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中國最大的城市是什麼
在中國最大的城市是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9個地級市之一,駐地海拉爾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
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總面積25.2777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面積的21.4%,佔中國版圖的1/40,相當於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
與俄羅斯、蒙古國有1733.32公里的邊境線,其中中俄邊界1051.08公里,中蒙邊界682.24公里。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01萬人。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252.9億元。
呼倫貝爾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地處東經115°31-126°04′、北緯47°05′-53°20′之間。
東鄰黑龍江省,西、北與蒙古國、俄羅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國的交界地帶,與俄羅斯、蒙古國有1733公里的邊境線。呼倫貝爾市總面積26.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
呼倫貝爾草原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東向西呈規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乾旱草原三個地帶。除呼倫貝爾草原東部(約占草原總面積的10.5%)為森林草原過渡地帶外,其餘多為天然草場。
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組成呼倫貝爾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態性特徵,草原植物資源約1000餘種,隸屬100個科450屬。
截至2007年,呼倫貝爾市野生植物資源相當豐富,共有野生植物1400多種,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達500種以上,主要有野生葯用植物、野生經濟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纖維植物、野生澱粉植物、野生食用植物、野生果品植物等。
❷ 哪裡有中信銀行
中信銀行是十二家股份制銀行之一,有國有的股份存在。
查詢附近的中信銀行可以用地圖軟體定位搜索,也可以登錄其官方網站按行政區域查詢網點分布情況,還可以撥打幺幺四等查詢電話查詢。
❸ 萬州重慶銀行在什麼地方
重慶銀行(萬州支行)
地址:重慶市萬州區白岩路193號
重慶銀行是中國西部和長江上游地區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近年來,按照市政府制定的「龍蝦三吃」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增資擴股、資產重組和引資上市工作。在完成兩次增資擴股和三次不良資產剝離後,2007年4月順利引進香港大新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2009年4月成功發行10億元次級債,進一步增強了資本實力,提升了抗風險能力。2013年11月6日重慶銀行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內地城商行,也是近三年來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銀行股。
近年來,重慶銀行在上級單位和監管部門的親切關懷下,在董事會、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在全行員工的同心協力下,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和宏觀調控政策變化的雙重考驗,經營管理穩固有序,業務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各項指標均顯現良好發展態勢。2013年重慶銀行資產總額突破2000億元,達到2068億元,同比增長32.4%;存款總額1488億元,貸款總額905億元;實現凈利潤23.29億元,同比增長21.0%;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1.28%,平均權益回報率21.4%;資本充足率13.26%,同比上升2.15%;不良貸款率繼續保持在0.39%的低位,在上市同業中居於最低水平。
在機構建設方面,重慶銀行現下設116 家分支機構,網點覆蓋了重慶市所有區縣。2008年12月,成都分行順利營業,重慶銀行成為西部第一家實現跨區域經營的城商行。2010年3月貴陽分行開業,2011年4月西安分行也順利實現了開業。為應對日趨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提升市場競爭力,積極響應國家調整經濟結構、鼓勵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號召,重慶銀行堅定不移的推進戰略轉型步伐,走專業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先後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業務中心、科技創新金融服務中心,以及重慶第一家獨立掛牌經營的小企業信貸中心。同時,重慶銀行不斷加了產品和業務模式的創新,打造出「微企通」、「易捷貸」、「金翅膀」、「啟動力」等在市場上享有較大聲譽的品牌,在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有效解決融資難問題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和積極評價。
❹ 台灣有什麼稱號
台灣歷史舊稱:
1. 夷洲
2. 流求
3. 雞籠山、北港
4. 東番
5. 大員
6. FORMOSA(福爾摩莎)
7. 高砂國
8. 東寧
東番說:
有一說「台灣」乃「東番」轉音而成。
埋冤說:
連雅堂《台灣通史》:「台灣原名埋冤,為漳、泉人所號。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每為天候所害,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志慘也。其後以埋冤為不祥,乃改至今名台灣,是亦有說雲
大員說:
有一說「台灣」乃平埔族部落名稱「大員」轉音而成。荷蘭人進入後﹐仍沿用,而有Tayovan、Tayan、Tayoun、Tyovan、Tavan、Taiwan不同的拼法。這個說法最為可信。
❺ 中國最大的城市有多大的面積。
中國最大的城市是呼倫貝爾市,全市總面積25.2777萬平方千米,轄2個區,5個縣級市,4個旗,3個自治旗;2017年常住人口252.92萬人。
內蒙古自治區轄地級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地勢分布呈由西到東地勢緩慢過渡,地處溫帶北部,大陸性氣候顯著。
呼倫貝爾市擁有鐵路、公路和航空立體交通網路,濱洲鐵路和301國道貫通全市,擁有海拉爾、滿洲里兩個國際航空港,已開通至俄羅斯、蒙古國及北京、呼和浩特、哈爾濱、上海、廣州等50餘條國際國內航線;對外與俄羅斯和蒙古國毗鄰,是中國唯一的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擁有滿洲里、黑山頭等8個國家級口岸。2012年7月9日入選國家森林城市,[2]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2018年入選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2017年,呼倫貝爾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185.8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0.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49.45億元,同比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356.11億元,下降9.7%;第三產業加值580.29億元,增長4.9%。
(5)重慶萬州證券交易所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底,呼倫貝爾市常住人口252.9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2.43萬人,鄉村人口70.4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2.13%。全年出生人口2.01萬人,人口出生率7.95‰;死亡人口1.48萬人,人口死亡率5.85‰;人口自然增長率2.1‰。
呼倫貝爾市有42個民族:漢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滿族、俄羅斯族、朝鮮族、壯族、藏族、錫伯族、苗族、土家族、彝族、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高山族、布依族、畲族、傣族、侗族、羌族、黎族、哈薩克族、土族、白族、景頗族、佤族、納西族、赫哲族、京族、瑤族、基諾族、仡佬族、東鄉族、傈僳族、撒拉族、水族、哈尼族、門巴族、阿昌族等。
參考資料網路-呼倫貝爾
❻ 萬州有證券交易所嗎,具體位置在那裡。
華西證券重慶萬州營業部
重慶萬州區鴿子溝12號6
中信建投證券重慶萬州營業部
重慶萬州區白岩路81號
❼ 萬州有沒有證券交易所在哪
交易所只有上海和深圳才有.你說的是證券公司吧.每個地方都會有的.
❽ 三峽的三峽工程
興建三峽工程 ,是中華民族幾代人的夙願。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從此,三峽工程由論證階段走向實施階段。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18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一文中提出了建立三峽工程的原始設想:「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3]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2月長江水利委員會成立,著手開展長江的綜合治理。
1955年開始全面開展長江流域規劃和三峽工程勘測、科研與計劃工作,1957年底基本完成。
1970年12月26日,長江葛洲壩工程批准興建,這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為建設三峽工程作實戰准備。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於興建三峽工程的決議》,完成三峽工程的立法程序並進入實施階段。[3]
1993年9月27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在宜昌三斗坪向全世界宣布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7年11月8日,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完成。
1998年,三峽工程進入第二階段的建設。
2000年,三峽工程機組安裝奏序曲。
2002年10月10日,國務院三峽工程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專家組會議在壩區召開,導流明渠截流前驗收工作正式啟動。
2002年10月21日,三峽大壩最關鍵的泄洪壩段已經全部建成,全線達到海拔185米大壩設計高程。
2002年10月25日,國務院召開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全體會議,同意樞紐工程驗收組關於在2002年11月份實施導流明渠截流的意見。
2002年10月26日,全長1.6公里的三峽左岸大壩全線封頂,整段大壩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設計壩頂高程。
2002年10月29日,朱鎔基總理主持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第11次會議,同意國務院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的意見,決定在11月6日進行導流明渠截流合龍。
2002年11月7日,世界上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轉子在三峽工地成功吊裝,標志著三峽首台機組大件安裝基本完成,從此進入總裝階段。
2002年12月16日,三峽工程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開始澆築。三期圍堰設計總澆築量為110萬立方米,將與下游土石圍堰一起保護右岸大壩、電站廠房及右岸非溢流壩段施工,是實現三期工程蓄水、通航、發電的關鍵性工程。[3]
2003年4月11日,三峽工程臨時船閘停止通航運行,長江三峽水域擬實行為期67天的斷航,至6月16日恢復通航。與此同時,翻壩轉運工作全面啟動。
2003年4月16日,三峽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全線到頂,比合同工期提前55天達到140米設計高程。
2003年4月22日,三峽工程左岸臨時船閘改建沖沙閘工程開工。
2003年4月27日,三峽工程二期移民工程通過國家驗收。這標志著三峽移民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三峽庫區135米水位線下移民遷建及庫底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達到三峽工程按期蓄水的要求。
2003年5月21日,國務院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組正式宣布,三峽二期工程達到蓄水135米水位和船舶試通航要求。同意三峽工程6月1日下閘蓄水,並可以在2003年6月份實施永久船閘試通航。 三峽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三峽工程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水庫全長600餘千米,平均寬度1.1千米;水庫面積1084平方千米。它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巨大的綜合效益。
1.1 防洪
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是防洪。三峽水利樞紐是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中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其地理位置優越,可有效地控制長江上游洪水。經三峽水庫調蓄,可使荊江河段防洪標准由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或類似於1870年曾發生過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荊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運用,防止荊江河段兩岸發生干堤潰決的毀滅性災害,減輕中下游洪災損失和對武漢市的洪水威脅,並可為洞庭湖區的治理創造條件。
2010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面對此次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峰,面對每秒7萬立方米前所未見的流量,三峽大壩為長江中下游愈來愈嚴峻的防洪形勢舒緩壓力,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發揮了巨大防洪功效,為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1.2 發電
三峽電站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和2台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是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
1.3 航運
三峽水庫將顯著改善宜昌至重慶660千米的長江航道,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航道單向年通過能力可由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運輸成本可降低35%-37%。經水庫調節,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從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長江中下游枯水季航運條件也得到較大的改善。
1.4調節氣候
大壩都對局部氣候有調節作用,三峽這么大的大壩對氣候的調節作用是很明顯的。水分的蒸發,會使三峽上空比較濕潤,降水量增加。
1.5變輸煤為輸電,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1.6水電代替火電,環境效益十分明顯
1.7其他價值:供水和灌溉,南水北調,水產養殖,旅遊價值 2.1 壩址
三峽工程大壩壩址選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壩水利樞紐上游約40千米處。長江水運可直達壩區。工程開工後,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長約28千米的准一級專用公路及壩下游4千米處的跨江大橋――西陵長江大橋。還修建了一批壩區碼頭。壩區已具備良好的交通條件。
2.2 樞紐布置
樞紐主要建築物由大壩、水電站、通航建築物等3大部分組成。主要建築物的型式及總體布置,經對各種可行性方案的多年比較和研究,並通過水力學、結構材料和泥沙等模型試驗研究驗證,均已確定。選定的樞紐總體布置方案為:
泄洪壩段位於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兩側為電站壩段和非溢流壩段。水電站廠房位於兩側電站壩段後,另在右岸留有後期擴機的地下廠房位置。永久通航建築物均布置於左岸。
2.3 主要水工建築物
2.3.1 大壩
攔河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軸線全長2309.47米,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81米。
泄洪壩段位於河床中部,前緣總長483米,設有22個表孔和23個泄洪深孔,其中深孔進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為7×9米;表孔孔口寬8米,溢流堰頂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採用鼻坎挑流方式進行消能。
電站壩段位於泄洪壩段兩側,設有電站進水口。進水口底板高程為108米。壓力輸水管道為背管式,內直徑12.40米,採用鋼襯鋼筋混凝土聯合受力的結構型式。
校核洪水時壩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3.2 水電站
水電站採用壩後式布置方案,共設有左、右兩組廠房,安裝26台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廠房14台,右岸廠房12台。水輪機為混流式,機組單機額定容量70萬千瓦,合計額定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
2003年7月10日,左岸電站2號機組投產發電並移交三峽電廠,這是三峽工程第一個投產的機組。2008年10月29日,右岸15號機組投產發電,是三峽水電站右岸電廠最後一台發電的機組。
三峽工程在設計時還為地下電站預留了擴容空間,右岸地下電站共安裝6台機組,總容量為 420萬千瓦。機組將於2010-2012年相繼安裝投產。
2.3.3 通航建築物
通航建築物包括永久船閘和升船機,均位於左岸山體內。
永久船閘為雙線五級連續梯級船閘。單級閘室有效尺寸為280×34×5米(長×寬×坎上最小水深),可通過萬噸級船隊。
升船機為單線一級垂直提升式,承船廂有效尺寸為120×18×3.5米,一次可通過一條3000噸的客貨輪。承船廂運行時總重量為11800噸,總提升力為6000牛頓。在靠左岸岸坡設有一條單線一級臨時船閘,滿足施工期通航的需要。其閘室有效尺寸為240×24×4米。 三峽工程分三個階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務,全部工期為17年。
第一階段(1993-1997年)為施工准備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實現大江截流為標志。
第二階段(1998-2003年)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實現水庫初期蓄水、第一批機組發電和永久船閘通航為標志。
第三階段(2004-2009年)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實現全部機組發電和樞紐工程全部完建為標志。 根據三峽水庫淹沒處理的規劃方案,總面積約7.9萬平方千米,淹沒耕地1.94萬公頃,涉及移民117.15萬人。全庫區規劃農村移民生產安置人口40.5萬人,在庫區淹沒涉及縣內安置32.2萬人,出縣外遷安置8.3萬人;規劃搬遷建房總人口44萬人(湖北省6.5萬人,重慶市37.5萬人),縣內搬遷建房32.2萬人(湖北省4萬人,重慶市28.2萬人)。
三峽庫區淹沒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原萬縣市,地級)、涪陵市(地級)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會產生113萬移民。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的難點,總投資中45%用於移民安置。
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萬州區)位於重慶市東部,屬重慶第二大區,地處長江上中游結合部,三峽庫區腹心,幅員2.4萬平方公里,人口738萬,955家工礦企業需搬遷,全區淹沒耕、園地25萬畝,直接淹房人口57萬,最終將動遷移民80萬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開發區。
移民的安置主要通過就地後靠、就近搬遷、舉家外遷等開發性移民,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造和產業建設,改善民眾的生活水平。庫區整體產業空心化的狀態和經濟增長緩慢,需要著力解決。 經國家正式批準的三峽工程初步設計靜態總概算(1993年5月末價格,不包括物價上漲及施工期貸款利息)為900.9億元。其中樞紐工程投資500.9億元,水庫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費用400億元。
三峽工程施工期長達17年,且其資金來源多元化,計入物價上漲及施工期貸款利息動態總投資,估算約為2039億元。但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物價穩定、利率下調,預測三峽工程總投資不會超過1800億元。
三峽工程建設資金來源採用多元化的方法籌集。包括:三峽工程建設基金,葛洲壩電廠發電收入,三峽電站施工期發電收入,國家政策性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貸款,企業債券,國外出口信貸及商貸,股份化集資。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的許多工程設計指標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紀錄,主要有:
1、三峽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水庫調洪可消減洪峰流量達每秒2.7-3.3萬立方米,能有效控制長江上游洪水,保護長江中下游荊江地區1500萬人口、2300萬畝土地,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為顯著的水利工程。
2、三峽水電站總裝機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是世界上最大的電站。
3、三峽大壩壩軸線全長2309.47米,泄流壩段長483米,水電站機組70萬千瓦×26台,雙線5級船閘+升船機,無論單項、總體都是世界上建築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4、三峽工程主體建築物土石方挖填量約1.34億立方米,混凝土澆築量2794萬立方米,鋼筋制安46.30萬噸,金結制安25.65萬噸,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5、三峽工程2000年混凝土澆築量為548.17萬立方米,月澆築量最高達55萬立方米,創造了混凝土澆築的世界記錄,是世界上施工難度最大的水利工程。
6、三峽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導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秒,是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7、 三峽工程泄洪閘最大泄洪能力10.25萬立方米/秒,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閘。
8 、三峽工程的雙線五級、總水頭113米的船閘,是世界上級數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船閘。
9 、三峽工程升船機的有效尺寸為120×18×3.5米,最大升程113米,船箱帶水重量達11800噸,過船噸位3000噸,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升船機。
10、 三峽工程水庫動態移民最終可達113萬,是世界上水庫移民最多、工作也最為艱巨的移民建設工程。 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以67%的贊成票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標志著建設三峽工程已獲得法律上的許可。
1993年1月3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成立,它是三峽工程的最高決策機構。
1993年8月19日,國務院頒布《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
1993年9月27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成立,它是三峽工程的業主單位。
1994年3月18日,葛洲壩水電站劃歸三峽總公司,其利潤成為三峽建設資金。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6年8月10日,西陵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該橋位於三峽大壩下游4.5千米處。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設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該市承擔了整個三峽工程85%的移民人數。
1997年6月24日,左岸電廠14台機組開標。
1997年10月6日,導流明渠正式通航,大江截流前的工程准備已完成。
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標志著一期工程完成,二期工程開始。
1998年5月1日,三峽臨時船閘開始通航。
2000年7月17日,重慶雲陽縣150戶居民集體搬遷至上海崇明縣,這是三峽庫區首批外遷的移民。
2001年1月15日,國務院頒布了修訂後的《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
2002年5月1日,左岸上游圍堰被打破,三峽大壩開始正式擋水。
2002年10月21日,泄洪壩段全線澆築至185米高程,宣告建成。
2002年10月26日,左岸大壩全線澆築至185米高程。
2002年11月4日,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2年11月6日,導流明渠截流,至此三峽工程全線截流。
2003年5月5日,三峽至華東電網的輸電線路開始運行,起訖點從湖北宜昌至江蘇常州。
2003年6月1日,三峽水電站開始下閘蓄水。
2003年6月10日,水庫蓄水至135米,具備發電條件。
2003年6月16日,永久船閘開始通航。
2003年7月10日,左岸2號機組投產發電,是三峽水電站第一台發電的機組,同時是三峽水電站左岸電廠第一台發電的機組。
2003年10月15日,右岸電廠12台機組開標。
2003年11月18日,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其募集資金用於收購三峽機組。
2003年11月22日,左岸1號機組投產發電,至此首批機組全部投產,標志著三峽水電站二期工程的目標全部實現。
2003年12月2日,三峽至南方電網的輸電線路開始運行,起訖點從湖北宜昌至廣東惠州。
2003年12月29日,三峽電源電站開工。
2005年1月18日,三峽地下電站和電源電站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勒令停工,在補辦完各項環保手續後,於三個月後復工。
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主體工程全面竣工。
2006年6月6日,三峽大壩右岸上游圍堰爆破工程在下午引爆,其爆破規模被稱為「天下第一爆」。
2006年9月20日,三峽工程開始156米水位蓄水。
2006年10月27日,三峽水庫壩上水位達到156米高程。
2007年6月11日,右岸22號機組投產發電,是三峽水電站右岸電廠第一台發電的機組。標志著三峽水電站三期工程開始發揮效益。
2008年10月29日,三峽水電站右岸電廠最後一台發電的機組——右岸15號機組投產發電。至此,三峽水電站26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
❾ 三峽翻譯
《三峽》翻譯: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之中,兩岸群山連綿,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山峰像屏障一樣,遮蓋住了藍天和太陽,若不是正午、半夜的時候,不能看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漲浸上兩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斷了.(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則)有時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騎著賓士的駿馬駕著長風,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季節,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及高的山峰上長者許多奇形怪狀的古柏,懸掛著的泉水瀑布,從它們中間飛瀉沖盪下來,水清,樹茂,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
每逢天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樹林山澗里一片清冷寂靜,常常有一些搞出的猿猴拉長了聲音在叫,叫聲連續不斷音調凄涼怪異,空盪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小時.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當中巫峽最長,猿猴鳴叫幾聲我的眼淚就沾濕了衣裳。」
課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重岩疊嶂(zhàng),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xī)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sù)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tuān)綠潭,回清倒影。絕巘(yǎn)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shù)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有錯別字,大家小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