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行業分析為證券投資提供了什麼
基本分析又稱基本面分析,是指證券投資分析人員根據經濟學、金融學、財務管理學及投資學的基本原理,通過對決定證券投資價值及價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觀經濟指標、經濟政策走勢、行業發展狀況、產品市場狀況、公司銷售和財務狀況等的分析,評估證券的投資價值,判斷證券的合理價位,從而提出相應對如流的投資建議的一種分析方法。
基本面分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經濟分析:
經濟分析主要探討各經濟指標和經濟政策對證券價格的影響。經濟指標包括超前性指標(如利率水平、貨幣供給、主要生產物資價格等)、吻合性指標(如個人收入、企業工資支出、GDP等)、滯後性指標(如失業率、庫存量等)。主要經濟經濟指標之外,主要的經濟政策還有: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信貸政策、稅收政策、利率與匯率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
2、行業分析
行業分析通常包括產業分析與區域分析兩個方面,前者主要分析產業所屬的不同市場類型、所處的不同生命周期以及產業的業績對於證券價格的影響;後者主要分析區域經濟因素對證券價格的影響。行業分析是介入經濟分析與公司分析之間的中觀層次的分析,一方面產業的發展狀況對該產業的上市公司的影響是巨大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投資某個上市公司,實際上就是以某個產業為投資對象;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區域經濟的影響。
3、公司分析
公司分析是基本分析的重點,無論什麼樣的分析報告,最終都要落實在某個公司證券價格的走勢上。如果沒有對發行證券的公司的狀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就不可能正確地預測其證券的價格的走勢,公司分析主要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公司財務報告分析;二、公司產品與市場分析;三、公司證券投資價值及投資風險分析。
⑵ 什麼是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
《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的出發點,即基於財務報表分析的股票價值評估與投資決策,把讀者置身於證券分析師的角色以後,《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的內容即圍繞這個出發點展開。在這個出發點的框架下,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一個核心問題是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測。預測未來給本來「死板」的財務報表分析注入了新鮮的生命力。針對這個核心問題,《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特別重視財務報表分析中兩個比較重要的任務。第一,盈餘操縱。准確的未來盈利預測必定是建立在准確的歷史會計數據上的,而盈餘操縱則導致作為預測基礎的歷史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下降,即歷史信息沒有真實反映企業過去的盈利能力。根據可靠性低的歷史數據來預測未來必然造成較大的預測偏差。第二,會計數據特性。會計學研究已經發現會計數據有一些基本的時間序列特徵。例如,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回報率、股東權益回報率等)具有均值回歸的特徵,即企業很難長期保持很高的盈利水平,競爭會導致高盈利企業向行業平均水平靠攏;同樣,企業也不會長期處於很低的盈利水平,管理層更換、行業競爭減弱會提高這些企業的盈利水平。這些特徵,如果沒有在未來盈利預測中加以注意,也會影響預測的准確性。因此,《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將以重大篇幅探討盈餘操縱和會計數據特性對盈餘預測的影響,以及如何調整它們對歷史會計數據的影響,以使未來盈利水平預測更准確。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二個核心問題是如何將對未來盈餘的預測轉換為對企業價值的評估。價值評估的模型很多,《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將對這些模型加以介紹。更重要的,《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將分析、比較這些模型之間的優點和缺點,並進而分析、討論如何根據被分析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定價模型。所以,《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的章節都是圍繞企業未來盈餘預測和根據預測進行價值評估展開的。在第一章中,《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介紹證券市場的背景和財務會計的基本特點及其在證券市場中的作用。這一章的目的是增加讀者對證券市場及會計信息的了解,提高讀者對財務報表分析的興趣,尤其是給財務報表分析賦予一個目的,即證券投資。
⑶ 證券投資
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報告參考框架
一、公司背景及簡介
1、成立時間、創立者、性質、主營業務、所屬行業、注冊地;
2、所有權結構、公司結構、主管單位;
3、公司重大事件(如重組、並購、業務轉型等)。
二、公司所屬行業特徵分析
1、產業結構:
① 該行業中廠商的大致數目及分布;
② 產業集中度:該行業中前幾位的廠商所佔的市場份額、市場佔有率的具體數據(一般衡量指標為四廠商集中度或八廠商集中度);
③ 進入壁壘和退出成本:具體需要何種條件才能進入,如資金量、技術要求、人力成本、國家相關政策等,以及廠商退出該行業需花費的成本和轉型成本等。
2、產業增長趨勢:
① 年增長率(銷售收入、利潤)、市場總容量等的歷史數據;
② 依據上述歷史數據,及科技與市場發展的可能性,預測該行業未來的增長趨勢;
③ 分析影響增長的原因:探討技術、資金、人力成本、技術進步等因素是如何影響行業增長的,並比較各自的影響力。(應提供有關專家意見)。
3、產業競爭分析:
① 行業內的競爭概況和競爭方式;
② 對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分析:替代品和互補品行業對該行業的影響、各自的優劣勢、未來趨勢;
③ 影響該行業上升或者衰落的因素分析;
④ 分析加入WTO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及新條件下其優劣勢所在。
4、相關產業分析:
① 列出上下遊行業的具體情況、與該行業的依賴情況、上下遊行業的發展前景,如可能,應作產業相關度分析;
② 列出上下遊行業的主要廠商及其簡要情況。
5、勞動力需求分析:
① 該行業對人才的主要要求,目前勞動力市場上的供需情況;
② 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對行業發展的影響。
6、政府影響力分析:
① 分析國家產業政策對行業發展起的作用(政府的引導傾向、各種優惠措施等);
② 其它相關政策的影響:如環保政策、人才政策、對外開放政策等。
三、公司治理結構分析
1、股權結構分析:列出持股10%(必要時列出10%)以上的股東,有可能應找到最終持有人;
2、是否存在影響公司的少數股東,如存在分析該股東的最終持有人等情況,及其在資本市場上的操作歷史;
3、「三會」的運行情況:如股東大會的參加情況、對議案的表決情況、董事會董事的出席情況、表決情況、監事會的工作情況及其效率;
4、經理層狀況:總經理的許可權等;
5、組織結構分析:公司的組織結構模式、管理方式、效率等;
6、主要股東、董事、管理人員的背景、業績、聲譽等;
7、重點分析公司第一把手的情況(教育背景、經營業績、任職期限、政府背景)其在公司中的作用;
8、分析公司中層管理人員的總體情況,如素質、背景、對公司管理理念的理解、忠誠度等。
四、主營業務分析
1、主導產品
① 名稱、價格、質量、產品生命周期、公司規模、特許經營、科技含量、佔有率、專利、商標、發展戰略、市場定位、消費群等;
② 生產周期、庫存量、周轉率等;
③ 銷售方式;
④ 設計能力、年產能力、實際生產量;
⑤ 廣告投入數量及方式;
⑥ 客戶反饋;
⑦ 同類產品的差別。
2、產品定價
① 本公司及競爭對手的定價政策,定價政策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② 主要產品的價格;
③ 需求彈性;
④ 價格變動敏感性分析;
⑤ 是否為行業中的價格領導者。
3、生產類型:生產率、生產周期、生產成本、能耗、需求人力等。
4、公共關系
5、市場營銷
① 營銷網路、結構、模式;
② 激勵機制(對分銷商、銷售人員)。
五、公司競爭力分析
1、簡單分析:分析廠商未來發展的潛力,並與同行業競爭對手比較。
2、R&D
① 主要研究項目和對原有產品的改進計劃:
現在:費用、完成時間、收益;
將來:投資金額、收益、時間;
a 競爭對手的研發情況;
b 主要研究人員的簡要介紹(教育技術背景、構成比例、隊伍穩定度、薪酬、激勵機制等)。
② 設施及實驗室;
③ R&D占銷售收入的比例;
④ 與競爭對手的比較;
⑤ 專利、商標、Know-how等;
⑥ 與科研機構的長期穩定合作。
3、激勵機制:年薪制、期權、其他激勵措施
六、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戰略及「概念」、「題材」的分析
1、公司經營戰略分析
① 總結公司經營發展戰略;
② 分析公司發展戰略的可行性與實現的必要條件。
2、公司新建項目可行性分析
① 資源情況(人才、技術、資金、是否為相關行業、優勢、地理資源及位置);
② 影響項目成敗的因素,項目所處行業的現狀(結構、成熟度、市場空間);
③ 具體分析現有資源能否支持項目運行;
④ 競爭對手情況;
⑤ 行業發展趨勢;
⑥ 國家產業政策。
3、風險分析
① 資金來源及占凈資產的比例;
② 經營業績的影響:幾個主要指標(凈利潤、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
③ 如項目失敗對公司經營的影響程度。
七、財務分析
1、最近三年來主要財務指標: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凈利潤、非正常性經營損益所佔利潤總額的比例、總資產、所用者權益、每股受益、凈資產收益率;
2、財務比率(選取最近三年數據,如有行業指標對比更好,應說明各項指標意義)
① 流動性指標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② 資產效率比率
應收帳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應收帳款凈額
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凈額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固定資產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總資產
③ 盈利性指標
毛利率=主營業務利潤/銷售收入
凈利潤率=凈利潤/銷售收入
總資產收益率=EBIT/總資產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所有者權益
投資收益=EBIT/(所有者權益+長期負債)
④ 負債管理比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資產
利息倍率=EBIT/利息費用
3、現金流量表分析
① 總體分析公司現金流的運轉情況;
② 每股現金流情況;
③ 與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進行對照分析;
④ 運營資金管理。
4、資產質量
① 有無重大訴訟;
② 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的年限、計提壞賬情況;
③ 其它或有負債情況。
八、結論
第2~7部分每部分得出一條總結性意見,最終得到一個或幾個結論。結論是在前面事實基礎上分析得到的邏輯結果,不進行相應的引申,不分析二級市場相關的情況。
⑷ 證券投資中哪些財務比率容易受到人為控制
關於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探討財務管理是對企業資金運動全過程進行決策、計劃和控制的管理活動。其實質是以價值形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綜合性的管理。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其目標必須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利潤最大化是企業同時也是財務管理追求的目標。但利潤最大化目標在長期的實踐中已暴露出其不足。如由於沒有考慮利潤與風險的配比,往往使企業財務管理者因盲目追求短期利潤的最大化而導致長期利潤很低甚至為負數。同時,利潤最大化也沒有考慮取得利潤時的時間價值因素,盡管企業在某一時期內利潤絕對數較高,但除去通貨膨脹和機會成本之後,實際利潤卻很低甚至為負數。 由此,人們開始尋找另外的目標來代替利潤最大化。長期以來,我國借鑒西方的財務管理理論,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該目標主要針對上市公司,而非上市公司,則將"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其財務管理的目標。兩者的本質是一致的。企業價值是企業債券的價值和股票的價值之和。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與"利潤最大化"目標相比,顯然是一大進步。它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風險和收益的關系及收入和產出的關系等,克服了利潤最大化出現的與時間和風險脫節的問題。但它並沒有取得人們所期望的輝煌成就,相反,也存在著重大的缺陷,尤其是與我國的經濟環境不相適應,還導致了比利潤最大化目標更嚴重的混亂。一、"股東財富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的缺陷1.我國的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不發達,不適宜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我國的各項規章制度還不很完善,證券交易也不很規范,股票價格難以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而且上市公司的比重較小,存在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或企業,這部分公司或企業的價值難以計量。在我國,法人股禁止上市流通,企業真正的大股東並不能從證券市場上直接獲利,他們對股價的最高化沒有足夠興趣;不適合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的目標。2."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本身非常抽象,難以計量,且股價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作為衡量企業價值的股票價值,除受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之外,還受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宏觀經濟形勢、市場供求、人為炒作的影響等,其中許多因素都是企業無法控制的,企業價值最大化公式計算復雜,且大多使用估計,實際上使企業難以操作,實用性不強,難以准確確定企業的價值。3."股東財富最大化"容易導致企業所有者與其他利益集團及社會的矛盾。"股東財富最大化"只重視企業所有者的利益,而忽視了債權人和經營者的利益。企業所有者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作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忽視經營者的利益常常導致道德風險,而過分強調所有者的利益還會忽視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加劇企業與社會的矛盾;追求股價的最高化可能導致企業偏離正常的經營軌道,如迎合股市的大趨勢作出某種決策,目的並不是為了發展企業,而是為了股東對某類題材的炒作;虛擬經濟與實際經濟相脫離,容易誤導投資者作出錯誤的選擇。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在我國當前還只能是一個理論公式和理想的發展目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指導作用卻並不大。又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有人提出了以現金流量最大化、現金股利最大化、凈現值最大化等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但這些目標僅使財務管理在某些方面可供選擇,並不能代表財務管理的總目標。那麼到底選取什麼樣的目標才更符合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呢?二、理論界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幾種觀點(一)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該觀點認為,利潤最大化只是相對理想的概念,並且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要提高投入產出之比,同時還應考慮凈資產收益率等輔助性指標。這實質上是一種適度利潤的觀點,其理由在於:1.財務管理的目標必須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無論是公司或是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組織,追求最大利潤是每一個在市場經濟中角逐的企業現實目標。因此,利潤最大化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符合企業存在之目的的。這一目標由於更接近人們的認識,且看得見、摸得著,因而更容易被企業管理者和所有者接受和理解。2.企業價值最大化適用於股份制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對上市公司來說,除去非經濟因素的影響,股東評價企業業績的信息只能從其會計報表中獲得。但會計報表並不反映企業的市場價值,它只是企業過去某一時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狀況的事後反映,而股東在會計報表中尋找的最重要的指標是企業利潤的高低,所以,決定企業價值高低的因素,又回到了利潤最大化。另外,企業價值的高低是企業經營成果的外在表現。上市公司從證券市場上獲得的最大益處,是能增資擴股或發行債券籌集大量資金。但我國明文規定,企業在增資擴股和發行新債券時,要考察公司最近三年是否連續盈利,也就是說,盈利指標與企業價值息息相關,只有在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企業價值最大化才有持續存在的根本。3.利潤最大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事前計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企業在經營決策時,運用的量本利分析、因素變動分析、敏感系數分析均是建立在利潤最大化的基礎之上,通過這些分析,企業才能明確地知道該在哪些方面加強經濟核算,降低產品成本,開拓市場,擴大銷售,進行多樣化經營。4.目前考察國有企業的保值增值指標及其輔助指標,也是以利潤為基礎的,利潤的高低決定著這些指標的優劣。5.企業資產存量的重組和增量的優化配置及其企業的兼並和分立,也是遵循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利潤最大化目標在現代市場經濟的財務管理中具有新的特點和作用,但由於其固有的限制,使其在運用過程中出現了偏差。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修正。首先,應樹立以下觀念:①利潤最大化只是一個相對理想的概念。利潤的形成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一些不可控因素。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是選擇次優化目標。為獲得最大利潤而不惜任何代價的做法,是不必要也是不可取的。②利潤最大化不等於效益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生產經營凈成果的最大化,是企業生產經營收入減去生產經營支出後的余額。而效益最大化是投入產出之比例。利潤最大化是一個絕對指標,而效益最大化則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利潤最大化並不意味著投入產出之比也是最高的。這就提醒管理者,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基礎上,同時要提高效益之比。這樣才能使企業規模擴展與集約經營並重,效益和利潤協調增長。③利潤最大化不僅意味著報告期的利潤最大化,同時也應包括更長時期內的利潤最大化。因此,在實現當期利潤目標的同時,要顧及本期決策可能給以後備期帶來的不良影響。另外,我們還應考察其他一些輔助性的指標,對利潤最大化方案作出正確選擇,從當前我國企業中存在的較大問題,如壞賬過多、負債過大、成本費用過高、凈資產收益率過低等問題出發,我認為企業在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同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指標:a、 凈資產收益率。它反映企業盈利的真正績效,也是杜邦分析體系的核心指標。通過這一指標9可以找出影響利潤高低的因素和解決的辦法。因為: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利潤÷平均凈資產=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權益乘數=(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稅後利潤÷銷售收入)×(總資產÷凈資產)。從凈資產收益率指標的分解中可以得出,要提高凈資產收益率,就要不斷提高稅後利潤,就要求企業提高銷售收入,加強內部管理,降低產品成本,提高銷售利潤率,同時要求企業有適當的負債,利用財務杠桿的作用,使企業獲利更大。b、 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和應收賬款是企業資產賬戶中兩個重要的科目。存貨的高低影響著企業佔用資金的高低,影響著銷售成本,從而影響銷售利潤。應收賬款的長期掛賬是企業壞賬的根源。加強對二者的管理能提高企業的利潤。其中: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100%;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銷售收入) ÷平均應收賬款。c、 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費用問題是當前企業中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一個企業沒有盈利或者盈利過低並不是因為產品銷路不好,而是因為成本費用太高。加強成本費用的控制,已成為許多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企業在如何提高利潤的決策中,重點要放在降低成本費用上。這就需要檢查成本費用利潤率的高低。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成本十期間費用)×100%。d、 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這是考察一個企業短期和長期償債能力的主要指標。負債經營已成為企業存在的普遍現象,但負債過多也加大了企業的風險,能否償還到期債務是確認企業破產與否的界限,同時也是投資者進行投資和債權人據以借貸的評判標准。其中,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金總額。所有這些指標計算結果應至少不低於本行業的平均指標水準,否則意味著該企業財務狀況的惡化和經營的虧損。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能夠得到認同。有其合理性,但它只是為了解決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矛盾的一種變通做法,其科學性尚待商榷。而且利潤達到多少才適度,很難確定。
⑸ 證券投資老師要一份關於1995-2000年任何上市公司的財務比率分析,希望大家幫幫忙啊,不然得掛科。謝謝只要
你到知網里去搜
⑹ 證券投資的全面的財務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季報 半年報 年報 現金流量 每股收益 每股凈資產 未分配利潤 損益 ......總收入額 凈利潤 市盈率 市凈率......
⑺ 寫一份證券投資分析報告,選定一隻股票
貴州茅台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摘要:
2012 年貴州茅台一季度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長38.8%和 48.9%,每股收益2.00 元。公司經過幾年的蟄伏後,重新實現高速增長。在銷售量增長12-15%,銷售價格增長24-28%的預期下,預計2011 年全年的銷售收入增長39.0%-47.2%之間;同時根據營業成本和營業稅金及附加同比增長35%左右,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同比增長25%的公司預算,預計凈利潤將同比增長53.2%。
未來五年的茅台,預計2015 年的銷售收入和產量分別為2010 年的2.94 倍和1.23 倍。如果2011 年的收入增長保持在45%的水平,則2012 年-2015 年要實現19.4%的年復合增長才能實現銷售目標。在2012 年和2013 年茅台酒銷量增長18%和15%、產品價格年均增長10%的假設下,2012 年和2013 年的凈利潤分別增長30.5%和23.5%。
茅台的高速發展得到政府的支持,省里提出:未來10 年中國白酒看貴州,公司提出:貴州白酒看茅台。省里擬在茅台打造立體交通,建公路、火車站及申請建茅台機場等。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1-2012 年實現每股收益為8.21元和10.71 元,對應的市盈率為25.8 倍和19.7 倍,略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11 年27.1 倍、12 年20.4 倍)。公司近三年的PE 水平在21.8 倍和36.02 倍之間,目前估值也處於合理水平。考慮到公司未來經營業績較為明確且其在存貨、預收賬款以及營業稅金附加等方面都有進一步提高盈利或估值的改善空間,維持「買入」的投資評級。
一、歷史沿革
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貴州茅台,證券代碼:600519,注冊資本:39325萬元,法人代表:袁仁國)前身是中國貴州茅台酒廠,1997年成功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1999年11月20日,由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更名為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發起人,主發起人集團公司將其經評估確認後的生產經營性凈資產24,830.63萬元投入股份公司,按67.658%的比例折為16,800萬股國有法人股,其他七家發起人全部以現金2,511.82萬元方式出資,按相同折股比例共折為1,700萬股。
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發行7150萬股股份,其中新發6500萬股,國有股減持650萬股。發行後,公司的股本結構為:普通股25000萬股,其中發起人持有17850萬股,占總股本的71.4%;社會公眾股7150萬股,佔28.6%。2001年8月27日,貴州茅台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該公司主導產品貴州茅台酒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1915年榮獲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蘇格蘭威士忌並稱世界三大(蒸餾)名酒,是我國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近一個世紀以來,已先後14次榮獲各種國際金獎,並蟬聯歷次國內名酒評比之冠,被公認為中國國酒。
母公司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暨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持有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4.68%的股份)總面積6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多萬平方米,現有職工近4000人,年生產茅台酒5000噸,擁有資產總值15億多元,固定資產11億元,年利稅近3億元,年創匯1000萬美元,是國家特大型企業,全國白酒行業唯一的國家一級企業,全國優秀企業(金馬獎),全國馳名商標第一名,是全國知名度最高的企業之一。
二、主業描述
公司主營業務范圍:貴州茅台酒系列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飲料、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與銷售;防偽技術開發;信息產業相關產品的研製、開發。本公司生產的貴州茅台酒是我國醬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馳名中外。獨特的風格、上乘的品質及國酒的地位,使茅台在多年的市場競爭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贏得了信譽。作為國內白酒市場唯一獲「綠色食品」(中國綠色食品發展研究中心頒發)及"有機食品"(國家環保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稱號的天然優質白酒產品,貴州茅台酒系列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三、行業前景
茅台以產品稀缺性和國酒地位形成了強勢高端酒品牌地位,今年重點推出的升級版"醬門經典"茅台王子酒,銷售情況顯著好於老版茅台王子酒。
預計茅台2011年營業收入將增長45%左右,增速創2008年以來新高,在2010年底茅台提價120元幅度24%超市場預期之後,今年市場環境具備顯著超市場100元提價預期可能。作為高端白酒中基本面最好的公司,而且未來增長十分確定,給予300元作為其一年目標價(相比於15日收盤價203元,預期漲幅接近50%),繼續維持"買入"評級。
中價位酒和保健酒成為公司努力尋找的新增亮點。茅台以產品稀缺性和國酒地位形成了強勢高端酒品牌地位,拍賣價迭創新高更是增加了茅台的投資屬性和向奢侈品發展的可能性。由於公司高端價格持續拉升使得公司產品線在400-700元斷檔,為此重點打造己推出的水立方零售價600元,我們預計今年推出的漢醬零售價600元,將會豐富茅台的產品結構線。 低端產品結構升級,茅台王子酒領銜。由於茅台的低端產品茅台王子酒和茅台迎賓酒價位偏低,且包裝和形象較為不統一,公司今年重點推出的升級版"醬門經典"茅台王子酒,從廣告詞和包裝上重新打造,產品價格從100元檔次提升至300元檔次,定價低於競品十年紅花郎約25%,據終端了解銷售情況顯著好於老版茅台王子酒。
茅台快速發展的"十二五"值得期待。我們預計茅台2011年營業收入將增長45%左右,增速創2008年以來新高,而且收入預計在2015年完成至少400億,相對於2010年116億增長近240%。鑒於茅台的銷售緊俏,以及未來五年的銷量來自於前五年的產量,我們判斷公司未來5年的增速維持在15%水平,並預計在2015年產能將突破4萬噸。
出廠價在2011年底具備強烈提價預期。2011年初茅台提高出廠價120元至619元,團購價至779元,目前廣東等部分地區茅台零售價已經開始從春節附近1398元向1800-2000元靠攏,我們預計在今年9月至明年春節期間,全國主要地區茅台零售價將向此區間靠攏,進而零售價與出廠價價差再創歷史新高達190%-220%。在2010年底茅台提價120元幅度24%超市場預期之後,今年市場環境具備顯著超市場100元提價預期可能。
四、技術分析
· 移動平均線(MA)
Moving Average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採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
如圖所示白色的5日均線將上穿黃色的10日均線形成黃金交叉;10日、20日60日移動平均線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動,即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上升行情中,股價出現盤整,5日移動平均線與10日移動平均線糾纏在一起,當股價突破盤整區,5日、10日、20日60日移動平均線再次呈多頭排列時為買入時機。
· 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
MACD是Geral Appel 於1979年提出的,它是一項利用短期(常用為12日)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為26日)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6月7日至13日當股價指數逐波下行,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與股價走勢形成底背離,預示著股價即將上漲。
· 隨機指標(KDJ)
KDJ由 George C.Lane 創制。它綜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及移動平均線的優點,用來度量股價脫離價格正常范圍的變異程度。
白色的K值在50的水平,並且K值由下向上交叉黃色的D值,股價會產生較大的漲幅。
4.相對強弱指標(RSI)
RSI是由 Wells Wider 創制的一種通過特定時期內股價的變動情況計算市場買賣力量對比,來判斷股票價格內部本質強弱、推測價格未來的變動方向的技術指標。
白色的短期RSI值由下向上交叉黃色的長期RSI值,為買入信號;RSI的兩個連續峰頂連成一條直線,RSI已向上突破這條線,即為買入信號。
5.累積能量線(OBV)
OBV又稱能量潮,是美國投資分析家 Joe.Granville 於1981年創立的,它的理論基礎是"能量是因,股價是果",即股價的上升要依靠資金能量源源不斷的輸入才能完成,是從成交量變動趨勢來分析股價轉勢的技術指標。
如上圖,該股價格上升OBV也相應地上升,我們可以更相信當前的上升趨勢。
五、投資建議
從公司財務狀況來看,從年度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茅台具有很強的資金調配能力,各財務指標都顯示出公司的財務環境可以給公司未來經營提供充足和穩健的資金支持。這有利於貴州茅台公司擴大戰略選擇的范圍和戰略實施良好完成,有利於公司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⑻ 證券投資學的財務問題
「後進先出法」在新的企業會計准則中被取消,不能再使用了。
⑼ 證券投資分析(基本面分析、財務分析、行業分析、技術分析),希望給出案例分析一下哦
內蒙君正,未來高速成長的績優股
1、產業鏈一體化的PVC龍頭,內蒙君正具備完整的「煤-電-氯鹼化工」及「煤-電-特色冶金」一體化產業鏈。
2、電力緊張的受益者。目前在電力緊張,煤炭等能源成本攀升的影響下,電價上調勢在必行。而擁有煤炭資源和自備電廠的一體化氯鹼企業,將在行業成本整體提高的過程中享受豐厚的利潤空間。
3、資源儲量豐富。公司所在地煤炭保有儲量29 億噸;公司擁有高品位石灰石礦產資源儲量9,800 萬噸;公司鄰近內蒙古阿拉善盟,原鹽儲量達1.28 億噸。按照資源的價值,公司的市值遠遠低估。
4、內蒙地區振興規劃將提升公司的發展空間。內蒙地區憑借資源優勢定位國家戰略能源基地,「十二五」期間建設「國家能源化工基地」,重點發展煤炭就地轉化項目。內蒙君正是內蒙地區能源轉化及一體化綜合利用標桿性企業。
5、績優股,安全邊際高。公司2011年業績大幅度預增,我們預計公司2011年、2012年、2013的業績分別為1.46元、2.21元、3.07元,未來三年業績的復合增長率高達60%以上。股價成長空間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