開竅了:割肉
6:割掉的股放量大漲
7:後悔中......(N天)
8:忽然有了做短線的勇氣,追高買入
9:站在高高的山頂,嘴裡哼著:我站在48塊之巔
10:繼續孜孜不倦的學習解套原理
11:再次升華,悟出:補倉
12:一次次的補倉中...
13:經過n年的等待,終於解套
14:賣掉後股價一飛沖天,傻眼中...
15:急不可耐的進入前3項,追高買入+被忽悠買入+抄底買入(不知道底下還有底),由第4項開始循環ing...
申購問題你可在知道敲:《申購問題匯總》,找我以前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