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非開放式凈值型理財有什麼區別
一,最大的一點區別是開放式凈值型理財屬於期限靈活流動性,有每個月設開放日,季度開放日,半年等時間上會有差異,根據合同上的期限可以贖回或追加;非開放式就是到期贖回。
二,是發行機構不同,開放式基金由基金公司發行,非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由銀行發行;
三,是投資方向不同,非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投資方向更為穩健,比如銀行存款、債券等等,而開放式基金可投向股票、期貨、期權等等,其投資風險明顯比較高於凈值型理財產品。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一種開放式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相結合的新型銀行理財產品,甚至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凈值型理財產品將會成為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指南針。凈值型理財產品會有固定的開放時期,可以是每周開放,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可以在這段時間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凈值型理財產品不具有P2P網貸等投資形式所具有的每月或每年固定收益,銀行方面也不會給予用戶固定收益的承諾,那麼用戶獲得的收益該如何量化呢?根據凈值理財產品的特性,用戶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息息相關。
相較於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具有流動性強,收益高的優勢,但是收益與風險永遠都是成正比的,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比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更高,由這些特性總結可以知道,凈值型理財產品比較適合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對資金流動性比較看重的投資者。
2. 定開凈值型什麼意思
定開凈值型理財產品,指的是一種具有封閉期限,需要到期才可以贖回的理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不會標明預期收益,金融機構也不會保證收益,需要按照定期公布的凈值計算收益。
以銀行的定開凈值型理財產品為例,如果是購買一年定開凈值型理財,那麼需要1年之後才能贖回本金以及收益,銀行也不承擔定開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產品的盈虧由投資者自己承擔。
應答時間:2020-09-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如何選擇
我們在購買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時要考慮這幾個方面:1、購買門檻。凈值型理財產品很多都是10萬元、50萬元、100萬元起購買,所以大家在購買之前首先要看看自己夠不夠門檻。2、風險等級。凈值型理財均不保本,風險等級在2-5級之間,大家在購買時注意參考自身的風險承受力。3、流動性。從期限來看,凈值型產品分為開放式、定開式、封閉式,開放式產品的流動性最高,支持隨時贖回。定開式和封閉式產品都有固定的期限,流動性稍微差一點,但是收益率會比開放式產品高一點。4、收益率。一般來說,中小銀行的收益率要高於大型銀行,定期產品的收益率要高於活期產品,長期產品的收益率要高於短期產品,風險等級越高收益也越高。
4.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凈值型理財產品,就是銀行募集資金投向資本市場或貨幣市場,投資者的最終收益取決於銀行的投資收益,銀行事先並不承諾固定收益率。
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簡單來說,假設用戶購買時產品的凈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2,則用戶的收益就是1.2-1=0.2;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
(4)定開凈值型理財產品優勢擴展閱讀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傳統理財產品主要有以下三點區別:
1、從流動性看,一般理財產品都有投資期限,沒到期無法贖回資金;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比較流動,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靈活。
2、類似公募基金,凈值型產品會披露收益,比銀行傳統的理財產品更加透明。
3、凈值型理財產品分散不同市場,特別是一些高風險市場;市場行情好時,收益會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行情不好時,它也可能虧損。
不同的凈值型產品,其開發申贖的期限也不一樣。以浦發銀行的10款凈值型產品為例,開放周期由每日開放、每月開放、每季開放、每半年開放、每年開放不等。每個開放申贖期,都會給出該產品的當前凈值。據記者的粗略統計,雖然不同的凈值型產品在收益率上有差異,但目前來看,這些產品的真實收益較同期限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有一定的優勢,折算年化收益率比傳統理財高出1-3個百分點。
選擇理財產品方法:
一看產品的預期收益和風險狀況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只是一個估計值,不是最終收益率。而且銀行的口頭宣傳不代表合同內容,合同才是對理財產品最規范的約定。」理財專家說,在當前弱市環境,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不要對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過高。
二看產品結構和贖回條件
「對於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需要了解產品的掛鉤標的;對於那些自己不熟悉、沒把握的掛鉤標的的理財產品,投資者需要謹慎對待。」理財專家說,有的理財產品不允許提前贖回,有的理財產品雖然能夠提前贖回,但只能在特定時間贖回,且需要支付贖回費用;有的理財產品有保本條款,但其前提是產品必須到期,投資者提前贖回就有可能虧損本金。
三看產品期限
有理財專家認為,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有長有短,一些半年期或一年期的理財產品可能是在股市高位發行的,現在股指已經「腰斬」,這類理財產品如果出現虧損,要想在短期實現「翻本」,難度較大。有的理財產品期限較長,設計的結構又比較好,即使現在虧損,但今後二三年內如果市場向好,這類理財產品完全有可能扭虧為盈。
四看投資方向
銀行會把資金投向哪些方面,因為資金投入方向與理財產品收益率直接相關。另外,銀行並非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許多銀行理財產品特別是股票類理財產品實際上是由銀行聘請的投資顧問負責管理,投資顧問一般由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擔任,其投資研究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控制能力,因此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應了解投資顧問的投資研究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浦發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受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