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有"小漲小跌,大漲大跌"的說法嗎准嗎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現在證券投資,往往採用波浪理論為主要依據和參考。
艾略特認為,不管是股票還是商品價格的波動,都與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
樣,一浪跟著一波,周而復始,具有相當程度的規律性,展現出周期循環的特
點,任何波動均有跡有循。因此,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些規律性的波動預測價格未
來的走勢,在買賣策略上實施適用。
1.波浪理論的四個基本特點
(1)股價指數的上升和下跌將會交替進行;
(2)推動浪和調整浪是價格波動兩個最基本型態,而推動浪(即與大市走向一
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個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
第5浪來表示,調整浪也可以劃分成三個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3)在上述八個波浪(五上三落)完畢之後,一個循環即告完成,走勢將進入
下一個八波浪循環;
(4)時間的長短不會改變波浪的形態,因為市場仍會依照其基本型態發展。波
浪可以拉長,也可以縮細,但其基本型態永恆不變。
總之,波浪理論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八浪循環」。
2.波浪的形態
那麼,如何來劃分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呢?一般說來,八個浪各有不同的表
現和特性:
第1浪:(1)幾乎半數以上的第1浪,是屬於營造底部型態的第一部分,第1
浪是循環的開始,由於這段行情的上升出現在空頭市場跌勢後的反彈和反轉,買
方力量並不強大,加上空頭繼續存在賣壓,因此,在此類第1浪上升之後出現第
2浪調整回落時,其回檔的幅度往往很深;(2)另外半數的第1浪,出現在長
期盤整完成之後,在這類第1浪中,其行情上升幅度較大,經驗看來,第1浪的
漲幅通常是5浪中最短的行情。
第2浪:這一浪是下跌浪,由於市場人士誤以為熊市尚未結束,其調整下跌的幅
度相當大,幾乎吃掉第1浪的升幅,當行情在此浪中跌至接近底部(第1浪起
點)時,市場出現惜售心理,拋售壓力逐漸衰竭,成交量也逐漸縮小時,第2浪
調整才會宣告結束,在此浪中經常出現圖表中的轉向型態,如頭底、雙底等。
第3浪:第3浪的漲勢往往是最大,最有爆發力的上升浪,這段行情持續的時間
與幅度,經常是最長的,市場投資者信心恢復,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現傳統圖
表中的突破訊號,例如裂口跳升等,這段行情走勢非常激烈,一些圖形上的關
卡,非常輕易地被穿破,尤其在突破第1浪的高點時,是最強烈的買進訊號,由
於第3浪漲勢激烈,經常出現「延長波浪」的現象。
第4浪:第4浪是行情大幅勁升後調整浪,通常以較復雜的型態出現,經常出現
「傾斜三角形」的走勢,但第4浪的底點不會低於第1浪的頂點。
第5浪:在股市中第5浪的漲勢通常小於第3浪,且經常出現失敗的情況,在第
5浪中,二,三類股票通常是市場內的主導力量,其漲幅常常大於一類股(績優
藍籌股、大型股),即投資人士常說的「雞犬升天」,此期市場情緒表現相當樂
觀。
第A浪:在A浪中,市場投資人士大多數認為上升行情尚未逆轉,此時僅為一個
暫時的回檔現象,實際上,A浪的下跌,在第5浪中通常已有警告訊號,如成交
量與價格走勢背離或技術指標上的背離等,但由於此時市場仍較為樂觀,A浪有
時出現平勢調整或者「之」字型態運行。
第B浪:B浪表現經常是成交量不大,一般而言是多頭的逃命線,然而由於是一
段上升行情,很容易讓投資者誤以為是另一波段的漲勢,形成「多頭陷井」,許
多人士在此期慘遭套牢。
第C浪:是一段破壞力較強的下跌浪,跌勢較為強勁,跌幅大,持續的時間較長
久,而且出現全面性下跌。
從以上看來,波浪理論似乎頗為簡單和容易運用,實際上,由於其每一個上升/
下跌的完整過程中均包含有一個八浪循環,大循環中有小循環,小循環中有更小
的循環,即大浪中有小浪,小浪中有細浪,因此,使數浪變得相當繁雜和難於把
握,再加上其推劫浪和調整浪經常出現延伸浪等變化型態和復雜型態,使得對浪
的准確劃分更加難以界定,這兩點構成了波浪理論實際運用的最大難點。
3.波浪之間的比例
波浪理論推測股市的升幅和跌幅採取黃金分割率和神秘數字去計算。一個上
升浪可以是上一次高點的1.618,另一個高點又再乘以1.618,以此類
推。
另外,下跌浪也是這樣,一般常見的回吐幅度比率有0.236(0.382×
0.618),0.382,0.5,0.618等。
4.波浪理論內容的幾個基本的要點
(1)一個完整的循環包括八個波浪,五上三落。
(2)波浪可合並為高一級的浪,亦可以再分割為低一級的小浪。
(3)跟隨主流行走的波浪可以分割為低一級的五個小浪。
(4)1、3、5三個推浪中,第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一個波浪。
(5)假如三個推動論中的任何一個浪成為延伸浪,其餘兩個波浪的運行時間及
幅度會趨一致。
(6)調整浪通常以三個浪的形態運行。
(7)黃金分割率奇異數字組合是波浪理論的數據基礎。
(8)經常遇見的回吐比率為0.382、0.5及0.618。
(9)第四浪的底不可以低於第一浪的頂。
(10)波浪理論包括三部分:型態、比率及時間,其重要性以排行先後為序。
(11)波浪理論主要反映群眾心理。越多人參與的市場,其准確性越高。
5.波浪理論的缺陷
(1)波浪理論家對現象的看法並不統一。每一個波浪理論家,包括艾略特本
人,很多時都會受一個問題的困擾,就是一個浪是否已經完成而開始了另外一個
浪呢?有時甲看是第一浪,乙看是第二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看錯的後果卻
可能十分嚴重。一套不能確定的理論用在風險奇高的股票市場,運作錯誤足以使
人損失慘重。
(2)甚至怎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浪,也無明確定義,在股票市場的升跌次數絕
大多數不按五升三跌這個機械模式出現。但波浪理論家卻曲解說有些升跌不應該
計算入浪裡面。數浪(Wave Count)完全是隨意主觀。
(3)波浪理論有所謂伸展浪(Extension Waves),有時五個浪可以伸展成九個浪。
但在什麼時候或者在什麼准則之下波
浪可以伸展呢?艾略特卻沒有明言,使數浪這回事變成各自啟發,自己去想。
(4)波浪理論的浪中有浪,可以無限伸延,亦即是升市時可以無限上升,都是
在上升浪之中,一個巨型浪,一百幾十年都可以。下跌浪也可以跌到無影無蹤都
仍然是在下跌浪。只要是升勢未完就仍然是上升浪,跌勢未完就仍然在下跌浪。
這樣的理論有什麼作用?能否推測浪頂浪底的運行時間甚屬可疑,等於純粹猜
測。
(5)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是一套主觀分析工具,毫無客觀准則。市場運行卻是受
情緒影響而並非機械運行。波浪理論套用在變化萬千的股市會十分危險,出錯機
會大於一切。
(6)波浪理論不能運用於個股的選擇上。
⑵ 股市中abc浪和12345浪是怎麼回事
12345是上升浪中的運行模式,1、3、5上升浪,2、4是調整浪。abc是下跌浪中的運行模式,a、c是下跌浪,b是下跌中途的調整浪。
股市中abc浪和12345浪是源自於艾略特的波浪理論。
股價指數的上升和下跌將會交替進行;推動浪和調整浪是價格波動兩個最基本型態,而推動浪(即與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個小浪,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來表示,調整浪也可以劃分成三個小浪,用A浪、B浪、C浪表示。
在上述八個波浪(五上三落)完畢之後,一個循環即告完成,走勢將進入下一個八波浪循環;時間的長短不會改變波浪的形態,因為市場仍會依照其基本型態發展。波浪可以拉長,也可以縮細,但其型態不變。
波浪原則
1、修正波縱深原則
用來衡量修正波回撤幅度,修正波會達到小一級別4浪低點附近。在強勢行情中,只創新高不創新低,此時的小一級別4浪低點會是一個支撐位,可以藉此跟進止損。
2、黃金分割原則
即波動比率呈現黃金分割比率。例如:3浪為1浪的1.618、2.618…;2浪回調為1浪0.382、0.5、0.618;4浪回調為3浪的0.382、0.5;5浪為1~3浪的0.618。在時間上同樣呈現此原則。
⑶ 股市循環周期理論
1、低迷期: 股市行情持續屢創新低,此時投資意願甚低,一般市場人士對於經濟遠景大多呈悲觀論調,不論主力或中小散戶,都是虧損累累。此時的股票市場炒短線的沒錢賺,炒長線的沒持股信心。很多人都不願意再談論股市、關心股市,甚至痛恨股市,紛紛賣出手中的籌碼,准備離場觀望。證券公司也是少人來往,一片蕭條。這是大多數人感到絕望的時刻,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此時只有少數有遠見卓識的人及先知先覺的超級主力機構會進場吸納股票,他們都是將來的大贏家。盡管如此,市場上的成交量還是十分稀少,股價也十分低廉,此時應該是我們做中長線建倉的最好時機,可是很少有人敢這樣做。
2、初升段: 此時的大盤趨勢尚未好轉,股民也對股市未來不抱希望,感到一片茫然,變得對股票麻木不仁。但是,少數「熱門股」開始被推至一定的高度,同時多數的股票也會走出底部並逐步活躍起來,但不會升至很高。這時會有部分敏感的人開始重新關注股市,市場交易也變得活躍起來,成交量開始溫和放大。但由於長期受「熊市思維」影響,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個普通的反彈,而一般敢於在這個時期進入的多是一些曾經的職業大戶,出去的都是初嘗甜頭的中、小散戶。
3、回檔期: 此時的股票市場已有了一定漲幅,但由於長久的「熊市」,人們出手投資變得非常小心謹慎。以至於在股價上漲之時也不敢相信這是「牛市的到來」。在上漲之餘,許多人在賺得小盈利後,會採取「落袋為安」的操作觀念。於是大量的「套牢盤」與「獲利盤」會紛紛湧出。對沒有拋出股票的中小散戶,莊家機構為了減輕將來的拉升壓力及進一步地獲取廉價籌碼會趁著此時人心不穩之機,藉助各種不利股市消息,向下打壓股價,迫使你微利出局。由於以上的原因,股價在這段時間會出現明顯回落。隨著拋盤的減少,主力能吸納到的浮動籌碼會越來越少,成交量出現大幅縮減。多數人認為一輪反彈行情已就此完結。然而在經過「初升段」和「回檔期」的運作,大部分股票的股價都有跌不下去的感覺,且其走勢也都「初具成型」。既然強弱已分,也正是我們進場選股的最佳時期。
4、主升段: 宏觀經濟開始好轉,財政、貨幣政策面也暖風頻吹,各項股市利好政策也不斷出台,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有大幅提升,主力手中握有大量籌碼。此時已是「天時、地利、人和」,有心人會不斷散布各種利好消息把股價持續拉高。由於股價的不斷上漲,不管內行外行,只要持有股票就能獲利,前期賣出股票的中小投資者也由空翻多,形成搶購風潮,而股價會在這種情況下越漲越搶、越搶越漲,以致形成暴漲的局面。證券公司里到處人頭攢動,充滿著一片歡聲笑語,從來沒有炒過股的人也會在周圍的賺錢氣氛感染下,抱著發財的夢想紛紛開戶入市。此時的成交量也迅速地放大,並保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成交量水平上。在這個時期的末端,正是大量籌碼由主力手中向散戶手中轉移的時候,精明、理性的投資者會在這一時期逐步撤出股市。
5、末升段: 此時的市場一派繁榮景象,大量新股不斷發行並以「天價」成交。證券公司內人聲鼎沸,原來的「熱門股」在高位徘徊,「冷門股」瘋狂上漲。一方面黑馬頻出,另一方面又讓你無從下手,暴漲暴跌更是屢見不鮮,無論大盤還是個股成交常常創下成交「天量」。此時股民手中已經少有現金,都在持股待漲,對未來充滿希望。在此階段末期,大勢已是外強中干,成交量已很難再創新高,多數股票已呈現疲態,顯露下跌跡象。市場上的盈利者已不再佔多數,虧損者與日俱增,多年心血很可能在此時付之東流,我們不論盈虧都要抓住這最後的機會盡快離場。
6、初跌段: 由於多數股票的股價都已偏高,欲漲乏力,不少投資人都在較難獲利之餘開始反省。此時主力、機構均已出貨不少,精明的投資人也在做最後的了結,准備退出股票市場。後來的「新多」以為只是正常的回調,並在虧損之後予以補倉,期待著更高的點位。下跌現象也由「垃圾股」向「績優股」擴散,成交量也出現大幅萎縮,若在「初跌段」的初期出局損失還不算太大。
7、中間反彈期: 由於「初跌段」的下跌,此時不少股票已經有了相當的跌幅,不少短線客回來湊熱鬧搶反彈,原來的高位套牢者也會逢低不斷買入攤低股票成本,多種力量會把股價重新推高,但由於股票反彈後搶高價者已具戒心,後知後覺者也都學乖,所以反彈力量不是太足,股價和成交量都難以再創新高,此時也是最後的「逃命」機會。
8、主跌段: 國家開始進行宏觀調控,如利率上調、央票大量投放、存款准備金率上調等收緊銀根等利空消息滿天飛,雖然大部分股票跌幅已經很深,但受利空消息影響,股民還是不計成本地拋出,以致於股價下跌速度很快,甚至出現連續跌停現象。以前套牢持股不買的人在巨虧之後也開始信心動搖,此時的成交量也已縮至很小,不少人在絕望之餘也紛紛賣出股票。
9、末跌段: 此時股價跌幅已深,許多股票的面值已跌至發行價以下,並屢創新低,由於市場低迷,新股發行比較困難,所以大盤成交量也極為稀少,一切又回到了「低迷期」的狀態,多數股民又要離開,有識之士開始粉墨登場。
股市群體的心理行為循環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希望;二跟風;三狂熱;四保守;五失望;六悲觀;七絕望。
⑷ 為什麼說股市是有規律的
真理:只要是物質那麼就一定有它運動的規律。所以股票也有運動的規律,很幸運的是這個規律不用我們再去尋找,有人早發現了。每隻股票的運動可以大致分為四個大階段:1、啟動期:這個時期股價上漲的比較緩慢,股價可以說波動的非常小;2、上升期(起飛期):這時股價一躍而起,有時讓你追都追不上,股價連續翻番;3、平衡期:這時股價到達一定時開始出現,股價又開始波動,而這的波動比啟動期來的大;4、下降期:與上升期相反,股價一跌再跌,讓你感覺跑都跑不及。這4個時期看上去簡單,但是真正明白的不是很多,就好像我們都對血液都明白,但是你知道血液一個循環的時間是多少嗎?人一天要多少個血液循環呢?一年呢?等等問題,拓展開來發現原來我們懂的很少很少。但在這些問題中我們發現了新的事物:大循環和小循環。一個大循環是由多個小循環組成,現在每個人打開軟體,看下1990年上證指數到現在,經歷了幾個大循環呢?多少個小循環呢?每天有幾個循環呢?
有人懷疑過,股票是不是有這樣的規律呢?所以請大家去股市裡找找看,究竟是不是100%都是遵循的這個規律?
⑸ 「里根大循環」是如何建立的
1980年,是美國經濟轉折的一年。11月4日,演員出身的羅納德·里根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卡特、老布希,成功當選總統。
桑特《紐約書評》如此稱贊:「里根當選總統,意味著空中再次彌漫如麝香般芬芳的利潤。」後來,索羅斯將這一經濟奇跡稱之為「里根大循環」。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陷入滯脹時,先控通脹,還是先刺激經濟增長,這是一個單選題。
從尼克松、福特再到卡特,這三任政府對此都舉棋不定,政策反反復復,反而加劇了通脹預期。事實上,不論從結果還是理論上都證明了,沃爾克是對的,忍受短期痛苦,先把通脹壓住。為什麼?
其中的邏輯不難理解:貨幣是一個經濟的穩定器;如果貨幣大幅度貶值,市場價格則會全面扭曲,市場機制整體失靈,經濟則會陷入混亂,經濟衰退、停滯以及大規模失業則不可避免。
如果貨幣價格穩定了,市場才能逐漸恢復秩序,消費者、投資者、企業家才能做出相對合理的決策,市場自愈、自我調節的機制才能啟動。如此,貨幣價格穩定,通脹被控制,經濟和就業才會增加。
早在1940年代,德國弗萊堡學派創始人瓦爾特·歐根就明確提出過這一主張——貨幣目標優先原則。他認為,一切宏觀經濟目標都必須讓位於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的唯一目標則是保持價格穩定。
歐根《經濟政策的原則》一書中非常明確地寫道:
「只要幣值的某種穩定性得不到保障,一切為實現競爭秩序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堅定不移地把穩定貨幣放在首位,這樣做事實上是對其他政策目標的最大支持,也是對經濟發展的最大貢獻」。
歐根的這一主張,被沃爾克成功地運用到了抗通脹之中。只是抗通脹這個過程中,貨幣大幅度緊縮,帶來經濟下滑、失業增長的痛苦和陣痛,讓人煎熬。
這種暴力出清的方式是反人性的,也是無奈之舉,需要與世界為敵的勇氣,而沃爾克做到了。
抗擊滯脹成功的關鍵是沃爾克按住了通脹,對內為美國經濟創造了一個穩定的價格環境,促進市場機制自我復甦,醞釀了信息技術革命——計算機、微電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及核能技術;對外重新確立了美元的強勢地位,一掃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的頹勢,締造了一個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新秩序及金融市場,促使大量國際資本流入美國,創造了幾十年的房地產、股票及金融大牛市。
這就是里根經濟學(里根大循環)的內核。
1983年,美聯儲主席換屆,沃爾克因抗擊通脹有功,聲望日隆。里根頗為猶豫,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見了保羅——我是在8月1日任命他做美聯儲主席呢,還是別人?從金融市場的反應看,似應讓他續任。我不希望動搖他們對復甦的信心。」
不久後,沃爾克成功連任。
在參議院通過沃爾克的任命時,參議員加恩對沃爾克贊賞有加:「我懷疑除了沃爾克以外,過去還沒有哪位美聯儲主席能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堅持履責。」
尼克松時代的沃爾克親手關閉黃金兌換窗口,終結金本位,將無錨貨幣放虎歸山,推動人類經濟進入浮動匯率時代;十年後,他又化身為孤膽英雄生擒通脹猛虎。沃爾克一身正氣,剛正勇猛,留下一句句振聾發聵的警句:
「維護價格穩定是社會契約的應有之義。我們給政府印鈔的權利,是因為我們相信經選舉出來的官員不會濫用職權,不會過度發行美元使之貶值,會讓美元與黃金等價。如果我們不信守諾言,就破壞了他人對美國的信任,而信任是一切中的一切。」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
⑹ 股票大盤如何來劃分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呢
屬於波浪理論 第1浪:(1)幾乎半數以上的第1浪,是屬於營造底部型態的第一部分,第1浪是循環的開始,由於這段行情的上升出現在空頭市場跌勢後的反彈和反轉,買方力量並不強大,加上空頭繼續存在賣壓,因此,在此類第1浪上升之後出現第2浪調整回落時,其回檔的幅度往往很深;(2)另外半數的第1浪,出現在長期盤整完成之後,在這類第1浪中,其行情上升幅度較大,經驗看來,第1浪的漲幅通常是5浪中最短的行情。
第2浪:這一浪是下跌浪,由於市場人士誤以為熊市尚未結束,其調整下跌的幅度相當大,幾乎吃掉第1浪的升幅,當行情在此浪中跌至接近底部(第1浪起點)時,市場出現惜售心理,拋售壓力逐漸衰竭,成交量也逐漸縮小時,第2浪調整才會宣告結束,在此浪中經常出現圖表中的轉向型態,如頭底、雙底等。
第3浪:第3浪的漲勢往往是最大,最有爆發力的上升浪,這段行情持續的時間與幅度,經常是最長的,市場投資者信心恢復,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現傳統圖表中的突破訊號,例如裂口跳升等,這段行情走勢非常激烈,一些圖形上的關卡,非常輕易地被穿破,尤其在突破第1浪的高點時,是最強烈的買進訊號,由於第3浪漲勢激烈,經常出現"延長波浪"的現象。
第4浪:第4浪是行情大幅勁升後調整浪,通常以較復雜的型態出現,經常出現"傾斜三角形"的走勢,但第4浪的底點不會低於第1浪的頂點。
第5浪:在股市中第5浪的漲勢通常小於第3浪,且經常出現失敗的情況,在第5浪中,二,三類股票通常是市場內的主導力量,其漲幅常常大於一類股(績優藍籌股、大型股),即投資人士常說的"雞犬升天",此期市場情緒表現相當樂觀。第A浪:在A浪中,市場投資人士大多數認為上升行情尚未逆轉,此時僅為一個暫時的回檔現象,實際上,A浪的下跌,在第5浪中通常已有警告訊號,如成交量與價格走勢背離或技術指標上的背離等,但由於此時市場仍較為樂觀,A浪有時出現平勢調整或者"之"字型態運行。第B浪:B浪表現經常是成交量不大,一般而言是多頭的逃命線,然而由於是一段上升行情,很容易讓投資者誤以為是另一波段的漲勢,形成"多頭陷井",許多人士在此期慘遭套牢。第C浪:是一段破壞力較強的下跌浪,跌勢較為強勁,跌幅大,持續的時間較長久,而且出現全面性下跌。
從以上看來,波浪理論似乎頗為簡單和容易運用,實際上,由於其每一個上升/下跌的完整過程中均包含有一個八浪循環,大循環中有小循環,小循環中有更小的循環,即大浪中有小浪,小浪中有細浪,因此,使數浪變得相當繁雜和難於把握,再加上其推劫浪和調整浪經常出現延伸浪等變化型態和復雜型態,使得對浪的准確劃分更加難以界定,這兩點構成了波浪理論實際運用的最大難點 實際用法上很難判斷第一浪 但是一個趨勢出來後 正確分析出完整的波浪結構 會對大勢的把握更加准確
⑺ 某支股票"走的是主升C浪行情"是什麼意思
第一 釋疑
這里說的「C浪」是出自波浪理論的一個專業術語。
但是按照概念來看,提問的這個描述是錯誤的,因為波浪理論裡面,一個完整的波浪周期共有8個浪,其中五個是主浪,也就是反應了整個市場走勢的趨勢浪,比如說當前行情是多頭行情,那麼主浪就用1,2,3,4,5浪表示,在多頭上漲過程中,出現的小幅下跌,我們成為調整浪,一般有三個,分別用A浪,B浪,C浪表示。
那麼問題當中的C浪,實際就是調整浪,而不是主浪(趨勢浪)。主浪用1浪,2,3,4,5浪表示
第二 概念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波浪理論。
美國證券分析家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IiR.N.Elliott)根據這一發現他提出了一套相關的市場分析理論,精煉出市場的13種型態(Pattern)或謂波(Waves),在市場上這些型態重復出現,但是出現的時間間隔及幅度大小並不一定具有再現性。爾後他又發現了這些呈結構性型態之圖形可以連接起來形成同樣型態的更大圖形。這樣提出了一系列權威性的演繹法則用來解釋市場的行為,並特別強調波動原理的預測價值,這就是久負盛名的艾略特波段理論,又稱波浪理論。艾略特波浪理論(Elliott Wave Theory)是股票技術分析的一種理論。[1] 認為市場走勢不斷重復一種模式,每一周期由5個上升浪和3個下跌浪組成。艾略特波浪理論將不同規模的趨勢分成九大類,最長的超大循環波(grandsupercycle) 是橫跨200年的超大型周期,而次微波(subminuette)則只覆蓋數小時之內的走勢。但無論趨勢的規模如何,每一周期由8個波浪構成這一點是不變的。
艾略特理論認為,不管是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每個完整循環都會有幾個波段。多頭市場的一個循環中前五個波段是看漲的,後三個則是看跌的;而前五個波段中,第一、三、五,即奇數序號,是上升的,第二、四波段,即偶數波段中的六波段偶數序號是明顯看跌的;第七為奇數序號則是反彈整理。因此奇數序波段基本上在不同程度上是看漲的或反彈,而偶數序波段則是看跌或回跌。整個循環呈現的是一上一下的總規律。而從更長的時間看,一個循環的前五個波段構成一個大循環的第一波段,後三個波段構成大循環的第二個波段。整個大循環也由八個波段組成。
就空頭市場看,情形則相反,前五個波段是看跌行情,後三個則呈現看漲行情。前五個波段中,又是第一、三、五奇數序波段看跌,二、四偶數序波段反彈整理,看漲行情的三段中,則第六、八段看漲,第七回跌整理。整個循環依然是一上一下的八個波段。在空頭市場,一個循環也構成一個大循環的第一、二個波段,大循環也由八個波段組成。
一 【波浪理論基本要點】
①一個完整的循環包括八個波浪,五上三落。
②波浪可合並為高一級的浪,亦可以再分割為低一級的小浪。
③.跟隨主流行走的波浪可以分割為低一級的五個小浪。
④1、3、5三個波浪中,第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一個波浪。
⑤假如三個推動浪中的任何一個浪成為延伸浪,其餘兩個波浪的運行時間及幅度會趨一致。
⑥.調整浪通常以三個浪的形態運行。
⑦黃金分割率理論奇異數字組合是波浪理論的數據基礎。
⑧經常遇見的回吐比率為0.382、0.5及0.618。
⑨第四浪的底不可以低於第一浪的頂。
⑩艾略特波段理論包括三部分:型態、比率及時間,其重要性以排行先後為序。艾略特波段理論主要反映群眾心理。越多人參與的市場,其准確性越高。
二 【波浪理論關鍵部分】
投資者應了解,艾略特的波浪理論其關鍵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為波浪的形態;
第二,為浪與浪之間的比例關系;
第三,作為浪間的時間間距。
而這三者之間,浪的形態最為重要。波浪的形態,是艾略特波浪理論的立論基礎,所以,數浪的正確與否,對成功運用波浪理論進行投資時機的掌握至關重要。波浪理論並不是獨立存在的,他與道氏理論、技術分析、經濟基本面分析、以及與新聞價值型都有一些神奇的相關聯的關系。眾多投資人士稱:「道氏理論告訴人們何謂大海,而波浪理論指導你如何在大海上沖浪。
波浪理論是一門歷史悠久,而且高深的一門學科,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希望此文能幫你帶來一點思路,知道探索的方向。
⑻ 山西普大循環貸
山西普大無循環貸-山西普大煤業集團共捐助價值10餘萬元的食品、麵粉、蔬菜、豬肉、月餅及現金等,對當地的100餘名孤寡老人和孩子進行了慰問。山西普大煤業集團於2003年在山西太原成立,業在煤化工產品零售方面的發展迅速,深受客戶信賴;另一方面山西普大煤業集團一直心系貧困山區,積極承擔企業應當的社會責任,多年來始終奔走在慈善、扶貧工作的第一線。
山西普大煤業集團一行還考察了該村留守兒童情況,據介紹,該村地理位置偏遠,經濟落後,一部分兒童跟隨服務外出打工,一部分則留在了農村成為留守兒童,他們大部分家境貧寒,也得不到父母時時的關愛。
⑼ 股票有什麼規律
總的來說,就是漲久必跌,跌久必漲。
每隻股票的運動可以大致分為四個大階段:
1、啟動期:這個時期股價上漲的比較緩慢,股價可以說波動的非常小;
2、上升期(起飛期):這時股價一躍而起,有時讓你追都追不上,股價連續翻番;
3、平衡期:這時股價到達一定時開始出現,股價又開始波動,而這的波動比啟動期來的大;
4、下降期:與上升期相反,股價一跌再跌,讓你感覺跑都跑不及。
這4個時期看上去簡單,但是真正明白的不是很多,就好像我們都對血液都明白,但是你知道血液一個循環的時間是多少嗎?人一天要多少個血液循環呢?一年呢?等等問題,拓展開來發現原來我們懂的很少很少。但在這些問題中我們發現了新的事物:大循環和小循環。一個大循環是由多個小循環組成,現在每個人打開軟體,看下1990年上證指數到現在,經歷了幾個大循環呢?多少個小循環呢?每天有幾個循環呢?
有人懷疑過,股票是不是有這樣的規律呢?所以請大家去股市裡找找看,究竟是不是100%都是遵循的這個規律?
我堅信有一種方法每天能找到一隻漲停個股。現在這個方法不就放在我們面前嗎?每天3點結束時就去找,看看有幾只股票今天是在啟動期?有幾只股票馬上進入上升期呢?盡管今天沒有漲停,但是也可以給你帶來點小回報不是嗎?
⑽ 股市裡的大二浪是什麼意思
《艾略特波浪》
艾略特理論認為,不管是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每個完整循環都會有幾個波段。多頭市場的一個循環中前五個波段是看漲的,後三個則是看跌的;而前五個波段中,第一、三、五,即奇數序號,是上升的,第二、四波段,即偶數波段中的六波段偶數序號是明顯看跌的;第七為奇數序號則是反彈整理。因此奇數序波段基本上在不同程度上是看漲的或反彈,而偶數序波段則是看跌或回跌。整個循環呈現的是一上一下的總規律。而從更長的時間看,一個循環的前五個波段構成一個大循環的第一波段,後三個波段構成大循環的第二個波段。整個大循環也由八個波段組成。
艾略特波段理論
就空頭市場看,情形則相反,前五個波段是看跌行情,後三個則呈現看漲行情。前五個波段中,又是第一、三、五奇數序波段看跌,二、四偶數序波段反彈整理,看漲行情的三段中,則第六、八段看漲,第七回跌整理。整個循環依然是一上一下的八個波段。在空頭市場,一個循環也構成一個大循環的第一、二個波段,大循環也由八個波段組成。
無論是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第三波段是最長的,即上升時升幅最大,下降時跌幅也最大。
大二浪,顧名思義,就是艾略特理論中大級別周期(這是「大」的含義)裡面和主要運動方向相反的那一波。本周A股14%的下跌肯定不屬於大二浪。如果把2013至今的運行看做一波牛市,大二浪應該指今年1-2月期間的那部分。現在的走勢或者理解為見頂前的四浪,或者理解為下跌的A浪,也就是第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