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屬於什麼投資行為
銀行的收益不是很高 還不如P2P 都是大平台 像你我貸啊
⑵ 農商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屬於對外投資嗎
不屬於投資
⑶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應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還是短期投資
按照新准則的規定,購買的准備近期出售的,或短期獲利的金融工具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故銀行理財產品可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金融資產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⑴ 取得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或贖回。
⑵ 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
⑶ 屬於金融衍生工具。但被企業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屬於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3)銀行理財是否屬於公司對外投資擴展閱讀: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特點:
1、企業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確認時即確定其持有目的是為了短期獲利。一般此處的短期也應該是不超過一年(包括一年);
2、該資產具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通過活躍市場獲取。
3、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⑷ 現在的銀行理財還可以投資嗎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
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為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實現「賣者有責」「買者自負」,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理財)業務。且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應當主要投資於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因此未來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有「固收」類產品,也有股票權益類資產,這類產品也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大家需要做好充分識別。
目前「最靠譜」的理財產品可以關注「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⑸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屬於證券投資行為嗎
是的,目前,我國信託投資公司發行的信託計劃以及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發行的理財計劃均屬於私募證券~希望採納^_^
⑹ 銀行理財屬於什麼性質
按照標準的解釋,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
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一般根據預期收益的類型,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產品、浮動收益產品兩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⑺ 銀行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是銀行還是其它機構在運用投資呢
銀行募集資金一般通過信託公司進行投資,銀行不能直接進行投資。信託公司可以根據募集資金的目的來投資資金,部分投資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可能會有證券公司,管理顧問公司等公司參與管理。
銀行自身投資多半是投資於公司集團等融資貸款,比如房地產企業開發性融資,當然,國外的投資銀行也有直接投資的功能,多半是投資於有安全抵押的成長企業和安全的穩定經營性企業。
混業經營是指單一公司或者集團具有保險,證券,銀行等金融行業的全部職能,個人覺得投資銀行比較有發展,一是可以學習好的項目經驗,二是可以熟悉金融行業里的關系,三是可以培養自己的人脈。
⑻ 公司購買3月以下的理財產品,其利息收入在資金報表中,屬於投資活動還是經營活動
其利息收入在資金報表中應計入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收入。