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做資產證券化的時候,如何分析信用評級報告和發行說明書信用評級報告和發行說明書的要求是什麼
資產池要看的不僅僅是規模 應該關注的應該是資產池資產的質量 是否可以產生穩定的現金流
B. 資產證券化市場周報
主要觀點
CRMA和CRMW僅能為單一標的債務提供風險保護,而CDS和CLN可為一個或者多個參考實體的符合規定的全部債務提供風險保護。對於今年來頻發的違約案件而言是個很好的風險緩釋工具。對資產證券化的發展也有助力。
廣發恆進-南方水泥租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召開投資者大會,解任資產服務機構量通租賃。為了保障投資者利益,在原始權益人(兼任資產服務機構)發生訴訟事件時,解任並更換資產服務機構可以更好地實現風險隔離。但同時需承擔後續更換資產服務機構所帶來的服務轉移風險,以及新任機構回收資產效率等流動性風險。
千呼萬喚始出來,CDS攜CLN周末亮相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於9月23日下午發布《信用違約互換業務指引》、《信用聯結票據業務指引》、《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業務指引》、《信用風險緩釋合約業務指引》、《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業務規則》。
此次推出市場的是CDS和CLN兩個產品。同時,2010年推出的CRMA(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W(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兩個產品得到保留。CRMA和CRMW僅能為單一標的債務提供風險保護。而CDS和CLN可為一個或者多個參考實體的符合規定的全部債務提供風險保護。
今年發生多起違約案件,在逐漸打破剛兌之後,正式推出CDS和CLN兩種信用風險管理工具有望得到較大發展。也有望與資產證券化一起形成完整金融產品鏈條。CDS可以用來為資產支持證券提供信用風險保護,從而推動資產證券化市場的發展。同時CLN可以擴大CDS發行和賣出機構,兩者互相結合可以防止風險過於集中,有利於推動CDS市場的發展。
國內首現ABS產品資產服務機構解任事件
近日,由「廣發恆進-南方水泥租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管理人廣發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召開2016年度第一次投資者大會。會議中表決通過議案:同意計劃管理人解任現任資產服務機構量通租賃有限公司,終止《廣發恆進-南方水泥租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資產服務協議》。本次會議結果於2016年9月20日在計劃管理人網站進行公告。
早在2016年8月5日,管理人就在其網站上發布「關於『廣發恆進-南方水泥租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原始權益人兼資產服務機構涉及仲裁及訴訟事件以及專項計劃基礎資產租賃物所有權轉移」的披露公告。公告中明確指出,作為原始權益人兼資產服務機構的通量租賃所涉及的仲裁和訴訟事項金額合計約占其凈資產的8%。雖然尚未觸發資產服務機構的「權利完善事件」,但是為了保障投資者利益,將該專項計劃下與基礎資產租賃債券對應的租賃物所有權轉移至專項計劃,更好的實現風險隔離。
但同時需承擔可能因此產生的服務轉移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通常當資產管理服務機構破產或評級降至某一等級以下時,其服務職能需要轉移至其他的機構來執行。由此會產生用於支付因更換資產管理服務機構而產生的的特定費用。此外當資產管理服務機構被解任後,在和後續服務機構的交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回收資產不力,導致資金支付延誤等流動性風險。
廣發資管這次主動召開投資者大會,主動解任資產管理服務機構尚屬國內首次。這也是計劃管理人在資產管理服務機構發生訴訟問題時所作出的負責任的具體措施。建議密切關注後續事態變化。
C. 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現狀如何
資產證券化提高了資本市場的運作效率:投資者可以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獲得較大的流動性;能夠降低投資風險;能夠提高自身的資產質量;能夠突破投資限制。
陳湛勻指出:對於投資者來說,資產證券化可以實現風險隔離,風險較低,主要是資產證券化有一個資產轉移的過程,原始權益人將證券化的資產轉移給SPV,將證券化資產與原權益人經營風險進行隔離,包括原始權益人的債務風險和破產風險,從而實現資產和主體的風險隔離,投資者只需考慮證券化資產的質量。
陳湛勻教授
以下是陳湛勻的部分觀點實錄:
對於投資者來說,資產證券化可以實現風險隔離,風險較低,主要是資產證券化有一個資產轉移的過程,原始權益人將證券化的資產轉移給SPV,將證券化資產與原權益人經營風險進行隔離,包括原始權益人的債務風險和破產風險,從而實現資產和主體的風險隔離,投資者只需考慮證券化資產的質量。再者,由於資產證券化後可以在資本市場上市交易,因此證券化的產品流動性增強,且通常具有較高的收益。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首批統計學博士點專業博士。現任中國上海市投資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首創擬人化資本運營專家,上海電視台「夜話地產湛勻妙語」欄目主持人,中國第一財經、東方衛視、鳳凰衛視等媒體特邀嘉賓,長期應邀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授課,已獲近20項國家、省部級優秀科研獎,走訪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聘為國際論壇峰會和國外大學演講,被譽為具有國際視野、最受歡迎的實戰型權威金融專家,成功輔導不少企業上市。
D. 簡述資產證券化的運行過程
最早的資產證券化可以追溯到1968年,當時美國抵押貸款債券問世,叫作抵押債券,發行人按一定的標准把若干個住房抵押貸款組合在一起,以此為抵押發行債券。
到1990年,美國3萬多億美元未償還住宅抵押貸款中,50%以上實現了證券化。
從1983年開始,資產抵押債券也發達起來,出現了抵押保證債券,是針對投資者對金融工具有不同的期限要求設計的。
到1993年,美國CMO的總量已達到了5000億美元。
1985年汽車貸款的抵押證券開始發行;
1988年,美國又推出了以信用卡貸款為抵押的證券化;
1993年對學生貸款的抵押證券相繼問世。
在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之後,證券化技術被廣泛地運用於按揭債權以外的非按揭債權資產。目前,資產證券化已遍及企業的應收帳款、租金、版權專利費、信用卡、應收帳、汽車貸款應收帳、消費品分期付款等領域。資產證券化市場已成為美國僅次於聯邦政府債券的第二大市場,它也是美國資本市場上最重要的融資工具之一。
金融管制在歐美的放鬆和巴塞爾協議在各國的實施,銀行對資本充足率和不良資產的重視,也大大刺激了資產證券化在世界各國的發展。1995年,世界銀行屬下的國際金融公司以其在南美等發展中國家的長期資產為抵押發行了4億美元不可追索的證券。近幾年來,資產證券化在亞洲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94年,香港發行了3.5億港元的抵押貸款債券。到1996年,資產證券化進一步延伸到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和日本等亞洲國家。據穆迪公司預測,1998年東南亞國家發行的資產支持證券達到20億美元。亞洲金融創新和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是其金融體系與資本市場深化和發展的重要表現。
E. 資產證券化對金融市場影響
資產證券化對貨幣市場均衡的影響。資產證券化的特徵分析說明,從金融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資產證券化提高了金融效率,但同時加劇了金融市場的易變性。資產證券化金融市場作為一種產權收益交易場所,往往不涉及資產本身,而只是對它的所有權益和代表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的資產支持證券進行交易。實質上是對相關工具的本金和利息予以拆除或剝離,從而對證券化資產未來收益率進行交易的一種方式。然而,由於資產證券化金融產品(資產支持證券)市場是從原生金融市場(如債券、股票、期權期貨市場)基礎上形成的,之間的價格變化因素是同一的,因此,它們的價值變化具有相近的規律,除時間以外,資產證券化金融產品價格變化與兩個市場(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因此,資產支持證券的市場會對其他原生市場產生傳遞作用
F. 資產證券化的現狀
我國資產證券化起步比較晚,而且資產證券化的實踐先於理論的探索,到目前為止僅進行過一些資產證券化方面的個案實踐。
早期的資產證券化實踐可以追溯到 1992年三亞市丹洲小區將 800畝土地作為發行標的物,以地產銷售和存款利息收入作為投資者收益來源而發行的 2億元地產投資券。在此以後,資產證券化的離岸產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中集集團、珠海高速等離岸資產證券化項目為中國資產證券化的實踐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近期,我國金融監管部門、一些商業銀行及大型企業對資產證券化的研究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希望能夠通過這種金融工具的運用來處理我國目前銀行的不良資產。在我國分業經營的體制下,銀行的不良資產主要是不良貸款。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1999年我國相繼成立了信達、東方、長城、華融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接受國有商業銀行總計 1.4萬億的不良貸款。實踐中,這四家公司在「債轉股」的過程,積極綜合運用出售、拍賣、招標、資產重組、兼並收購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處置,更希望藉助國外運行良好的資產證券化方式能夠剝離、加速處理不良貸款。
在我國資本市場上盡管還沒有出現嚴格規范意義上的資產證券化操作,但各方面都密切關注著這一廣闊市場,紛紛推出資產證券化方案和產品構想。最引人注目的是信託產品在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不良資產的證券化處理等領域的准備和開拓工作,如中信信託與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推出的不良資產處置信託、新華信託和深圳商業銀行合作開發的住房按揭貸款信託計劃、廣發銀行信貸資產轉讓信託計劃等,這些產品已具有了資產證券化的主要特徵,這意味著,隨著信託產品創新向縱深發展,資產證券化類信託產品已開始逐步興起。
G. 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趨勢
資產證券化行業步入「規范發展期」
與國外相比,我國資產證券化起步較晚,且具有很強的政策驅動特徵。從2004年國務院提出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和探索開發資產證券化產品以來,我國資產證券化行業經歷了試點、停滯、復甦和常態化發展階段: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資產證券化業務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