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銀行理財轉型挑戰

銀行理財轉型挑戰

發布時間:2021-03-19 11:24:49

銀行理財轉型,"類貨幣基金"能成為新答案嗎

銀行理財產品比貨幣基金收益好。原因: 1、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比貨幣基金小,收益肯定不如大部分基金,但卻比貨幣基金高一點,但這兩個的收益都不是很高。 2、貨幣基金是基金里收益最低,風險最小的一種,它的收益和銀行定期存款差不多。

② 銀行理財如何走好轉型之路

未來銀行理財主要應從四個方面轉型,:
一是投研轉型。充分發揮商業銀行對宏觀經濟、各類政策的研究優勢,提升以大類資產配置為核心的投研能力,構建以研究為基礎、多個專業投資團隊並行的「宏觀+中觀+微觀」全方位投研聯動體系,加強對國家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建設、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究。
二是風控轉型。堅持前中後台分離,優化調整部門的組織架構,重塑資產管理業務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獨立的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中台,強化獨立風控中台的機製作用,築牢理財投資業務風險管理的投資事前、事中和事後三道防線。
三是產品轉型。要打造凈值型產品體系,使之順應監管、業內領先、客戶滿意、收益穩定、具備工行特色。要把「類基金」產品作為長期轉型目標,部署固收類、混合類和權益類、商品及衍生品類四大產品線,樹立行業轉型標桿。
四是銷售轉型。以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為導向,重塑理財產品銷售體系以適應凈值化轉型要求。同時加快合格投資者培育,夯實客戶基礎,堅持將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投資者,多層次做好市場與投資者的引導和教育工作。

③ 如何看待多家銀行已提前終止785款理財產品這件事

這些理財產品都是虧損在做,所以銀行不賺錢也不想一直擔風險做下去。不做了,這樣反而減輕銀行負擔。

④ 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如何發展轉型

長期以來,銀行面向廣大中小客戶銷售的理財產品,以預期收益率型產品為主,涉嫌剛性兌付,成為此次監管整治的重點。而投資者也已經適應了這種預期收益率型產品,已形成較為牢固的投資習慣。扭轉客戶習慣,讓客戶群體慢慢接受凈值型產品,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宣傳了很久的打破剛兌,很難以違約的形式來實現投資者教育,主要是顧忌於社會影響。可能的路徑,或將是慢慢增加凈值型產品面市,同時逐步收縮預期收益率型產品發行,到期不再續做。同時,凈值型產品的推出,也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起先以低風險品種為主,減少凈值波動,讓傳統理財客戶容易適應。在新規的過渡期內,《意見》允許發行老產品接續資產,則可以讓老產品慢慢變成「過渡型產品」,即雖不完全符合《意見》要求,仍然持有部分非標債權,且期限錯配,但在持倉中漸漸增加標准化證券的比例,逐步達到新規要求。
通過這種方法,剛兌的預期收益率型產品逐步退出市場,以此來實現打破剛兌。同時,讓客戶逐步接受凈值型產品,最終逐步實現新老產品平穩過渡。

⑤ 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有哪三種轉型路徑

銀行繼續大力發行新型凈值型理財產品,進一步加大銀行理財對債券市場的配置規模。
銀行繼續大力發行新型凈值型理財產品,但投資標的可能轉向ABS產品。
銀行選擇逐漸放棄傳統的理財業務,將轉向銀行存款、固定收益類資管產品(包括銀行新型資管產品)、貨幣基金之中。

⑥ 銀行理財監管細則落地轉型迎來陣痛嗎

銀行理財新規和資管新規細則「出爐」,明確了相關監管要求。但對投資者來說,將有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達不到此前公布的預期收益率水平,可能會不得不承擔投資產品表現不佳導致的虧損,需要盡快適應理財市場新的變化。

中國工商銀行資管部副總經理高翀對記者表示,銀行理財新規和資管新規細則「出爐」,明確了相關監管要求,尤其是細化了過渡期的安排,消除了市場不確定性,也為業務轉型指明了方向。在他看來,銀行業要在保持相關業務規模穩定的前提下,實現相關業務和產品的成功轉型。

顯然這並不容易。北京高華證券公司近日發布的一份研報指出,在過去兩個月里,由於監管新規細則不明,一些銀行在發行合規的新理財產品或清理現有理財產品時遇到了困難。因而,債市和股市都在短期內經歷了擠出壓力。

平安證券分析師陳驍認為,嚴監管切中了銀行理財業務整改的3大焦點——資金池、非標和凈值化管理,在相關業務調整真正取得成效前,表外業務收縮的陣痛期仍將延續。

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趨勢看,非標產品規模下降趨勢不可逆轉。不過由於開放了公募理財產品渠道,使得非標調整的壓力得到一定緩解,對銀行理財業務轉型起到正面作用。此外,理財產品的分級問題得到進一步確定,商業銀行不得發行分級產品,相關業務會進一步規范。

⑦ 資管新規後,銀行理財怎麼轉型凈值化

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已體現在監管新規要求之中。但還是存在不少業務邏輯上的現實問題,使凈值化轉型之路較為艱難。
首先,盡快試點凈值型資管產品,有條件的銀行可以在過渡期內按照新規要求推出產品,並開展相應的營銷推廣活動。條件不完全具備的,也可採用漸進的方式,逐步提高現有產品中的標准化證券的比例,使產品逐步接近新規要求。
其次,盡快推進科技系統、估值體系、投研團隊、營銷團隊等必要的技術支撐的建設。比如租用所需系統或引入投顧服務,以實現資管業務的經濟運營,服務自身客戶。

⑧ 資管新規正式到來,銀行理財到底該向什麼地方轉型

成立三方公司唄,估計不少門店的理財經理要下崗了。新規要求銀行不能做這個業務了,國內高凈能買的就諾亞、陸浦、鉅派啥的。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轉型挑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券交易通常都必須 瀏覽:611
金融招聘公司 瀏覽:62
釩產品價格 瀏覽:675
人民幣況美金匯率 瀏覽:946
上海國際金融人才服務中心在哪裡 瀏覽:777
招商證券賬戶忘記了 瀏覽:271
建發股份app軟體 瀏覽:608
專利信託在我國可運用的領域1 瀏覽:166
縣級企金融機構單位處室 瀏覽:922
上海重信金融重慶分公司 瀏覽:194
小額股票質押融資借不到錢 瀏覽:215
平安銀行貸款中介 瀏覽:806
中信證券研究所網址 瀏覽:310
黃金葉煙標 瀏覽:626
大眾金融服務費標准 瀏覽:490
9月8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624
大同黃金那裡有回收的 瀏覽:415
如何營銷理財客戶買基金 瀏覽:214
金融機構的主體包括 瀏覽:825
牛市不買融資股票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