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主要股票價格指數有哪些
股票價格指數即股票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
我國主要的股票價格指數包括:
1.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及其指數。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8月25日,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出資發起設立的一家專業從事證券指數及指數衍生產品開發服務的公司。
(1)滬深300指數。滬深300指數是滬、深證券交易所於2005年4月8日聯合發布的反映A股市場整體趨勢的指數。滬深300指數的編制目標是反映中國證券市場股票價格變動的概貌和運行狀況,並能夠作為投資業績的評價標准,為指數化投資和指數衍生產品創新提供基礎條件。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成立後,滬、深證券交易所將滬深300指數的經營管理及相關權益轉移至中證指數有限公司。
滬深300指數簡稱「滬深300」,成分股數量為300隻,指數基日為2004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點。
(2)中證規模指數。中證規模指數包括中證100指數、中證200指數、中證500指數、中證700指數、中證800指數和中證流通指數。這些指數與滬深300指數共同構成中證規模指數體系。其中,中證100指數定位於大盤指數,中證200指數為中盤指數,滬深300指數為大中盤指數,中證500指數為小盤指數,中證700指數為中小盤指數,中證800指數則由大中小盤指數構成。中證規模指數的計算方法、修正方法、調整方法與滬深300指數相同。
2.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股份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並發布的上證指數系列是一個包括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上證綜合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債券指數、基金指數等指數系列,其中最早編制的為上證綜合指數。
(1)成分指數類。
①上證成分股指數。上證成分股指數簡稱上證180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原上證30指數進行調整和更名產生的指數。
上證成分股指數的樣本股共有180隻股票,選擇樣本的標準是遵行規模(總市值、流通市值),流動性(成交金額、換手率)和行業三項指標,即選取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好且具有行業的股票作為樣本,建立一個反映上海證券市場的概貌的運行狀況、能夠作為投資評價尺度及金融衍生產品基礎的基準指數。上證成分股指數依據樣本穩定性和動態跟蹤的原則,每年調整一次成分股,每次調整比例一般不超過10%,特殊情況下也可能對樣本股進行臨時調整。
②上證50指數。2004圻1月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上證50指數。上證50指數根據流通市值、成交金額對股票進行綜合排名,從上證180指數樣本中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影響力的一批龍頭企業的整體狀況。
③上證380指數。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於2010年1月29日發布上證380指數。上證380指數樣本股的選擇主要考慮公司規模、盈利能力、成長性、流動性和新興行業的代表性,側重反映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盤股票的市場表現。
(2)綜合指數類。
①上證綜合指數。上海證券交易所從1991年7月15日起編制並公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份指數,它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以全部上市股票為樣本,以股票發行最為權數,按加權平均法計算。
②新上證綜合指數。新上證綜合指數簡稱新綜指,指數代碼為000017,於2006年1月4日首次發布。新綜指選擇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滬市上市公司組成樣本,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實施後的第2個交易日納入指數。新綜指是一個全市場指數,它不僅包括A股市值,對於含B股的公司,其B股市值同樣計算在內。
上證綜合指數系列還包括A股指數、B股指數及工業類指數、商業指數,地產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類指數、中型綜指、上證流通指數等。
上海證券交易所按全部上市公司的主營范圍、投資方向及產出分別計算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和綜合類指數。上證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類指數均以1993年4月30日為基期,基期指數設為1358.78點,於1993年6月1日正式對外公布。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工業類股票、商業類股票、地產類股票、公用事業類股票、綜合類股票為樣本,以全部發行股數為權數進行計算。
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和發布的指數還有上證行業指數系列、策略指數系列、上證風格指數系列、上證主題指數系列等。
3.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價指數
(1)成分指數類
①深證成分股指數。深證成分股指數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通過對所有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進行考察,按一定標准選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為成分股,以成分股的可流通股數為權數。採用加權平均法編制而成。
②深證100指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於2003年年初發布深證100指數。深證100指數成分股的選取主要考察A股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額兩項指標,從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選取100隻A股作為成分股,以成分股的可流通A股數為權數,採用派許綜合法編制。根據市場動態跟蹤和成分股穩定性原則,深證100指數將每半年調整一次成分股。
(2)綜合指數類。深證系列綜合指數包括深證綜合指數、深證A股指數、深證B股指數、行業分類指數、中小板綜合指數、創業板綜合指數、深證新指數、深市基金指數等全樣本類指數。
①深證綜合指數。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的全部股票為樣本股。深證系列綜合指數均為派式加權股價指數,即以指數樣本股計算日股份數作為權數進行加權逐日連鎖計算。
②深證A股指數。深證A股指數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的全部A股為樣本股,以樣本股發行總股本為權數,進行加權逐日連鎖計算。
③深證B股指數。深證B股指數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B股為樣本,以樣本股發行總股本為權數,進行加權逐日連鎖計算。
④行業分類指數。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的按行業進行劃分的股票為樣本。行業分類指數依據《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中的門類劃分,編制13個門類指數;依據製造業門類下的大類劃分,編制9個大類指數,共有22條行業分類指數。行業分類指數以樣本股發行總股本為權數,進行加權逐日連鎖計算。
⑤中小板綜合指數。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事業板上市的全部股票為樣本。中小企業板指數權可流通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逐日連鎖計算。中小板綜合指數以2005年6月7日為基日,基日指數為1000點,2005年12月1日開始發布。
⑥創業板綜合指數。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企業板上市的全部股票為樣本。創業板指數以可流通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逐日連鎖計算。創業板綜合指數以2010年5月31日為基日,基日指數為1000點,2010年8月20日開始發布。
⑦深證新指數。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企業板上市的正常交易的且已完成股改的A股為樣本股。深證新指數以可流通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逐日連鎖計算。
2. 我國現有股票有哪些類型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分類:普通股、優先股、後配股、垃圾股、績優股、藍籌股。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9-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我國股票市場有哪些特點
你好,我國股票市場特點;
1.有股票市場這個二級市場,那麼相對的就有一級市場這個存在,在復雜程度、作用、影響力方面前者都是比後者大的。
2.股票市場不變的原理就是,其是時刻變化著的,不是表面看著的風平浪靜。
3.二級市場相比於一級市場,最大的不同就是流動性,主要是因為市場上的成交量是相當客觀的,不過這是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時候出現的情形。
4.因為其市場上的成本、傭金不是太高,也就是說會適合一般的投資人。
5.其和一級市場(發行市場)有一定的區別,但也是有聯系的。主要是股市公司的股票流通、轉讓等行為提供了基本場所,在刺激人們購買股票慾望的同時,也為一級市場的發行提供了穩定的保證。在者,因為股市交易的價格是最能比較客觀反映出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所以其也為一級市場公司的發行提供價格、數量等方面參考的依據。
6.證券交易所市場一般是在證券交易所登記並獲准上市的股票,而場外交易市場主要是為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進行服務。
這基本上就是股票市場的部分特點了,其實也包括了其功能了,其還有的功能還有:積聚資本、轉讓資本、轉化資本、股票價格等等都是其功能簡縮。投資者們還要謹記,其公司周期一般經歷以下四個階段:牛市階段、高位盤整市階段、熊市階段、低位牛皮市階段。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4. 我國多層次股票市場體系包括哪些
知識點——我國多層次股票市場
我國多層次股票市場分為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場內市場主要包括滬深主板市場、中小企業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場外市場包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區域股權交易市場以及已試點的券商櫃台交易市場。
(1)滬深主板市場。主板市場主要接納國民經濟中的支柱企業、占據行業龍頭地位的企業、具有較大資產規模和經營規模的企業上市。
(2)中小企業板市場。中小企業板主要服務於中小型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的市場。該板塊內公司普遍具有收入增長快、盈利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特點,而且其股票的流動性較好,交易也較為活躍。
(3)創業板市場。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大多為從事高科技行業,成立時間往往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是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4)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立於2012 年,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為其運營管理機構,屬於場外市場。
主要經營范圍是組織安排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的公開轉讓;為非上市股份公司融資、並購等相關業務提供服務;為市場參與人提供信息、技術和培訓服務。主要針對國家級高科技園區的中小微企業,這類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申請公司只要股權結構清晰、經營合法規范、公司治理健全、業務明確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即便尚未盈利,均可以經主辦券商推薦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5)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是為特定區域企業提供股權、債權轉讓和融資服務的私募市場,也屬於場外市場。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服務的企業多處於創業階段,規模較小、產品成熟度不夠、風險性較大。目前,各區域股權市場存在差異,對掛牌企業的標准尚未形成統一的口徑。
5. 我國證券市場建立以來主要採取過哪些股票發行方式
1、限量發售認購證的方式,
2、無限量發售認購的方式
3、儲蓄存款掛鉤的方式,
4、全額預繳款、上網競價、上網定價等方式
5、市值配售方式
6. 我國股票市場的幾個板塊區別
1、一級市場,股票發行市場,進行新股發行與申購。二級市場,主板市場,股票上市與交易市場,股票上市後,每天正常的買賣交易。三板市場,主要是以前歷史遺留下來未在主板上市的股票,和一些虧損公司的股票交易。
2、二板就是二級市場,它包含著如中小企業板、創業板等等板塊。
3、富不過三年的說法,即股票從融資上市到虧損超不過三年,雖然有點偏頗,但多數公司上市三四年後虧損很常見,雖然現在我國經濟處於持續增長期,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跟隨增長的。
4、對於中小板的企業,由於規模小,也更易受到各種不利因素影響,持續盈利時間不會超過其他板塊,或者更短。
(6)我國主要股票擴展閱讀
1、趨勢規則:在准備買入股票之前,首先應對大盤的運行趨勢有一個明確的判斷。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股票都隨大盤趨勢運行。大盤處於上升趨勢時買入股票較易獲利,而在頂部買入則好比虎口拔牙,下跌趨勢中買入難有生還,盤局中買入機會不多。
2、分批規則: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投資者可採取分批買入和分散買入的方法,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買入的風險。但分散買入的股票種類不要太多,一般以5支以內為宜。另外,分批買入應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和資金情況有計劃地實施。
3、底部規則:中長線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應在底部區域或股價剛突破底部上漲的初期,應該說這是風險最小的時候。而短線操作雖然天天都有機會,也要盡量考慮到短期底部和短期趨勢的變化,並要快進快出,同時投入的資金量不要太大。
4、風險規則:股市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場所。可以說,股市中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而且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迴避。作為投資者,應隨時具有風險意識,並盡可能地將風險降至最低程度。
7. 我國主要的股票價格指數
我國的股票價格指數主要是滬市,深市,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