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建行的理財產品
建議:注意現金流動性。再考慮投資。
想積累財富是好事,如果應急資金不能在發生意外情況到位,抽取投資資金帶來的可能是損失。
商業銀行有基金代購點,可以選擇基金定投。好處:比單獨投資某一金融工具風險小很多,這個是基金的特點。定投門檻低(200元)
給你復制個(自己的東西,不是摘抄別人的,呵呵):
證券投資基金(就是通俗的「基金」)依據不同的標准分為很多類型。我國2004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首次將我國的基金類別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基本類型。
無論什麼類型,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都實行組合投資、專業管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而且我國目前全都為契約型基金,運作方式有封閉式基金與開放式基金兩種。
基金關繫到的手續費一般是認購1.0%,申購1.5%,贖回0.5%, 託管費0.25%每年 管理費1.5%。*後兩個費用是從基金資產中扣減,前三是基金持有人(投資者)出具。
1、股票基金。其追求長期的資本增值,適合長期投資者。與其他類型的基金相比,股票基金風險較高,但預期的收益也較高。值得一提的是,其長期投資增值性與房地產一樣,是應對通貨膨脹最有效的手段,可供投資者滿足遠期理財目標,如子女教育支出、退休養老支出等。
*股票基金所募集的資金60%以上會投資於股票市場,投資與一攬子股票,較好的分散單獨投資股票的風險。
這里一說股票基金的投資風險。(1)系統風險。不可分散的一種風險,如政策風險、經濟周濟波動、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等。(2)非系統風險。可分散的風險,如信用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其完全可以通過分散投資加以迴避的。(3)管理運作風險。這個不多說。
股票型基金根據持有時間長短,贖回費逐步降低直至零。如持有超過一年不到兩年,贖回費由原0.5%降低到0.25%,持有超過2年,贖回費為零。
2、債券基金。80%以上募集的資金會投資於債券,其追求穩定收入,收益與風險處於適中位置。債券基金被視為組合投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經常與股票基金進行適當的組合投資,以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的目的。
債券基金也是投資於一攬子的債券的組合投資工具,也能分散投資風險。
債券基金的投資風險:(1)利率風險。債券價格與利率呈反向變化。(2)信用風險。不多說。(3)提前贖回風險。(4)通貨膨脹風險。通脹率會吞噬固定收益所形成的購買力,必須適當購買股票基金。
3、貨幣市場基金。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其風險低、流動性強。貨幣市場基金是厭惡風險、對資產流動性和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進行短期投資的理想工具,或暫時存放現金的理想場所。在家庭理財中是現金規劃的重要工具。起點低,流動性好,收益一般較活期儲蓄高。
貨幣市場基金的投資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
目前大多數貨幣市場基金申購、贖回費用是免的。
4、混合基金。混合型基金的風險低於股票,預期收益則要高於債券基金。適合較為保守的投資者。
混合基金中有偏股型基金(50-70%投資股票,20-40%投資債券)、偏債型基金(50-70%投資債券,20-40投資股票)、股債平衡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
混合基金的投資風險主要取決於股票與債券配置的比例大小。
5、保本基金。保本基金的最大特點是其招募說明書中明確規定了相關的擔保條款。從本質上說保本基金是一種混合基金。此類基金鎖定了投資虧損的風險,產品風險較低,也並不放棄追求超額收益的空間(保本基礎上,將其餘部分資金投資於股票、衍生工具等高風險資產上),因此合適不能忍受虧損、比較穩健和保守的投資者。
保本基金是個有意思的基金,有興趣的可以多找點資料看看。
⑵ 目前建行有什麼好的理財產品或好的基金
http://www.ccb.com/portal/cn/financing/index.html
你可以看下這個,建行理財產品介紹
至於基金,那隻是建行代理銷售,而且近期好象一直都不太好
⑶ 建行基金公司旗下的哪款基金產品比較好
發行金融產品的機構很多,包括銀行、信託、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投資者在選擇凈值金融產品時,應選擇具有良好投資管理能力的發行人。從目前比較受關注的銀行來看,除了我們熟悉的四家銀行外,理財業務發展較好的股份制銀行或城市商業銀行有多種產品可供選擇。
在傳統的投資理念中,保本理財是保守投資者的最愛,保證了本金的安全性,而收益型或期望型理財則更符合傳統投資者的投資偏好,更為人們所接受。凈值金融產品不能保證本金,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流動性和金融需求靈活選擇條款和產品。靈活性和流動性是凈值財務管理的主要特徵,投資者應充分利用這一特徵。
⑷ 建設銀行具體能買哪些理財產品
建行能買的理財產品主要有短期,中期和長期三種。短期為一個月,三個月以內。中期為一年以內,長期為三年五年以內。
⑸ 建行的基金和理財產品哪個更好風險低
風險低的,收益也抵。風險可認為是零的就是國債、存款、貨幣基金。
風險高的,收益也可能高。
因此沒有簡單的裁判理財產品好壞的標准,基礎還是你的需求、風險承受能力和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