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什麼人會買理財產品

什麼人會買理財產品

發布時間:2021-09-14 15:42:08

㈠ 為什麼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喜歡去銀行買理財產品

這個問題好多年輕人可能不理解,現在互聯網金融這么發達,余額寶類產品即方便收益又不錯,為什麼還有人去銀行存款和理財?

其實換位思考你就明白了。

綜合風險和收益情況,銀行理財還是可以被老年人接受。

所以我認為,只要主要避開存款、理財變保險和高於R2等級的理財產品這些坑,老年人投資銀行理財產品還是可以的,不能以年輕人的眼光去評價老年人的投資。

㈡ 哪些人適合購買個人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門檻比較高,不過有銀行背書。需要注意銀行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所以最好是了解過後在考慮。一般的保本類理財畢竟適合老人、家庭這種的。

㈢ 什麼樣的人群適合購買理財產品

根據個人需求選擇購買,目前我行發售的理財產品,最低申購金額一般是5萬或者10萬;外幣理財產品起點不一,港幣一般60000元起,澳元9000元起,美元8000起,英鎊4000元起,歐元5000起,具體規定請查看產品說明書。
若通過招行購買,目前我行的理財產品在主頁上面有公布出來,打開個人理財頁面,通過「搜索」可以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如您需要相應的理財規劃建議,還要請您到我行網點或直接聯系您的客戶經理嘗試了解一下。)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㈣ 為什麼現在的人需要理財

一、為什麼要理財?

首先明確一點,理財的目的不是財產迅速增值,而是保值的基礎上穩定升值。這里,保值是第一位,升值是錦上添花。

如果你在資金量很少,企圖通過錢生錢的方式一勞永逸財富自由,那麼你一定會陷入概率學意義上贏面低於50%的賭博,黃金、石油、現貨期貨、美元這種高杠桿游戲確實能以小博大,但是All

in之後的傾家盪產比比皆是,控制好風險率用極少的資金博一把是可以的,然而很遺憾極少的資金意味著贏了也不等同於一夜暴富。所以很多大佬都說控制風險是理財極為重要的藝術,而在我看來,這就是保值的內涵。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理財界最有名的一本入門書籍,是Robert
T.Kiyosaki寫的《富爸爸窮爸爸》。這也是我在大學畢業以後看的第一本理財類書籍,當年青澀的我如獲至寶,覺得看完此書財富金山定在眼前,現在想想真是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簡稱智障。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里強調的最重要理念就是:

1.讓金錢為人工作,而不是人為金錢工作

2.購買資產而不是負債。

第一點很容易理解,就是通過理財的方式讓金錢二十四小時不停生錢,其實存銀行獲得利息也是其中一種方式,只不過錢的獲利效率低了點(笑),起碼得跑過通貨膨脹吧。

第二點可能稍難理解,舉個例子吧,在Robert看來,購買理財產品、房產、股票、提升技能的培訓等是投資行為,而購買華麗的衣服、最新款的iPhone、新汽車均是購買負債。
所以資產和負債的區別是什麼呢?資產就是可以給你帶來現金流入的產品,而負債則是導致資金流出的產品。

具體分析一下,購買理財產品、房產、股票,在穩妥的投資下是可以獲得現金流入的,提升技能的培訓是對人主體的投資,而遵循技多不壓身的傳統規律,變得優秀是可以帶來現金流入的。

另一方面,華麗的衣服、新款iPhone、新汽車不僅存在到手就折舊的風險,而且對這些產品的維護、使用均會產生現金流出。不過,看待事物也要一分為二,經濟學講究「效益」,引申出了諸如「邊際效益」、「效益最大化」等許多概念。而值得一提的是,「效益」這個詞本身的內涵是豐富而模糊的。如果購買一台新的iPhone可以為你帶來極大的持久的愉悅和工作方便,購買一台汽車可以為你省去大量的通勤時間,你那麼這個行為本身的邊際效益是很大的,那就果斷買。如果購買的物品與節約時間相關性很大的話,我私以為也是屬於資產,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對於這句話的認可會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加深的。

二、理財原則

1.保值(穩妥=總體低風險)

2.確保一定現金流,或者流動性很好的理財產品

3.分散投資

這三個原則非常好理解,在此原則上,我試著給出一個比較折中的理財方案。有小夥伴一定會提到廣為流傳的標准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如下圖:

圖3 流動性說明

做幾點說明:

1.風險高低和流動性好壞是根據個人偏好定義的;

2.資產以10萬元為例,投資比例應每3-6個月做一次調整,以動態適應個人狀況;

3.此表為推薦資產配置,每個人需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再次警告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四、關於保險

每當我對身邊的人提起保險,他們總是一臉懷疑地看著我,眼神里都是「你是不是轉行做保險了」……這個現象是有歷史原因的,大陸長期以來的保險營銷策略導致了公司和投保人之間的互相不信任,一方面人們不願意被「忽悠」參保,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對於主動投保人也提防「騙保」行為。

在財富積累階段,最難以承受的就是意外和疾病帶來的大量資金消耗,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重大意外和疾病可以瞬間摧毀一個普通家庭的積蓄,甚至背上負債。還記得投資的第一原則嗎,保值。保險就是在我們遭受重大意外等小概率事件時幫助我們度過難關,保證資產價值不過分縮水以小博大的最好投資。大多數人情願每年為幾十萬的車買保險,卻總是幻想意外與自己無關。

操作起來很簡單,選擇大陸的知名公司,無非平安、太平洋、人壽等,每年買一份意外險和一份重大疾病險,小提示:保險越年輕買越實惠。近年來也流行去香港買保險,香港保險性價比高,當然前提是必須親自去香港簽合約。

五、關於股票

就我自己經驗而言,投資基金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投資某幾只股票,務必放長線釣大魚,眼光放長遠一點,時間一定會給你豐厚的回報。 投資需趁早,更重要的是保持學習的狀態,你的努力定會迎來回報。

六、關於互聯網金融

2016年底開始,我定投的產品就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了,因為也是選了比較穩健的理財平台,專服務體驗也很好,可以滿足我10%的年化收益率,又不用花時間去管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對互聯網金融的第一反應是P2P,但其實還有P2B。P2B是個人對企業投資,我們可以了解企業的所有信息,知道錢借給誰,借款方如何做抵押,相對比較放心。
但P2B同時也是最難做的,因為需要平台有足夠的產品源及風控能力。

我就說說怎麼判斷自己投的平台穩:

1.基本指標:銀行存管、信息披露、風控系統、三級等保……硬核過關

2.歷史記錄:從沒有逾期記錄,甚至節假日有時候還提前還款

3.企業風格:不是高大上,但是小而美;標的有就上,沒有就不上,不做假標

4.平台活動:不用高息返現來吸引投資,這家平台最近做的活動就是注冊投資送500京東購物卡的,比起其他平台來說,其實蠻普通的,但是有總比沒有好。100紅包+500京東卡

5.客服水平:一家尊重客戶的公司,任何時候提問,客服都會第一時間相應,如果有什麼不滿,可以直接在客戶群吐槽,連CEO有時都會出來和客戶溝通,有什麼說什麼,沒有什麼可美化的

6.信息渠道:有個專門的論壇無界部落,是投資者可以任意發言的,可以看到其他人在這里理財的感受。還有公司員工每周都會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反正我看著挺踏實

其實我投資的麻袋、桔子、小金,都還可以,但是整體來看還是這家最安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們就按照我這個標准挑就對了

㈤ 哪些人群會去買長期型理財產品

你好,厭惡風險,生活、工作收入又比較穩定,對意外事件的承受力較強(不急於用錢),才會買長期型理財。

㈥ 現在很多的人都在購買理財產品,這是為什麼呢

我國是儲蓄大國,人們一直很重視理財。根據人們的印象,理財主要是通過貨幣的附加值進行的,誰給的利率對誰來說高。事實上,我們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考慮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個主要性質。

目前的理財方式主要包括銀行存款、銀行理財、專業公司平台理財、民間貸款。

銀行理財

銀行存款是大家最熟悉的方式。我國的銀行一直比較厚道,給我們的利率一直不低。


通過適當的理財方式,可以形成穩定的現金流,最終實現財務自由。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現在越來越喜歡理財了。

㈦ 為什麼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喜歡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呢

平台理財對於老年人有一定障礙。首先,平台理財的傳播有限,對老年人影響力很弱;其次,平台理財大多依靠網路和移動端(手機)進行交易,而網路的虛擬性對老年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第三,老年人對智能手機操作實在有限,很多僅打電話,最多看看火山,刷刷抖音,你要他開戶或交易,的確非常困難。第四,非銀行理財負面消息太多,令人有談虎色變,避而遠之的感覺。少年們,請不要以為老年人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太老套。你可知道,當他們退休以後,這些錢都是他們含辛茹苦,省吃儉用,積累下來用來養老的血汗錢。一旦有任何閃失,晚年的生活該怎樣維持,一身的病痛靠誰來救治?人到老年,再也沒有主動性收入,抗風險能力也會極度下降,保守理財才是上上策,寧可少掙利息,也要保證本金的安全,這才是老年人成熟理性的投資理財觀。

㈧ 都有哪些適合上班人所購買的理財產品

購買理財產品,是國內居民常見的一種資產管理方式。畢竟,股票、基金的價格,存在大幅波動的風險,並不適合每一個居民,特別是風險偏好低的居民。而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總體風險要小於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因此,不少上班族,都喜歡購買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

因此,上班族適合購買的理財產品,其實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說,居民往往會把自己工資卡的開卡銀行賬戶,作為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賬戶。畢竟,多數居民的投資資金,來源於工資收入。對於上市銀行而言,每家銀行發行的類似理財產品,其產品屬性和收益水平也是類似的。舉個例子,如果上班族考慮的是T+0系列的理財產品,那麼無論是平安銀行的「天天成長」系列產品,還是興業銀行的「日日生金」系列產品,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都不大。

一般情況下,居民只要選擇一家整體經營風險可控的常用銀行,就可以開啟自己的理財產品購買之旅。

閱讀全文

與什麼人會買理財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產證券化金融服務 瀏覽:25
北京銀行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49
控股股東減持可轉債注意事項 瀏覽:169
蕪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8
倫敦交易所開戶 瀏覽:448
重慶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瀏覽:81
民間借貸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599
金融公司與二級經銷商協議模板 瀏覽:970
快鴿按揭融資 瀏覽:84
興業證券審批通過何時配股 瀏覽:558
2018酒店投融資分析 瀏覽:922
銀行行長在股東大會上的報告 瀏覽:731
中恆集團有子公司嗎 瀏覽:260
牡丹江國華集團 瀏覽:318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
2019年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 瀏覽: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