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資產證券化的弊端是什麼
商業銀行為爭取生存空間,提高競爭力,試圖通過所謂的「金融創新」繞開管制,這直接導致了一系列的金融創新的出現,而資產證券化正是在監管與自由化博弈的大環境下被創新出來的。美國的次貸危機,本身是由於把次級貸款當作正常貸款,將其證券化,這肯定是要出問題的。美國銀行業資產的證券化是美國政府和金融監管當局鼓勵和支持的結果,而美國資產證券化監管的漏洞則是「次貸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前車之鑒,不可不察!
❷ cfa證書有什麼作用
cfa是個什麼樣的證書,這大概是很多夥伴剛知道cfa證書的時候都會詢問的問題,那麼cfa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證書呢?有什麼用?
CFA是「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簡稱,它是證券投資與管理界的一種職業資格稱號,由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學院」(ICFA)發起成立。
該學院最初是在1959年6月由美國「金融分析師聯合會」(FAF)同意在弗吉尼亞的夏洛茨維爾市與弗吉尼亞大學聯合設立。
CFA是全球投資業里最為嚴格與高含金量資格認證,為全球投資業在道德操守、專業標准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了規范與標准。《金融時報》雜志於2006年將CFA專業資格比喻成投資專才的「黃金標准」。
Fintech是個廣泛的科目,按照CFA部門主席Lisa Plaxco的說法,Fintech科技會被分成4個組別:
第1組別包含:金融分析,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與演演算法證券交易。
第2組別包含:科技對於投資組合與資產管理的影響,尤其是機器人建議系統的引用。
第3組別包含:同儕借貸、影子銀行與群眾募資的崛起。專注於資金如何流入經濟系統里。
第4組別包含:市場基礎建設、行動付款、區塊鏈技術、高頻交易、比特幣等付款系統以及監管機構如何使用科技把關。
CFA就業最多的世界著名機構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J.P摩根、花旗、穆迪、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瑞士信貸和瑞銀、普華永道、國內頭牌投行如中金、中信、銀河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中銀國際證券等。2010年新被提升的5大行的高管新秀清一色是CFA持證人,CFA在中國已成為勝任能力的考量標准。
CFA職業方向包括:投行經理,基金經理、財務經理、項目總監、行政總裁、資金分析高管、資金管理總監、審計項目經理、首席執行官、稅務經理、融資經理、總出納、財務總監、財務結算高級經理、投資分析高級經理、財務會計主管、財務結算高級經理證券分析師、財務總監、投資顧問、投資銀行家、交易員。
報考了cfa後,不管是通過了幾級考試,當你去面試時,CFA對於找工作算得上是一個加分項,尤其是對那些沒有相關經驗的求職者,這起碼能讓你不在簡歷關輕易被刷,同時在面試時能獲得一些基本的信任。
從找工作的角度來說,cfa證書是有用的(能掌握CFA核心的知識框架並熟練應用,而不是做幾道題),cfa證書能夠證明你是有一定能力的。
相關CFA內容推薦閱讀
❸ 2008年金融危機對中國有何影響
1、由於中國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資產證券化的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這些因素是中國免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2、中國金融資產在美國的實際損失預計也是巨大的,具體數字有待今後的時間來檢驗和消化。(如中投對大摩、黑石、貨幣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各大銀行持有的次貸及雷曼債券損失也將是巨大的,這從平安90%的巨大投資損失可以看到)
3、中國雖然沒有在金融上遭受嚴重危機的沖擊,但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影響對中國的沖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再一枝獨秀。
4、世界巨頭的危機靠他們自己是無法消化的,例如美國7000億美金的救市資金肯定不會自己全部買單,中國勢必會成為最終的買單一族,只是買單多少的問題而已。
5、中國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試圖用啟動強大的內需來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經濟影響,但為時太晚,長期的外需拉動型經濟豈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
而且中國面臨著通脹、通縮、滯脹的三重威脅,勢必使中國的政策制定較為艱難,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但是,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已經改變,即使連續降息也難以在短期拉動內需,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6、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趨勢明顯,據亞洲開發銀行16日發布的年度報告《2008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5%。
❹ 金融風暴是什麼它是怎麼產生的它對人們有什麼壞處怎樣才能更好的抵制
金融風暴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日本90年代的經濟危機是源於房地產泡沫所至,97年亞洲經濟危機是由於外匯市場單一的盯住美圓政策引發的惡果。那麼這次經濟危機之所以被大家稱之為金融風暴是由於他的影響面非常之大,幾乎全世界都在受影響,另外由於這次經濟危機的影響之深,所以被稱為金融風暴。此次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有很多 但是主要的有這么幾個:其一,世界性的資金供給量大增導致流動性過剩。其二,美國發行所謂「次級貸款」釀成的惡果。其三,虛擬經濟發展過於迅猛,新的金融衍生品把復雜的東西變的簡單了 但是增加了風險。 經濟危機所產生的危害主要是經濟蕭條,資金鏈緊張,中小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有限紛紛倒閉,社會就業壓力巨增,民生問題惡化。。。等等。金融危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只能加強風險控制管理,以及風險來臨之後的應對措施。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如有雷同 純屬巧合。以上觀點有不全面的地方 多多包涵。
❺ IPO的利弊有哪些
好處:
1、便於籌集資金
上市公司可以發行債券、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市值作為質押物向銀行融資,為上市公司拓展了最多元的融資渠道。
2、財產安全保護
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上市公司發起人股東的利益是和最廣大的購買股票的人民群眾利益聯系在一起,對財產的安全性能夠起到保護作用。
3、股東價值最大化
上市後,股東權益衡量標准發生變化,資產證券化,股東價值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4、便於流通變現
上市公司的股票具有最大程度的流通性,可以將產業形成的股票拋售後形成現金。
5、吸引員工
上市公司也對市場上的人才有天然的吸引力,即使薪金低點,也願意到上市公司去打工。向員工授予上市公司的購股權作為獎勵和承諾,能夠增加員工的歸屬感。
6、廣告效應
證券市場20年發展到現在,上市公司也是稀缺資源,必然成為所有財經媒體、1億中國股民每天關注的對象。能夠提高公司在市場上地位及知名度,贏取顧客信供應商的信賴。
7、信用建立效應
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具有天然的信任感,有助於在間接融資市場上建立較高的信譽,便於銀行以較有利條款批出信貸額度。
弊端:
1、投資限制增多
上市之後需要受到諸多公開監管的約束,投資決策效率可能降低。
2、商業機密的披露
上市需要披露大量信息,不利於公司保護商業機密。
3、控制權的減弱
上市的股份攤薄和獨立董事的引入會降低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力。
4、對公開市場狀態的依賴
上市成敗不僅取決於公司狀況還取決於市場狀況。
❻ 央行降息加息對我們百姓有什麼好處壞處、對股市起到什麼作用
這種調整,兩個目的:
一是通過降低存貸款利率息差,這樣可以促使銀行進行資產證券化,通過資產證券化來獲得更多資金,同時增加對市場的融資,降低市場融資成本,說白了有點「薄利多銷」的味道,有促進商業銀行向市場釋放廉價貨幣的作用。
二是隨著進一步降准、降息,存款利率會越來越薄,這樣會鼓勵儲蓄資金進行投資,譬如購買股票、基金、各種理財產品等。這樣,商業銀行體系將與投資市場聯系得更加緊密,銀行則從以增加貸款為主來促進經濟增長而轉變部分職能為投資流通渠道。
經過這樣的改變,儲蓄會更多地變成投資,銀行會進一步搞金融創新向市場釋放更多低價貨幣的機會。這么進行下去,自然就起到了刺激市場投資。所以,這種改革,本質上是在提升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
當然,如此一來,對老百姓來說,將錢繼續大規模存在銀行可就真的是讓銀行利用自己的廉價資金了。考慮到未來的利率,考慮到通脹,未來恐怕利率和通脹會基本持平。因此,多研究研究各種投資,將保證資金整體相對安全的情況下,將資產放在不同的籃子里,用不同的工具投資是大勢所趨。
對大多數人來說,將大部分儲蓄都砸在高風險投資商顯然是不好的,但如果將大部分資產都放在存款上,那同樣不行。前者是一旦出問題會掉入嚴重虧損的陷阱,不可自拔;後者,則是站在淤泥地里,不斷緩慢下陷,資產相對於其它資產的升值會客觀上不斷貶值。這些,就是現在貨幣政策調整對普通百姓生活環境的最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