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設銀行的理財是怎麼回事
這個就是一類理財產品, 和存款差不多。 需要個人在銀行或網上銀行進行購買,有些還需要到銀行簽約,因為理財不像存款, 有一定的風險。
遞增金額: 就是在最小金額基礎上可以最少累加的金額。
期限: 理財時間,相當於銀行存款時間
預期收益率%: 到期摺合的年收益率,相當於年利率
募集期: 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就是期限。
說明書:就是這個產品的詳細說明, 包括產品的主要用途, 基金公司,風險級別,手續費等等
參考剩餘額度: 就是還有可以購買的額度。比如第一個就已經銷售空了。
㈡ 去年去建設銀行存錢,建行的工作人員給我介紹了一款理財產品,買了2000的,到後來才知道是保險,打電
以後千萬不要在銀行買理財的產品。大的保險公司例如平安,人壽這些都不會跟銀行合作。都是那些小保險公司想法設法靠銀行的信譽度來銷售。保險代理人受保險公司監管,提供虛假信息誘導客戶他們要賠償而且會吊銷銷售資格證,保險公司是受保監會監管。。
㈢ 我今年到建設銀行存錢被大堂經理拉著去存了個什麼人壽理財產品存了10萬元一年不讓取的那種chan pg
理財產品分保本的和有風險的 你如果不放心就拿合同去找個懂行的人看看吧
㈣ 這是我在建設銀行買的理財產品,大家看看靠譜么說是保本保息 年利率4%
你好,這不是銀行理財,是銀行代售的保險,本金一般沒問題,但繳納金額、方式、時間,返本時間,收益率都不能聽銷售人員的,得你自己看保單。
㈤ 興業銀行在哪個銀行買了假理財
2015年4月,興業銀行杭州分行金融事業部的員工經過通道方東吳證券牽線,購買了建行咸寧分行10億元的理財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這10億元全部為興業銀行杭州分行的自有資金。據當時簽訂的合同顯示,這是一筆同業業務,涉案產品是一款名為「乾元」的保本理財產品,該產品期限24個月,金額10億元,預期利率6.3%。而在同一時期,其他銀行的類似產品收益率在4%-5%之間,該產品收益率明顯偏高。
按照合同規定,該產品本應於2017年4月21日連本帶息兌付。臨近到期,東吳證券接到興業銀行杭州分行的指令,向建行咸寧分行發函要求其兌付。意外的是,建行咸寧分行回函稱,該產品並不存在,也從未簽署過該協議!
㈥ 當時在建設銀行賣理財產品,當時和業務員說要保本的剛發現是不保的,已經4個月了我該怎麼辦
口說無憑,不要相信業務員的口頭忽悠,已經購買了只能按理財產品協議書執行,理財產品無論如何不到期是不能提前終止的,只能靜觀其變。接受教訓,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仔細閱讀理解理財產品協議書的條款,購買需謹慎。
㈦ 在建設銀行買理財產品,靠譜嗎
現在很多人都想利用自己手中的閑錢,為自己創造一個更好的收益,那麼購買理財產品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但是理財產品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如何進行選擇也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在建設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靠譜嗎?
投資有風險,所以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必須要保持謹慎,購買理財產品之前,必須要閱讀合同,不要覺得是在建設銀行購買的產品就完全放心,自己必須要提前地做好相應的攻略,以免發生虧損的現象,對自己的財產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