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資就是理財,理財就是投資」這句話對嗎
1、投資理財,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P2P、文化及藝術品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2、建議您可以通過平安口袋銀行APP-首頁-更多-投資理財頁面了解。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② 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0-10-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B. 理財經典一句話
(1)每月儲蓄30%工資,先儲蓄,後消費
(2)投資年回報10%以上
(3)年年堅持,堅持10年以上
理財走不出這三句話,每句話你都要吃透,完全執行,不能馬馬虎虎,打工一族才可以變為富有。
C. 求投資方面的名言或格言,激勵類的名言和格言(不要巴菲特的)
1、李嘉誠名言: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動。是我的錢,一塊錢掉在地上我都會去撿。不是我的,一千萬塊錢送到我家門口我都不會要。我賺的錢每一毛都可以公開,就是說,不是不明不白賺來的錢。
2、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死時仍貧困潦倒!
3、你是在市場中與許多蠢人打交道;這就像一個巨大的賭場,除你之外每一個人都在狂吞豪飲。如果你一直喝百事可樂,你可能會中獎。
4、如果你給我1000億美元用以交換可口可樂這種飲料在世界上的領先權,我會把錢還給你,並對你說『這可不成』。
5、如果你經營狀況欠佳,那麼,第一步你要減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資金。當你重新投入的時候,一開始投入數量要小。
6、如果操作過量,即使對市場判斷正確,仍會一敗塗地。
(3)投資理財一句話擴展閱讀:
投資
1、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投資通常是指為獲取利潤而投放資本於企業的行為,主要是通過購買國內外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來實現。
所以,在西方,投資一般是指間接投資,主要介紹如何計算股票和債券的收益、怎樣評估風險和如何進行風險定價,幫助投資者選擇獲利最高的投資機會。
2、而在我國,投資概念既包括直接間接的股票、債券投資,也指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購買和儲備流動資產的經濟活動,有時也用來指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購買和儲備流動資產(包括有價證券)的經濟活動,必須運用資金,而運用上述資金的過程是一種經濟活動。
因此,投資一詞具有雙重含義,既用來指特定的經濟活動,又用來指特種資金。
3、簡而言之,可以把投資定義為:經濟主體為獲得經濟效益而墊付貨幣或其他資源用於某項事業的經濟活動。
4、從定義中看出,一項投資活動中至少包括投資主體和貨幣或其他經濟資源等投資客體兩個方面。
網路-投資
D. 投資理財哪個靠譜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覺得非常有意義,和大家一起分享。
投資本身是「沒有風險」的,有風險的是人。
什麼意思呢,就是投資理財最大的風險是你購買了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產品。比如說,如果你是一個風險偏好屬性極低的人,那你的「需求」或者「潛意識需求」就是購買一些「沒有風險」的理財產品。雖然國家說現在理財要打破剛兌,但是不代表所有的產品就變得有風險了,還有很多「保本」(極低風險)理財產品,例如貨幣基金、例如銀行存款理財,享受存款保險,50萬以內100%賠付(相當於50萬內的「保本」理財)。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們度小滿理財APP上的產品。這個時候,如果你購買「有風險」的產品,如股票基金,導致發生了「虧損」,能說基金產品不靠譜嗎,或者賣基金產品的平台不靠譜嗎。
2.貨幣基金
最近貨幣基金產品收益下行得厲害,寶寶類產品吸引力有所下降,但是貨幣基金由於高流動性、安全性、便捷性依然吸引了很多「流動性」偏好非常強的用戶。其背後投資的資產主要是一些安全性、流動性都很不錯的資產,如現金、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銀行存款、債券回購、同業存單等。
但是,目前銀行與互聯網平台發布的存款活期產品可以說是貨幣基金的一大「挑戰」,收益率比貨幣基金高1個百分點左右,50萬以內也是100%賠付,且存入、起息沒有節假日限制,當日存進當日記息,隨時贖回當日到賬,例如我們度小滿理財APP百信智惠存,的確吸引了很多用戶。
E. 投資理財第一句話怎麼說才會讓對方有興趣
分三類:
第一類:對投資理財不感興趣的人,也就是說不是目標客戶。這樣的人你怎樣說他都沒有興趣
第二類:想理財但不知道方法的人:第一句話可以說收益相關的話,然後說安全
第三類:盲目跟風的人,這類只要身邊的人有人賺到錢了,他就會眼紅,想去。這個時候從口碑效應的話術說起
F. 對一個新手來說,該如何投資理財
大多數的人在理財時,常常會遇到這些問題:有什麼辦法才能攢下更多錢?賬上利息真不高,有什麼好方法?有哪些更穩當的理財計劃?……這些問題,看起來很難,實際上不難解決。一套靠譜的《理財訓練營》就可以幫到你,這就是我從入門進階為投資內行的捷徑通道,所以想在文章的開端率先推薦給大家:點擊報名《理財訓練營》,提升你業余賺錢的能力。
下面我就來講講普通人如何通過理財,攢到1000萬元!
舉個例子,假如你每個月拿出2000元,那麼一年就是2.4萬元,投資年化率10%的理財產品,10年後,你就能攢到38萬。
如果你堅持到了第20年,那麼這筆資產就能達到137萬元。
除此之外,復利更令人心動的時刻便是它突破臨界點的時候,假如在這40年你都能堅持下去,你的財富會增長到1,062萬元的驚人規模。
復利投資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此!看起來是不是很讓人心動呢?
但這個10%的收益並不是年年都能達到,這是沒辦法保證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理財,在專業的實操之後,讓自己的投資收益逐漸逼近這個值。
而且我們的經歷和年齡隨著時間的增多,能存下的2000塊不是固定的,畢竟我們以後的月工資也會增長。
基於對兩個關鍵點的把握,獲得暴增的理財收益不是沒有可能的:一個是收益率,一個是時間
第一,發生了一點點改變的收益率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還房貸的人應該清楚房貸利率的改變會帶來每個月還款額的改變,並且變化是比較大的。
余額寶是目前很多人的投資產品,它的年化率大約為2%,倘若理財能夠幫助我們將年化收益率提升到5%多,每年我們可以獲得的利息就多很多。
有個很不錯的法則,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就叫做72法則。復利的前提下,我們如果想知道資金翻倍要花多長時間,可以用72法則來計算。
用72除以年化率就可以得到投資本金翻倍所需要的大約年數。
例如: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萬元,你投資的是余額寶,假如年利率為2.5%,那麼對於你的資金翻倍時間應該這么計算: 72÷2.5(年化率)=28.8。
假設通過理財的式法你使年化收益率能夠提高到百分之五的水平,那麼你僅需要72÷5(年化率)=14.4年就能獲得資金翻倍。
當然,你把收益率提到了10%的情況,那就僅僅需要7.2年就可以實現原始資金的翻倍了。
而如果希望合理地做好資產配置,然後在更加安全情況下,就來提升理財收益率的的話,朋友們可以通過理財訓練營得到這些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報名聽課,多學習總是不會錯的: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學,不掉隊。
第二點,理財最主要的就是堅持,也就是時間。
舉一個思維題:一片池塘出現了一小塊浮萍,倘若每天增長一倍,據專家預估10天就可以長滿了整個池塘,請問,多少天能長滿一半水面?
答案:9天。
也就是,第9天就是一個「臨界點」,最後1天的成長卻是翻倍。
再舉一個例子:沃倫巴菲特在他50歲的那年,個人凈資產只有3.76億美元;在他59歲那年數字高達38億美元。因此可以說59歲對於巴菲特就是一個「分水嶺」。
一件事情的成功,第一步就是資源的積累,而成功的重要性往往就在於堅持。投資不是一兩年,甚至不是三四年就能看出勝負的。
每年即使只能存一兩萬塊錢,不過大家的收入是可以增長的,那麼你的存款也會隨著提升,每年都有在理財的話,理財的收益就會跟著時間長得越多。
在理財訓練營里,老師就為我們講解了,例如關於如何積累到第一桶金、提高投資收益率以及實現財富積累等方面的知識。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月光族,並想提高自己積累財富的能力,那麼歡迎你和我一起學習:《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