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業務中的表內、表外業務分別是指什麼
1、表內業務指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業務。比如銀行存款、貸款等,這個很好理解,銀行每吸納一筆存款、放出一筆貸款,都會在資產負債表上註明。
2、表外業務指商業銀行所從事的、按照現行的會計准則不記入資產負債表內、不形成現實資產負債但能增加銀行收益的業務。簡單來說,表外業務就是銀行大力發展的,資產、負債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這部分業務也能給銀行帶來收益。
表外業務主要有擔保類業務,如擔保(保函)、備用信用證何承兌等,承諾業務和金融衍生交易類業務。承諾業務與擔保業務類似,都與銀行信用有關。金融衍生交易類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滿足客戶保值等需要而進行的貨幣(包括外匯)和利率的遠期、掉期、期權等衍生交易業務。
(1)銀行的投資理財業務是表外業務擴展閱讀:
銀行的表內業務和表外業務的區別比較簡單:體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的業務是表內業務;不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的業務就是表外業務。
表內業務和表外業務可以相互轉換,並不是完全獨立的:
假設銀行為某個企業擔保,收取一定的擔保費。如果企業正常兌付,銀行在擔保過程中獲得了相應的服務費,但不會改變資產負債表。
但如果該企業不能按時兌付,銀行作為擔保機構極有可能要承擔相應責任,比如替該企業兌付。此時銀行要支出一筆資金用於兌付,顯然會減少銀行的資產,這筆錢就需要在資產負債表上體現。這時,表外業務就納入資產負債表,轉換成了表內業務。
㈡ 銀行業務中的表內,表外業務分別是指什麼可以詳細解釋嗎
表內業務就是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業務。比如銀行存款、貸款等。
表外(中間)業務是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表外(中間)業務是銀行在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的基礎上,利用技術、信息、服務網路、資金、信用方面的優勢,不運用或不直接運用自己的資產、負債,以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託為客戶辦理各類委託業務事項。
(2)銀行的投資理財業務是表外業務擴展閱讀:
表外業務與中間業務的區別:
1、狹義的表外業務是那些未列入資產負債表,但同表內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關系密切,並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為表內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的經營活動。
2、中間業務是指不構成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比如代收電費、電話費,代發工資,代理保險等代理類中間業務,銀行卡業務,結算類業務等等很多種。
3、表外業務是不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時期可以轉化成資產負債表上的內容的或有負債業務,比如擔保業務、承諾業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表外業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行表內業務
㈢ 銀行表外業務和中間業務有什麼區別能舉例說明下
銀行表外業務和中間業務的區別:
表外業務也就是狹義的中間業務是指形成銀行或有資產、或有負債的業務,例如銀行承兌業務、銀行擔保業務等等。我國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就是廣義上的中間業務。在我國銀行不能投資二級市場和未上市公司股權,所以理財產品只能打著代客理財的旗號,屬於金融服務業務。但本質上就是存款的轉移。
在這里首先要明確中間業務是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的。
從廣義的角度看,中間業務「是指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2001年7月4日人民銀行頒布《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這些業務可以分為金融服務類業務和表外業務兩大類。
金融服務類業務指的是財務咨詢、代扣代繳業務等服務性業務。
㈣ 銀行的業務問題。銀行有表內業務,表外業務和中間業務。 銀行的投資收益,匯兌及匯率產品凈收益屬於哪一
中間業務收入
㈤ 銀行的委外業務和表外業務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表外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從事的不列入資產負債表,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的經營活動,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表外業務是指那些雖未列入資產負債表,但同表內的資產業務或負債業務關系密切的業務。廣義的表外業務除包括上述狹義的表外業務外,還包括結算、代理、咨詢等業務。表外項目也被稱為「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項目,或者叫「或有資產和負債」。
委外業務,也稱為委託投資業務,指委託人將資金委託給外部機構管理人,由外部機構管理人按照約定的范圍進行主動管理的投資業務模式。委託方,即資金提供方,可以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也可以是企業類法人;管理人,即資金實際投資運作方,一般是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及陽光私募,部分商業銀行現階段也充當委外投資管理人。委託人按照協議約定獲得投資管理的收益,管理人一般以「固定管理費率加超額業績分成」的方式收取管理費。目前,委外業務資金提供方主要是商業銀行的理財及自營資金。
由上可知,委外業務是表外業務的一種實際落地方式,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㈥ 銀行理財是表外業務嗎
屬於啊,,看是不是表外業務有一種簡單方法:就是發生特殊情況銀行要不要拿自己的錢出來,,好像理財,就算虧損也,銀行也不會拿錢補....但假如有種特殊理財,發生虧損要銀行拿自己的錢出來補得話,這就算表內業務....但現在的銀行理財是表外的
㈦ 銀行理財產品哪些在表內,哪些在表外
簡單的講,通過銀行自己渠道以外的渠道做的投資理財業務屬於表外業務,走銀行自己通道,佔用銀行信貸額度等業務,屬表內業務。
㈧ 表外理財業務是什麼意思啊
也就是資金不統計在資產負債表中,較少受到銀監會的監控。近年由於存款准備金率大幅提升,表外業務擴張劇烈,造成風險擴大,銀監會目前已開始控制其發展。
㈨ 簡述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
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是商業銀行從事的不列入資產負債表內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的經營活動。
表外業務按其業務內容可分為承諾類業務、擔保類業務、委託代理類業務、衍生金融工具類業務及咨詢服務類業務。
承諾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在未來某一時期按照事先約定的條件向客戶提供約定的信用業務,如承諾貸款業務。
擔保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對第三方承擔連帶付款責任的業務,包括擔保、信用證、承兌等業務。
委託代理業務是指商業銀行以收取一定手續費等為目的,接受客戶委託,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為客戶提供代理、分銷、代客理財等金融服務的業務,包括委託貸款、代理債券、代理資金清算、代收代付、代客理財、基金託管等業務。
衍生金融工具業務是指建立在基礎金融工具或基礎金融變數之上,其價格取決於後者價格變動的派生產品,是交易雙方通過對利率、匯率、股價等因素變動趨勢的預測,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按照某一條件進行交易或選擇是否交易的合約。包括金融期貨、金融期權、金融遠期、互換金融等。
咨詢服務類業務是指以銀行擁有的專營許可權或行業優勢,為客戶提供的純咨詢服務性質的業務。包括理財顧問、委託代保管等業務。
表外業務按業務性質可分為委託代理類業務、衍生金融工具類業務、或有負債類業務和咨詢服務類業務。其中,或有負債類業務包括承諾、擔保、保函、信用證、承兌等業務。
㈩ 什麼是"表外投資"
我想你說的是銀行業務中的表外業務吧,因不計入資產負債表,故稱表外業務,其中涉及投資的部分應該可以稱為「表外投資」
表外業務
所謂表外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所從事的、按照現行的會計准則不記入資產負債表內、不形成現實資產負債但能增加銀行收益的業務。表外業務是有風險的經營活動,形成銀行的或有資產和或有負債,其中一部分還有可能轉變為銀行的實有資產和實有負債,故通常要求在會計報表的附註中予以揭示。
表外業務一般包括以下三種類型:
1.擔保類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對第三方承擔責任的業務,包括擔保(保函)、備用信用證、跟單信用證、承兌等。
2.承諾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在未來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約定的條件向客戶提供約定的信用業務,包括貸款承諾等。
3.金融衍生交易類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滿足客戶保值或自身頭寸管理等需要而進行的貨幣(包括外匯)和利率的遠期、掉期、期權等衍生交易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